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咬人怎麼破?聊聊口腔敏感期

點擊

關注哦

「媽寶幫幫幫」曾向寶媽們介紹過蒙台梭利著名的敏感期理論(捕捉寶寶的31個敏感期(0-9歲版),點藍色字體直接看哦)。孫瑞雪說:「一個敏感期,將使兒童獲得一種品質」。當寶寶順利度過了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展的台階。

因為小Jo正處於多個敏感期的交匯點,最近又複習了很多敏感期的知識,集中幾期跟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吧。今天先說說微信後台提問比較多的,愛吃手、吃奶時咬媽媽、什麼都往嘴裡放、咬人……也就是口腔的敏感期。

先說兩個嚴重的案例:一位媽媽餵奶時經常被孩子咬,時間長了咬出了血口子,哺乳時鑽心的疼,最後沒辦法餵奶,憋出了乳腺炎,治好了奶也回了一大半,可仍沒辦法阻止孩子咬,媽媽對母乳出現了極大的懷疑,心情很沮喪。還有一位寶寶,無時無刻不在吃食指,媽媽發來的照片上,食指關節處又紅又腫,還出了兩個水泡,試了很多辦法,比如往手上抹苦的、辣的東西,都沒法阻止孩子。

再說說普遍現象:

現象一:愛吃手

我了解0-2歲的寶寶要渡過一個口腔敏感期,就是用嘴來體驗一切事物,也包括吃手,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干涉寶貝尚兒這方面的「愛好」,吃手就讓她吃個夠。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吃手的趨勢愈演愈烈,發展到她走路奔跑的時候、我抱起她的時候都會吃手。而且她吃手前那一刻的情緒很好,沒有困,餓或無聊,相反還非常開心,吃手時臉上沒有表情,看起來好像是在走神。

註:寶寶現在16個半月(尚兒媽)

現象二: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

陽陽4個多月了,在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把他能拿到手的所有東西都放到嘴裡,又是咬,又是啃。把東西從他嘴裡拿開,陽陽就開始哭鬧,怎麼哄都不行。給他一個玩具,他又很快的送到嘴裡啃咬起來。(陽陽媽)

現象三:所有口味都嘗個遍,嘗過之後吐出來

小蝦寶剛滿13個月,給他買的零食、水果他總是每一樣都要吃,而且只吃一口,有時候還沒剛放到嘴裡就吐出來了。你要是阻止他,讓他先吃一種,他就開始哭鬧。我發現他根本不是想吃,只是想放到嘴裡。(蝦寶媽)

現象四:愛咬人

口腔敏感期,我對這個詞並不陌生,炫寶在12月左右的時候,拿到什麼都喜歡用嘴巴先嘗嘗,還特別喜歡咬人,那段時間家裡每個人都傷痕纍纍,甚至姥爺的手指頭都被咬出血。

好了一段時間,又出現反覆,而且在吃飯的時候,喜歡把勺子放在嘴裡咬來咬去,奶瓶的新奶嘴總是換了沒幾天就被咬的很爛。(炫寶媽)

伴隨出牙而出現的敏感期

上述的幾個案例是進入口腔敏感期的寶寶最常出現的行為。如果你的寶寶也出現了,那就說明寶寶正處在這個關鍵的時期。

從出生到2歲左右,寶寶迎來口腔的敏感期。大多數寶寶會集中在4-12個月這個階段。有的寶寶會持續到3歲。

隨著寶寶口腔的功能逐步建立起來,他們慢慢就會進入到用嘴巴認識世界的階段。處在口腔敏感期的寶寶傾向於用嘴巴獲取信息和滿足感,通常這個時期是伴隨著出牙而出現的。

咬人又是一個很惱人的敏感期行為,5~7個月的寶寶,通常是出牙痛而咬人,8~14個月的寶寶咬人,除了出牙的因素,通常會在高興時咬人,如果父母制止,他們很可能停止。1歲半到3歲的寶寶咬人通常是不高興,或者想要引起別人注意、控制別人。如果3歲以上還在咬人,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

一定要順利度過的關鍵時期

小Jo的口腔敏感期度過的比較順利,其中有一段時間因為出牙小反覆了一下,但1歲半左右徹底告別吃手,除了一次咬了一口蠟筆,之後從沒有吃異物、小物的行為出現,每天把家裡的物件收拾好,就可以放心上班去了。

但小時候他真是個吃手相當嚴重的孩子,現在翻看他從百天到1歲多的照片,幾乎都是手塞在嘴裡的……有一段時間,最愛就是啃爬行地墊的邊……再就是啃爸爸媽媽……

好在他口腔敏感期度過的比較順利,而沒有順利度過的孩子這個過程會推遲。

蒙氏理論認為,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續時間的長短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這一時期,父母能給寶寶提供好的環境,允許他去「吃」,敏感期相對就會短。

而如果父母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事物,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就會持續很長時間,還可能會反覆出現,一直持續到三四歲甚至更久。

上文案例中的炫寶剛開始愛咬人,這樣的行為消失了一段時間後,寶寶再次出現愛吃手、愛咬奶瓶的習慣,很有可能是之前敏感期的需求沒有滿足引起的。

很多新手父母和老人,看到寶寶愛吃手,覺得不衛生,一直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缺什麼微量元素啊?然後刻意阻止寶寶去吃手,父母如果不允許孩子用口去探索,孩子自身與外部的世界就很難通過口腔探索建立聯繫,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發展自己的潛能。

口腔敏感期嚴重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嚴重的會出現搶別人的食物、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撿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等後果。甚至還會延伸成吐口水、罵髒話等不良行為。

怎麼做呢?

1.從吃奶這件事說起

母乳餵養是最佳選擇,在哺喂寶寶時,提供足夠的關愛和溫暖。如果是人工餵養,奶嘴開口的大小要適中,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來滿足吸吮的需要,別圖快而用針將奶嘴上扎出額外的孔。

在哺乳時,心境要保持平和,即便被咬了也不要表現的很急躁,以免給寶寶造成壓力,或者是個很好玩的事而再次做。

2.允許寶寶用口去探索世界

寶寶的探索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才能夠儘快結束口腔敏感期。

所以「媽寶幫幫幫」建議,儘可能在保證安全、衛生的條件下滿足寶寶接觸物體的需求。比如積木、牙膠、各種安全的玩具、安撫巾,寶寶想咬就咬,合格的玩具材質、大小、油漆都是經過嚴格測試的,大可放心。

寶寶常咬的東西,經常拿水沖洗沖洗,不能過度高溫消毒,玩具、奶嘴上留存的部分環境細菌吃到肚子里其實是有益腸道健康的,這一點「媽寶幫幫幫」也跟大家說過很多次了。

3.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寶寶吃到危險、不衛生的東西時避免用搶奪、批評的方式制止,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寶寶撿起地上的石頭想放到嘴裡「品嘗」,這時寶媽可以撿起另一塊石頭,向遠處扔,或者踢到一邊,把這變成一個好玩的遊戲,吸引寶寶來模仿。吃奶時咬人,可以讓寶寶停止一會再重新吃。

4.充分滿足寶寶口腔的需求

跟大人「吃完這個,再吃下一個」的邏輯不同,寶寶需要第一時間品嘗到不同味道不同口感的食物。這樣的訴求需要家長充分的滿足。

忘掉大人所謂的邏輯,儘可能地提供軟硬不同的食物、乾淨而質地不同的物品,讓寶寶盡情地去咬,這樣才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口腔的敏感期。比如很多媽媽不喜歡用的咬咬袋,我覺得特別好用,在出牙期、鍛煉咀嚼的關鍵期,我常放一些切成小塊的蘋果、梨等稍有硬度的水果給寶寶啃,它的好處是寶寶噎不到,自己能把食物磨成泥。

孩子愛咬人的時候,千萬不能打罵、恐嚇,比如說「再咬就把你的牙敲掉」這樣的話。提供一些硬的食物,為什麼國內外都提倡在孩子長牙初期提供又硬又難啃的磨牙棒呢?一是滿足寶寶的咀嚼欲,二是防止小塊餅乾堵住氣管。除了超級硬的小麥磨牙棒,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把麵包片烤酥,或者常溫下放置一會,待它變硬,它就是最經濟的磨牙棒了。

5、咬人時期可以做的小遊戲

小狗叼骨頭:

準備一些小布條、積木、小養樂多的瓶子、海綿等

大人先給寶寶示範:「小狗最喜歡吃骨頭了,我們假裝是小狗,蒙上眼睛把骨頭找出來。

比如先找出一個硬積木,用嘴叼著從A處放到B處。再去找另一樣東西。跟寶寶講一定要用牙,不能用手。

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用牙齒感受不同的觸感。

你們一定還有更好的辦法,歡迎寫評論分享哦。

推薦書目:《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全書》、《孫瑞雪:捕捉兒童敏感期》、《韻蓉:捕捉兒童敏感期的100個細節》


推薦閱讀:

男人七大敏感部位
如何克服不希望身邊人比自己更好的心理?
談談皮膚護理中的激素應用(敏感皮注意了:)
如何克服自己那種,別人看著就做不好的常態?
孩子對聲音太敏感 應對孩子對聲音敏感方法

TAG:口腔 | 敏感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