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種類
06-20
《殊勝義注》等註疏對智慧所下的定義,是導向完全了解四聖諦與無常、苦、無我三相的智能,這是最高層次的勝慧。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較低層次的智慧。《分別論》的義注《迷惑冰消》,在解說思所成慧和聞所成慧時,說及關於謀生的業處與工巧的智慧。業處與工巧兩者的智慧,又可分為高低兩種。木工是低等業處的例子,耕種和經商,則是高等業處的例子。織草席、織布等,是屬於低等的工巧;寫作、會計等,是屬於高等的工巧。它們的差別,主要在於業處是不需要經過特別訓練,而工巧則是需要經過特別訓練才得來的謀生技術。例如,當涉及特別的口才訓練時,則稱為『明處』。當我們分別『大火』或『小火』時,我們不是根據燃料的種類,而是根據燃料的數量來分辨。在智慧這方面也是如此,當把它分別為『強與弱』或『深奧與膚淺』時,我們不是根據知道什麼,而是根據知道多少來分辨。我們不應當只視注釋里提及的高等勝慧為智慧,而應把較低等的智慧也包括在內。因此,欲修習智慧巴拉密的人,應該不分高低地向智者學習。所以,世尊在《小部.佛種姓經》里說:「不斷地向智者學習,以成就智慧巴拉密……。」在《迷惑冰消》的四念處一章中,舉出了七個培育智慧的方法。一、經常不斷地問智者。二、保持身體與身外物清潔。對於身體的清潔,頭髮、指甲與鬍鬚不可太長,也不應滿身臭汗與污穢。對於身外物的清潔,衣服不可臭穢、住所應該清潔。當身體和身外物不幹凈時,所生的智慧,就好象在混濁燈油中的骯臟燈蕊,所燃放之燈火也是不明的。若要有如明燈之光一樣清凈的智慧,我們應保持身體與身外物的清潔。三、保持諸根平衡。五根,支配著眾生的心識與心所。若信根過強,其它的四根就會較弱。結果精進根,不能執行支助奮鬥的作用;念根,就不能執行對目標保持醒覺的作用;定根就不能防止散亂;慧根也不能觀照。當信根過強時,我們應省思有緩和信根作用之法,或避免省思有增強信根作用之法,以便緩和過強的信根,直到與其它諸根平衡。若精進根過強,信根就不能執行其作用,其它諸根也不能執行各自的作用。我們應當培育輕安或定根,來平衡過強的精進根。對於其它諸根的情形,也是如此。智者尤為稱讚的,是平衡信與慧,以及平衡定與精進。若某人信強慧弱時,他就會盲信不值得信之人。由於慧弱,他分辨不出誰值得恭敬,把假的佛、法、僧當作是真的,令到他的虔誠白費了。對假佛或假法的信仰,並非是真正的信,而只是邪勝解。若某人慧強信弱,他就會錯失正道而走上誤人的狡猾之道。要把這種人引回正途,就好象要治好服錯葯的病人一般地困難。譬如說,布施善業有兩種,即思施與物施。思想狡猾的人,可能會認為只有思而非物,會在未來帶來福報。因此,不需要以東西來做布施,思施已是足夠的了。這種人沒有做到布施的善業功德,而由於其狡猾的思想,死亡之後,他將會投生到四惡趣之一。只有在信與慧平衡時,人們才會對可信之人有正確的信心。而且在沒有狡猾的思想干擾之下,他們能夠造下許多善業。精進也應該和定平衡。若精進根弱而定根強,它可能會引致懈怠、心不活躍。人們會把這昏沉之心,錯誤地當成好的定力。當精進強而定弱時,心就會煩躁、激動,心不能平穩。受到掉舉吞噬的人,可能會亂想:「若修行法門不能帶來預期的成果,我將舍掉它或改修其它法門。」當精進根與定根平衡時,懈怠和掉舉,就都不會產生。這兩者的平衡,使到禪修者能夠迅速地證得禪那或安止定。然而,念根是不可能過多的,有的只是不足。巴利經典把念根比喻為鹽,是煮一切菜肴的必要成份,它也像是治理一切國家大事的首相。因此,在儘力保持最高的正念時,應善於平衡信根與慧根,以及平衡精進根與定根,任何一個過多都是無益的。關於這點,烏佛尊者在其所著的《大念處依止》一書中這麼說:信過多導致過度熱忱,慧過多導致狡猾,精進過多導致掉舉,定過多導致昏沉,但絕不會有過多的念。四、遠離無知的人。無知之人,是指沒有觀照五蘊、六處等諸法的智慧之人。五、親近智者。智者,是指體證了生滅隨觀智五十個實相之人。若欲了解生滅隨觀智五十個實相的細節,可參閱小部經的《無礙解道》。關於第四和五項,論師只提及最高層次的智慧(勝慧)。在第四項里,無知之人是指沒有觀照五蘊、六處等法的智慧之人。反之,能觀照這些究竟法之人,肯定是有大智慧之人。但有些人,雖然沒有觀照這些微妙究竟法的智慧,卻懂得一般的修行,如:「這種布施是適合的,那種布施是不適合的。應該如此持戒,不應那樣持戒。」他們也懂得世俗生活的事情:「這麼做會令人長壽,那樣做會令人短命。」我們是不能夠說,這種人是完全沒有智慧的,而也應該親近他們。在第五項里,智者的定義是體證了生滅隨觀智五十個實相之人。論師這麼說時,只是針對修行觀禪已經很有成就之人的勝慧。但關於普通的求知,佛陀在《佛種姓經》里說:「就好象比庫在托缽時,毫無分別心地逐戶去托。求學之人,應該不理社會地位或教育程度地向一切有能力解答問題的人請教。」因此,求學之人應該只避開完全無智之人,而請教一切能夠增加其知識之人。簡而言之,我們應該只遠離完全無能解答任何問題之人。而只要某人能夠提供我們些少的知識,我們都應該親近他。根據《佛種姓經》,在求知時,我們應該向智者發問及聽他解說以培育聞所成慧。過後,若對某一點不清楚,我們應該省察與思考它,以培育思所成慧。在《增支部.三集.大品.伽羅摩經》里,伽羅摩人告訴佛陀有許多宗教導師來到他們的村子,而所有的導師皆只稱頌自己的教理,以及貶低和批評他人的教法,所以他們感到很迷惑,不知應該聽從那一個教法是好。佛陀給他們回答的摘要是:「在適當地思考之後,若你發現其教法是無誤的,那麼就可接受它。」這部經顯示了我們應先聽聞導師說法以獲取聞所成慧,然後再以思所成慧,來分辨何者是無誤的教法。再者,在《初本生.十集.大護法本生經》里,當德迦屍羅的大導師親自到護法的家鄉,去探索為何那村子裡的人民都不會早死時,大護法村長(後來的凈飯王)向他說:「對一切來此說法之人,我們都聽其說法。聽後我們都會思考其教法。對於無德者所教的,我們捨棄而不理它。我們只信受有德者所教之法;對其教法我們感到歡喜,也會依法實行。因此在這村子裡,不會有年輕人在壽終前早死。」這部《本生經》清楚地顯示了人們是先獲取聞所成慧,然後只接受思所成慧印證無誤的教法。『親近智者』並不是指只是與智者日夜相處,而是指向智者學習與獲取他們的智識。《吉祥經》中所說的遠離愚者,並不是指不跟愚者交往。我們甚至可跟愚者住在一起,以引導他走上正途。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並沒有違反《吉祥經》中的勸告。其中一個例子,即是佛陀逗留在烏魯維拉園裡跟一群持有邪見的拜火外道相處,以助他們捨棄邪道。因此,只有在信受與實踐愚者的教法時,我們才算是親近愚者。同樣地,親近智者並非只是與他們相處,只有從他們那裡學習到某些知識之後,我們才可算是有親近智者。六、省察含有深奧智慧之法。在此,智慧就好象是燃燒一切大小可燃物之火。火的大小,是根據所燒之物的數量。同樣地,智慧知道一切可知之法。智慧是膚淺還是深奧,是根據所知之法是膚淺或深奧。含有深奧智慧之法,包括了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深奧智慧,是指體證這些深奧之法而生起的智慧。深奧智慧的數目跟深奧之法的數目一樣多,省察這一切深奧之法會增長智慧。七、傾向於培育智慧。在行、立、坐、卧的四種姿勢里,我們都應傾向於培育智慧。這種心態,是增長智慧的其中一個原因。如是,七個培育智慧的方法之摘要:一、問了再問;二、保持清潔;三、平衡五根;四、遠離愚者;五、親近智者;六、省察深奧之法;七、傾向於培育智慧。智慧的素質:在心與心所執行各種作用的當下,如果是智慧佔據了最顯著的地位,它即名為觀增上緣,這是欲增上、精進增上、心增上、觀增上四個增上緣之一。在二十二根里,有四根是屬於智慧的,它們是:一、三十九個世間智相應心裡的慧心所。與世間智相應心的慧心所,是為慧根。二、與入流道心相應的慧心所,名為未知當知根。三、與阿拉漢果心相應的慧心所,名為具最終知根。四、與入流道心和阿拉漢果心之間的六個出世間心相應的慧心所,名為最終知根。在此,智慧巴拉密只涉及到世間心,因此它包括在三十九個世間智相應心中的十三個智相應善心之內。無記唯作心只是阿拉漢才有的,因此跟還是凡夫的菩薩無關。果報心是由於過去的業力而自動生起。因此,與這兩種心識相應的智慧並不算是智慧巴拉密。在成就智慧巴拉密時,菩薩只是專註於修習世間智慧至最高層次。在三十七菩提分里的五根,其中有一個是慧根。這慧根有兩種,即世間的與出世間的。出世間的慧根,並不包括在菩薩所修習的智慧巴拉密之內。只有在證悟道果之前,與世間善心相應的智慧,才是菩薩所修習的智慧巴拉密。同樣地,在三十七菩提分里還有其它四個屬於智慧,卻有不同名稱的菩提分。它們是五力中的慧力、四神足中的觀神足、七覺支里的擇法覺支、八聖道中的正見。跟慧根一樣,這些有著不同名稱的智慧,也有世間與出世間的兩種。與出世間心相應的慧,並不包括在菩薩所修習的智慧巴拉密之內。只有在證悟涅槃及道果之前,與世間善心相應的智慧,才是菩薩所修習的智慧巴拉密。在省察智慧的這些特別素質之後,願你能夠修習智慧巴拉密至最高層次。摘自緬甸明昆大長老的開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易經智慧之——論十干貴賤篇
※禪聯匆匆讀 智慧無窮盡 仙客解讀順口溜五十首
※【特別推薦】忘記是一種風度,捨得是一種智慧
※簡·奧斯汀:太多或太少的智慧
※鬼谷子大智慧:一個太愛面子的人,註定永遠成不成大事!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