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高僧談子女教育
【家庭教育】高僧談子女教育凈空法師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會堂演講(節選) (前面無關的略) 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他的思維方式都是隨順自性、隨順性德,也就是中國人所講的倫理道德與因果的教育。什麼是「道德」?「道」就是現在所說的「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運作的秩序」,「大自然是和諧的——太和」。隨順大自然就是「德」。譬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這是自然的規律現象,稱之為「道」。人的生活、思維(思維屬精神生活,身體屬物質生活),都能隨順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精神和身體一定非常健康。所以說「隨順自然、和諧、是〝德〞」。如果違背自然運作,不和,這個人一定不健康,容易產生疾病。這是「道德」的定義。 倫理是道,是隨順自然,隨順和諧。五倫關係,夫妻的結合,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都是宇宙間自然的現象,自然的和諧,不是哪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所以說,人與人的關係與大自然的規律完全相同。「五倫」是「道」,隨順五倫就稱之為「德」。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義婦聽、朋友有信」,這「十義」,十種和諧就是「德」。這是中國祖先教導子孫後代,做人必須遵守的和諧規範。 (中間略) 古代教育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希望父子親愛在一生之中永遠保持不變質。第二個目的是把這種真誠的愛心發揚光大,愛父母、愛家庭、愛兄弟姐妹、愛族群、愛社會、愛國家、愛全人類,乃至於愛一切生物。不但是愛人類,連動物、樹木花草都愛,把這個愛心擴大,就是中國教育的理念,中國教育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中國教育是仁義的教育、愛的教育,太和的教育;它不是爭利的教育。所以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教他懂得禮讓,不但要學習「不爭」,還知道應當舍己奉獻。不像現代教育,從幼稚園就教小孩競爭,競爭就是自私自利。從小就教他爭名奪利,養成損人利己的觀念,長大之後他不知道損人利己是錯誤的行為。所以愛的教育是教人應當愛人如己,念念思維希望自己能犧牲奉獻,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絕對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聖人的教育是從這裡興起來。 中國最著名的教育典範,就是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提倡胎教。文王的母親太任,懷孕時就知道自己的意念言行會影響胎兒。我們看到史書上記載,太任此時眼不看不善的現象,耳不聽邪思邪念的音聲,言語柔和,沒有傲慢憤怒的言行。她深知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會影響胎兒。所以教育子女應當從懷孕的時候開始。一般人對自己的兒女雖然沒有做到胎教,當嬰孩出生時也能明了嬰兒見色聞聲必受影響。嬰孩不論懂不懂事,他只要是睜開眼睛了,眼睛會看,耳朵會聽,他就在學習,就在模仿。這是自然的,自然就是道。此時父母應當以正面教化之,這就是德教。 孟子的母親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為了教育孟子,三遷其居。他們原來住的地方接近墳墓,孟子從小玩耍遊戲就學埋葬死人。他的母親看到這樣子不善,所以搬家。搬到靠近學堂,於是孟子學會怎樣行禮,怎樣鞠躬,怎樣去讀書。孟母看到這個對孩子是好事,就定居於此。所以孟母三遷,為教小孩。孟母確實教得好,以後孟子成為一代聖人,在中國學術界的地位僅次於孔子。 孟子所學的是孔子,但是那時孔子已經不在世了,他的老師是孔子的第三代傳人,孟子向他們學習。孔子的著作在,所以孟子是中國第一個師事古人--現前找不到好老師,可以找古人的著作。那時候還有跟過孔子的學生,孟子好學,有不明了的地方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他的道德、學問就成就了,為中國文化史上做出卓越的貢獻。他一生繼承了孔子的道德學術,排斥自私自利,提倡仁義道德。但當時的諸侯、國君沒有人能用他。原因是什麼?他生在戰國時代(孔子生在春秋時代),當時的社會風氣逐漸重視爭名奪利,動亂、征戰,與現代世界相似。他們看在心裡,非常感慨,非常痛心,沒有人肯用他,這才回去從事教育工作,將自己的智慧、經驗、德行、理論傳授給下一代聖哲。 (中間略) 《弟子規》的教學,主要是父母長輩一定要做給兒童看的「身教」。嬰兒從出生,睜開眼睛會看,豎起耳朵會聽,雖然還不會說話,還沒有動作的能力,但已經在模仿了。長輩在他面前的言行舉止,必須都符合倫理道德,是嬰兒所見、所聞、所接觸的,全是正面教育。中國古諺雲「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這種說話非常有道理。小孩看了三年,聽了三年,印象深刻;到了三歲時就有能里辨別是非邪正。面對現代社會許多不善的污染,以現在的話說,小孩就有免疫能力。這種免疫能力是從小養成的。直到六、七歲上學,學校老師教導他天天要做到,不能違背;將他從小學會的倫理道德教學不斷的加強、延續,使其養成一生思想善、言語善、行為善的基本品德。念念能禮讓,待人謙敬,處事謹慎,彼此和諧禮讓而不爭,所以沒有爭執。德行的基礎奠定後,老師在教導他學習聖賢經典,接受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 童年是每個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所以在十二歲以前,完全著重記憶,將一生應該記住的課程皆熟讀背誦,如此則一生都不會忘記。兒童讀書不重視講解,只重視讀誦,學習涵養品德,學習處事待人接物。孩童十二歲以前,小學老師只教經問讀誦,沒有講解。各人天賦不同,展讀十遍就能背誦,這是適當的進度。但必須要求他背一百遍、兩百遍。為什麼?使他一生不會忘記。第二天教授新課程之前,先把昨天的課程背一遍,然後在上新的課程。重視複習,溫故而知新。 中國古代教學只有兩個階段。小學上去就是太學,太學就是大學,十三歲上太學。太學教學著重講解、研究、討論。因為師生都背過經典,所以讀書是非常快樂的,上課可以不用書本,即使引證古今著述,他們全都背熟了。老師能背,學生也能背,問他這一句,都知道在哪一本書第幾頁第幾行,他們都能說得出來。因為中國古代書籍的版面是固定的,它沒有標點符號,每一頁十行,每行二十個字。無論哪一家的刻板,皆能遵守這個規矩。所以各家版本雖異,但行頁相同。這比現代的書籍還科學。現代印書,版本不同,則行頁不一致,引用自然困難。 古代中國印書版面統一的方式,使天下讀書人無論是在南、北、東、西,問起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皆能準確無誤。所以太學教授上課不需書本。老師教學多半是帶著學生遊山玩水,重視史跡的考證而加深學習的興趣與理解,重視活的教材。所以老師講到古人文章所說的地域,就帶著學生實地遊覽,到現場去看,古人在這地域遺留下的遺迹,研究討論,活的教學,所以讀書才有樂趣;不像現在讀的很苦!研究討論的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看法,以求融會貫通,達到真實的智慧,符合現代人社會用途的學術。 像這些教育理念,實在很值得我們融會東西方的學術,截長補短,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接受到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的教育,建立共識。這不但是自己一生幸福,而是全人類共存共榮無比的幸福。使每個人皆能從自己內心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衝突,對一切人、事、物的誤會、懷疑、顧慮與矛盾;然後使自己身心調和,健康快樂。大自然是和諧的,宇宙是和諧的,萬物是和諧的,人也應該要和諧,跟宇宙配合,與一切人、一切萬物和諧合作。這樣才能真正化解世間一切衝突,落實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落實釋迦佛陀「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教誨。 (後面略) 凈空法師談文言文 中國文字之妙,充滿了智能,所以這不能改;一改這意思就沒有了,就看不到了。所以你想,我們祖宗替我們設想的是多麼周到。還有這文言文。我那個時候就是著急的,就是大家不學文言文,可不得了。文言文是一種工具,我們祖先發明的,全世界各個民族沒有的;就是知道,語言會隨著地方、會隨著時間產生變化;但是呢,這個文言是永遠不變。你只要能懂得文言,你讀孔子的書就跟孔子通信一樣,意思完全能溝通、能表達,這是真正的科學啊!真正了不起的東西啊!文言文不難學啊! 我現在還收藏著民國初年小學學生模範作文,我現在還有三冊。從前小學生,大概十歲左右寫的文章,現在大學文學系的學生念不通,還要去查資料。你說這個國文程度真叫一落千丈啊!從前他那麼小,他為什麼能寫得出那麼好的文言文的文章?沒有別的,讀。所以中國是讀誦,是非常高明的;這種教學方法傳了幾千年。我們今天吃外國人的虧,認為什麼呢?小孩不能叫他死背。你不知道,小孩他這個頭腦,他的專長就是記憶力,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把他一生當中應該記憶的東西,在這個地方全部完成;他一生不會忘記!你要是不給他記東西,小孩也會胡思亂想。這麻煩大了!你正規東西要他念的時候,他不會胡思亂想,所以他這個心理很純正的;這個是很好的教育理念,可惜現在沒人懂。 所以小朋友一定叫他多讀,就是叫他背書,不要跟他講解。到十三、四歲的時候,他智能慢慢開了。所以中國從前沒有中學,只有小學,只有太學;太學就是大學,大學裡面講解。講解不要課本的,老師也是背過的,學生也是背過的;所以講解多半是,老師帶著學生遊山玩水,一路走一路講;帶著酒、帶著飯,去旅遊、去玩,所以讀書樂啊!你想你們現在,讀書好苦啊!你們現在不是讀書樂,是讀書苦啊!他們是讀書樂啊!該背的東西,全部都背過了,所以不需要帶書本了;研究討論,開智能。所以這個都是中國,你看,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教育方法,這個方法太好了!所以從小,他就懂得做人。 凈空法師談子女與父母的四種因緣以及子女教育 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四種因緣: 第一種是報恩的。過去生中你們彼此互相有恩惠,他這一次又看到你了,到你家來投胎。這個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孝子賢孫,他是來報恩的,怎麼都學不壞,所謂的好兒女、孝順兒女,這是過去修的善因。 第二種是報怨的。過去世你跟他有仇恨,這一世遇到,來做你兒女,將來長大了,做敗家子,攪得你家破人亡,他是來報復的。所以與人不能結冤讎,外面的冤讎可以預防,他投胎投到你家裡怎麼辦?你怎麼防法?你把那個人害死了,好了,他的神識到你家來做你的子孫,做你一家人時,你怎麼辦?所以決定不能存害人之心!這就是所謂忤逆的兒孫,攪得家破人亡。 第三類是討債的,討債鬼。是父母過去欠他的,他來討債。如果欠得少,養個兩、三年他死了,你為他花了不少錢,還清了,他也走了。如果欠得多,大概供到大學畢業,快要可以做事情,他走了,這就是討債鬼,債務討清,沒事了,就走了。 第四種是還債的。是他欠父母,他這一生遇到了要還債,他要努力工作供養父母。那也要看你們之間債務欠的多少?如果他欠父母很多,他對父母物質供養很厚,如果欠的債務很少,他對父母的生活供給很刻薄,反正讓你餓不死就好了。為甚麼?還債的!這一類人對於父母雖然能供養,沒有恭敬心,沒有孝順心。報恩的有孝順心,還債的沒有孝順心,甚至於眼裡還嫌棄父母,討厭父母,但是他生活費用會給你,至於多少?那要看他從前欠你多少。佛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一家人就是這個關係集合。 家庭如此,一族人也是如此,凡是你所認識的親戚朋友都是如此,只是恩怨債務更少一點。恩怨債務多的時候,就變成一家父子兄弟,遠一點就成為親戚朋友。所以人與人之間都有緣份。你走到馬路上,一個陌生的人對你點頭笑一笑,也是從前的緣份。看到陌生人素不相識,一看到就不順眼,也是過去的緣份。所以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我們真是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千萬不要跟一切眾生結冤讎,不要跟一切眾生有債務的關係。欠債的要還得清清楚楚,免得來生再還,這事情很麻煩,所以儒、佛的聖賢教訓,都是勸我們把這些恩怨化解,這是最善、最圓滿的方法。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從家庭開始。在古禮上,我們看到儒家的教學從「胎教」開始,母親懷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謂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什麼?做母親的人,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胎兒,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端正身心,給嬰兒最好的影響、正面的影響,絕對不能有負面影響。這是愛護自己兒女,從懷孕那一天就開始了,現在誰懂得? 在家庭裡面,父母是兒女的榜樣,小孩從小看父母、學父母,所以你要給他好樣子,決不能做出壞樣子。做父母親的人能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和睦鄰里鄉黨,小孩從小看在心裡,根深蒂固,他一生自然是正人君子,不會學壞。他平常看到要這樣做,但是他不懂道理,到學校老師再給他講這些大道理,他就懂得了。因此,進了學校,老師的責任是要把這些所以然的道理教導他,他覺悟了,這是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教育。 …… 教子應在年少,但現在有個很麻煩的事,在美國電腦非常普遍,小學生已經用電腦做功課,但網路上內容非常複雜。做父母對兒女這方面要特別關心,以免小小年齡心靈被污染。我聽到說現在的兒女不聽父母的話,學生不聽老師的話,因電視看得多,網路接觸得多,他知道的超過父母,父母說一句他會說十句,學生懂得知識也超過老師,他懂得很多,看的很多,聽得很多,但他沒有智慧判斷是非利害。今天做父母、老師與從前不能用同樣的心態,那絕對收不到好的效果,今天只有把兒女當作朋友來對待,把學生也當作朋友看待,坐下來平心靜氣好好的商量,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東西讓他提出來,你再把是非、善惡、利害好好給他分析,他聽到後對父母老師才會佩服,才會接受指導去做,如果你講不出這些道理出來,他覺得他比你還高明。他怎麼會看得起你,今天子女背叛了父母,學生背叛了老師,在這個時代到處可以看到。佛家說背師叛道、欺師滅祖都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我們在果報這方面不必說,因為他不相信,不相信有什麼必要跟他講哪!你講他能理解、能懂得的,最重要的父母和老師要以身作則,兒童天性模仿大人,在子女心中父母就是他的榜樣,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榜樣,一定做好樣子給他看。 你要做出樣子給她看,你要教他孝,你必須自己孝順父母,你要教他敬,你必須自己敬事師長,他看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教他孝敬,你自己沒有做到孝敬,他不會相信。尤其現在這個社會,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在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啊!可以說一絲毫的約束都沒有啊!美國管教兒女相當不容易,你要是打他罵他,他可以到警察局去告你,父母還要吃官司犯罪。有些時候他不告鄰居會告,打電話給警察局,這家父母虐待兒童,麻煩大了!這與中國社會不相同,要心平氣和跟他講理,給他開辯論會,必須讓他心服口服,一切是為他好。 這個社會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兒童很難辨別。不僅兒童很難辨別,我們成年人也很難辨別。 民國印光大師談育子之道 ◎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忍辱篤行。以身為教,以德為范。如熔金銅,傾入模中。模直則直,模曲則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預知,況出模乎。近世人情,多不知此。故一班有天姿子弟,多分狂悖。無天姿者,復歸頑劣。以於幼時失其範圍,如熔金傾入壞模,則成壞器。金固一也,而器則天淵懸殊矣。(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善教兒女,俾彼悉皆為賢人,為淑媛,實為敦倫之大者。以兒女既皆賢善,則兄弟姊妹妯娌兒孫,皆相觀而善。從茲賢賢相繼,則賢人多而壞人少,壞人亦可化為賢人善人。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之基,皆於教兒女中含之。
推薦閱讀:
※如何應對初三孩子學習起伏?-子女教育網
※美華人子女教育現狀調查:為何仍唯讀書高
※貝克漢姆4億豪宅盡顯奢華 倫敦置業為子女教育(圖)
※丫蛋離婚後財產和子女教育怎麼處理?
※謹防教師子女教育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