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優美散文欣賞—— 明月寄相思

作者:玉樹仙人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非常多。特別是中秋明月,因為秋高氣爽,空氣清新,月亮顯得格外明亮,人們望著一輪明月,常常想起家鄉、思念親人,月亮慢慢地成了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代名詞。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非常直白的表現了詩人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不再是可觀的物像,而是浸染了感情的意象了。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做真,表現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望盡,不知秋思落誰家。」詩人以委婉的語義道出了這月圓之夜人們共有的懷親心緒,含蓄地表現了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王昌齡的「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等詩句都表現了詩人思念家鄉親人的情結。    唐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鄰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海上升起來一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和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愛憐著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濕了。不能把這滿屋月光贈給你,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能在夢裡相見。詩人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全詩意境雄渾而又清爽,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一起,委婉纏綿,回味無窮。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畔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整篇詩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夜色里,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亮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猶如詩中紐帶,通慣上下,觸處生情,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扁舟,高樓,鏡台,鴻雁,游魚,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形成美麗完整的境界,嘆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    有關月亮的抒情和優美的句子在詩詞里太多太多,因為月亮在人們心目中是那樣美好,那麼值得人們去描繪、嚮往。既能抒發人們的悲歡離合之情,也能展現人們內心的凄涼之意。歐陽修的「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表達了戀人追求愛情的美好心情;范仲淹的「照月高樓休獨依,酒如愁腸化作相思淚。」則表達了少婦對遠方愛人的思念。而張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用月亮表現親人離別之情。晏殊的「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倒曉穿朱戶。」是寫皎潔的月亮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都穿過紅紅的戶門。可謂寓意深刻、情真意切。    去年中秋節之夜,孩子都沒回來,自己對著明月獨自飲酒,略感清涼,寫一首秋思為證:「中秋明月夜,親友各一方。舉杯獨自飲,佳釀御天涼。白牆瀉月華,綠葉泛輕霜。皓首騷更短,無眠秋夜長。」    思念也好,懷遠也罷,還是用蘇軾的詩去結束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推薦閱讀:

舊物
有種愛,只離你一轉身的距離
蘭亭敘
2015年,梅林詩語遇見你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詩詞散文文學集
散文精選:又見蒹葭,不訴心殤

TAG:相思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