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武帝趣聞錄(一)

一、任用儒家賢才,初次改革失敗

自董仲舒上了三策,漢武帝劉徹心有所動,決定聽從董仲舒的意見。董仲舒年少時好讀《春秋》,漢景帝時已是宮中的博士,言談舉止都遵循禮法,當時的學者紛紛向他學習。劉徹提拔他做了江都易王的國相,易王是劉徹的哥哥,一向驕橫慣了,而且只喜歡武藝高強的勇士。董仲舒用禮法來匡正易王,易王非常敬重他。太皇太后竇氏的侄兒竇嬰和太后的弟弟田蚡都喜歡儒學,他們身份尊貴,皇帝劉徹封表叔竇嬰為丞相,舅舅田蚡為太尉。在竇嬰和田蚡的聯合推薦下,劉徹讓趙綰做了御史大夫,王臧做了郎中令。明堂即王者之堂,是古代帝王朝會諸侯、發布政令的場所,秦滅六國,這一禮制也不復存在,御史大夫趙綰請求重新設立明堂,同時推薦了自己的老師申公。申公八十多歲了,白髮蒼蒼,天子劉徹派使者帶著華麗的帛、玉璧,派出四匹馬拉的車迎接申公。劉徹滿懷期待,見了申公,問他治亂興廢之事,申公或許是老了,或許不善清談,只說治理國家不需要多說,只看努力作為的結果如何。劉徹最近剛剛見識了天下應詔前來的學者,都是能言善辯之人,此時見到沉默寡言的申公,自然不是很滿意,但是人請過來了,先留下看看他本事如何。封其為太中大夫,讓他討論設立明堂、巡狩、更改曆法、禮儀服飾等事務。

漢自高祖劉邦以來,約法省刑、輕徭薄賦,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國家日漸強盛,更有了名垂青史的文景之治。因此太皇太后竇氏喜好黃老學說,認為無為而治就是最好的治國之法。這樣漢武帝劉徹的改革就出現了問題,奶奶喜歡黃老學說,自己的儒家學說如何推行呢。御史大夫趙綰主張今後大小事不再向太皇太后竇氏稟報。太皇太后得知此事,非常生氣,我雖然老了,卻還是管事的,皇帝年紀尚輕,治理國家還得多聽我的意見。太皇太后暗中派人搜尋御史大夫趙綰、郎中令王臧所做的違反朝廷律令之事,並藉此責備皇帝劉徹用人不當。剛剛掌權的漢武帝劉徹不敢跟奶奶較真,將趙綰、王臧關進了監獄,沒想到兩人竟然自殺了,又將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官職免去,申公也以年老多病免職還鄉。就這樣,劉徹的改革之舉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干預,沒有成功,所有立明堂等事都停止了。

劉徹做太子的時候,他有個師傅叫石奮,太子太傅石奮有四個兒子,都是二千石的官員,於是劉徹的父親漢景帝稱之為「萬石君」。萬石君雖然不精通詩書,卻恭謹有禮,這一點沒人比得上他。子孫中做小官的來探望他,他一定穿著朝服,以官職相稱。子孫有過失的,他從不責備,到了用餐的時候萬石君不肯動筷子,子孫就開始惶恐不安,互相責備,犯錯的主動承認錯誤領罰並且改正錯誤,才繼續吃飯。子孫中有年過二十的在身邊,即使在家賦閑的時候,萬石君石奮總是戴著冠,因為古代年過二十就要戴冠把頭髮束起來,作為家中長者要給子孫做好示範,不能懶散就敗壞了禮儀風氣。家中有喪事的時候,萬石君一定是哀悼至極,對待親屬都是真情實意。子孫遵從萬石君的教誨,在郡中、國中都因為孝順恭謹而出名。太皇太后竇氏對儒者有偏見,認為儒者表面文辭犀利,實幹卻是不行,而萬石君言談雖少卻做得很好。於是讓萬石君的長子石建做了郎中令。石建在皇帝劉徹身邊,遇到事情的時候,屏退閑雜人,滔滔不絕,而在朝堂之上,好像不會說話,這一點劉徹很喜歡,石建確實聰明,既瞞過了太皇太后竇氏,又能為皇帝出謀劃策。

二、表妹為皇后,寵幸衛子夫

劉徹能當上太子,與他的姑姑館陶公主劉嫖有很大關係,劉嫖在弟弟漢景帝面前說了很多好話,幫了劉徹。因此劉徹娶了劉嫖的女兒為太子妃,登基之後,將太子妃封為皇后。館陶公主自認擁立有功,屢屢向皇帝邀功請賞,劉徹很是厭煩。而皇后驕橫,妒忌其他寵妃,想要一個人霸佔皇帝,卻又生不齣兒子,找太醫診治花了很多錢,仍然懷不上龍子,皇帝也漸漸不喜歡她了。這時候,劉徹的母親王太后就跟他說,你剛即位沒多久,根基還不穩,大臣沒有完全順服你,之前造明堂得罪了太皇太后,如今又忤逆長公主。這可不好,你可要慎重啊!劉徹覺得母親說的不無道理,只好暫時忍耐,重新向長公主劉嫖和陳皇后示好。

劉徹到霸水上祭祀,回來的時候經過姐姐平陽公主家,喜歡上了歌女衛子夫,衛子夫只是公主家僮的女兒,身份低微,見皇帝喜歡,就送她入宮了。劉徹非常喜愛衛子夫,陳皇后聽說了此事,非常生氣,要死要活鬧了好幾次,皇帝心中越發討厭這個皇后了。衛子夫有個弟弟叫衛青,在平陽公主家當騎奴,長公主劉嫖聽說了這個人,馬上派人把他抓了起來,準備殺了他。沒想到衛青的好朋友公孫敖帶著幾個人把他救走了。皇帝劉徹聽說了此事,自然很生氣,你要殺他,我偏要用他,提拔衛青做了侍中,幾天的功夫,賞賜多達幾千兩黃金,又封衛子夫為夫人,再次提拔衛青為太中大夫。

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清明怎麼玩?還是古人6
中國皇帝趣聞錄——後涼嫡庶之爭引發的國君自殺悲劇
趣聞收錄.08.12
趣聞 ▎曾國藩和他的輓聯

TAG:趣聞 | 漢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