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雅水孕雅茶 雅茶可靜心

從來雅女育佳茗,洪山雅水孕雅茶,雅茶人復甦茶葉的靈魂,雅茶葉喚醒茶人的心靈,雅茶不濃不淡最好,濃到不苦淡到不簿也行,同樣的茶十個人會泡出十種味,雖然只是些微差別,但那正是不同風格,雅茶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自然的最大特點是變化,雅茶之奇妙,在於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捕捉雅茶最佳變化的過程中,心在不知不覺的恢複本能,這就是雅茶茶道的奧秘,凡有利於心皆可謂之道,喝自然的雅茶明自己的心,內心的平靜是心靈深處的恬然安謐舒適和自在,心靜並非什麼都不想而是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的一種精神境界,大千世界,色彩繽紛,光怪陸離,充滿了金錢名利和美色等使人心動神馳的誘惑,在繁忙浮躁和充滿誘惑的塵世紛擾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動其心,就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防治疾病,使人健康長壽。

心靜身安圍坐在小桌前煮茶喝,雅茶忍受煎熬升華成湯,最徹底的奉獻成就最高的價值,茶不煮如鋼不煉,怎能與醍醐甘露抗衡呢,古法之妙用過方知,你一句贊語,我一份感激,都是茶的至高榮譽,深感天地之造化,茶之美妙,漸漸入道,如果喝茶無感無思無悟,那麼就是在喝水,敬萬物如生命,才不愧為萬物之靈,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智慧越大越徹知萬物,反覆琢磨印證一二句茶經,不明昔時茶不知今日人茶道難續,雅茶貴人賤離道甚遠,杯中的茶水是雅茶人的一份心意,茶美境美不如人美人美在形更在心。借茶傳心以花示意,自然已具萬美,只需善用而已,雅茶洗去塵污使心思純樸,茶道不厭其煩以堅茶人之心,過後知大道至簡,喝茶只是喝茶,真功夫在茶外在心內。

生日家宴,煮雅茶當熱飲,冬天吃得腳心發熱。過後,吃蛋糕配雅茶異常香甜,雅茶入家宴其樂融融,茶為國飲天下太平,茶至儉至善,平和而具深蘊,最使人潛移默化。茶水入肚,茶性入心,久飲肌骨輕通仙靈。茶聖陸羽,雖無孔子之大,也如孔子之精。茶人慾復茶道,喝茶不濟煮茶去。茶泡出來是水,煮出來是湯。茶與食相通,泡茶與煮茶就象泡麵與煮麵,完全是兩個概念。煮茶喝過後再喝泡茶,寡然無味猶如吃夾生飯,精美的紫砂壺,腰斬了正宗的煮茶道。我們可以給寵物洗澡穿衣,為什麼就不能為自已花點功夫煮煮茶喝呢?真正的品味生活,也許並不取決於金錢,而在情趣。如果生命沒有樂趣,那麼造物主就不是慈悲而是殘忍。茶不是使慾望滿足的快樂,而是發自內心的愉悅。

蓋碗雅茶端在手,如與小家碧玉相廝守,別無所求。雅茶好象大家閨秀,點點滴滴,盡露風流。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茶香可求心清不可求,香不香在茶,清不清在心。把追求茶香的功夫,花在向內清心上,已在茶道中,雅茶有滋味,有香味有韻味,徹底釋放茶的底蘊,唯有煮茶。何時興煮茶,何時茶道興。泡茶如山坡,煮茶如山峰。茶之至高感人至深,彷彿品出幾世輪迴,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沐清風,溫一壺明月下酒,物我兩忘,怡然自得,人之一生,歲月荏苒,如白駒過隙,無須更多,夠用就好莫強求,無不盛讚茶煮出來的韻味,好象醍醐甘露,心被徹底征服,好茶加上好法,才能留住人和心,人生一場,簡單地活一回,一杯清茶,一碗清粥,一份清歡,生命卻是飽滿的此生足矣。

煮陳年雅茶之藏茶,清亮如泉,甘甜似糖,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純凈聖潔,之前泡過更好的藏茶喝,因為沒有泡出底蘊而被忽略。真愛茶就煮茶吧,其實喝茶是跟茶訣別啊!看著桌上的插花,雖然美麗也很殘忍。失去身體的花容不忍多看,心靜感應萬物都是生命。人類在大自然面前越謙卑,才越偉大,只有我們擺正位置,才能真正成為萬物之靈。茶可試水試人試心,聽說兩千年的老鷹茶樹,喝一口就會起一身雞皮疙瘩,確實太珍稀,不該再用來滿足口腹之慾,兩千年茶樹值得敬畏,五千年歷史更應該尊重,沒有兩棵相同的茶樹,沒有兩片相同們茶葉。用心品茶,領悟自然造化之道。聽峨眉高曾介紹,去佛家茶藝館喝茶。選址險絕,擺設怪異,茶水苦澀,慕名而去落荒而逃,真空不是無,清靜不是冷,茶水壺人景物,樣樣俱佳組成坤卦,陸羽說茶,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站在茶廠堆積如山的茶前,寒氣襲人手腳皆冷。

雅茶可洗心,雅茶之藏茶可傳神。茶與人合一多麼舒暢,人與道合一何其逍遙。品遍天下名茶而不化,困於口腹不得解脫,不如一氣貫通。茶商淡泊而精明,善待茶與人,廣傳茶之盛德。敬茶敬人敬心,茶是心靈的宗教。茶友之緣,清淡而悠遠。談古論今歸於身心,一席話了幾世願。過去越來越明了,未來越來越清晰。茶之味要用火煮,茶之蘊要用心悟。好茶不如好法,至法在心可以無茶。第一碗茶敬佛,其餘施於眾人,最後一碗歸己。茶一接到手,猶如揭開新娘蓋頭。如果女人象茶,男人快活似神仙。夫妻恩愛,愛可一時,恩可一世。相互牽手,彼此交心,情只為你濃。濃極而苦,再美也不能失去理智。幸福必須經歷無數誘惑,彷彿茶之清氣絕不可污。詩僧皎然說的好:「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在詩人的境界里,我們看到了:茶隨心而定,心因茶而清。沉浸在這樣如茶的世界裡,一切都是那樣的泰然與祥和,人生若是如此,還有什麼煩惱不可解除,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去計較的呢?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華,含山川之神韻的青翠,融水之潤、木之萃、土之靈、金之性、火之光,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

在大自然的輪迴中,只是因為人們的喜愛,便以感恩的心態存留於世。所以,雅茶又是聖潔之品,只有相知的人,才可以擁有。在茶與水的結合當中,我們看到了茶的淡定與自我犧牲,並在這犧牲當中展現了自身的價值,我們同時也看到了水的熱情與包容,是這種包容,成就了茶的天然神韻與芳香。手執一杯香茗,茶韻生香,融入靈性,一道茶煙,輕輕一嗅,便疏通了靈秀之身心,隱逸而恬淡,清寧而閑適。茶者,葯也。《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所以,陸羽《茶經》稱「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即是為葯,不可不慎。要因其人、順其時、應其心而用之,才不會違背在天倡導的「康、樂、甘、香,和、清、敬、美」之八德之美。凡人用之,雖是附庸了風雅,淺薄了茶的清名,倒也是可以解藥食之毒,更是能解其心毒,況功高之處在於「正其心」也 。聖人用之,那正如盧仝所述:「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洪雅松潘藏茶廠生產的老茶,不僅陳化還純化,甚至神化。環境能改變人,不能改變茶嗎?花兒不經佛手,又怎麼會傳道呢?看得見的拈花微笑,看不見的佛恩浩蕩。人不悟道,只會倒茶不會茶道。茶喝白了也就無味,道說白了也就無趣。不喝茶而知茶意,不聞道而悟其心,天地都會笑,心靜如水,哪還在乎喝不喝茶。身在紅塵,茶的確是最佳道具。什麼是茶之本意,上天為什麼會造化出茶呢?花為悅目,茶為清心。茶藝不離鮮花,集美善於一身。斗室雖小,聚天地之精英,賞之不完品之不盡。心越細微,天地越廣闊。天女散花,天神施茶,心被感化。任何能使心與神相通的,都是聖物。心開神在,一朵花一杯茶,可能成為千古佳話。穿過花的眼,透過茶的心,悟到人的真。放不下茶的心,打不開茶道的門。放下到不能再放下即為得,簡化到不能再簡化就是道。重複表面相同的飲茶,感悟每次不一樣的變化。用完整的心,去品茶的整個過程。裊裊茶煙遮擋不住天人奧秘,功夫深自然成。雞為葷湯,茶為素湯。雞湯補身,茶湯補心。營養過剩,道德無存。可少吃雞,宜多喝茶。心已象火焰山,哪來那麼多齊天大聖能借來芭蕉扇。不如學愚公,一杯一杯喝茶,或許最終能把心火熄滅,茶葉只是茶葉,包含無窮無盡內涵的恰恰是深究茶的心。

心是一念,與茶合一至為善。若再放下茶,心空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境由心生,喝茶可以暫時放下紅塵,使身心得以休整。誰也不願先放鬆手裡拔河的繩,心就一直緊繃。抓緊繩最終會得到什麼呢?鬆開繩最終會失去什麼呢?得失都只是一根繩。再笨的人都不會把自己的手腳綁起來,再聰明的人有時也會作繭自縛。眼裡的廣闊不是因為天上的幾朵雲,心中的空靈不是因為水中的幾片茶。分辨色香味的是眼鼻舌,沒有分別的是心,喝茶如喝水,天地也不大,茶壺也不小。心中天地如壺,眼裡壺象天地,大也可小,小也可大,隨意變化。一茶一水一壺,一人一景一物,都是同一來源。茶香水甜壺古,人靈景幽物雅。環環相連,一塵不染,可以洗心。明造化之理,享真正自由。茶中不變的,那就是道了。茶可道,非常道。聖人之道,亦同於茶道也。茶道三昧,茶之道,在於心境的平和;茶道凡塵,茶之道,在於壺小乾坤大;茶道歸一,茶之道,在於從無處來,到無處去;茶道無形,茶之道,在於心裡有茶皆是茶。此乃茶之心道,亦茶之「正道」耳。

有道是一盞翠綠將心醉,不問紅塵是與非,人生若此虛靜處捨得神仙復何求,自己願意的就應該為可能的後果負起責任,坦然接受感到釋然,得之不必喜形於色,失之不必懊悔惱恨,如此心中自然不生怨恨,感情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不被干擾誘惑,心境平靜,怡然自得大安樂大歡喜,心靜身安,不動不敗,達到這種近乎仙佛的境界,足可以應對周圍紛擾的環境喧囂動蕩的一切,曾經閑時的隨筆,胡亂塗鴉的那些紙頁,儘管跟著時間的飛逝而消失,但還會有一點殘餘的跡象,順手就能碰觸到曾經的絲絲留影,我不知道這些習慣總會在我心中升騰,它會給我的人帶來一種什麼樣的結局,讓我對雅茶文化如此執著,故鄉雅茶的味道,還是那濃濃的鄉音,那一聲聲喊著我乳名的呼喚,總能換醒我心底那一絲絲柔軟,那帶著泥土氣息的話語,是你走遍萬水千山也尋不到的最妥帖的安暖,我雖然沒有和故鄉遠離,但每次踏上家鄉這片熟悉的土地,聽到這熟悉的鄉音,依舊是那麼的親,彷彿只有在這裡才沒有虛偽的寒暄,做作的恭維,只有真切的溫暖,簡單的問候,卻讓你久久感動,故鄉雅茶的味道,就是幽幽的夜空里,那一輪圓圓的明月,月光下,我們一起唱著兒歌煮月亮,月光下,我們一起玩遊戲捉迷藏,我一走月亮也走,我在街上月亮就在街上,我回到家月亮就在家門口,那一輪圓月啊,始終在我的頭頂上,不知在多少個幽深的黑夜裡,我們就是這樣尋著月亮的那一縷銀白的光,嗅著月光的味道,才找到了回家的路。


推薦閱讀:

【修身養性】活在當下,靜心修行
Higher·高靈 2010年靜心冥想導引
OSHO 靜心
【靜心技巧】從寂寞到單獨
靜心錄之二 文錄二

TAG: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