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在中國媒體上的形象為何急轉直下?
因為「薩德」的部署問題,中韓關係自2016年年初以來急劇惡化。此前飽受中國媒體喜愛的韓國總統朴槿惠,其形象也迅速從端莊賢淑的「朴姐姐」滑落為因為得罪中國而惴惴不安、日夜為糟糕的韓國經濟狀況擔心的「絕望的女人」。
在今年之前,中韓關係在很長時間裡都處於蜜月期。多年以來,韓國歷任總統在就任之初「首先出訪美國,接下來訪問日本」已經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但朴槿惠2013年上任後打破了常規,在結束了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之後立即出訪中國,中國也投桃報李,在哈爾濱車站建立了反日義士安重根的紀念碑。而在如火如荼的TPP談判上,面對美國的拉攏,韓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想要加入的意願,而是堅定不移地推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進程。2015年的「九三」閱兵,朴槿惠不顧美國壓力出席,中國也在接待規格上將其列在普京之後,在參與國家中名列第二,足見重視。
在這一階段,不僅中國領導人對朴槿惠禮遇有加,中國媒體也對她不吝讚賞之辭,不厭其煩地渲染她在父親被暗殺後從逆境中奮起的經歷、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對她的影響,以及她對趙子龍的喜愛。在他們的筆下,朴槿惠是一個堅定又溫婉、集各種美德於一身的女神。在中國,能得到這麼高評價的外國領導人,絕對是鳳毛麟角。
變化發生在2016年1月6日,朝鮮在那一天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1月13日,朴槿惠在發表對國民談話時明確表示,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韓國政府將研究引進「薩德」反導系統事宜。7月8日,韓美兩國正式對外宣布,駐韓美軍將部署「薩德」,理由是保障韓國不受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彈道導彈的威脅。中國對這一決定大為光火,多次表達了反對的態度,但韓國不為所動。目前「薩德」已經選址慶尚北道星州郡的一個高爾夫球場,預計在2017年底前部署完畢。
也就是從決定部署「薩德」開始,朴槿惠在中國媒體中的形象急轉直下,那個溫潤如玉的「朴姐姐」突然不見了,代之以一個被韓進集團破產和三星手機召回事件搞得焦頭爛額、在中國領導人的雷霆之怒和中國的嚴厲經濟制裁面前不知所措的絕望女人。連朴槿惠到杭州開G20峰會時專機懸掛中韓兩國國旗的友善舉辦,也被解讀為「假惺惺的」。官方媒體則事無巨細地報道韓國國內民眾反對部署「薩德」的場面。儘管面臨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但朴槿惠並沒有退縮,而是再三強調部署「薩德」是韓國最低限度的自衛措施,並在日前首次公開表態歡迎朝鮮軍民投奔韓國。顯然,「薩德」的部署已成定局。而對中國而言,「薩德」一旦部署,不但是中韓關係的倒退,更是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一次不小的挫敗,除了謾罵指責,其中的教訓需要總結。
首先,中國低估了韓國的安全焦慮,也高估了韓國國內的反對聲音。韓國一半的人口在首爾,首爾距離韓朝邊界只有大約40公里,這成了韓國國家安全的最大軟肋。1990年代末金大中在位時推行「陽光政策」,給予朝鮮大量的援助,雙方領導人也互動頻繁。2002年,擔任在野黨黨首的朴槿惠也曾率團訪問朝鮮,不僅獲得了金正日的接見,還獲准從三八線回國。但陽光政策看起來很熱鬧,實際成效卻不大。2010年11月韓國政府的報告就認為,儘管10年來予以朝鮮大量援助和積極鼓勵,並沒有看到朝鮮的行為方式有任何改進,「陽光政策」實際上歸於失敗。李明博上台後,徹底放棄了「陽光政策」,對朝鮮的態度冷淡而強硬,其間又發生了「天安艦」事件和延坪島炮擊事件,雙方几乎走到了戰爭的邊緣。
朴槿惠上任之初的對朝政策是「推進朝鮮半島信任進程」,設想通過南北對話來緩和緊張關係,敦促朝鮮放棄核開發。前幾年她不顧美國和日本的擔憂與中國構築蜜月關係,主要也是為了解決核問題。不過,這一招看起來沒發揮多大作用,朝鮮的瘋狂行為不斷升級,深感失望的朴槿惠又重新回歸了優先對美路線,「薩德」就這樣登場了。
中國一直強調「薩德」在應對朝鮮的威脅方面並沒有多少作用,單單從軍事上看,這是有道理的。朝韓之間的距離決定了對韓國構成最大威脅的是近程低空導彈,這種打擊方式,數量多、成本低、效率高、飛行時間短,反導系統很難進行有效的攔截。而「薩德」攔截高度達到150千米,即大氣層的高層和外大氣層的低層,這一高度段實際是射程3500千米以內彈道導彈的飛行中段,或3500千米以上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末段。由於朝鮮半島由南向北共1000公里,東西橫寬360公里,保衛韓國根本就用不上「薩德」。韓國對此當然一清二楚。但朝鮮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其行為不可預測,韓國必須要在軍事上為自己尋求保護傘。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同意部署「薩德」主要是一個政治決定,目的是拉近和美國的關係,強化美韓軍事同盟。
而韓國是一個民主國家,政府大大小小的決策都免不了有反對的聲音。在韓國,反對「薩德」的主要是星州郡當地民眾,他們擔心「薩德」系統使用的雷達功率巨大,帶來的電磁輻射會影響自身健康;別星州郡素有「甜瓜之鄉」的美譽,甜瓜產量占韓國近70%,當地瓜農擔心電磁輻射會影響甜瓜的正常受精,影響生計。為消除韓國民眾的疑慮,7月韓國軍方在關島的「薩德」基地對電磁波輻射量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在距雷達約1.6公里處測定的電磁波輻射功率平均值為0.0003瓦,最大值為每平方米0.0007瓦,遠低於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規定的電磁波安全標準每平方米10瓦的要求。應該說,韓國民眾的恐慌心理並沒有多少真實的憑據。而根據韓國蓋洛普8月上旬實施的調查結果,56%的受訪者表示贊成部署「薩德」,大幅超過表示反對的31%。這也成為支撐朴槿惠採取強硬政策的原因之一。
第二,「薩德」的部署是中國地緣戰略的一次重大挫敗,它顯示在無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僅靠經濟上的密切聯繫並不足以讓別國在關鍵時刻站在中國一邊。「薩德」是美國陸軍於1990年代開始研製、2008年開始部署的新一代導彈防禦系統,因為其配備的X波段雷達具備探測起飛階段洲際導彈的能力,因此被廣泛認為一旦部署到韓國,就猶如在中國家門口裝上眼睛和耳朵,中國東部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部署的彈道導彈發射還未出大氣層就會被「薩德」精確捕獲,大大擠壓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作戰空間,削弱了中國的核報復能力。由於日本在去年12月已經明確表示將研究引進「薩德」,一旦韓國再部署,將實質性推進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進程,亞洲版「小北約」將逐步成為現實。
按照美軍的計劃,到2019年要部署七套「薩德」系統,目前已部署五套,其中四套在美國本土,一套在關島,另外兩套中的一套,美方一直希望部署在韓國。這幾年相關的試探一直在進行,但考慮到中國等有關國家的反對,韓國方面一直沒有就此做出任何決定。真正將此事激活的,是這一兩年以來朝鮮的一系列瘋狂舉動。繼1月進行核試驗以來,儘管面臨聯合國的嚴厲制裁,朝鮮的行為並沒有任何收斂。8月24日,就在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議在東京開幕的當天,朝鮮潛射導彈首次打進日本防空識別區;9月9日,朝鮮又進行了第五次核試驗。這邊廂,中國在苦口婆心地對韓國進行勸說;那邊廂,朝鮮用行動宣告了中國的徒勞無功。
因此,韓國在部署「薩德」問題上立場的變化,根本原因是朝鮮核試驗和發射導彈引發的強烈不安全感,以及對中國未能有力約束朝鮮的抱怨情緒,而美國則充分利用了韓國的情緒變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最大的贏家。
對中國外交而言,「薩德」問題和南海問題一起,凸顯了一個日益尖銳和尷尬的問題:不管簽金額多大的經濟協議,都無法阻止別國追求自身安全的衝動,而由於中國無力或不願提供安全保障,別國的忠誠始終是有限的。中國是朝鮮在經濟和外交上的最大依靠,但即便如此,對自己安全的擔心仍然促使朝鮮不顧一切地發展核武器;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這同樣阻止不了韓國部署「薩德」的決心;新加坡的情況也是如此,儘管中國也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新加坡依然在南海問題上多次對中國表達了不滿。顯然,對任何國家而言,生存和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在這之上才談得上賺錢。美國為亞太不少國家提供安全保障,或者是某些國家安全的最大夢魘,這對任何國家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剛性需求;而中國能提供的賺錢、提高就業率、提升GDP等好處,其重要性始終比不上美國提供的那些安全利益。因此,現階段要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最終一定是中國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對中國來說,可選擇的路徑只有兩個:要麼降低外交政策的預期目標,在現階段避免讓其他國家二選一;要麼大幅度提高軍備水平,短期內在安全上發揮替代美國的作用。
第三,朴槿惠在中國媒體上形象的逆轉,是中國對外心態不成熟的表徵。事實上,加入到這場彈贊遊戲的,並不止於官方媒體,不少市場化媒體也樂此不疲。以筆者在媒體工作的經驗研判,中國媒體特別是市場化媒體的這種行為,應該都不是來自官方的直接授意,而是媒體揣摩上意和民意的結果。而中國官方和民間,在對外心態上的共同之處就是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以「天朝上國」自居,總要求別國無條件地服務於中國的利益,甚至犧牲自身利益也在所不惜;反過來,別國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一旦和中國的利益發生碰撞,侮辱和謾罵就幾乎不可避免。這已經成了不分朝野很多人的集體無意識。他們始終無法以一種理性務實的態度看待別國的行為,一個國家要麼是中國的朋友,要麼是敵人,沒有中間狀態。於是,就出現了同一個人一夜之間從天使變成魔鬼的怪誕現象。朴槿惠在中國媒體上形象的變遷,說明中國對外心態的轉變仍然任重道遠。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在形象禮儀方面得心應手?
※髮型對於明星形象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決定了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各國丈夫形象
※鑒賞古詩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專項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