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說中的平城魏碑就是這個樣子的

北魏平城書跡二十品

    魏碑,是魏碑書法或魏碑書體的簡稱。兩個字代表著兩個要素,魏,是說這種書體產生的時代是魏、大魏、代魏,亦即後來通稱的北魏、後魏。碑,則是說這種書體的載體是石是碑,魏碑則是銘刻體、碑版書。    魏碑書體是隨著1600多年前由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的漢化即封建化進程逐步形成的。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進一步加快了漢化的步伐。魏碑書體也不再固守漢晉銘刻書體陣地,而與南朝的書風對立了。平城魏碑與當時的中原書風甚至是行押書相結合,便生成了基本上屬於楷書的魏碑北邙體。這種書體在大同地區有雲岡石窟的《曇媚造像題記》,還有《高琨墓誌》、《元淑墓誌》和《封和突墓誌》等。    由於魏碑書體結體寬博、體勢開張,點畫又多用方筆,峻拔凌厲,因此無論是平城早期魏碑,還是洛陽晚期魏碑,應當說都具有風骨高古,體勢雄強的特點,瀰漫著一種盛世氣象。豈止是盛世氣象,它簡直就是北方代人粗獷慓悍的精神世界的寫照。魏碑由隸化楷的過程,其實並不完全反映文字的嬗變過程。因為中國文字的隸變、楷化在東晉已經完成了。魏碑只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這種特殊性,也正如北魏政權在政治制度和文化領域以至人民族交融上承漢啟唐一樣,魏碑楷書同樣為後來法度森嚴的唐代楷書以至風格多樣、藝術高超的唐代書法繁榮進行了準備。這大概就是魏碑書體的意義所在。    1.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嘎仙洞祝文》

 嘎仙洞祝文(拓本系米文平先生提供)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嘎仙洞祝文》,1980年7月由時任呼倫貝爾盟文物管理站長的米文平先生在鄂倫春自治旗大興安嶺東段頂顛東麓的嘎仙洞發現。這是一處天然山洞,南北長一百多米,東西寬二十來米,可容數千人。祝文為摩崖石刻,刻在距洞口十五米處的花崗岩石壁上。高70厘米,長120厘米,字大略小於拳,陰刻19行,每行12-16字,凡201字。其文云: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傅,用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於」皇天之神:啟辟之初,佑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剋」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暇,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瓞,時惟多祜」。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薦於」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饗」東作師使念鑿。    2.太武帝正平元年(451年)《孫恪墓銘》

  孫恪墓誌拓本   

《孫恪墓銘》殘拓,高40.5厘米,殘長43厘米,四邊有高框約2厘米。尚存銘文五整行,三殘行,滿行11—13字,可辨識者68字。據云,二十世紀末石出大同之南,具體地點不詳,銘文末行原有正平元年(451年)紀年,後紀年殘去。但從墓石形制、銘文格式,特別是書法風格看,亦應為北魏平城早期物。此銘書體應屬隸書而兼有楷式點畫者,結體、點畫、體勢、章法都具備了平城時期銘刻書跡的基本特徵:中宮寬博,筆勢開張;斬釘截鐵般的長橫與方峻規整的寶蓋頭造成的雄強之氣;生動的撇捺所產生的異乎尋常的藝術效果。    釋文:代故東宮中庶子、謁者僕射」、建威將軍、賓徒子、建節將軍」、山陽、榮陽二郡太守、定陵侯、薨」追贈寧東將軍、冀州刺史、漁」陽公,謚曰康公,昌黎郡孫恪」(字)文恭之銘」口口口口口郡富春人孫靜」口口口口口口口(記)也。」    3.文成帝興安三年(454年)《韓弩真妻王億變碑》

王億變碑拓本

    《韓弩真妻王億變碑》,石高44厘米,寬24厘米,碑文9行,凡63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大街頭購得拓片一幀,出土地點應該在大同市附近。此銘雖然尺寸不大,但卻是標準的碑形。此石書刻都很精到,書體規範整肅、簡潔清峻。形端體正,舉止平和,堪稱平城墓銘中的上乘之作。    釋文:    篆額:平國侯韓弩真妻碑。    維大代興安三年,歲次」鶉火, 春正月己亥朔廿』六日,大幽州范陽郡」方城縣民,平遠將軍,平」國侯韓弩真妻王億」變,春秋六十有二,壽終」。故建立斯石以記之耳」。    4.文成帝和平二年《皇帝南巡之頌》

  4碑陽有額

    據1997年12期《文物》張慶捷、李彪先生文,此石碑首寬145厘米,高84厘米,厚30厘米。碑身寬137厘米,厚29厘米。碑高殘不可測。但從長236厘米,寬137厘米,高53厘米偌大一個屓屭座,若依《東巡碑》1/2的高廣比例,碑高應在2.7—2.8米,加上碑座可達3.4米左右。碑首部分蟠螭間是「皇帝南巡之頌」六個篆書大字,肅穆精勁,大勝「皇帝東巡之碑」。碑陽刻頌文,字徑3.5—4厘米。右半字跡較清晰,可辨者12行、140餘言。依比例推測,全碑應有25行、500餘字。碑陰皆刻陪射及隨駕官員名單。上下可見者七列,每列約15字,第二列和第五列比較完整,分別為43行和50行。可以辨認的官爵人名有280多位,2400多字,加上碑陽全碑共存2600多字,可謂煌煌巨制了。    此石是為當今皇帝記行頌功之作,書丹和鐫刻自然都出自一時的名家巨匠之手。此刻更見其精整方峻、博大雄渾。觀碑讀銘,如入廟堂,如對君子。從書風看,反映這些特點的:一是結字寬博開張。二是時見篆意隸筆。三是體勢右昂。此碑經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肢體已殘,碑陽僅存部分文又泐去大半,碑陰有些部位字口也模糊不清,但一千五百年後能有這樣兩千多字的平城魏碑巨制,誠可寶之。    5.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 《曹天度造九層石塔記》

  曹天度造像記拓本

    《曹天度造九層石塔記》,為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的記年造塔題記,與近年在大同地區發現的《叱乾渴侯墓磚》同年。原在朔州崇福寺,現藏台灣歷史博物館(今身首異處,塔剎猶存崇福寺)。《曹天度塔記》凡十九行,滿行八字,尚存一百一十五字。其書筆力雄健,方重厚密,始則導源《魏文朗》,中則堪比《欽文姬辰》,末則遺及《鄭長猷》、《楊大眼》、《魏靈藏》。    釋文:    夫至宗凝寂,弘之在」人。聖不自運,暢由表」感。是以仰慕者願莫」不如,功務者因莫不」果。乃感竭家珍,造茲」石塔。飭〔飾〕儀麗暉,以□(釋或解)」永或。願」聖主契齊乾坤。運表」皇太后、皇太子□□」無窮。」群僚百辟,存亡宗〔族?〕。」延沉楚炭,有形未亥。」菩提是獲。    天安元年,歲次鶉□」侶登蕤賓五日,□□」內小曹天度,為亡□」穎寧亡息玄明於」平城造。    6.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叱乾渴侯墓磚》

  叱乾渴侯墓磚拓本之一

  叱乾渴侯墓磚拓本之二

    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的《叱乾渴侯墓磚》2001年出土於大同市區南4公里的迎賓路工地,磚存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同穴出磚銘兩方,尺寸大抵為30×16×6厘米。其一,志文3行,首行13字,二行12字,三行10字,凡35字。其二,整塊磚面可邊可沿刻著五個大字:「萇安人謁侯。」    「長安」之「長」作「萇」,這是當時的一種習見寫法。北魏太和七年(483年)雲岡石窟十一窟東壁《邑師法宗等五十四人造像題記》有「萇夜改昏,久寢斯悟」語,「萇夜」即「長夜」。從書法的角度審視,少字的「萇安人渴侯」磚也許更具審美價值。五字置於整個磚面,其章法頗類篆刻。字體雖為隸書,而行筆用刀則直入漢篆堂奧。單刀直刻,起收自如,簡易概括,使轉流暢。四個字安排緊密而不局促,「萇」字較舒,「安」、「人」收縮;「謁」下部「侯」上部借用而連屬,雖使二字右半變形,幾不可識,但「謁」字右半的短撇拉長,借作「侯」字起筆,把兩個字連綴得如此自然,很見功力。尤其是「侯」右下部變形的「矢」字,既精彩成就全字,又從整體上強化了這件銘刻作品的藝術效果。    8.孝文帝延興四年(474年)《欽文姬辰墓銘》

  欽文姬辰墓銘之一

  欽文姬辰墓銘之二

    《司馬金龍妻欽文姬辰墓銘》,1965年出土於大同市東六公里的石家寨村司馬金龍墓。現藏大同市博物館。石高29厘米,寬27厘米。正面刻八行,行間有豎界格,滿行11—13字。反面刻四行,滿行9—10字,兩面共129字。此銘方筆更多了,體勢更雄強了,章法豎向更密疊了,橫畫及「山」、「口」兩端的雙肩高聳,尤其是長豎的懸針出鋒和捺筆的楷勢收結、豎鉤時作上挑,都使這件銘刻書跡具有了銘刻體楷書的一些特徵。但是,寬博開張的形態,較為橫平的體勢,平正的方框、繁密的疊橫,特別是長橫起筆折鋒重按,收筆一律出鋒上揚,努力形成「燕尾」狀,仍在強烈地表現著隸書的本色。客觀地講,這件書跡生動有餘而精到不足。    釋文:    唯大代延興四年,歲在甲寅」十一月戊辰朔廿七日甲午,河內 溫」縣倍鄉孝敬里人、使持節、侍」中、鎮西大將軍、啟(開)府儀同三伺(司)、都」督梁益兗豫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楊州刺史、 羽真、琅琊貞王」故司馬楚之嗣子、使持節、侍」中、鎮西大將軍、朔州刺史、羽真」、琅琊王金龍妻,侍中、太尉」、隴西王、直懃賀豆跋女」,乞伏文照(昭)王外孫女,欽文」姬辰之銘。    9.孝文帝延興六年(476年)的《陳永夫婦墓銘》

  陳永夫婦墓銘拓本

    《陳永夫婦墓銘》,孝文帝延興六年(476年)制,1995年由大同市陽高縣東35公里的馬家皂鄉強家營村出土,現存陽高縣文管所。磚質,有蓋,高29厘米,寬14.5厘米,厚6厘米。銘文4行,足行13字,凡45字。此銘形制殊為奇特,墓銘由兩塊精美的青磚刻制而成。下為銘磚,銘面略凹。四周帶框。框寬約3厘米,高不足1厘米,上下框為平面,左右框則呈鋸齒形。上為蓋磚,與銘面相扣部分平整而微凸,左右亦為鋸齒形,與銘磚之鋸齒相咬合。銘磚和蓋磚上側面分別刻有兩組精美的忍冬紋飾。像這樣高框形帶蓋、精緻而又極富裝飾性的磚銘,在大同地區出土墓銘磚中尚屬首見。    《陳永夫婦墓磚銘》的書體形態略同於《王億變碑》,可以隸楷稱之。因磚質不及石質細密,影響了刻工的發揮。此銘「書跡有三個特點,一是以圓筆為主。二是更具裝飾性。三是時見行楷筆法。    釋文:    維大代延興六年,歲次丙辰六月」己未朔七日乙丑,元雍州河北郡」安戎縣民, 尚書令史陳永並命婦」劉夫人之銘記。    10.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宋紹祖墓磚》及墓頂刻石

  10-1宋紹祖墓磚銘

  宋紹祖墓題記拓本

    《宋紹祖墓磚》及墓頂刻石,於2000年4月出土於距大同市3.5公里的御河東岸雁北師範學院擴建工地。該墓墓室是一所十分考究的石室,墓道北過洞填土中有磚銘一枚,石室頂仿瓦壟間刻題記一則。豪華的石棺室,與宋紹祖敦煌公的身分相符,而磚銘簡陋,史不留名,卻有些蹊蹺。據簡報,墓磚為灰色,正反兩面均無紋飾,長30厘米,寬15厘米,厚5厘米。磚面陰刻3行25字,字上施以紅色。《宋紹祖墓柩》書法,楷筆隸勢,粗率豪放中時出奇逸之氣,寬舒穩重中顯其落落大方。二十五字中除「代」、「年」、「歲」、「幽、」「公」等基本為隸書外,其餘大多為當時習見之魏楷銘刻體,很是古樸可愛。其氣息頗類早它十數年、數年的《孫恪墓銘》和《叱乾渴侯墓磚》。從《宋紹祖墓磚》我們感受到的是高古、雄強和不事雕琢,這是書法風尚,也是時代精神。    銘文為:    「大代太和元年歲次丁巳幽州刺史敦煌公敦煌郡宋紹祖之柩」。石室頂仿瓦壟間刻題記陰刻一行十五字:    太和元年五十人用公〔工〕三千,鹽豉卅斛。    11.孝文帝太和三年《馮熙寫雜阿毗曇心經》

  馮熙寫雜阿毗壇心經

    歷代小楷珍品《六朝經卷集》中有太和三年(479年)文明太后馮氏長兄馮熙寫《阿毗曇心經卷第六》二紙,其文云:    「洛州刺史昌梨王馮晉國仰感恩遇,撰寫十一切經、一一(切)經,一千四百六十四吊,用答    「皇施。願    「皇帝陛下,    「太皇太后,德過九元,明同三曜。振恩闡以熙寧,協淳氣而養壽。乃作贊曰:麗麗毗曇,厥名無比。文約義豐,總演天地。盛尊延剖,聲類斯視。理無不彰,根無不利。捲雲斯過,見雲亦帝。諦修後翫,是聰是備。    「大代太和三年歲次己未,十月己巳廿八日丙申於洛州所書寫成訖。」    《馮熙寫雜阿毗曇心經》1900年出自敦煌石室,故統稱為敦煌文書,寫經部分則稱敦煌寫經。    12.孝文帝太和七年 《雲岡石窟十一窟五十四人造像題記》

五十四人題記

    雲岡石窟第十一窟東壁距地面十一米處,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八月三十日,五十四名佛門信徒留下的造像題記,是雲岡石窟存世較早的一種北魏造像發願文。此願文記下了當時魏都平城邑中「信士女」們雕造九十五尊石佛的緣由。此題記長78厘米,高37厘米,楷書25行,每行14至16字不等,共341字,字徑2至3厘米。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刻在沙岩上,已經有漫漶之處,個別字已難辨讀,但保存還算完好,書法也不失本來面目。此刻書法高古質樸,墨酣筆凝,溫文敦厚。基本面目是楷書而存隸意。結字方而略長,寬綽而外拓,略呈左高右低之勢。用筆以圓筆為主,偶然雜以方筆。橫、撇起筆全為圓筆楷法,捺筆全為楷腳,方折也用圓轉,肩多方平。惟直鉤(如別、等)、戈鉤(如義、昏)、豎彎鉤(如邑、乾)以及少數橫收(如三、生)和短點(如慈)、短撇捺(如洪、興)猶存隸法。    13.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司馬金龍墓表》、《墓銘》

  司馬金龍墓表拓本

  司馬金龍墓銘拓本

    《司馬金龍墓表》,碑形,有額,高四十九厘米,廣四十五厘米,銘文十行,每行七字,凡六十六字,字徑四厘米。碑石字跡完好如初。書體為隸楷,用筆以方筆直勢為主,兼以圓筆曲勢。字體略呈扁方,欹側取勢。橫畫兩端方粗,直筆方起藏鋒,垂露不收不護,甚至偏左出鋒。掠筆大膽開張,瘦長而無羸弱之感。捺腳用筆收斂,出鋒方整、紮實勁健,有漢《禮器碑》遺意。折筆取隸書圓勢,不似後世魏碑直折成角,更非提筆雙摺。鉤筆一律是圓轉出鋒,但比隸書出鋒疾促、短健,力注於端。作點多為方筆斜勢,刀痕可見,雄強奇峻。這些用筆特點,加上寬博雄奇的結字,形成了清整方健, 高古典雅,氣勢雄渾的器度。如同雲岡石窟二十窟露天大佛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作一樣,《司馬金龍墓表、墓銘》堪稱北魏平城書體的代表作之一。司馬金龍墓表、墓銘書刻之精良,不僅在眾多的北魏平城時期銘石中高標峻尚,雅操孤貞,與《皇帝南巡之頌》並為「雙璧」。    釋文:    維大代太和八年」,歲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代故河內郡溫」縣肥鄉孝敬里、使」持節侍中、鎮西大」將軍、吏部尚書、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司馬金」龍之銘。    14.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屈突隆業墓磚》

  屈突隆業墓磚拓本

    《屈突隆業墓磚記》所用為北魏極普通的墓磚。字體基本面目是隸書,但頗多楷意,起落使轉時見篆籀筆致。書而不事安排,刻則多用復刀,筆畫深刻圓勁,紮實沉穩。其書質拙無華,率意開張。其文云:    太和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屈突」隆業塚之故記。    15.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4年〕《大代萬歲瓦當》

  大代萬歲瓦當拓片

    《大代萬歲瓦當》,初見於一九九八年,據云出土於大同東關建築工地的淤沙層中。2002年之後,在大同市北部操場城的東西街管道溝、北街路東大同四中背後的北魏一號遺址又出土過幾件,在城外一處北魏瓦窯遺址也見到過一些。在這些大小不同、形制各異的同類瓦當中,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仍然是考古所的這一枚。此當直徑20.5—21厘米,厚3.3厘米。當面以井字格分割,格寬5.8厘米,當文及中心乳突4—4.5厘米,格內四乳約2厘米。外沿寬1.5厘米,沿內飾弦紋。    16.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封和突墓志銘》

封和突墓志銘

    封和突墓志銘,全名為《屯騎校尉、建威將軍、洛州刺史、昌國子封史君墓志銘》。1980年出土於大同市西八公里的小站村附近。墓志銘為碑形,高42厘米,寬32厘米。楷書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界以淺棋子格,格方2.7-2.9厘米。石創於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石質極好,書刻俱佳,銘文完好如初。無書刻人姓名。    封和突墓志銘的書法,是完全意義上的魏碑北邙體,屬於方重勁截、意態跌宕的一路。與同時期洛陽龍門石窟始平公造像記等風格相近,但卻不似始平公那樣方正規整;與1932年出土於洛陽北邙的《任城王妃李氏墓誌》更為接近而雄強恣肆過之。    17.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雲岡二十窟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1956年雲岡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曇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即所謂露天大佛窟窟前積土時出土的。這是雲岡石窟難得的一塊完整的造像題記。其石為雲岡細砂岩,略呈方形,高30厘米,寬28厘米。楷書10行,行12字,共110字。願文除首尾稍有缺泐外,大部完好。此記末行年號已漫滅不可連綴,所幸第二字右半「月」字尚存。考北朝年號,第二字右為「月」者,有孝文帝承明,宣武帝景明,東海王建明和北齊廢帝乾明,而其中數到四年者惟有景明。這就可以斷定此石年代為景明四年(503年)了。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書法極佳。縱觀其以圓筆為主,寬博雄渾的書風,應與魏碑名品《鄭文公碑》相類。特點之一是圓潤沖和。此記用筆幾乎是筆筆中鋒,不似一般魏碑書體大起大落的方頭重腦。另一個特點是寬博從容。結字方整,筆勢開張,寬厚穩健,古樸閑逸。總而言之,其書結體為方形,分而觀之則寓方整於變化之中。《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比之《鄭文公碑》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    18.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年)《元淑墓誌》

  元淑墓誌

    元淑墓誌,1982年4月,在大同市城東十餘里白登山下的東王莊村出土。此志刻於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碑高七十四厘米(加額),寬四十二厘米。碑額為「魏元公之墓誌」六個篆書,風格與司馬金龍墓表篆額相近,但書法略遜一籌。墓誌正文為楷書,豎二十四行,每行二十七字,凡五百十一字。字格二厘米見方。志文除右下部和左上部由於年久接土,二十餘字漫滅不可辨讀外,絕大部分字體精整,鋒穎猶新。它是目前大同地區出土的北魏墓石中文字最多的一種。    《元淑墓誌》的用筆,以方筆為主,使其不失魏碑雄強、質樸的基本風貌,而許多地方參用圓筆,又使它具有了意態生動,凝重遒勁、富有立體感的特點。    在結字方面,《元淑墓誌》更有其值得稱道之處。其一是不拘泥於魏碑字體一律呈偏方形的成法,整體看上去字體略呈長形。這樣就少了短悍氣,多了秀士風。其二是善於打破常規,變化結構、筆畫。魏碑中出現異體字,別體字和增減筆畫,是常見的現象,像此志中「靜」、「寅」、「顯」、「嘉」、 「堂」 、「使」等,這是不足為怪的。令人折服的是能夠通過結構和點畫的變化達到意外的效果。其三是在體勢上以奇取勝,字字都是左低右高,欹側取勢。這不僅是靠橫筆作勢,而是通過整個字的結構變化來實現的。其四是以行入楷,意趣橫生。《元淑墓誌》的用筆和結字方面的這些獨到之處,使它卓然獨立於魏碑之中,誠為魏碑中難得的珍品。    19.宣武帝延昌三年(514年)《高琨墓誌》

  高琨墓誌照片

    《高琨墓誌》,現藏大同市博物館。1984年大同市博物館發掘東郊元淑墓時,在其附近的小南頭村發現了高琨墓誌。據說此志於上世紀70年代初出土於小南頭村村北被稱作「三皇墓」的地方。志蓋方形,盝頂,邊長53.5厘米,厚17厘米。墓誌亦為方形,邊長64厘米,厚12厘米。志文為楷書,12行,足行12字,凡126字。志石風化嚴重,加之人為破壞,缺字較多。王銀田先生初見此志時照錄的原文是:    魏故使持節、都督冀嬴相幽平」五州諸軍事、鎮東大將軍、冀州」刺史、勃海郡開國公墓志銘    延昌三年歲次甲午冬十月丙」子朔廿二日丁酉,冀州勃海郡」條縣崇仁鄉孝義里使持節都」督冀嬴相幽平五州諸軍事、鎮」東大將軍、冀州刺史、勃海郡開」國公高琨字伯玉。夫人鉅鏕(王釋「金+廣」)魏(王未釋,羅新、葉瑋《新出土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釋耿)氏」。父颺,左光祿大夫勃海郡開國」公,母汝南袁(王未釋)氏。    《高琨志》書刻時間,已在北魏遷都洛陽之後二十年,自然是十分純熟的北邙體了。此刻書法清肅秀雅,風骨爽爽,觀其書,凜凜然如對正人君子。具體講,其一是體勢上邊左昂而下邊左傾,可以說每個字都是一個平形四邊形。其二是結體、筆法嫻熟,點畫到位,字無不工,筆無苟且。看似拘謹,實則功力老到,不事張揚。給人以溫文爾雅,正直無邪之感。其三。楷法已具,堪稱唐楷之宗。    20.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石棺墨書「四耶耶骨」 》

  四耶耶骨棺蓋墨書

  2002年12月於大同市得睹一石棺蓋墨書,並允拍照、記錄。棺蓋為沙岩,高40厘米,寬28厘米,上下框4厘米,左右框3厘米。上有墨書6行,凡57字,可確認者54字。其文云:    明堂西南正是四耶耶骨」長男蔣公全,次男蔣公壽。」長孫蔣願,次孫蔣潤,」次孫蔣建喜,次孫蔣通喜,」〔次孫蔣通□〕」永安二年十一日」蔣潤為三〔閬?〕之〔孫?〕。」    這是繼1965年司馬金龍墓木板屏風手寫書跡之後在大同出土的又一件北魏墨寫書跡,彌足珍貴。《四耶耶骨》志文墨書,為民間書體。字體屬行楷書,稚拙率意,意趣橫生。以並不細膩的沙石為書寫對象,書者駕輕就熟、遊刃有餘,而無拘謹、生澀之感。章法不拘成式而疏密自任,徑尺之間隨意增行添字卻無局促之感;書體或楷,或行,或隸,或草,信筆為體,不顯筆阻意滯,猶覺工穩暢達、渾然一體。

此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時有刪節。

大同傳媒全媒體介紹視頻


推薦閱讀:

春節習俗:貼「福」字的含義與傳說
傳說中的「腦控」是真實的,此文為大家解謎。
傳說從前有個取經人叫玄奘(一)
梁祝傳說:從連理枝、比翼鳥到「化蝶」
上海灘黑道傳說55

TAG:傳說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