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斯說慈禧_

向斯說慈禧

《南方周末》: 向斯先生,您剛剛出版了新作《向斯說慈禧》,有許多問題想請教您。一個清朝太后或者皇帝、以及一個皇室貴族的子弟,按照宮中的禮儀制度,他的一天生活起居是如何安排?包括吃穿用度的器物是怎樣的?關於這些器物,是否有一些圍繞它們發生的有趣故事?

向斯: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說慈禧太后的一天。

慈禧太后一天的活動,是從頭一天的晚上開始的。晚上大約8點的時候,西一長街敲響打更的梆子聲。這聲音,儲秀宮聽得十分清楚。這也是一個信號,就是沒有差事的太監,此時之前必須離開後宮了——因為,每天晚上8點鐘一過,後宮的宮門都要按照程序上鎖,鑰匙統一交送敬事房。宮門上鎖之後,再想出入就不可能了。晚上8點鐘以前,值班的老太監將值夜太監帶到皇極殿西配房,經過總管太監檢查之後,分配好任務,帶班的太監帶領著值夜人員,進入儲秀宮。體和殿的穿堂門上鎖了,南北不能通行。晚上9點,儲秀宮內的宮女們開始當差,通常是五人。9點整,正殿的大門要關上一扇(通常是東扇)。8點鐘以前,值夜人員預備好又厚又柔和的可以靠著坐的毯墊子。給太后夜裡當差,叫做值夜,宮裡人稱為上夜。

每天早晨,大概五至六點,慈禧太后就起床了。大約在「二次垂簾」之後,慈禧太后經常是在四點左右就起床。局勢平穩以後,慈禧太后真正地執掌著最高權力,從此,她過著優哉游哉的晚年生活。女官何榮兒回憶說:大概每天到了寅時(3—5時),太后的寢室就有動靜了。該當班的宮女,就要準備當差了,這時是宮女的大聚會。太后屋裡的燈一亮,就是打開遮燈的紗布罩,室內的兩個宮女就開始恭敬地在卧室門口侍候著。干粗活的宮女,已經備好了一桶熱水,送到寢宮門外。太后寢室里有亮光了,整個寢宮就開始悄無聲息地動了起來。寢宮的西南角上,最先亮起一道紅光,這是老太監在這裡熬了一夜的銀耳,此時拿開護罩,準備給太后送上起床後的第一道養顏美容的敬獻。太后起床後的第一道養顏美容敬獻,是銀耳,侍女恭敬地端進寢宮,送到太后的手中。

太后起床以後,得到侍寢宮女的暗示,司衾的宮女們魚貫而入,悄無聲息地收拾床鋪,疊好被子,然後送上一盆熱水。這一盆熱水,就是太后起床之後的第二道養顏美容敬獻:侍水的宮女,雙手端著銀盆,盆內放滿了冒著騰騰熱氣的熱水。侍女用熱手巾先把慈禧太后的手包起來,放在銀盆的熱水裡浸泡,等水變溫漸涼之時,再換熱水,再次浸泡,就這樣換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關節都泡隨和了,看上去白裡透紅、細嫩柔軟的,就達到了最佳的養護效果。  

熱水浸泡之後,太后心情舒暢,宮女們隨之就送上第三道太后養顏美容敬獻的熱敷。  這熱敷美容保健妙法,是太后自己發明的養顏秘方之一,也是她自己最為津津樂道的永葆青春之妙方。熱敷法,當時宮裡的侍女們稱為洗臉,確切地說,就是用熱氣騰臉,也就是現代人美容的所謂熱敷。用宮裡特製的銀盆,裝滿灑了香料的熱水,再以細膩柔軟的純棉毛巾,浸透熱水之後,按照肌膚的紋理,細心地敷,感覺就像是在細軟的綢緞上滑動一樣。長年累月地做熱敷,臉上基本上沒有任何皺紋,而且總是能夠保持得光鮮滑潤,白晰美麗,富於光澤。

  熱敷過後,光彩奪目的太后,就靜靜地坐在梳妝台前。這時,侍寢的宮女,走上前來,用手輕輕地攏攏太后的兩鬢,然後開始在臉上敷一點粉,在兩頰和手心上,塗一點胭脂。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粉和胭脂,不是進貢的貢品,而是太后自己研製的粉和胭脂,她只用自己的產品,也只適應自己的化妝品,別的貢品,即使是上好的東西,她只是偶爾用用,平常很少問津。接著,傳梳頭太監,為太后梳頭。慈禧太后一生很剛強,很有自尊,她從40歲時就開始頭髮脫落,變得稀疏,最後幾乎禿了頂,只剩下兩鬢的一點頭髮了。但是,她自始至終,一直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一生都很注重自己的髮型,所以,宮人們都知道,梳頭成為太后每天早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甚至比軍國大事還要重要。

這時,侍寢的宮女把寢室的窗帘一打,在廊子外頭眼睛早就緊盯著窗帘的李蓮英、崔玉貴、張福等,像得到一聲號令一樣,在廊子的滴水底下,一齊跪在台階上,用男不男、女不女的雞嗓子,高聲喊道:老佛爺吉祥!老太后春風滿面,容光煥發,笑盈盈地接見他們,有時特別給他們臉,還走到中間正座上,接受他們的朝見。這都是侍寢的打窗帘給暗號的功勞,起床伊始,就來個碰頭彩。然後,太后開始上朝,裁理政務,批閱奏摺。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

故事太多了,只能從略。

《南方周末》: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哪些特殊的生活器物是必備的、體現皇室身份的?

向斯:宣統皇帝溥儀的宮廷生活也很豐富,皇帝的特殊身份決定了他們在許多方面都是與眾不同的,特別是在色彩、衣服、宮室和器具方面,有許多禁區,皇帝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許擅自使用,包括王子王孫和王公大臣。溥儀身為皇帝,他每天都要到毓慶宮讀書,到後宮給太妃請安,然後就是遊樂御花園等消遣活動。每個活動,皇帝的身後都跟著一個大尾巴:前面是敬事房的太監,嘴裡不斷地發出「吃」「吃」的聲音,用於凈道。隨後是兩名總管太監,在路兩側行走,鴨行鵝步行進。然後,就是中心人物的皇帝或者太后。

如果皇帝坐轎,兩邊各有一名御前太監扶轎桿而行。再後面,一名太監舉著大羅傘,傘後是一大群拿著各種各樣皇帝日用品的御前太監:衣服、馬扎、雨傘等等。御前太監之後,是御茶訪太監,捧著各種各樣的點心食盒。然後是御藥房太監,挑著擔子,內裝各種常備藥品,必須有的是痧葯、燈心水、菊花水、竹葉水、竹茹水、蘆根水、避瘟散、萬應錠、六合定中丸、藿香正氣丸、金衣祛暑丸等。最後,是攜帶大小便器的太監。如果不坐轎子,轎子就在後面跟隨著。皇帝到哪裡,這幾十人的大尾巴就跟到哪裡。

《南方周末》:皇室的家規——對於一個貴族家庭,必須秉承一些信條或者規矩,那麼,中國末代的皇室貴族們,他們的家族信條是什麼?

向斯:醇親王的兒子載湉,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同治皇帝去世以後,慈禧太后頒發懿旨,命近侍奉載湉入宮,選擇吉日在養心殿即皇帝位。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向老實本份的醇親王有點不知所措,聽了慈禧太后的懿旨,要宣自己的兒子入宮為帝,醇親王一下子昏死了過去。隨後幾天,他一直處於非正常狀態,身顫心搖,如夢如痴。醇親王的一生,都是十分謹慎的,他不僅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如履薄冰,唯恐不經意之間招至災禍。他知道,滿招損,謙受益,他特別告誡家人,要防止子孫驕傲自大,不思進取。他在正房大堂,懸掛一匾:謙思堂。他喜歡讀書,他的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書房度過的。他在自己的書房,也懸掛一匾,上書:退省齋。他的書案之上的顯著位置,擺放著一件十分精巧的欹器,器上銘刻著六個字:滿招損,謙受益。

欹器是孔子極其喜愛的一件器物,這件東西的價值,主要不在其精巧,而是在於其獨特的構造: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親自將水注入欹器之中,一次次試驗,一次次都令他感到震驚。他又讓弟子注水入欹器,結果還是一樣: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感嘆:「吁!(老天啊),惡有滿而不覆者哉!」醇王從妻子的口中和自己的觀察之中知道,當今的慈禧太后,雖然是自己的妻姐,但這個女人,不是一般的女流之輩,特別是對於權力,從來不苟且。

每當醇親王想到國事,想到太后,他就會感到恐懼,就會更加誠惶誠恐。他坐在自己的書齋之中,冥思苦想,終於悟出了什麼。他飽醮筆墨,恭敬地寫下四個大字,告誡自己,也告誡自己的兒孫:「恭謹敬慎。」不僅如此,醇親王親書治家格言,懸掛在自己子女的房中,時時提醒他們,日夜告誡他們,滿招損,驕招禍。他的治家格言是: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

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

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南方周末》:在清末鼎革的時代,對一個普通的皇室成員來說,皇室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沒有特別典型的人物例子?

向斯:清末皇室成員,最典型的人物,可能就是恭親王了。恭親王身份特殊,他是咸豐皇帝的六弟。道光皇帝有九個兒子,第四子奕詝,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第六子奕訢,就是恭親王;第七子奕譞,就是醇親王。他一生大起大落,四遭嚴譴。賦閑10,生活的一次次變故讓他失去了鬥志,晚年十分不幸。光緒十一年(1885年)春天,恭親王愛子載潢夭折。52歲的恭親王悒鬱於懷,肝病舊疾複發。痛苦難耐的恭親王帶上家小侍衛,攜帶幾卷唐詩,前往西山遊歷,長達40餘日。他從昆明湖泛舟,來到玉泉山,游文昌閣,過綉綺橋,直到萬壽寺、龍泉庵、香界寺、寶珠洞,然後步行來到普覺寺。普覺寺俗稱卧佛寺,30年前他曾陪同咸豐皇帝遊歷這裡,這次重遊,恭親王感慨萬千。他特地在此留宿,寫詩留念:寥落悲前事,回頭總是情。僻居人不到,今夜月分明。地古煙塵暗,身微俗慮並。水深魚極樂,照膽玉泉清。

恭親王遊歷岫雲寺、極樂峰、太古觀音洞。留住雲居寺,對雨吟詩。盤桓石經塔院,信步閒遊。過華嚴洞,看天柱峰,前往退居庵,拜訪86歲高齡的瑞雲禪師,探討長壽之道和養生秘訣。這次遊覽,恭親王恢復了健康。然而,這年夏天,他的長子載澄病故,他悲憤交集,再次病倒。隨後兩年,恭親王災禍不斷,先後四位妻子、三個子女去世,他的眼淚都幹了,心情一直不能平復。他對天長嘆:嗚呼!人事固有未盡耶?抑天事預有定數耶?系乎人,系天,其當皆歸於命耶?他寫了一組悼亡詩詞,寄託自己對妻兒的無限哀思。他在悼妻詞中寫道:眼應穿,人不見,花殘菊破叢,灑思臨風亂。無言獨上西樓,愁卻等閑分散。黃昏微雨畫簾垂,話別情多聲欲戰。他寫的悼女詞:花淡薄,雨霏霏,傷心小兒女,相見也依依。綠倒紅飄欲盡,晚窗斜界殘暉。無由並寫春風恨,不覺憑欄又濕衣!

恭親王雖然賦閑在家,但他仍然保持著西洋事物的好奇和喜愛。可以說,他是北京最早接觸西洋照相機的人,也是最早接觸照相術的皇室人員。早在咸豐十年(1860),他就接受照相,為自己照了一張冠頂寶珠公服像,那一年他27歲,這恐怕是他最早的標準照了。賦閑在家期間,他照了許多像:《自題友松嘯竹圖小照一律》、《再題歌唐集句圖小照二律》、《將友松嘯竹圖小照分寄潭柘岫雲、戒台萬壽二寺各留一幅以致香火因緣並紀一律》等。他坐在特別喜愛的秋水山房書齋前照的一張相片,他十分喜愛,特地賦詩《題照像山房閑坐圖》:半潭秋水一房山,頓隔埃塵物象間。自笑微軀長碌碌,消遙心地得關關。陶廬僻陋那堪比,謝守清高不可攀。忽喜叩門傳語至,殷勤為我照衰顏!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慈禧太后恢復了恭親王的職務,讓他再次成為首席軍機大臣,負責軍機處、督辦軍務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是,10年賦閑,恭親王更加衰弱了。從此以後,他沒有了銳氣,變得十分順從了。他不再埋頭苦幹,而是用更多的時間陪同慈禧太后遊玩。十月初四日,慈禧太后接受慶親王請示,任命恭親王督辦軍務處,以慶親王幫辦,以翁師傅、李鴻藻、榮祿、長麟會辦。,同時,設立巡防處,由恭親王負責。十月初九至十一日,慈禧太后60大壽慶典,3天歌舞昇平,停止辦公。由於恭親王承辦慶典妥慎周詳,慈禧太后特地賞賜御書大匾一方:錫福宣猷;御書長壽字一張,通玉如意一柄,貂褂一件,金壽字緞四匹。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初,光緒皇帝急切想變法,恭親王儘力阻止,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二月末,他的舊疾複發,終於病倒。在他病重期間,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曾三次到恭王府探望他,問候病情。四月初十日(5月29日),他離開人世,終年67歲。臨終前,盯著光緒皇帝說:「對變法,當慎重,不可輕信小人言也!」恭親王留下遺折,仍然對光緒皇帝進言:伏願我皇上敬天法祖,保泰持盈,首重尊養慈闈,以隆聖治。況值強鄰環伺,諸切隱憂,尤宜經武整軍,力圖自強之策。至於用人行政,伏望恪遵成憲,維繫人心,與二三大臣維懷永圖!

《南方周末》:皇室後裔在今天生活是多樣的,如果把他們的生活方式概括起來,有哪些類型?譬如低調隱忍、高調宣揚這樣的分類?各有哪些人物?

向斯:這個問題很敏感,涉及到皇室人員和他們的後裔。他們是皇室,其血管里流淌著皇家的熱血,許多人都是德高望重,有著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如果就皇室後裔某個問題進行學術討論,本人可以考慮與你促膝長談。

《南方周末》:為什麼皇室的話題總是在大眾中長盛不衰,大家依然會對這樣的家族感興趣,願意去想像?

向斯:我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身份特殊。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的特殊身份也決定了皇室是天下第一家庭的特殊性。至高身份,讓野心家異想天開。二、地位尊貴。皇帝唯我獨尊,皇室也同樣享受著只有第一家庭才能享受的尊貴生活和特殊供應,皇家尊貴,令臣民們高山仰止。三、宮禁神秘。皇帝和皇帝生活的皇宮是人間禁地,任何人不得越雷池半步,否則,格殺勿論。因此,皇帝生活的皇宮稱為禁宮,明清時期,稱為紫禁城。禁宮,一直籠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霧之中,皇帝之外的任何人都不知道皇帝及皇室生活的內幕。所以,越是神秘,人們越想知道內幕,越有興趣去議論和想像。有時,他們甚至會為自己的想法而激動。

《南方周末》:您是什麼時候到故宮博物院工作的?什麼時候對皇室的研究感興趣的?在其中的樂趣是什麼?

向斯:1979年,當我17歲邁進武漢大學風景如畫的校園的時候,經歷過浩劫的文化中國正在復甦,開始步入一個光明的、充滿夢幻般希望的新時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如白駒過隙。那時降生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並開始了各自的人生,而我從一個黑髮青年變成了兩鬢斑白的中年。我們這一代人,總體上說,是恭逢盛世,但從個體而言,也是蹉跎歲月。說到躬逢盛世,是說我們有機會通過考試進入大學深造,在恰當的年齡就從事學術研究,繼續前人被中斷了的國學事業,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前提下繼承和發展國學,以腳踏實地的研究和富有心得的成果迎接一個新的儒學時代的到來。說到蹉跎歲月,其實是一種人生煎熬,無影無形,也是對人的毅力、心智、忍耐力的一種考驗。

1983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到故宮工作,真是很幸運,是我一生的福氣。不過,說真的,從某種角度上說,可能完全是天意。我在故宮工作,一直關注的是中國君主,如果說是喜歡哪個歷史人物,自然是君主了,皇帝是乾隆,女皇是武則天。乾隆的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上是無人能出其右的,比如《四庫全書》、《滿文大藏經》、十全武功等。他的成就和功績令人敬仰,至今仍惠及華夏兒女。武則天在男權社會的中國君主席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幹得有聲有色,可圈可點。比如說,唐代的疆域,在她的手上,翻了一倍,很好地完成了中華各民族的大融合。可以說,她活得很有個性,令人欽佩。

《南方周末》:您年輕時的經歷,是否有一些特別的時刻、場景,讓您覺得對自己後來的人生影響深遠?是什麼?

向斯:我是湖北人,感覺北方是苦寒之地,冬天奇冷,沒有大米吃,所以,畢業時,我填寫的志願全部是:武漢。組織宣布分配地點時,才知道我到故宮。北京真是寒冷,冬天在零下15以下,每個月真的沒有大米吃,只供應6斤。特別是氣候乾燥,頭3年血口子一道一道的。不過,北京不是苦寒之地,而是文化沃土:八朝古都,文化燦爛,文明源遠流長,是中華各族兒女智慧、文化、科技的結晶;都城規模宏大,生活舒適,冬天有暖氣,相比之下,南方才是苦寒的冬天。

從湖北到北京的路上,一個一直埋頭讀書的17歲青年,第一次踏上遠離故鄉的列車,感覺一切都很新鮮。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覺得硬坐的車座上都是燙的。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移動的風景,彷彿感覺自己的美好生活就在腳下,燦爛的前程就要展現在自己的眼前。特別是火車進入河南省界以後,一路之上,滿眼都是火紅的芙蓉花,心裡有一團充滿希望的神秘之火在燃燒。進入工作狀態之後,才發現,真實的北京與自己想像的北京不一樣,真實的生活與自己曾經憧景的生活不一樣,真實的工作更與自己當年設想的工作相距何止十萬八里。特別是複雜的人際關係,簡直讓人匪夷所思!不過,幸運的是,無論遇到什麼樣糟糕的人和事,20多年過去了,我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原生狀態,努力讓自己做一個真正的人。

20餘年來,我一直默默地在紅牆碧瓦的宮院之中,從事宮廷歷史、宮廷版本方面的研究。每當從落滿塵土的古書中發現一篇有價值的文章、一件令人驚嘆的史料,就會欣喜若狂。每當從厚厚的塵土中發現一份檔案、清理一部部古書,再一一進行著錄、編目,就會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最初的時候,我也覺得奇怪,人們都在躁動不安的經濟時代奮不顧身地投身到商海之中,我怎麼能如此平靜地坐在這紫禁城中,在萬籟俱寂的宮殿,踩著皇太后曾經無數次走動的金磚,一頭埋進故紙堆中,徜徉於數百年的風雲歷史,與古人對話,替皇帝分憂?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一部部明黃緞面的古籍,看到一件件檔案中那沉默的史跡,歷史彷彿在眼前鮮活了。我漸漸明白,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這也正是我想要的工作環境,它雖然寂寞,但我知道如何工作,如何在工作之中享受。

在整理宮廷古籍和珍貴檔案時,我常常感嘆,中國歷史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文明史之所以沒有像古代其他文明那樣中斷,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字的力量,儒學的力量。越積越厚的文化遺產,令那些曾以暴力手段奪取政權的帝王們為之嘆服,為之花費一生的精力和大量時間虛心學習,孜孜不倦,樂此不疲。從古書中感覺歷史,從檔案中感受歷史,從文字中感知歷史,歷史是鮮活的,歷史人物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南方周末》:在故宮裡工作,與歷史無時不刻不在碰撞,有怎樣的特殊感覺?有沒有一些與這個場景有關的有趣故事?

向斯:人不可能永生,但是,文字卻能夠超越千百年的時空。翻開那些紙質變黃的宮廷古籍和墨香猶存的檔案文獻,你會覺得,歷史並不遙遠,皇宮生活彷彿就在眼前。有一次,我翻開清遜帝溥儀的練習冊,看到他在空白的練習冊上,用鉛筆十分清楚楚卻歪歪擰擰地寫道:溥佳是個瘋子。風光200餘年的大清在溥儀手中滅亡了,可是,還是孩子的溥儀,不知道丟失江山的悲痛和羞恥,更不知道、也不會理會成群的遺老遺少正在為失去的榮耀而長虛短嘆。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帝王之身還是平民百姓。說起來,我真的很平常,天賦也一般,但我很勤奮,很努力,極敬佩那些孜孜不倦從事國學研究和那些為民請命、默默無聞工作的長輩,很佩服他們的人品和學識。我要求不高,只期望每天能有所收穫,能夠不但地豐富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盡量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充滿感恩、知足常樂的人,一個回憶青春往事不後悔的人,如是而已。

《南方周末》:您與皇室後裔接觸的時候,覺得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是否有一些讓您特別印象深刻的事例?

向斯:說到皇室後裔,如果慈禧太后算女皇,她的後裔根正先生就是根紅本正的皇室後裔了。我和根正先生很熟悉,也是很好的朋友。記得有一次在君馨閣接受《財富》雜誌的採訪,和根正先生一起,說到他的家室,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說:據我們家家譜記載,慈禧太后出生之地,是北京西四碑樓辟才衚衕。史料上說,惠征兄弟3人,實際上,家譜記載是4人,有1人出走了,好武,不知所終,榮祿就是他的乾兒子。慈禧是家裡的老大,有1個妹妹,3個弟弟,大弟照祥,小名佛革;二弟福祥,小名佛佑;三弟桂祥,小名佛保。慈禧絕對不會是山西長治人,如向先生所言,那裡,可能是一位宮女,與慈禧太后有特殊關係。

有人說,榮祿是慈禧太后的少年玩伴,後來,又是她一生的情人,真有這事?史書記載有出入慈禧太后比榮祿大8歲,他倆不可能是少年玩伴。後來,長大了,他們之間可能存在一種特殊的感情。在慈禧太后一生之中,每次遇到危險,都是榮祿挺身而出,化險為夷。他們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深厚的感情糾葛。有一本史書記載說,有一次,榮祿在後宮調戲女人,被慈禧太后發現,一怒之下,剝奪了他的所有職務。那段日子,榮祿天天請求饒恕,那是他一生中最為黑暗的歲月。從那以後,榮祿對慈禧太后,忠心耿耿,再無二心!

慈禧真的很毒?對家人也不好,六親不認?慈禧在這一點上應該是很理性的,家和國,分得很清楚。她對家人,從來不亂賞賜錢財,亂封官職,包庇犯罪。她一直鼓勵家人,自己成才,自己奮發。她很孝順,做事做人都很講究。她執政長達半個世紀,可是,只是按照舊例,給家人封了個承恩公,還是三等,封給自己祖父的。可惜,她的祖父壽命不長,由她父親惠征承襲。可嘆的是,惠征去世也早,就由她大弟弟照祥襲爵。兩年後,大弟弟也走了,最後由二弟桂祥繼承。她的三弟,一直沒有官職,依靠二哥生活。

根正先生有點激動,他感嘆地說:是啊,慈禧確實有些冤枉,她是在很認真地做女人。至於她做女皇,做天下之主如何,那是歷史學家要做的。都說慈禧不孝順,為人狠毒。其實,錯了,她是很孝順的。她進宮以後,家人有困難,她都儘力幫助,給一些糧食,給點錢,都不多。她一直鼓勵家人,要認真做人,要奮鬥,要自食其力。所以,慈禧的家人,沒有一個做大官的。她很孝順,是個好女人。光緒二年,她母親70大壽,慈禧太后寫了一個大福字,題詩一首。慈禧太后還回過一次家,是回家省親,我們家裡就有一張慈禧回家省親的照片。另外,據父親聽爺爺講,光緒是慈禧太后與榮祿生的。這些事,家譜當然不寫。

慈禧手書福字上,題什麼詩?根正先生一字一頓地吟道: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推薦閱讀:

慈禧臨死之前,卻做了一件叫她被人罵了上百年的事!
民眾有多痛恨大清朝?孫殿英炸了慈禧墓後,用了三個理由就洗白了
清朝為啥能剿滅洪秀全,讓大清延續48年?慈禧只一招便比崇禎高明
慈禧太后那口中價值八億的夜明珠,來自於哪裡?
慈禧口中含著的夜明珠值多少錢?

TAG: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