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酸性體質(1)

如何改變酸性體質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一>、對循環系統的影響:體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環減慢、血液中的脂質類物質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早期動脈硬化、血栓或心、腦血管疾病。  <二>、對骨骼的影響:偏酸的體液刺激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釋放到血液中的鈣增多,鈣雖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這樣長期「借」鈣的結果,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骼變形及牙損害等。  <三>、對眼睛影響:體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對組織細胞供氧減少,易造成組織細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細又長,所以極易受累病變,使循環不暢,發生眼部疾病。  <四>、對皮膚的影響:偏酸的體液使皮脂臘的微酸性狀態受到破壞,失去了對細菌的抑制作用,易引發痤瘡、毛囊炎、癤腫等感染性皮膚病。據調查,80%痤瘡患者的體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黑色素及酸性產物在皮下瘀積,晚出現色素斑、皮膚乾燥,以及皮膚彈性差、晦暗等。此時皮膚還處於高敏感狀態,極易過敏。  <五>、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體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體液的酸鹼平衡對健康與美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增加鹼性營養才是健康的真正出路。酸鹼平衡「食」之道  先做個小測試,你認為橘子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呢?  答案是:橘子是鹼性食物。別看它味道雖然酸,但它在人體內進行分解代謝後,更增加了血液的鹼性。同樣的,有益於美容的醋味道也是酸的,可同樣是鹼性食品。蔬菜、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鹽、鈉鹽和有機酸,它們在人體的代謝產物內高含鈣、鎂、鉀、鈉等陽離子,所以蔬菜、水果被稱為「鹼性食物」。  酸鹼食物列表  鹼性食物:蔬菜、茶葉、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製品、牛奶等  酸性食物:肉、蛋、魚、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米飯、麵食、糖類甜食等。  酸鹼平衡:「飲」之道  你家裡喝的是什麼水?天然水?純凈水?還是電爐燒的白開水?  不管是哪種,你都可以同樣做個PH值測試,看看自己平時喝的水,是否弱鹼性的健康好水。  依峰鹼性生命液:天然的鹼性水  常見飲用水列表  純凈水純凈水之所以「純凈」,是因為它最大限度地除去了水中雜質和各種人體必須的礦物元素,它的PH值一般在5.0-7.0之間,偏酸性,有的甚至比酸雨還低。長年累月喝這種水,人會越喝越老。  加了礦物質的純水通過在純凈水裡人工添加礦物質的方法,已經被許多飲用水產家使用。但有些產家通過添加氫氧化鈉等化學品來釋放鈉鉀陽離子,這樣的水,其PH值甚至會比純凈水還低。  天然水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0-8.0之間,呈弱鹼性;人體長期飲用,能夠維持身體保持弱鹼性。各種動物實驗證明,天然水可以提高小白鼠對缺氧、疲勞的耐受力,增強機體抗氧化衰老的能力。  白開水白開水的來源是市政自來水,因當地的水質不同而有不同的PH值。我們建議:在水燒開後要把壺蓋打開燒3分鐘左右,讓水中的酸性及有害物質隨蒸氣蒸發掉。而且燒開的水最好當天喝,不要隔夜。  健康理念:天然的弱鹼性水,不添加任何人工礦物質。  二.1.食品的酸鹼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後,最後在人體內變成酸性或鹼性的物質來界定。產生酸性物質的稱為酸性食品,如動物的內臟、肌肉、植物種子(五穀類)。產生鹼性物質的稱為鹼性食品,如蔬菜瓜豆類,茶類等。  2. 動物的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五穀類,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較多,在人體內代謝後產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他們是人體內酸性物質的來源;而大多數菜蔬水果、海帶、豆類、乳製品等含鈣(Ca)、鉀(K)、鈉(Na)、鎂(Mg)元素較多,在體內代謝後可變成鹼性物質。  3.如果過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導致酸性,消耗鈣、鉀、鎂、鈉等鹼性元素,會導致血液色澤加深,粘度、血壓升高、從而發生酸毒症(Acidosis),年幼者會誘發皮膚病、神經衰弱、胃酸過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者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腦出血、胃潰瘍等症。酸毒症是由於過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所以不能偏食,應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體內酸鹼的平衡。  4.水果雖然含有各種有機酸,吃起來有酸味,但消化後大多氧化成鹼性食物。但草莓有不能氧化代謝的有機酸(苯甲酸、草酸),會使體液的酸度增加,屬於酸性食品,是個例外。存在於蔬菜中的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和草酸。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草酸,它的有機體不易氧化,與鈣鹽形成的草酸鈣不溶於水而累積於腎臟中,影響了鈣的吸收。在菜蔬中,番茄、馬鈴薯、菠菜等都含有草酸。理論上鹼性中毒(alkalosis)亦會發生,但人類鹼性中毒現象不常見,因為人類有大量的胃酸可以中和。  體液酸鹼度[PH值]小於7.35時,稱體液酸化,酸性體質。產生酸性體質的因素主要是:營養過剩、運動較少、壓力過大和環境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營養過剩,體內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無法排出體外,其酸性分解產物導致體液酸化,如蛋白質分解出尿酸,脂肪分解出乙酸,糖類分解出丙酮酸、乳酸。  德國著名醫學家、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OttoHeinrichWarburg(古博格)教授發現,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的組食織細胞就容易癌變,從而創立了缺氧致病(癌)學。  OttoHeinrichWarburg博士的理論指出,健康的細胞在缺氧的環境下,可使該細胞變成癌細胞,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他因以試驗證明了該論點,而榮獲諾貝爾獎。愛哈氏的學說則提及成弱鹼性的細胞,在累積酸性廢物的附近通常會死亡,但是有不惜改變染色體以求在酸性環境中生存,這就是癌的開始。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被瑞士學者認為第三種防止癌種的有效途徑。食療法加自然療法攻克癌症。  藥片是人造的,食品是神造的。到目前為止沒有因為藥片布終止癌症在世界蔓延的腳步,人類因為癌症而恐慌,難道真的沒有辦法根除癌症嗎?答案是否定的,內源性疾病的根源都來自我們的食物,隨著人膠生活水平和提高,人們每天吃入大量的酸性食物,使體液酸化,導致了酸性體質,正常細胞在酸性體液里無法生存,只能變異,這就是癌變。  根除癌症只有從改變自身體液開始,改變身體的大環境,讓癌細胞沒有生存的環境。只有大量增加鹼性營養,才能使體液酸鹼平衡,最終達到癌症的不治癒。採用最新的食療法加自然療法攻克了世界醫學難題。我們只是儘力挽救每一個生命,只到現在沒有一個患者因為我們的辦法身體在惡化的,都在持續好轉,一個月讓你看到希望,讓每個患者獲得新生。已經有根除的病例了,也有正在好轉的病例。給自己一次機會,讓生命可以延續,讓愛拯救每一個患者。  目前消滅癌細胞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殺死癌細胞,就是用傳統的化(放)療,這種方法不但殺死了癌細胞同時也殺死了好細胞,而且身體越來越虛,另一種方法就是餓死癌細胞,通常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的組織細胞就容易癌變,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調整體液酸鹼平衡,使體液達到弱鹼性,提高體液的溶氧量,從而破壞了癌細胞的生存環境,最終餓死癌細   常見的酸性、鹼性和中性食物  1. 食物是引起體液酸鹼變化的物質基礎  人體內的酸鹼平衡依賴於所攝入食物的酸鹼性,以及排泄系統對酸鹼平衡進行調節來實現的。食物除了為人體提供的基本的營養物質外,還對體液酸鹼水平有影響。因為食物是引起體液酸鹼變化的物質基礎。其原因有兩點:一是通過為體液提供質子受體的數量來影響體液的ph值;二是因食物種類不同導致消化吸收過程耗費能量和生物酶不同,從而導致體液ph下降水平的不同,因此過多攝取酸性食物,就會造成酸性代謝產物在體液中積累,同時還會影響細胞排泄酸性代謝產物,通過皮膚和各種分泌腺使分泌液的ph下降。  2. 認識食物的酸鹼性  對於酸鹼性食物的區分,大家可能都存在錯誤觀念,以為靠舌頭品嘗,以味覺來判定是酸味或澀味;或取實蕊試紙,按理化特性,看其顏色的改變,變藍為鹼性,變紅為酸性;或以平日飲食之經驗來區分,以為檸檬、醋、橘子、蘋果等食物口味偏酸,因此屬於酸性食物。總之眾說紛紜。其實食物的酸鹼性,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  食物基本都含有5大類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稱糖類)、維生素、礦物質。人人皆知蛋白質、維生素非常重要,礦物質雖然只是微量,但卻也是維繫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對人類而言,必要的礦物質中,與食物的酸鹼性有密切關係者有8種:鉀、鈉、鈣、鎂、鐵、磷、氯、硫。前5中元素進入人體之後就呈現鹼性。  從營養的角度來講,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實際上是指成酸性食物和成鹼性食物,是針對他們對人體酸鹼平衡的影響而言的,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是一個生理性概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味覺或食物溶於水中所表現出來的化學性質,它是指人吃了某種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最後在體內變成的物質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  (1)鹼性食品簡單分類  根據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為鹼性食物、酸性食物、中性食物。  酸性食物牛奶以外的動物性食品。  鹼性食物除了五穀雜糧外的植物性食品。  中性食物油、鹽、咖啡、茶,水等。  ① 酸性食物  含硫、磷、氯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長呈酸性,如肉、蛋魚等動物食品及豆類和穀類等。與鹼性食物適當搭配,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② 鹼性食物  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鹼性,如,蔬菜、水果、乳類、大豆和菌類食物等。與酸性食物適當搭配,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③ 中性食物  某些提煉很純的油脂、糖、澱粉等基本上不含有這些元素,代謝後也不產生偏酸或偏鹼的物質,可以認為是鹼性食物。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我們所謂的酸性食物和不能理解為有酸味的食物,有酸味的水果等經體內代謝後水果酸可被代謝轉化,對人體的最終影響是鹼性的。相對來講,日常膳食中攝入的呈酸性的食物往往較多,應當注意適當增加鹼性蔬菜水果的攝入。  (1)食物酸鹼度的判定  人體代謝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吃進的食物代謝後哪一種是酸性,哪一種是鹼性的呢?這樣的結果大家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當判定某一類食物的酸鹼性時,完全依賴酸性元素,鹼性元素的含量比率而定,在化學家們實驗室里將待測食物灼燒,使之完全碳化,然後測定其殘留灰分的酸鹼度的大小,從而簡介的了解被測食物是生理酸性食物還是生理鹼性食物,所測結果即食物的酸鹼度。即100克的食物樣品完全燃燒後,用中和滴定法所消耗的標準酸鹼的毫摩爾數。  為什麼要用燃燒法?這是模擬人們所吃的食品,經由胃的消化,腸的分解、吸收等一連串的體內燃燒的過程。體內燃燒與空氣中燃燒狀態相似,因此營養醫學上採用這種方法來鑒別食物的酸鹼度,分析後可以得出以下幾項結論:大部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肉、貝類,含有豐富蛋白質,蛋白質中磷、硫濃度高。大多數穀類、部分堅果類屬於酸性食物,被視為人類的能量來源。  鹼性食物包括多數蔬菜類、水果類、海藻類。換言之低熱量的植物性食物幾乎都是鹼性食品。  ( 2)酸味與酸性的疑惑、  為什麼醋及酸味果汁,用舌頭嘗、感覺是酸的,試紙測定也呈酸性,可到了體內反而不會呈酸性的呢?使用醋及酸味的水果,含有機酸,如醋酸、蘋果酸、檸檬酸等,被體內吸收後,胰液、膽汁腸液就以碳酸鈉中和,再被吸收入肝中,很快燃燒成CO2。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味道雖酸,卻不被列入酸性食物。有些水果,如檸檬、橘子等,其有機酸成份被分解後,留下許多礦物質。如鉀、鈉、鈣、鎂等,現出鹼性反應。  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酸,除了令人感到酸性外,亦有鹼性味。所謂鹼性味就是一種粘滑感且帶澀味。其理由是因鹼性的原因,舌頭的粘膜蛋白質,受了點傷害,一時喪失感覺。這便是一般人所謂蔬果吃多了,口中澀澀,不禁有種體寒之感,因此長誤解到:多吃蔬果,身體會太虛寒,其實不然。  有些食品為了防腐、保存,或為了增加溶化性,會添加碳酸鈉(蘇打)或減粉,往往令人感到苦味或獨特的澀味,這是由於鹼性物質存留於食物中。  酸鹼性與酸鹼味不同,若論味,食物中酸味較鹼味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但若比較酸性、鹼性食物之味道如何?則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喜歡吃酸性食物的美味感,但如鹼性食物的豆腐,卻也有其獨特的清淡味。因此美味不一定是酸性,如大豆中提煉的麩氨酸、卵磷脂、都是味道鮮美的鹼性食物。  咱們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細胞,一個成年人的身體大概由幾十萬億個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生存於體液(主要為血液、組織液和淋巴液)中,體液正常的酸鹼平衡是細胞維持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細胞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同時產生少量的鹼性物質。雖然這些代謝產物酸多鹼少,但機體具有強大精密的調節體系來維持體液酸鹼度平衡。  每個人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是酸是鹼,就要弄清自己的pH值。通常用pH值來衡量體液的酸鹼度。pH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濃度指數的數值,一般在0~14之間,當pH值為7時溶液為中性,小於7時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強;大於7時呈鹼性,值越大,鹼性越強。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血液的pH值精確保持在7.35~7.45之間,為弱鹼性。這個pH值是人體細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鹼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行。人體酸鹼平衡非常重要,如果人體血液pH值低於7.35,會發生酸中毒,而pH值高於7.45則是鹼中毒。無論酸中毒或者鹼中毒,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定期檢測自己身體的pH值,防止出現酸鹼失衡呢?  其實,我們的身體有著精巧複雜的設計,從消化系統到排泄系統,再到呼吸系統都精密地控制著酸鹼平衡,變酸可不是容易的事。就拿最先參與酸鹼平衡調節的器官是小腸來說,雖然它並不直接產生酸或者鹼,但可以根據食物的成分來調節對胰液中鹼的再吸收,從而來調節血液中鹼的濃度。小腸還可以通過調節對食物中鹼離子(例如鎂、鈣、鉀等)的吸收來維持酸鹼平衡。大腸也能調節對含硫氨基酸以及有機酸的吸收,一般含硫氨基酸和有機酸由消化系統進入肝臟等器官,經過代謝反應後生成氫離子(酸)或者鹼離子,並釋放到血液中。  但是我們的血液面對從肝臟湧來的大量酸和鹼毫不懼色,因為血液中含有碳酸氫鹽、磷酸鹽、血漿蛋白、血紅蛋白和氧合血紅蛋白等幾大緩衝系統,這些酸和鹼也無法興風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劇變化。當血液帶著代謝產物經過腎臟時,腎會像一個小泵將酸性物質排出,並回吸鹼性物質,同時還不斷控制和調整酸性和鹼性物質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機體pH值恆定。另外,我們吃進去的糖、脂肪和蛋白質經過體內代謝反應後的最終產物之一為二氧化碳,能與水結合生成碳酸,這是體內產生最多的酸性物質;因此我們的肺也沒閑著,不斷的排出二氧化碳,它是調節酸鹼平衡效率最高的器官。  酸中毒一般是某種疾病的併發症,病因也複雜多樣。比如代謝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熱、腹瀉、腸瘺、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則可由腦膜炎、血栓、脊髓灰質炎、支氣管哮喘以及廣泛性肺疾病引起,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糖尿病急性代謝併發症。如果你沒有這些嚴重的疾病,不用擔心自己是「酸性體質」,更沒必要天天舉著「家用人體酸鹼儀」來自檢。按照國際常規,檢測體液酸鹼度主要從靜脈血、尿液、體內鹼貯備和二氧化碳結合率等四個方面進行測試,顯然這些專業檢測不是簡單的家用儀器能完成的。  還有一種離譜的說法,認為「酸性體質」是腫瘤的根源。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實體腫瘤周圍微環境的pH值的確比正常組織和器官要低。這是因為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快,而在腫瘤組織中血管的供應往往跟不上腫瘤細胞快速擴增的腳步,供應的氧氣和養料不足。腫瘤細胞總是處於缺氧和缺養料的微環境中生長,新陳代謝過程也與正常細胞不同,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使得腫瘤組織周邊的組織液pH值降低。然而,在腫瘤細胞內部的pH值卻是與正常細胞相同的。需要指出的是,實體腫瘤對體液酸鹼度的影響只局限於腫瘤組織周邊的微環境,目前尚無科學證據表明實體腫瘤會導致整個身體的體液都「變酸」。  有醫學報導,曾有淋巴瘤患者發生嚴重的乳酸中毒併發症,但這在癌症患者中也是非常罕見的。因此,「酸性體質」並不是誘發腫瘤的「惡因」,而是因為腫瘤的生長而導致微環境變酸,或者導致罕見的酸中毒併發症。不過,發現了腫瘤細胞嗜酸的特性,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科學家們正在研製能殺死腫瘤細胞的鹼性藥劑。  身體酸鹼自測表――  1· 早起精神不佳  2· 夜裡睡不香(失眠)  3· 整天都感到很累  4· 工作想速戰速決,沒有持久力  5· 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  6· 易被蟲咬  7· 容易得皮膚病  8· 容易發燒或感冒  9· 經常頭痛?腿痛?肩酸?腰酸  10· 身體肥胖?有胃病  11· 有過敏症?便秘  12· 食欲不振  13· 牙齦易出血  14· 傷口易化膿  15· 喜歡(碳酸)飲料?喝酒?吸煙  16· 喜歡吃肉食?油膩食物和甜食  當你25歲時,身體血液就開始酸化,如果你已出現了上述的6~8種情況,那就表明你的酸性體質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怎麼改變酸性體質呢?(待續)
推薦閱讀:

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教你自主減酸,走向健康!
酸性體質隱患多,調節身體的酸鹼平衡很重要
想您也許不知道,尿酸性腎結石和腎結石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藥物可以同時逃過酸性的胃液和鹼性的腸液中含有的消化酶對藥物結構的破壞?

TAG:體質 | 改變 | 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