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 (6)
06-20
壬八、因緣果建立(分二科) 癸一、征複次,云何因緣果建立?這是前面「界建立」。這一大科裡邊一共分八科,這是最後這一科「因緣果建立」。先是問。「複次,云何因緣果建立」,前邊的「數」、「處」、「有情量」、「有情壽」、「有情受用」、「生」、「自體」,這個七大科的道理之外。「複次」,還有「因緣果」的建立,就是「因」的建立、「緣」的建立、和「果」的建立,這三種道理是什麼意思?這是問。底下就解「釋」。解「釋」先列出來,有四種。分四個方面,來解釋這個道理。癸二、釋(分二科) 子一、標列 謂略說有四種:一、由相故。二、由依處故。三、由差別故。四、由建立故。「謂略說」:「略」者,要也。就是按照要義來說,要點,從它的重點上來說,「有四種」。一、是「相」,從「相」方面來說,從它的「依止處」來說,從它的「差別」來說,從它的「建立」,來說這個「因緣果」的建立。這列出來這四種,底下就解釋。先從「相」上解釋。先標出來。子二、隨釋(分四科) 丑一、由相(分二科) 寅一、總標相因等相者:謂若由此為先,此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辦、或用;說此為彼因。「因等相者」,是「因」的「相」、「緣」的「相」、「果」的「相」。「謂若由此為先,此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辦、或用;說此為彼因」,這底下就解釋。先「標」出來它的「相」,怎麼說的呢?「謂若由此為先」,謂這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有為法中,當然是心為主。「謂若由此為先」,這個法的生起,它要有一個先決的條件,先有這件事才可以。那麼這個「由此為先」這個「此」是什麼呢?這是它的「因」,「因果」的「因」,後邊還有解釋。「此為建立」,就是「緣」,有了「因」以後,還需要有「緣」的幫助,這樣「法」才能建立起來。「此和合故」,這個「因」和「緣」他們和合了,他們具足了。「彼法生」,那一件事就出現了,就是這樣意思。「或得、或成」,彼法的生起,也就是「成」就的意思。這個「成」就,也就是「得」的意思,「得」到了,「得」就是「成」就,才是「得」,沒「成」就是不能「得」;或者說是「得」;或者說是「成」;或者說是「辦」,就是這件事「辦」好了。「辦」,也就是「得」,也就是「成」。或者說這個「得」、「成」、「辦」,就是「用」。就是因緣和合發出來的作用,這幾個字是通的,「生」、「得」、「成」、「辦」、「用」是一回事,但是用不同的字來形容這件事。就是「因等相」,「因相、緣相、果相」,就是其中最先的,就是「因」,其次是「緣」,然後才有「果」。「說此為彼因」:就是那一樣法,要依此因緣為「因」,那一件事才出現的,是這樣意思。這一段是「標」。底下採取問答的方式說明它,分成五科。第一科,是「彼法生」。先是問。寅二、問答辨(分五科) 卯一、彼法生(分二科) 辰一、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生耶?前面說一個大概,這底下詳細的說明這件事。就是由此為先,「以誰為先」呢?誰是最初就需要具足的呢?「誰為建立」,此「為建立」,是指誰說的呢?「誰和合故」,此「和合故」,究竟是誰和誰「和合」呢?「何法生耶」,「彼法生;或得、或成、或辦、或用」,這是那一樣事情出現了呢?前面說過的要再加以解釋。先問,這底下就回答。辰二、答答:自種子為先。除種子依、所余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為建立。助辨、所緣,為和合故。隨其所應,欲系、色系、無色系、及不系、諸法生。「自種子為先」,這裡說得更明白了,這一切有為法,它要出現的時候,最先須要具足的,就是它的「種子」。眼識有眼識的種子,耳識有耳識的種子,乃至意識要有意識的種子,一切有為法都要有它的「種子」,就是先要有這件事。「除種子依,所余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為建立」:第二個問題是「誰為建立」。這個「誰為建立」,就指「緣」說的。這個「緣」,種子就是因緣,那麼這個「緣」就是「增上緣」,其餘的緣都包括在內。「除」了「種子」,這個因緣是它重要的一個力量之外,現行的一切法,以「種子」為「依」才能出現,所以叫做「種子依」。那麼什麼是「所余」?除種子「所余」的,剩餘的所謂「建立」。「誰為建立」這句話,就是種子不算數,不算在內,除掉了種子所剩餘的「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這三樣,是「建立」者,就是它的緣。「若有色」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這都是地、水、火、風組成的東西,所以是「色」。這個「識」若生起,一定有這個俱有依。我們前面講過,眼識的生起,一定要要有眼根,不然這個眼識不能生起,乃至身識生起,要有身根,那麼這就是俱有依。俱有依是什麼緣?是增上緣。「若有色、若無色依」:「無色依」是什麼呢?前面說過就是「等無間依」。「等無間滅依」,前一念的眼識滅了,後一念的眼識才能生起。這個「識」,不是地、水、火、風的物質,所以是「無色」的。依這個「等無間滅依」,也是它生起的一個緣,如果它不滅,你後一念的「識」不能生起,所以「若無色依」,「若有色,若無色依」,要有這個依。前面因緣已經說過不在內,這底下就是說這個一個俱有依、一個等無間滅依。「及業」,這個「業」就是它活動,它的活動,它們眾多的因緣正在有這種活動的作用,叫做「業」,有這活動的作用,就是「業」。那麼這個時候這個「眼識」這個所生法,就建立了。有了「種子」、有了無間滅依、有了俱有依,當然底下還有其他的。「助伴,所緣,為和合故」,還要有「助伴」。「助伴」,也就是很多的心所,心所法。眼識也有它的心所法,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有它的心所法,「助伴」。那麼有了「助伴」還是不行的,還要有個「所緣」境,「眼識」以「色」為「所緣」境,乃至意識,以一切法為「所緣」境。這樣子四緣都具足了,因緣、增上緣、次第緣就是等無間滅依,還有所緣緣,都具足了。這四緣都具足了,就是「為和合故」。什麼叫做「和合」?眾多須要的因緣都具備了,都湊合在一起,那個時候就是「此和合故」。說是「彼法生」,「彼法生」是什麼呢?「隨其所應,欲系、色系、無色系,及不系,諸法生」。「隨其所應」,隨那個眾生所適合的,就是這樣子。這個眾生他現在只是希求五欲,希求欲樂,而不希求禪,三昧樂,也不想要得涅槃樂,那麼它就是屬於欲界的了,這是「欲界系」。「欲界系」,這個「系」,是系縛、也是系屬的意思,就是屬於欲的範圍內的法就出現了。「色系」,那個眾生他希求三昧樂,他不歡喜欲,他對欲,受到欲的苦惱。欲原來想法是樂,結果是很苦,所以就不希求欲了,就希求色界的三昧樂,那麼他也自然是要這幾種,要「種子」,「由此為先、此為建立、此和合故」,也是要具備這些事情。那麼「色系」,色界系法就生出來了。「無色系」,他這個眾生也不歡喜欲,也不歡喜色界的三昧樂,歡喜無色界天的三昧。那麼也是要「種子為先,除種子依。所余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故」,這無色界系法,才能出現的。「及不系諸法生」,這個眾生他也不歡喜欲,也不歡喜色、無色界的三昧樂,他歡喜涅槃,得大解脫,就希求出世間的聖道,沒有系縛的,大自在的境界。那他也是要「自種子為先,除種子依。所余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故」也是要這樣子的,當然性質不同。這樣子眾緣具足了,「不系諸法生」。卯二、彼法得(分二科) 辰一、問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前面這一段由「問答」的方式解釋完了,這是第一段。一共是分五科,這是「彼法生」這一科解釋完。現在是第二段「彼法得」。這個「彼法得」看這個前後文意思,前面這個「彼法生」,是全面的,完全的包括在內了。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在出世間的聖道,全面的包括在內,這叫做「彼法生」這一科。現在第二科「彼法得」看他怎麼講。「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答:聲聞獨覺如來種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故。煩惱離系、證得涅槃」:這可見這一段單獨說不系諸法生,出世間的聖道,單獨說這一段。特別的說到出世間的聖道,這和前面的那一段,也包括在前面那一段裡面,但是這裡特別的說到它,單獨的說它的事情。這也是先「問」。說是「誰」以那一種法「為先」有的?那一種法「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呢?能成就到什麼樣的事情,這樣子。這「答」,這底下回「答」。就先「標」。辰二、答(分二科) 巳一、標答:聲聞、獨覺、如來種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故,煩惱離系,證得涅槃。「聲聞,獨覺,如來種性為先」,就是這個「聲聞」人,和「獨覺」,就是有感覺到生死苦,要解脫生死苦,從生死里出來,解脫出來,有這樣的堅定意願的人,就是「聲聞、獨覺」的人,屬於「聲聞、獨覺」這兩種聖人的開始。「聲聞」,出生在有佛處,有佛法在世間成就的。「獨覺」,就是沒有佛法在世間,而他能夠覺悟了的這種人。「如來種性」,「聲聞」種性、「獨覺」種性、「如來」種性。「如來種性」,就要有大悲心,在出離心上又建立了大悲心的人,願意普渡一切眾生,皆得三乘聖道,有這樣高尚的意願的人,就是有這樣「種性」的人。這個「種性」這句話,這個「種」,就是種子。這個草木,這一些的植物,它能生起,都是要有種子。現在出世間的聖道呢?他也是要有他的種子,要有種子。這個「性」,也就是種,「性」也當個「種子」講,有這種功能性。有「聲聞」的功能性,能成就「聲聞」聖道的功能性,成就「獨覺」、成就「如來」的這種功能性。如果是在本論上說,就是本具的,天台宗的話,本具的。本來就是有的,不是由修來的,就是從無始劫來,不用修,本來就有這種種性,有的眾生沒有。這個《瑜伽師地論》上有這種主張,有的眾生沒有這種種性,有的有,有的沒有。現在說這個人能做「聲聞」,能成為「獨覺」,能成佛,是他本來有這樣的種性。如果沒有,那就不行了,這實在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若是這樣講。「種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光是「種性」還不行,還要有「內分力」,才能把這個「種性」建立起來。還要「外分力為」之「和合故」,「和合」來幫助他才行。這樣子說是「誰為先」?「種性為先」。「誰為建立」?「內分力為建立」。「誰和合故」呢?就是「外分力為和合故」。「得何法」,得到什麼成就了呢?「煩惱離系,證得涅槃」,有這樣的成就。「煩惱」是系縛人的,使令你不得自在。現在由於修學聖道,遠離了煩惱的系縛了,那麼然後他證悟了一切法不生不滅,離一切相的勝義諦了,那麼叫做「證得涅槃」;就是「得何法」,就是得到這樣的法。從這句話看出來什麼事情呢?就是修行人,這上面說「聲聞、獨覺、如來」這都是修行人,不是世間流轉生死的人,可是原來他是流轉生死的,在流轉生死的時候,他修學聖道的時候,就是修這個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這是助道。『觀法無我』呢?就是涅槃了。見一切因緣生法,就是寂滅性,諸法寂滅相。念念這樣觀察,觀察這因緣生法是寂滅性,那麼叫做「證得涅槃」。如果說是你不觀寂滅性,那是不行的,不能得聖道,不能得聖道。這個所以我們佛教徒修行的法門,從這些重要的經論上看,很容易辨別你的法門對不對。你修行的法門修行的是對了?是不對了?很容易就知道了。說是我修行只是令心裏面寂靜一點而已,沒能見諸法寂滅性,那就不能得解脫,很明白的就可以知道這件事。這是回「答」了前面的「問」。以「誰為先」?以「種性為先」。「誰為建立」?「內分力為建立」。「誰為和合故」?「外分力為和合故」。「得何法」呢?得到「煩惱離系,證得涅槃」,就是還是無所得的境界。已經把那個問,回答了。回答了,但是還有問題。什麼叫做「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呢?這話怎麼講呢?底下解「釋」。解「釋」先解「釋」這個「內分力」。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內分力內分力者:謂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內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缺、無事業障,於其善處深生凈信,如是等法,名內分力。現在這個解釋叫「內分力」。這個「內分」,這個「內」字,看那文上的解釋,「內分」是對外分說的,對外分說「內分」,那就是你本身要具備的條件,就叫做「內分」。你自己要具備的條件,叫做「內分」。「外分」呢?就不是你,不是你自己能成辦的,那就是另外別的因緣成就的。所以叫做「內」,就是你自己這一方面成就的力量,自己要成就什麼力量呢?「謂如理作意」,這個聲聞、獨覺、如來在因地的時候,發心的時候,你要能夠「如理作意」,隨順真理來動作你的心,你這個的動,心的動作要合理,這樣的意思。我們說是我們修行的時候,要心寂靜,修奢摩他止,要心寂靜,而這地方說作意是動。作者,動也。要把你這個心動起來,當然是如理的,這可見我們沒有修行的時候,心也是動,但是是不合道理的,不如理。現在要合理的動作,這合理的動作看出來,止也是合理的動作,觀也是合理的動作。若是止和觀對論呢?那就應該是觀,是如理作意,是合理的作意。就是要遠離一切的邪知邪見,遠離這個凡夫的顛倒迷惑,要遠離外道的邪理,邪知邪見,要有佛法的正知正見,用正知正見來指揮你的心,叫他這樣動,那麼叫做「如理作意」,應該是這樣的意思。「少欲知足」,還有一個條件,要「少欲」。這個「欲」要「少」,就是你生活上所須的要少,不能夠貪求很多很多,不可以。但是在本論,下文有解釋。就是《瑜伽師地論》下文有解釋,下文解釋什麼呢?我有功德,我不欲人知,這叫做「少欲」。我有功德,我不願意別人知道我有功德,這叫做「少欲」。「知足」,「知足」當然你現在沒到法性生身的時候,沒得法身,還是肉身,還是要生存所需的條件,衣、食、住還是需要的,因為得到這麼多就足了,就滿足了,不多貪求;就是得到的東西,不管是好、是壞,心裏面不染著,得到的不是特別精妙的衣、食、住也好,也知足;得到好的,也知足,不染著,不染著這些事情,那麼叫做「知足」。「少欲知足等」,就是下面的解釋,加上一個易滿易養的意思,就是很容易滿足。在家居士護持這些修行人的時候,感覺到這個修行人很容易侍奉他,不感覺到這個簡直貪多,沒有厭足,忽然間要這個,忽然間要那個,沒有「知足」的時候,那就不是易滿易養。這是說容易滿足,給他一點,他就「知足」了,那叫做「等」,「少欲、知足等」。「內分善法」,這是你本身具足的功德,要有這種。要「如理作意」,要「少欲、知足等」這些善法。「及得人身」,還有一樣事情,你要得到人的果報,人的身體,因為三惡道不可以。三惡道是個恐怖的世界,苦惱的世界,不能修行;因為苦惱這時候心裏面亂,很難是如理作意的,所以三惡道不可以修行。你生到天上去太樂了,為樂所迷,也不能發心修行;只有在人間,沒有三惡道的苦惱,也沒有諸天那麼樂,這個時候可以,要「得人身」。「得人身」有個好處,人間也有苦,人間有苦,令你生厭離心,人間也有不是特別殊勝的樂,你心情自在一點,心情自在就能夠用功修行。所以要「得人身」,才能夠修行,這可見「人身」很寶貴的,「人身」寶貴,就是他能栽培善根,能修學聖道,在這裡說的寶貴,「及得人身」。「生在聖處」,還要有一個條件,你得「人身」的時候,這個時候世間上有佛法流行,這個地區有佛法在那裡流通,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這裡來來往往的,就這個地方就有佛法了。如果沒有比丘、沒有比丘尼、也沒有優婆塞、沒有優婆夷,這地方是沒有佛法的,所以「生在聖處」,就是有佛法流行,這句話我們做這句話,好像也明白了,實在是因為這個地方,有佛教徒,才有佛法的。我們來到美國這就很明白這件事,如果沒有佛教徒,那有佛法呢?「生在聖處」,什麼地方有佛法,什麼地方就是「聖處」。你若生在這個地方,說是這個世界上有佛法,但是你生在那個地方沒有佛法,那麼不行,不可以,「生在聖處」。「諸根無缺」,這時候「及得人身」這地方,還要再說明一點。是「得人身」了,你若是盲聾、音啞也不可以。盲聾、音啞也是很困難,學習佛法也很困難,說也不盲,也不聾,也不音啞,還有問題,這第六意根非常重要,第六意根。有的人,你看上去,他也很正常都很好,但是他那個第六意根不好用,就是不行。他稍微用點心去學習佛法,就有問題,就是不是煩燥,就是受不了,的確是有這種人,就是不能學習佛法。所以這上面是六根具足,「諸根無缺」有這麼多的意思。有的人你怎麼樣用心,就三天不吃飯,他沒有什麼事情,他的身體還是正常,所以我感覺到,說是我有時候說一句話,第六意根特彆強的人,他修學佛法容易一點,特彆強的人。怎麼叫做第六意根特彆強呢?這事情很容易明白,譬如說是這個大公司裡面,工作特別繁重的人,做總經理、做董事長的人,很多很多的繁重的事情,他能夠精神很鎮定的處理這些事情,幾個鐘頭處理這些,他心情不亂,沒有事情。說是工作八個小時,工作十六個小時他也不在乎。這就是這種心力特彆強的人,修學佛法是最容易、最好。心力軟弱,沒有坐一兩個鐘頭,心裡煩的,要出去跑一跑,才可以,就差一點。所以這個「諸根不缺」裡面,你若不盲聾、音啞,六根都具足,而第六意根要特彆強,就比較容易。是「無事業障」,還要沒有事業的,沒有「業障」。譬如說是好好學習佛法,不!他心裏面有很多妄想,發動這個事情,發動那個事情,做很多事,廢修善品,妨害你修學聖道。那個事情也不是說不對,但是不能修學聖道,不能修學聖道。不能修學聖道,那你怎麼能得聖道呢?那事情也是好事情,不是說不好,但是差一點,不是現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所以那就是「業障」。因為辦那件事,把你修學聖道的事情耽誤了,這個自己正知正見還沒有成就,就想要做大菩薩,你看做這個事情對不對呢?就是問題,實在明白一點說,就是這麼一回事。剛剛的接觸佛法,就要做大菩薩去,做個事,做那個事,等到你做了很多事,頭髮都白了,什麼是佛法還不大懂,還沒有正知正見。那能行嗎?說這「無事業障」就是這麼回事。我們有一年有一次我在三藩市,就是在法會上,有人問我,說聖人有沒有語言的問題?聖人有沒有語言的問題?我們凡夫有語言的問題,聖人有沒有,聖人在十地菩薩上講,到第九地菩薩善慧地,得四無礙辨。得四無礙辨,其中有一個詞無礙辨,詞無礙辨成功了,就是沒有語言的問題了,能通達一切眾生的語言。所以他能夠為一切眾生說法,用無量無邊的語言,同時為一切眾生說法,到那個時候有這件事,有詞無礙辨。若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就要做這件事,那好你去做吧!就是有這個問題。「無事業障」,這個窺基大師他解釋,就是剛才我說這一段話,不要有其他的相似的佛法的事情,障礙你修學聖道,那麼叫「無事業障」。但是在一般的我們讀的經論,《阿毗達磨論》上,說「無事業障」,就是沒有業障,有業障,就是沒有五逆十惡的這種事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些事情,沒有這些業障,沒有這些嚴重的罪過的事情;若有那嚴重事情,那修學佛法有困難,修不來。「於其善處深生凈信」,這還有最後一個條件,最後一個條件,就是「於其善處」,就是不是生在聖處嗎?這個遇見佛法了,你能接觸到佛法了,你對於佛法,佛法說的這個道理,深深的生起清凈的信心,清「凈信」心怎麼講呢?佛法是令你了脫生死,得成聖道的,或是度化一切眾生皆成聖道的這種事情,你也就這樣相信,這叫「凈信」。佛法這樣,利用佛法,利用佛法滿足他的貪、瞋、痴,但是這種人都是聰明人,那就不是凈信了。所以現在說「深生凈信」,深深的非常堅定的,而能夠明白佛意的,那叫「深生凈信」。佛法是我們在佛法裡面學習,得成聖道,但是心裏面是一直的歡喜世間上的富貴榮華,利用佛法去成就世間的富貴榮華,那就不是「深生凈信」。所以是「諸根不缺、無事業障,於其善處深生凈信」這樣子。但是這個和發菩薩心、發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那是不同的,那還是不同。那也是「深生凈信」,比聲聞、緣覺,更高的境界,那和凡夫的事情,不能同字而語。「如是等法,名內分力」,這叫做「內分力」,這是「內分力為建立」,所以叫做「內分力」。那麼「內分力」這一共有幾種功德?「如理作意、少欲知足、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缺、無事業障,於其善處深生凈信」,這一共七樣,有七種功德。午二、外分力外分力者:謂諸佛興世、宣說妙法、教法猶存。住正法者:隨順而轉、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外分力者」,這「外分力」怎麼講呢?「外分力」,就是「謂諸佛興世、宣說妙法」,這個不是我們的力量,我們只能夠「內分力」這邊,你自己負責要成就這個功德。這「外分力」是什麼呢?是「諸佛興世」,無量無邊的佛,他也是凡夫,後來成就無上菩提了,有大悲心來到世間教化眾生,那麼叫「諸佛興世」,出現在世間上。「宣說正法」,他為眾生隨順眾生的根性,宣說了很多很多的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佛法,這樣子,這是一種。「教法猶存」,佛出現世間,是佛的化身,不可能久住世間,他要入涅槃了。入涅槃了以後「教法猶存」,他宣說的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還在世間上流傳。「教法」,他教化眾生的語言,這些法語,就是經論,還存在的在世間,「教法猶存」。「住正法者隨順而轉」,這個「住正法者」是什麼呢?佛入涅槃了,還有的佛的弟子,佛的弟子有很多得成聖道了,得成聖道。他不是佛,但是他在住持正法,他能宣揚正法,他也是證悟了第一義諦了,這些叫「住正法者」。佛入涅槃了,教法存在,教法存在,這時候要有人宏揚,就是「住正法者」,就是佛的弟子。「隨順而轉」,這個「隨順而轉」,就是這個「住正法者」,他「隨順」佛的教法,也「隨順」佛的證法,有教證兩種,佛法有教證兩種差別,證悟的證。語言文字的佛法,和離一切語言文字,離文字的佛法,都是正法,這個是正邪的正,教、行、理都是正法,都是正邪的正,都是正法。可是教證的證,是證悟的證,一個教法;一個證法。這個「隨順而轉」,這個「住正法者」這個人他能「隨順」教法、也能「隨順」證法,這就是來表示這是「住正法者」。有的人「隨順」教法,而不能「隨順」證法,那是凡夫僧,那麼這還算好的,還是「隨順」教法。其次呢?他也不「隨順」教法,當然談不到證法了,證悟的證。不能「隨順」證法,教法也不能「隨順」,建立一些相似的佛法,那就不是佛法了,那就不是「住正法者」。是「隨順而轉」,這個「住正法者」,他能「隨順」佛的教法,也「隨順」佛的證法「而轉」,有這樣的,這當然是最好的,最理想的高僧,這可稱之為聖僧。佛雖然不在了,而有聖僧住世,那就是菩薩了,得聖道的菩薩,「隨順而轉」有這樣的人,你看這多好呢?我們可以拜這個人做師父有多好,這是好的,這是「外分」的「力」,「外分力」。「具悲信者以為施主」還有一個事情,「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就是那個在家居士,在家居士,這不必說在家、出家,就說這個人有慈悲心,對於佛法也有信心,這個一個生死凡夫,愛煩惱、見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具足,忽然間發心修學聖道,這個人是很可恭敬的、很可讚歎的,但是也是很可憐的,這生死流轉都是很可憐的。而這個人發慈悲心,發「悲」心、又發「信」心來,這個人給為他做「施主」,好!我支持你!你要修學聖道,我支持你,這是「具悲信者」這也是不容易,不是容易的。這個這裡面看出來什麼事情呢?這個當然出家人、在家居士都是一樣,這需要學習過佛法的人,學習過佛法的人,他對修行人才能發出來「悲信」。發了「信」心,就是你若能在佛法裡邊修學聖道,終究有一天成功了,成佛了,因為一種了善根,將來這個善根一動,就是得了無生法忍了。你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你會有這樣的「信」心,那麼你有這個「信」心,來成就這件事。「悲」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個人是個生死凡夫,他修學發了道心是對的,但是還是生死凡夫,那能都是圓滿的呢?一定還有些缺點,還有些過失。過失不計較,不計較這件事。凡夫是這樣子的,他現在還沒得聖道,就是得了聖道,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也不都是完全理想的,就是你要求他的過失,連阿羅漢也有過失,何況凡夫呢?所以這時候就叫「悲心」。這表示你若想要支持這個人修學聖道,你不要介意這一點,所以這叫做「悲」,叫做「悲」心。說我不識佛法,我歡喜這個人,我就支持他,那就是不合乎這個「悲信」兩個字,不符合這「悲信」兩個字的,所以這個「悲信」這兩個字很有意思。這「具悲信者以為施主」,這樣的人做「施主」,來支持你的生活所需,幫助你用功修行,這個「具悲信者以為施主」。這個佛菩薩說的話就是說的好,說的妙。「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這叫做「外分力」,外邊的助緣。你看這助緣上面有幾個條件,「諸佛興世、宣說妙法」這一個條件。「教法猶存」還有「住正法者隨順而轉、具悲信者以為施主」。或者「諸佛興世」算一;「宣說妙法」是二;「教法猶存」是三;「住正法者,隨順而轉」是四;「具悲信者」又是五個。那麼就這五個功德,這叫做「外分力」。現在就是加在一起,這「聲聞、緣覺、如來種姓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故,煩惱離系,證得涅槃」就成功了,這件事成功了。所以這個「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原來就是這麼回事,這就和前面那一段,也包括在前面那一段裡面,但這是單獨說聖道的。卯三、彼法成(分二科) 辰一、問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不相違眾,善抗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這一段,和前面兩段不一樣。不一樣,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要宏揚佛法的意思。「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這就提出來,這又是三個問題。等於是幾個?「以誰為先」是一個,「誰為建立」是一個,「誰和合故」是一個,「何法成耶」四個問題。這底下回答。辰二、答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不相唯眾,善抗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就是你要宏揚佛法,你要想要宏揚佛法,「所知勝解愛樂為先」,你先要做好這件工作,這件事你要做好。是什麼呢?「所知勝解」,對你所學習的佛法,就是你所知的、所認識的,所通達的這一些佛法,要達到「勝解」的程度,達到「勝解」的程度,就是這樣的佛法,你能夠就是有大力量,有那麼大的智慧,通達了佛法,不可動搖,別的人不能動搖你的見地,你的做法別人不能動搖的,叫做「勝解」,就是有大力量的,有強力的解悟,解悟的智慧。而你對於所「勝解」的佛法,也有愛樂心、有歡喜心,這就不是當學問來學習的,不是說有這種知識,我有這知識而已,那不是。這就是你本身是有信心,有信願的關係,有信、願、行的關係,所以有愛樂、有歡喜心,佛法是最尊貴的。其餘的有漏,世間的一切有漏法,所不能及。這就對於佛法愛樂心、有歡喜心,所謂法喜充滿了,有這樣的意味在裡邊。所以這個地方,而這個殊勝的佛法,你對它有愛樂心,就表示你有一點修行了,你有多少修行了。如果是這個妄想浮動,又不知道愛惜光陰,這種人能夠對於佛法生歡喜心嗎?不可能的。這個說生歡喜心,是由他自己常常修四念處,修止觀,才發出來這種愛樂心。你常常靜坐的人,常常靜坐的人,他多少有一點知道動亂的境界,不值得讚歎的,自然會有這種感覺,這個動亂的境界不值得讚歎。你心裏面常有止觀來調伏心,就能夠從文字的佛法,向於無文字的境界去,當然我是說這要修四念處,只是修奢摩他,而不修毗婆奢那,那是不行,你自然生歡喜心。把這經論一打開就生歡喜心,不會生厭煩心;我看了就腦袋疼,不做了,不會有這種事,生歡喜心。愛樂這個字,就表示你有多少修行了,這樣說,你對佛法的通達,達到一個高水平的境界,而且自己有止觀的修行,這就叫做「勝解愛樂為先」你要有這個條件。當然這個地方,並沒有說是一定是得聖道,但是這個地方,最低限度也應該由外凡而內凡了,應該達到這個程度。「宗、因、譬喻為建立」,你若想要為人宣說你所「勝解」的、你所「愛樂」的殊勝的佛法,你要為人家講解的時候,你要有這樣的方法,要用「宗、因、譬喻」。這就所謂因明了,要把你這一段講解佛法的宗旨要提出來,你的要義是什麼?要提出來。然後要把它為什麼要這樣子,說出來理由,就是「因」。然後還要有「譬喻」,來顯示分明,分明的把你的宗旨說出來,這時候人家容易聽明白,而還要容易生起信心,才可以。這裡邊的下文有詳細解釋,不多說。「不相違眾,善抗論者,為和合故」,這個由「宗、因、譬喻為建立」,就建立你的「勝解愛樂」的佛法,在這個苦惱的世界,邪知邪見的地方,要建立了光明的佛法出來。要有「宗、因、譬喻」的條件。「不相違眾,善抗論者」:「不相違眾」,就是這個聽眾,你的聽眾,不違抗你。因為被你的勝解,智慧辨才,「宗、因、譬喻」折服了,他不能夠違抗你,「不相違眾」,不違抗你。當然這是各式各樣的差別,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善抗論者」,就是善於對抗的那個敵對者,敵對者,就是他原來對於佛法沒有信心的,但是他也不是無知無識的人,而是有學問的人,有智慧的人。他也是善於辨論的人,這種人。「為和合故」,被你折服了,那麼同意你的說法,那麼你成功了,是這樣的人意思。那麼他沒有邪知邪見,或者他有邪知邪見,被你解除了,消除了,消解、化解了。那麼他沒有特別的執著,那麼就是站在你同一個立場,所以叫「為和合故」,這就是這個眾生被你教化好了。「所立義成」,那麼你所住持的佛法就成功了,你所宣揚的佛法,就成立了。那麼這一段是說這個參考書都沒有多說什麼,這是我的分別,就是你在佛法裡面用功修行,想要宏揚佛法,你要達到這個程度,你要有這個程度才可以,你才能夠做這件事。卯四、彼法辦(分二科) 辰一、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辦耶?這就是第四段「彼法辦」。這還是提出這四個問題,底下回「答」。辰二、答(分二科) 巳一、工巧業處辦答: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工巧業處辦。這是說行菩薩道的人,我這麼想。前面一段是宣揚佛法,你要達到這個程度。這一段是說你要宏揚佛法,也應該有一點事業,做一點事業,這個菩薩道,或者是出家的菩薩,也可以說是在家的菩薩;或者這個地方指在家菩薩說。在家菩薩你若是宏揚佛法,你要有一個事業,事業是什麼呢?是「以誰為先?以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辦耶」?是「工巧智為先」。就是「工巧智」,就包括了世間上一切工、商業,農業、工、商。你是做律師也好,你做會計師也好,你是做大資本家也好,做個農業,做個種田也好,乃至你牧牛也好;或者是你做個大學校長也好,凡是包括了非常的廣,這個「工巧智」。就是有世間上各式各種知識,成熟的一種知識,你要有這種知識為先,沒有這種知識,你不要做這個事。說我要辦一個醫院,我要辦一個學校,或者是辦這個工廠,或者是做種種的事情,你一定要有那種的知識,所以「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然後隨順那件事,你要不怕辛苦,「勤劬為建立」。你要有這種精進勇猛的心力、體力,那你這個「工巧智」的計劃,才能建立起來,才能建立起來的。說「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這個「工巧業處」,你這個計劃是內心裡的一個紙上談兵的事情,現在要事實上要做這件事,你要有「工巧業處」的「眾具」,眾多的因緣資具,眾多的資具,就是要有很多的這個財力、物力、人力,不是一個人所成的,那就是「工巧業處」,眾多的資具,都要具足了,才可以。「工巧業處辦」,這個時候各式各樣的,你所計劃的事情才成功了,就辦好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
※第0980部~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軌儀經一卷
※瑜伽美肩詳細攻略:這七招立馬讓你回頭率爆表!
※瑜伽與書法
※練完這10個瑜伽動作,想不瘦都會很難!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