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帶著情緒去處理孩子的問題2015年04月22日 星期三B09 成長周刊
煩惱:
樂樂今年二年級,最近要期中考試了,但是不知怎麼回事,孩子情緒很低落,老是不願做作業,不論在家還是在學校,一做就說累,就是做了也是錯不少。樂樂說其實他都會,就是不願寫。以前孩子平時無論語文還是數學在班上都是前5名,讓家長很放心。最近好了,作業上一空一大片,一個小的作業,好幾個小時還沒完成,讓家長又急又氣。因為寫作業慢,爸爸媽媽也和他發過幾次火,甚至動手打了幾次。事後爸爸媽媽也感到心疼內疚,想著下次還是好好教育,可是一看到孩子磨磨蹭蹭,不能好好寫作業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爸爸媽媽覺得自己的脾氣不好,想要忍,但是又忍不住。
指導:吳蓉(「陶老師熱線」輔導老師)
在我們家長小的時候,沒有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憤怒。我們所學習到的傳統信條告訴我們,強烈的情緒是不好的,應該加以控制。家長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深恐自己的憤怒會傷到孩子,總是盡量忍耐,可是事實上,哪怕你是再能忍耐或早或晚,你的脾氣還是會爆發。在發怒的時候,我們的舉動會像是失去了理智的人,但事後心中充滿對孩子深深的歉意,卻不知如何疏解,很自責,甚至覺得自己很失敗。而這種自責並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反而把自己的心情愈弄愈糟,所有不愉快的感受都湧上心頭,整個人又陷入了情緒低潮。在低落的情緒中,更容易被孩子小小的過失激怒,於是又一次地循環開始。我們要覺察自己的情緒。對於一些不合理或負面的情緒反應,我們可以不喜歡它,但不能忽視它,雖然這些都與自我信念有關,若要改變,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認清自己的情緒反應,承認它。
學會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從不良情緒中走出來。有時候當交談或溝通氣氛不適當時,父母可以暫時中斷交談。如能離開交談的房間,或有意識地「活動」一下,藉此打散心頭的陰鬱,如擦擦地板、散散步都很好;萬一暫時無法離開,強迫自己轉移思考交談目標,想想任何其他的事件或經驗:也許是一些愉快的事件回憶,或計劃其他要做的事,使自己能忘掉困擾的問題。思考的停止或轉移,絕對可以讓自己暫時逃離不愉快的情緒而避免不合理反應的產生。
我們還要認識到,犯錯是孩子的權利,這樣當面對孩子做得不夠好,無法達到我們的要求時,就會放鬆心情,不會過度焦慮,讓孩子的問題固化,打成死結。
朱姝
推薦閱讀:
※2015年簡約大氣風格客廳裝修效果圖 讓你大飽眼福
※2015年(羊年)文昌位及催旺方法
※2015水瓶座運勢詳解
※10月總體運勢提前報(2015)
※告別2015,MBA智庫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