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日歷史、教育與文革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我:關注文革時說要正視歷史,提及日本是說要放眼未來,豈不是自相矛盾?中國近代史是古今中外最慘痛的一段歷史,我從小 就不愛看,也不敢看。而不論如何,從八國聯軍的入侵,甲午戰爭到東三省的淪陷,直至南京大屠殺,為什麼外寇能長驅直入,為所欲為?追究其責任,還要歸在祖先的頭上。正如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的猶太人,如果他們有國家,有能力抵禦法西斯分子,也不必遭受近滅族的災難。強大才是硬道理,為了強大,就有必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而不該過多的追究責任。先人近已作古,對我們是這樣,對日本亦是。日本人民遭受的苦難,或許沒有中國人長久和深刻,看看我們的慰安婦起訴,當年在日本做美國大兵的慰安婦們,她們雖說自願,但政府讓人民流落到要用身體尊嚴來換取生命的地步,她們的苦,向誰申訴?戰爭中,不論結果,就人民而言,都不會有贏家。因而應極力避免,而非積憤報復。德國總理勃蘭特的下跪,評論中有句很經典的話:他本不必下跪,但她去為那些該跪而沒有跪下的人,跪下了。事有因果,後人必然要繼承前人留下的現狀。但就算日本首相跪下了,和一位老兵跪下了,就有區別了么?參拜靖國神社固然不對,但他們沒辦法,一個民族的凝聚力,我以為在於一種信念。日本如今的一代,在物質生活中優遊自在,胸懷大志的人太少了,有責任心的人也太少了。右翼分子,拋出這些根本站不住腳的狂言,目的未必全在於挑起戰爭,讓那些無知也無志的少年有些奮鬥的目標,對大局是不好,但他們心裡,總以為這樣能激起一些奮鬥事迹。中 國的80代是獨生的一代,因而引發了社會對我們從性格到社會適應度的全面爭論。誠然,我們的物質生活優越,在家庭又處於「中心地位」,但依我來說,這並不 是重點。老一輩的人總感嘆:如今養個孩子怎麼這麼難?我覺得,這句話,才說到點子上了。從前,上學,只要考得上,沒有上不了的。很少家長關注孩子這發展、那愛好特長的。如今的教育,拼的是家庭實力和教育理念,窮山溝就算飛出了金鳳凰,不過是飛到了大學,畢業後呢?又是要犯愁了。我作為去年的高考生,對此感受頗深。在國家級重點高中學習,雖然課改,添加了許多體藝活動,但到了高三,競爭仍然殘酷。高一開始,英語有些模樣的人和持港澳護照的同學先出國了,然後是些家有實力,卻沒法混上重點大學的人,到了高三,剩下些不學無術,逼著父母把自己往外送的人。當然,真才實學的也不少。高三的競爭,早就超過學生個人的競爭,有錢的家庭,科科請特級教師;注重保健的家庭,餐餐健康豐富;關注孩子成績的家長,周周找老師談話,送些禮物。我的父母作為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第二屆大學生,清楚認識到知識文憑的重要性,第一第二條都毫不猶豫地奉獻了。但那些住校的同學,那些生意人子弟,父母根本關注,往學校一送,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雖然我高三最大的成就,在於把高二完結時還不大及格的數學,保持在高考時的135以上,好幾次還打了滿分(150),這是我每天4個小時做題作出來的成效, 雖然班上的老師是競賽特級教師,說實話,他對高考實在不在行。後來請了個外地調來的家教,家中經濟困難,因而很是認真負責,也算幫上了些。不過,最重要的,除了個人努力,還有父母的支持鼓勵。兩年來在及格的邊緣遊走,再自信的人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何況到了高三,壓力頗重,留學的路早被美國大使館的一個個拒簽阻斷,而只有語文英語物理化學能聊以自慰。在廣東的3+X+綜合的制度下,真是百廢待興,心中很是沮喪。還好父母鼓勵我,相信我的理科能力,在我堅持選物理時予以支持,雖然後來因對物理的極度放心(高中三年,可以說不是競賽題,都做過3遍以上),高考前竟兩個月沒學,結果凄涼,但讓我確立了信心,也 堵住了那些想幸災樂禍地說「女孩逞什麼能選理科」的人的嘴。相比之下,與我同住的人就並沒有如此好的運氣,她選了化學,是藝術特長生,後來也因此大占便 宜,以重點線附近的分數上了華中科技大學,但她的父母從未起過幫忙的念頭,除了在藝術特長上,求了一次老師,算是吃了些小灶,但以她的努力,大可能有更好的成績,當然,我一直認為化學並不太適合她。還有我的初中同桌,進了高中後,一直是以全校前30名的姿態出現,(在我們學校,近了前50,北大清華基本沒 問題,前三十穩坐),到了高三,她與我同科,卻無老師指點,最終只能轉科,聽說最後成績也不大理想。若說高考已是過去時,我以為大學還是 值得一說的。同學都家境良好,穿著打扮入時,特長證書大都可以以尺計算。但家庭教育,並不僅限言談舉止,還有些做事態度習慣方法,再看,高下便要重分了。離家以後,三餐自理,便有以零食為生者,亦不乏麵包與冷凍食品度日。運動,缺了催促,幾近全無。讀書,添了電腦,bt電影、遊戲不絕,東方漸白之時,談笑 聲不絕於耳。由此,自控能力流露無遺。這番言論,是激烈了些,而句句有據,絕無編造之成分。想想初中時曾寫了篇《得過且過要不得》的文章,題目倒是很合適我想說的話。不過,若要仔細清算,我也頗有此嫌疑,實在慚愧。條件確是客觀因素,我承認,在鄉鎮生長的父親的理念和做事態度成果,比我先進兩倍。而聽過老唱片的人大概會發現,30年代活躍在美國演藝界的人的錄像尚清晰,80年代的鄧麗君的磁帶,早已喑啞。高考前,香港成為一大熱門,父親同 事的女兒放言:「我爺爺從農村走到城市,我爸爸從小城走到現代化的大都市,我說什麼也得擠到香港去!」於是狠下決心,把那兒的八所大學報了個遍,最後進了 浸會大學(倒數第二)。生活在深圳,香港不過是簽證上的一個印章之隔,而教育、觀念卻是迥異。單就英語而言,深圳比起全國各大城市,算得上所向披靡,而只要走進香港中文大學的飯堂,只要不回頭,很難想像是一位香港本地學生在討論課題。當然,他們的普通話並不好,數學,中文也不很拿得上檯面,而只要7個A, 英美大學即為你敞開大門,沒了簽證困擾,不能不算一大優勢。且港人自小注重商業觀念的培養,雖顯浮躁,卻很稱得上「國際四大經濟中心」的稱號。當然,看到 孩子從託兒所開始培訓面試技巧,以競爭上好一些的幼兒園;窮人擠破頭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為了以後孩子有上層的社交圈,更容易打開事業局面,條件利弊兼有。不過,條件所能帶來的發展,確實不一樣。正如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每周7節由中教授的英語,3節外教教授的口語課,記得在一年內,澳大利 亞,英國,加拿大,美國東西部的口音都領教過了。雖然口語由於開口少的緣故,發音語調算不上自然,但面對外國人,從未怯場,聽力不弱,學習第二門外語時,很是受用。人們總說80代的生活過於優越,物質上確實如此,而我們面對的競爭,從從前簡單的大學生鐵飯碗,到改革開放後的世界性競爭趨勢,不能不說,挑戰頗大。我們面臨的壓力,是一個人負擔少則2個,多則6個家庭成員的生活,一對夫婦則要負擔少則3個(單親加上孩子),多則13個家庭成員的經濟來源,且隨著醫療條件的改進,人們的平均年齡尚在不斷增長,瞻養的人數可能還會上升。如此的壓力,特 別是80代的祖輩很少有保險,退休金也很可憐,而且老人大多不習慣城市的冷漠,喜歡與鄰居先聊家常。若要換環境,語言又成了父輩們的大問題。而童年的物質優越感讓很多80代的人缺乏用度規劃,月光族也並非少數。而我們還有四五十年的職業生涯要走,面對的,是對教育環境更高要求的下一代,和並不能完全自理的長輩,不能不說擔子很重。而有些「幸運兒」父母的經濟條件不錯,於是沒學到些足以自立的本事,缺乏責任心,一旦坐吃山空,只怕,就不能用「一人吃飽,全家 不餓」以自慰了。日本如今的飛特族(freeter)和NEET很多,啃老族也見增。而日本的社會老齡化較中國更為嚴重,教育中的家庭因素比例亦比中國大(好的幼兒園方能進好小學,好小學才有希望考得上好中學,初中考高中,好高中才有可能入好大學,其間,沒有每個月接近半個月的平均工資的花費,好的補習班是上不起的,而高考內容卻很少涉及書本內容,不上補習班,基本上不可能考好)。而兒童生長在PSP,漫畫,高度發達的商業環境下,享樂主義怎可能不盛行?我雖不才,算是見過幾個所謂一流大學的大學生,打扮入時,而開口服飾,閉口戀愛,不然就是漫畫電影遊戲,問及未來理想,女生們嫁人倒不必工作,男士們也僅有一個想當公務員(當官有些世襲因素)。教育界嘆氣,批判現行制度,而心散,只偶爾看著一兩個為法制補全或阻止戰爭奔走呼號的人。這樣的民族,怎麼再發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那般「雄赳赳、氣昂昂」的戰爭?他們用誰去打仗?用如稀有動物般的年青人么?若說西化,離開了外來語,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幾乎不會說話了。真正靜下心來做事的少,抽煙喝酒,倒是從中學生開始樣樣不拉。日本崇尚精英治國,因而如牛奶的飲用,一下子全國推行開來,即使家長吃不飽,也要供孩子喝牛奶,而如抽煙喝酒類的,你不吸,就是跟不上時尚,此時女生也不甘落後,靠交「煙友」,倒比其他方式都「高效」。有文曾道越是有層級的社會,越容易被馴化。日本就是這樣一個社會,只要讓他的領導層心服,或他的領導層沒有很強的佔有慾,一般出不了戰爭之類的大岔子。

我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所述不過是所見所想,或許過於樂觀或悲觀,還請各位不吝賜教。不論如何,我相信中國的未來定是遠超於日本的,屆時的我們,不必很擔心入侵的外敵,而國無外患,必有內憂,如何防止重蹈覆轍,請用心看看我們自己寫就的慘痛。


推薦閱讀:

質疑:「挺楊派」說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如何引導4-5歲孩子學鋼琴等樂器?
如何評價大學採用學生互批大作業,扣別人多少分就給自己加多少分的制度?
如何找到合適教育之性格合適

TAG:教育 | 歷史 | 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