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解讀:利率市場化解決高利差
銀行「暴利」多數來源於利息收入,利差保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推行利率市場化取代利差保護,同時應放開融資渠道限制在現行利率管制下,難以完全消除利差保護對於利率管制下的高名義利差,有專家建議可以實施「單邊加息」,即只調高存款率或只調低貸款利率,把中間的存貸利差縮小。這樣或許可以讓銀行少獲得些利潤,但仍然改變不了「利差保護」這一事實,仍然阻礙競爭、阻斷供求調節。在1994年實施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後,就已經將銀行定位為盈利機構,確立了以利潤為目標,國家也以調高利差來表明對銀行利潤目標的確認。因此,即使國家縮減利差空間,也不可能再出現1994年以前的低利差甚至負利差。即使利差縮小了,也仍然是「利差保護」,銀行獲得的利息收入仍然比在貨幣交易市場、債券市場等市場環境下獲得收益要容易的多。利差縮小說明利潤空間縮小,這有可能刺激商業銀行更加熱衷放貸,從總量上來彌補,再以高息攬儲等手段應付貸存比等監管。推行利率市場化,用供求調節取代利差保護若想從根本上解決銀行利差保護的問題,只能取消存貸款的利率管制,實施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使利率的決定由市場力量的交互作用來實現,這樣產生的利率就是市場均衡利率,是供需雙方的條件都得到滿足,真實體現市場上的資金稀缺程度以及銀行的競爭力。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也已經具備。日前央行網站再次發布了周小川於去年初發表的《關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報告稱,截至目前,經過一輪大規模的金融機構改革,幾乎所有大中型商業銀行不僅資本得到了補充,而且已成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說明對於放開利率保護後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銀行已經具備一定的抵禦能力。同時應打破金融壟斷,增加更多的融資渠道長期以來,因為政府對企業發債的監管、以及未對民間融資進行合法性認定,中國的融資渠道一直是以銀行為主要渠道。中國以銀行信貸為主要方式的貸款數額佔據企業融資總量的80%左右,而在發達國家則只為50%左右,美國甚至更少,只為20%左右。融資渠道的管製造成了競爭不足,無怪乎有「企業是銀行的套僧肉」一說。因此在放開存貸款利率管制的同時,也應該放開融資渠道管制,例如允許企業自主發債、認定民間融資的合法性,為市場注入更多的競爭者,這樣可以刺激商業銀行改進服務,提高效率,以及轉變業務類型。事實上,若中國的大型企業也可以如發達國家那樣自主發債,銀行為了生存就必須爭奪中小客戶;再加上實施利率市場化後,銀行貸款給中小企業的風險可以從利率調整上彌補,這樣也有益於中小企業融資。
利率市場化使利率的決定由市場力量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真實體現市場上的資金稀缺程度以及銀行的競爭力。
利率管制下的高利差保護催生銀行暴利,並令其更熱衷於放貸,進而刺激信貸擴張。以管制的手段縮小利差範圍不能改變「利差保護」的現實,應該實施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同時拓寬融資渠道,引入更多的競爭。
推薦閱讀:
※吳彥祖姚晨新片檔期提前 片方:更好應對市場
※編製採購預算 應多做市場調查與測算
※瑞幸咖啡指控星巴克不公平競爭 星巴克回應「無意參與市場炒作」
※洋奶粉打「噴嚏」,中國市場緣何感冒?·每日商報
※證監會主席:嚴厲打擊跨境市場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