青春期 —— 那些沒有故事也要創造故事的男女同學
研究大腦的科學家發現,青少年們對獎勵的體驗比成年人要強烈得多。他們更渴望他人的認同,渴望被理解,也渴望溫暖和安全感。
你,理解他們嗎?
今年竟然已經是2018年了,就像一首十年前的老歌的歌詞唱的那樣:生命是華麗錯覺,時間是賊,偷走一切。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自稱為中年人,現在,「90後」大部分都邁入了職場,並在歲月的洗禮下愈發「佛系」;
曾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80後,處於事業上升期(同時可能還被逼著要二胎),在家庭與事業的夾縫中嚴防死守髮際線和肚腩的最後光榮陣地;
70後則可能已經在考慮退休以後在哪兒「頤養天年」了。
唯有00後,他們像初升的朝陽一樣,被寄予美好的期待:他們年輕、充滿活力、無所畏懼,他們正值人生中最美好也最尷尬的時段 —— 青春期。
我們作為「過來人」,對青春期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我們真的理解他們、理解曾經的自己嗎?
不願透露姓名的L同學覺得,青春期青少年最典型的特徵是「中二」—— 動不動就覺得全世界都與「我」為敵;
願意透露姓名的Celine同學:一言以蔽之,非主流;
青春期還沒結束的Zoe同學:青春是一簇簇花開,最後留下的,只是一團一團的青澀;
理性(離青春期很遙遠)的Frank同學:青年人的「獎勵機制與體驗」,會比成年人強烈很多(比如初戀的體驗,體育比賽獲得勝利和關注的體驗);這是青春期特有的「動力系統」大腦所導致的;而「控制系統」又沒有對應跟上,所以有瘋狂的行為、叛逆行為。
正如Frank理性分析的那樣,青春期的青少年們,有源源不斷的活力,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但同時也敏感、缺乏自控能力 —— 這些都是大腦在發育、激素分泌在變化所造成的。
心理學家這樣解釋:大腦狀態混亂又活躍的幼兒期過後,孩子們的大腦可以在小學這個階段度過一個非常平靜的時期。可是到了青春期,人的大腦會再次變得活躍,可塑性再次提高,這又使得大腦重新回歸了幼兒期的混亂。
一個令父母不是滋味的事實是:這種改變是在為離開家庭做準備。
這是由人類進化決定的。青春期之前的孩子,生活以家長為核心,最關心的是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在步入青春期之後,青少年最在意的關係將轉變為與同伴間的關係。比起在老師心目中是什麼位置,青少年更關心自己在同學中的位置,每個青少年都想得到來自同學的尊敬。為了贏得地位,青春期少年甚至會去做一些冒險的、匪夷所思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的青少年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會與家長產生代溝、矛盾。
步入青春期,青少年們的社交模式也由幼兒時期單純的打鬧,演變成複雜的社交演練—— 誰與誰是對頭,誰與誰是盟友,分工、談判、妥協、利益分配、建立遊戲規則,社交模式逐漸變得高級、複雜起來。
這時候,青春期少年會有自己這個年齡階段專屬的「地下文化」。他們私下交流時,會說一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的辭彙、只有他們會意的典故,他們關注的東西,非這一年齡階段的人根本理解不了。
下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與00後青少年的代溝,以下是一名00後的QQ空間截圖:
cdx是什麼意思?
00後這麼能吃嗎?作為一個經常刷微博的中年阿姨,我靈光一閃:
結合上下文好像也不太通順……別急,還有cqy和nss呢:
……現在感受到代溝了嗎?
其實,這些都是拼音縮寫,在00後的眼裡:
cdx=處對象
(談戀愛)
cqy=處Q友
(加QQ好友聊天)
nss=暖說說
(相互「踩空間」,增加人氣)
(類似的還有bhs、bhys,難度更大的還有nbcs,猜猜看?答案我們在文末告訴你!)
這些00後的專屬「黑話」,在很多年長的人眼裡或許都是不可思議的 —— 青春期青少年總是憧憬成熟,同時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拒絕灌輸又渴望幫助。這樣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們的行為在大人眼裡是如此荒唐和無聊,而對這一時期的青少年來說,意義卻十分重大 —— 這種專屬的「地下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之間傳承,還不斷地創新。青春期少年是否掌握這個文化,對於他是否受同齡人歡迎十分重要。
就像00後們使用拼音縮寫「黑話」一樣,90後、80後、70後、60後們也都有各自的青澀時代的「黑歷史」:
90後的火星文曾經也是倔強不服輸……
80後曾經被韓流過境,颳得「東倒西歪」……
60後、70後們年輕的時候,則流行過一陣詭異的「喇叭風」……
所以,誰的青春不迷茫?與青春期的青少年們打交道,我們應當更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不要因為自己「看不慣」這個年齡段的某些沒有不良後果的行為,就用自己「充滿經驗」的過來人觀念,強制、生硬地要求青少年們做出改變 —— 要知道,青春期的青少年們如果真的迫於家長壓力,做出了一些與同齡人格格不入的舉止時,TA將會面對來自同齡人的不解,甚至排擠、霸凌,這會對在青春期這一關鍵時期,少年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後果嚴重的影響。
但是,當青少年們的行為真的「跑偏了」,又該怎麼辦?
最近,《青少年健康雜誌》上的一項調查顯示,5600名年齡在12~17歲的美國青少年,他們中大約6%的人承認,自己曾有過直接的自我貶低行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說他們不止一次這樣傷害自己。在緊張又敏感的青春期,13%~18%的處於困境的青少年通過切割、焚燒或其他形式的自殘來傷害自己,以此來應對他們的痛苦。
這項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犯罪學教授、網路欺凌研究中心聯合主任薩米爾(Sameer Hinduja)說:「當問到青少年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時,青少年說:『我已經感覺自己很糟糕了,我想讓自己感覺更糟糕。我想看看誰是我真正的朋友。』」—— 他們傷害自己是為了鼓勵別人去擔心他們,以證明他們是多麼地「強硬」,或者是為了引起成年人的注意。
薩米爾也提出了對策:「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促進與孩子之間開放的、不帶偏見的溝通方式。肯定一名青少年的經歷可以鼓勵他們向成年人吐露他們的苦惱。」
研究大腦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洞見。青春期少年之所以會去做一些不負責任、冒險的事情,並不是因為他低估了危險 —— 而是因為他高估了獎勵。或者說,青少年對獎勵的體驗比成年人要強烈得多。比如,一直到成年,每個人都覺得初戀特別美好,其實初戀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只是那時候我們處在青春期,我們對獎勵的感覺特彆強烈而已。
這也就是為什麼,青少年們寧可自我傷害,也想要獲取他人的關注 —— 他們更渴望他人的認同,渴望被理解,也渴望溫暖和安全感。
但是,最靠譜的安全感始終都是自己給予自己的,青少年們終究要學會成長 —— 人控制自我行為的能力不僅僅是自然生成,而是可以訓練的。
高普尼克在《園丁與木匠》一書中認為,自控能力的提升,高度依賴於學習和經驗。試錯就是個好辦法。如果我們曾做出過一些錯誤的決定,吃了虧,那我們就會學會下一次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在實踐中吃一塹長一智,人就會慢慢變得成熟,這個成熟的過程就是我們自控能力提高的過程。
所以試錯宜早不宜遲。最好在青春期還沒到來之前,在小學的階段,家長就讓孩子去做一些決策,和同學多互動。這時候,孩子仍然以家庭關係為中心,家長還有一定的權威,能給出一些積極有效的引導。
總而言之,成長是一件辛苦的事,我們不可避免;
但是,成長也很幸福,在成長中,我們擁有了更多保護他人的能量。
(答案:bhs是「不嗨森」的拼音縮寫,意思是不開心;bhys是「不好意思」的拼音縮寫;nbcs是英文「no body cares」的縮寫,意思是沒人關心,萬萬沒想到吧!)
參考文獻:
[1]Alison Gopnik:The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2016
[2]Marisa M. Fisher,Erica A. Eugster:What is in our environment that effects puberty?,2014
[3]July Fraga:When Teens Cyberbully Themselves,2018
[4]Gantenbein, Christina Kanaka-gantenbein,Christina:The mystery of puberty initiation: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2017
文章轉自公號:樂天行動派
推薦閱讀:
※你遇見過哪些好心辦壞事的經歷?
※蟬之歌
※沾邊兒 | 劇情發展到關鍵時刻
※如果用參戰士兵的視角來描寫《星際爭霸2》的一場比賽會怎樣?
※《海賢和尚的故事》(44) | 第三十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