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拜登:我演的《紙牌屋》更精彩

 

按:《紙牌屋》中的情節曾在白宮真實上演。近日,副總統拜登在接受美國《politico》雜誌採訪時透露,自己曾因失言而遭奧巴馬總統「棄用」長達兩年之久,直到近期關係才稍有緩解。在《紙牌屋》中,副總統有兩句經典台詞:「我只負責剪綵和出席葬禮嗎?我只是一個吉祥物而已。」而在現實中,拜登曾與奧巴馬有過協議:他同意處理一些「出力不討好」的工作,以此換取奧巴馬在作出重大決定前擁有最終決定權。

  現年71歲的拜登正處於其白宮第二屆任期的第二個年頭,副總統生涯正步入尾聲,而前途卻暗潮湧動。近年來,他更是屢屢被公認的奧巴馬繼任者希拉里·柯林頓搶過風頭。雖然拜登始終面帶微笑地回應一切,但心中自然不免思緒萬千。  對拜登而言,過去幾年的副總統工作實在是一場折磨。身處白宮,離夢寐以求的總統職位咫尺之遙,卻不得不承擔所有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在被公眾忽視的角落裡默默戰鬥。  在拜登看來,副總統完全是總統的衍生和附庸,職權大小全在總統一念之間。而白宮內的親密戰友關係從來不得善終,它們或因爭議而反目,或在摩擦不斷的政爭中消耗殆盡。曾被譽為模範搭檔的比爾·柯林頓和副總統戈爾在2000年大選時反目成仇。戈爾對柯林頓的性醜聞大肆抨擊,柯林頓則對戈爾蹩腳的政治技巧嗤之以鼻。曾經親密無間的喬治·布希和副總統切尼,也最終因布希拋棄了切尼的強硬政策而分道揚鑣。  奧巴馬和拜登這對搭檔又將何去何從呢?  兩人之間的裂痕早已顯現。2013年拜登被從其一貫主導的預算計劃中排擠出去,白宮方面則表示了默許。2012年奧巴馬贏得連任時甚至曾考慮由希拉里取代拜登的副總統職位。  如今的拜登處境頗為艱難。近期民調顯示,希拉里以73%的支持率遙遙領先於拜登的12%,創下總統潛在候選人差距之最。「他正處於巨大的困境中,」奧巴馬的一名內閣成員表示,「對拜登而言,他從未如此接近夢寐以求的總統職位。然後,當他奮鬥一生終於要爬到最頂端時,梯子卻被人搬走了。換成是你,你會怎麼做?」  舉步維艱的副總統  好友考夫曼形容拜登是「真正活在當下的人」,這一品質對於普通人也許無關緊要,而對於身為副總統的前途未卜的拜登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  拜登人生坎坷,仕途幾經沉浮。41年前,春風得意的他剛當選參議院議員。30天後,愛妻和幼女卻在一場車禍中喪生,兩個兒子也受了重傷,他不得不在兒子的病房中宣誓就職。「他當時才29歲,」姐姐瓦爾說,「他知道生活必須繼續,沒有別的選擇。不是為了兩個兒子,也不是為了自己,只是因為生活只能繼續。」  1988年拜登第一次競選美國總統時,因面臨剽竊指控和涉嫌偽造法學院排名而被迫黯然退出競選。同年,他又因腦部動脈腫瘤而住院治療。「你有過身處屋中而房頂突然坍塌的經歷么?」拜登的好友兼競選顧問拉里·拉斯基說,「就是那種感覺。」  拜登在戰勝病魔後重返國會山,以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協助當時的總統比爾·柯林頓為多項重要法規提案在兩黨間斡旋協商。  拜登任司法委員會主席期間,某日在與作家理查德·本·克拉默一同前往國會大廈的路上遇到約翰·薩索——拜登1988年競選對手邁克爾·杜卡基斯的競選經理,正是他將拜登剽竊的新聞透露給各報記者。拜登聳聳肩對克拉默說:「沒什麼,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然而,那不過過去了三四年而已。  在小布希執政期間,拜登作為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成為美國外交政策方面最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他曾是國務卿的理想人選,並於2008年再度投身總統競選。這次他將自己定位成一位富有能力卻極為親和的自由主義者,一個出身藍領的民粹主義者,一名精通外交政策的智者。然而1988年的剽竊事件嚴重影響了他,由於在黨內提名位次太低,拜登最終被迫退出角逐。  但他並未放棄。他從不掩飾自己希望當選副總統,因而當奧巴馬選擇他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縱使人們普遍認為奧巴馬團隊是因為考慮到拜登的年齡和背景對奧巴馬不具威脅才選擇他,拜登也並不在意。  「他和肯尼迪的區別在於,肯尼迪最終放棄了自己的野心,」拜登在參議院的同僚約翰·麥凱恩評論道,「而拜登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總統夢。」  當選副總統後,拜登立刻與他的幕僚長羅恩·克萊因就擔任副總統的策略進行分析。拜登希望避免像切尼一樣越權——在他看來,切尼的強勢已影響了政府的順暢運行——但又希望獲得儘可能多的權力。然而,克萊因卻認為,拜登更應該吸取戈爾的教訓——戈爾在任職期間只負責了環境保護和政府改革等少得可憐的項目。雖然他也贏得了關注,但卻嚴格限制了自己的影響力。克萊因建議拜登來者不拒地接納所有工作。用拜登的話來說,就是「一切奧巴馬不想對付的爛攤子」。  「幸運」的是,奧巴馬有許多不想對付的爛攤子:從伊拉克撤兵,與陰晴不定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交涉,應對爭吵不休的參議院等。  「當總統問我想要承擔什麼工作時,我說:『一切取決於你的希望,』」拜登回憶道,「『不過我希望為您的重大決議最後把關。您是總統,我不是,但是如果您需要我的經驗,那麼我希望成為您決策前最後諮詢的人。』」拜登承認奧巴馬在絕大部分的決策中也是這樣做的。  然而,拜登策略的缺點也逐漸顯現——他始終在處理棘手麻煩且不受歡迎的工作。2009到2010年間,在民眾對「大政府」的反感情緒達到頂峰時,拜登卻要「不合時宜」地推銷奧巴馬的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之後,他又被委派宣傳不受歡迎的就業法案,以及為槍支管制法案進行徒勞無功的努力。相反,奧巴馬團隊則一反醫療改革法案時的積極主動態度,縱然拜登多番勸諫其採取更加大膽的行動,依舊無動於衷。  在國會中,拜登曾經頗具影響力。他與兩黨的友好關係,使得他能夠在處理債務上限和預算談判時進行多方協調。參議院的民主黨人士雖曾對拜登的角色有所懷疑,但卻不能否認他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奧巴馬並無能力也無意願與共和黨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關係。  「我與拜登常常意見相左,」眾議院議員蒂姆·格里芬說,「然而,他確實精於協調關係。他總有辦法發掘每個人的關注點,促使大家達成協議。而這恰恰是總統最缺乏的。」  如果說拜登在國會中只是扮演了一個盡職的使者角色,那麼他在外交上則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承擔從伊拉克撤軍的任務,與希拉里和前國防部長蓋茨展開交鋒,管理駐阿美軍,以及參與指揮獵殺本·拉登的行動。  內鬥不斷的白宮  拜登天生散漫的性格,使得周圍的人時刻處於緊張之中。拜登只信賴自己的由家人和密友組成的小圈子:包括特德·考夫曼,他親手指定的參議院繼任者兼前幕僚長;姐姐瓦爾;湯姆·多尼倫;湯姆的哥哥麥克,拜登最信任的政治顧問;幕僚長史蒂夫·里奇蒂;前《華盛頓郵報》記者詩拉·穆雷,拜登日益倚重的副幕僚長;以及直率而機智的克萊因。拜登的第二任妻子吉爾則負責管理拜登的情緒,在他口無遮攔時及時制止。  不過,拜登的親信們從未能打入奧巴馬的圈子,這部分因為他們只精於那種老式的依靠本能的政治手段,而非總統團隊所擅用的大數據、計量化的方法。「我一直都很奇怪,」奧巴馬的一個高級內參說,「他總是談直覺,而不去分析,似乎在他看來只要打通關係,所有人就會圍繞在他周圍。」  奧巴馬的第一屆任期結束時,拜登意識到要延續政治生涯不能僅依賴自己的小圈子。然而,拜登每次試圖擴充政治團隊的計劃都遭到了奧巴馬團隊的強勢阻礙。最終,拜登多番努力也只爭取到幾次接觸潛在競選捐助者的旅行計劃。縱使如此,奧巴馬的競選助手們也早早立下規定,旅行的核心只有一個,這個核心只能是巴拉克·奧巴馬,而非喬·拜登。  2011年秋,拜登的高參艾倫·霍夫曼,悄悄地為其安排了幾場會見好萊塢及矽谷的捐款人的晚宴。當奧巴馬的高級顧問戴維·普洛夫和競選團隊經理吉姆·麥西納聽到風聲後,立刻阻止了他們。普洛夫為拜登划下底線,要求他所說的、所做的一切都要首先向芝加哥的競選總部彙報。「我們不能讓人們為所欲為,」普洛夫警告拜登,「一切都必須為整個計劃服務。」拜登對此勃然大怒,但並未做出任何無禮的舉動。  更大規模的內鬥在組建副總統競選團隊時爆發了,奧巴馬的政治信徒牢牢控制著拜登的團隊。拜登本欲挑選凱文·希基(時任紐約市長麥克爾·布隆伯格的頂級政治顧問)來接任其幕僚長,但遭到普洛夫的拒絕,他們辯稱希基會以布隆伯格的利益為重,而且他同紐約出版界過從甚密的關係會導致情報的泄露。拜登勉強接受了這個決定,轉而選擇在白宮供職多年的史蒂夫·里奇蒂。然而,這個選擇又被否決了。奧巴馬方面辯稱,里奇蒂的背景與總統的無說客信條相矛盾。然而,真實原因則是擔心裡奇蒂會將拜登而非奧巴馬的利益放在首位。  這次拜登大發雷霆,他向奧巴馬強烈抗議。奧巴馬最終讓步,但警告拜登「必須防止史蒂夫由著性子亂來」。拜登雖然贏得了這場鬥爭的勝利,卻失去了進入奧巴馬決策圈的機會。尤其在大選決戰階段,拜登由於違反既定方略率先公開聲明支持同性婚姻,更是進一步激怒了奧巴馬。奧巴馬並不接受拜登所謂的偶然事件的解釋,開始冷落這位副總統。拜登被排除在過去4年他常參加的計劃會之外,並被禁止接觸全國性媒體,直到最近對其的限制才有所放鬆。  奧巴馬團隊對拜登的處處算計和嚴格控制更加重了其天生的不安全感。特別是在大選即將到來的幾個月里,不斷有流言稱他會被希拉里取代。雖然奧巴馬團隊對此予以否認,總統和他的高參也不斷向拜登保證絕無此事,但拜登並不買賬。事實上,流言並非空穴來風,奧巴馬曾利用民意測驗暗中調查民眾對於希拉里接任副總統的態度,這些直到去年才被披露出來。  2012大選結束的第二天,鬆了口氣的拜登漫步到「空軍二號」,勾勒起他接下來4年工作的圖景:「我可能會在債務問題上扮演相似的角色,就像上次那樣。我要同眾議院和參議院溝通……還要做很多外交工作,總之,就是到時候會出現的任何問題。」  到了2012年12月30日,拜登的影響力達到頂峰,但是也埋下了日後被邊緣化的種子。當時政府正面臨墜落財政懸崖的危險,由於談判毫無進展,參議院少數派領袖明奇·麥康奈爾邁出了不尋常的一步,請求副總統出面干預。  「我需要一個舞伴,」麥康奈爾懇求道。拜登顯得樂於參與其中,他提議以推遲向年收入45萬美元及以上家庭收稅來換取預算案的通過。事後,拜登表現得非常開心,當被問及這個交易的核心賣點是什麼時,他半開玩笑地說,「就是我。」  然而,關起門來,拜登對朋友們抱怨:「攪進這種事情真是太糟糕了。你無法以一個新當選的領導人的形象出現,更別提還要同參議院多數派領袖哈里·瑞德打交道。」  不到一年,拜登就為此付出了代價。2013年秋,在新一輪的債務天花板和預算談判期間,形勢惡化到政府幾乎被迫關門的地步,瑞德向奧巴馬聲明他不希望拜登參與到談判中,奧巴馬並未提出異議。聯邦政府關閉期間,拜登夫婦被發現在戴維營度假。而拜登私下則抱怨,他成了奧巴馬和瑞德鬥爭的犧牲品。  恢復政府運作的協議達成後不久,奧巴馬在白宮召集參議院民主黨人,拜登和瑞德冷冷地坐在屋子的兩端,沒有任何眼神交流。奧巴馬注意到氣氛的緊張,開玩笑道:「在這個偉大的國家,一個來自內華達州的小孩(瑞德)、一個來自夏威夷的混血小孩(奧巴馬自己)和一個來自賓州斯克蘭頓的小孩(拜登)竟然有機會一起相處,真是神奇。」據在場議員的回憶,拜登和瑞德這對對手都禮貌地笑了。  無法戰勝的對手  瑞德的陰影籠罩了拜登整整一年。拜登的電視曝光率在2013年顯著下降,部分因為去年選戰時的硝煙尚未消散,但更多的是因為同年夏天他的兒子博被診斷出腦瘤。儘管拜登像往常一樣參加活動,但明顯心不在焉。直到11月博恢復健康後,拜登才出現在公眾面前,再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聖誕假期後,拜登在其位於故鄉的住處與親信召開了一系列秘密會議,商議接下來兩年的發展策略。據悉,拜登的智囊克萊因已經為其參加2016年大選起草了一份計劃。作為希拉里的一個替代者,一旦對方放棄競選,拜登可以立刻行動。克萊因預測,希拉里極有可能因為疾病或是對競選過程心生厭倦而棄選。拜登的團隊也多贊同這一觀點。這可能是明智的預見,也可能是集體的愚昧。有消息稱,拜登正計劃成立一個政治行動委員為之募集資金。  拜登非常在意捍衛自己的名譽,但令他煩心的是,對他的攻擊卻越來越多了。1月,前國防部長蓋茨毫不留情地指責「拜登在過去4年內,在幾乎所有重要的外交政策上都犯了嚴重錯誤」,拜登團隊迅速反應,由白宮發表聲明稱拜登只是「發言人」。拜登明白蓋茨的批評會讓希拉里從中得利,她被描述成一個嚴肅守紀的領導者,一個可信賴的盟友,而拜登則成了陰晴不定、總是喋喋不休、說話有失公允的馬後炮。  拜登視希拉里為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不過他常對朋友們講自己可以擊敗她。在拜登看來,自己並不比希拉里差,何況他是看著她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不過,拜登不願意公開批評希拉里。事實上,他不止一次向朋友表示他認為自己是「最有資格的那個」,顯然,他說這話時的參照對象就是希拉里。  拜登與希拉里的關係並不差,但卻非常複雜。在奧巴馬的第一個任期內,拜登曾每周二都邀請希拉里到他的書房用早餐,幫助她理解奧巴馬的意圖。那時曾經的對手奧巴馬和希拉里,還正處在和解期。早餐會使得拜登更加了解希拉里對於白宮的矛盾心情。  現在的拜登還能支吾其詞地應對自己所處的窘境,但是紛至沓來的屈辱使得他越來越不堪忍受,特別是許多人以此作為投靠希拉里的跳板。曾向拜登承諾在他與希拉里之間保持中立的民主黨「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主席麥西納向《紐約時報》表示,如果希拉里參選,他會全力支持她。雖然麥西納事後表示,他只是想強調希拉里的領跑者地位,但拜登將這一表態視為給他的一記耳光。據一位政府官員透露,事後麥西納曾主動希望與拜登談談此事,但拜登沒有回應。  為何一個古稀老人寧願放棄體面謝幕的機會,不切實際地堅持謀求總統職位?  拜登不希望自己的政治生涯就此結束,而且他經過多年的仔細觀察,堅信沒有比他更勝任總統的人。  「我認為他一直夢想著成為總統。當然,我也想做總統,」麥凱恩說,他是拜登自參議院時起的密友,也是拜登家的常客,「但是希望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我相信即使他不承認他也知道希拉里有多強大。」甚至連拜登2008年競選時的助選好友、俄亥俄州前州長特德·斯特里克蘭也表示:「我這輩子見過許多政客,喬確實是最不尋常、最誠實、也最具權威的一個。不過,我依舊全力支持希拉里。」  從各方面來看,拜登都不太可能成為下任總統,而且他與所有人一樣明白這一點。但這並不能迫使他放棄。憑什麼會呢?正是拜登為越來越蒼白、越來越失卻人性的金錢遊戲注入了一絲人情。他對政治和政治家們真摯的感情、口無遮攔直言不諱的性格、在達成政治協議時顯現出的由衷喜悅,雖然使他成了與時代格格不入的老古董,但也使他與希拉里所代表的複雜算計、政治陰謀和個人崇拜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記者問拜登他2016年的賣點是什麼時,他的回答樸素而實在:「我認為以我多年來的表現、我所具備的經驗、我對外交政策和各國政要的了解,以及對國內政策的把握,我是有資格成為總統的。」  作為一名汽車推銷員的兒子,拜登從小就學會了從「顧客」那裡收集名言警句,並養成了在沒有「生意」的日子裡用勵志故事激勵自己的習慣。他最近常講的一個故事,就是從他的保鏢比利·戴維斯那裡聽來的。戴維斯曾是一名傑出的橄欖球後衛,在1982年美國大學橄欖球決賽中他在47碼處採用棄踢回攻戰術幫助弱旅克萊門森大學力壓奪冠熱門內布拉斯加大學,拿到了全國冠軍。拜登問戴維斯,為何他會想到使用如此富有挑戰性的戰術。  在拜登轉述的故事版本中,戴維斯回答道:「當時只有我一個人站在那裡。我接到了球。面前有11個躍躍欲試的對手等著放倒我。那種感覺太棒了。放馬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Flourishing是一坨翔
職場穿衣經:看《紙牌屋》中的Claire如何穿出「三寸鎧甲」 
紙牌屋
《紙牌屋》再複雜,也逃不出「錢權色」|《紙牌屋》|安德伍德|第二季
秦嶺丨《紙牌屋》和美國第一夫人們

TAG:紙牌屋 | 紙牌 | 拜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