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與近代化
何兆武 1921年出生,1939年入西南聯大,先後就讀於土木、歷史、哲學、外文系。1956年到1986年為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曾兼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德國馬堡大學客座教授。1986年以後,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譯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西方哲學史》等西方思想家的學術經典20餘種。著作先後結集為《歷史與歷史學》、《歷史理性批判論集》、《中西文化交流史論》等。
主持人開場語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繁榮富強和共同富裕。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反抗壓迫與侵略的鬥爭綿延不絕;另一方面在科學和思想上也從沒停止過追求進步擺脫落後。今天我們請清華大學著名教授何兆武先生來談一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與近代化的問題。「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今天是過去的延伸,也是未來的起點。無實力無以言尊嚴,不變革無以圖自強。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五十多年來所進行的持續不斷的社會變革,已經使中國和中國人具有了嶄新的面貌,並將在開拓和創新中成為真正的巨人。
在開始今天的演講之前,首先要向大家道歉。因為身體的原因,我沒有精力準備很詳細的材料,疏漏和不足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我要講的內容大概分兩個部分,前一部分講中學和西學,後一部分講近代化。現代化和近代化這兩個名詞是一樣的,都是modernization。中學,大家知道沒有非常明確的界定,不過傳統習慣上它包括中國幾千年傳統的文明,一直可以算到19世紀為止。19世紀以後,中國開始正面地、大規模地跟西方的學術思想接觸,這些學術思想當時就簡稱為西學。下面我講的是自己個人的理解。
左圖為民族資本家張謇創辦的工廠內的織布機,右圖為江南機器製造局翻譯處的翻譯人員。在中國近代史上,西方的技術和科學逐漸被人們接受並學習。
左圖為林則徐畫像,他在近代中國開創了向西方學習的新風。
右圖為張之洞像,他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在近代中國影響極大。
一、中西學術之爭的歷史背景
先說一下中學。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古國。這個文明古國幾千年以來形成了它一套行之久遠的而且深入人心的學術和思想體系。這個體系簡單地說就是以孔子的儒學為中心的一套道德系統和意識形態,這個我們稱之為中學。
18世紀的時候,英國依靠資本主義的發展,逐漸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個超級大國,那時候中國依舊閉關自守,自視為天朝上國。當時英國派了一個使臣到中國來見乾隆皇帝,要求通商。乾隆皇帝的答覆是,我們中國是天朝上國,什麼都有,允許你們來中國通商是天朝上國的恩賜。中國是天朝上國,別人都是落後的蠻夷,這種心態我想當時不僅僅是皇帝一個人有,大多數中國人可能也都有。
1840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這對於中國是非常大的打擊,這麼一個天朝上國怎麼被一個「蠻夷之邦」打敗了?當時一些開明的知識分子在思想上開始反省,覺得西方堅船利炮比我們厲害,所以以後要對付洋人就要師(學習)洋人的長技,也就是吸收西方比較高明的技術跟他們打。這是中國思想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人們不再認為中國原有的思想文化是高人一等的,中國還需要學習西方的技術。
當時少數比較敏感的知識分子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很新的觀點,就是過去中國的知識分子所學習的知識,都是三綱五常,這是中學,它的統治地位是不能動搖的,但是要輔之以西方的技術。在此以後,相繼有一批人持這樣的看法,他們是最早的「洋務派」,認為不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是不能立國的。所以後來就有了江南製造局、馬尾造船廠以及同文館這些機構。這以後,人們又認識到搞技術必須要有科學基礎,可以說人們的認識又進了一步。當時具體地說就是學習數理化等知識,就我看到的材料來說,在19世紀60年代,有一個中國人李善蘭,是北京同文館的數學總教習,相當於今天的數學系主任,他第一個把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也就是近代的科學體系介紹給中國,這已經比西方晚了兩個世紀。這反映了當時中國已不僅僅學習西方的技術,而且還要學習西方的科學。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中學與西學之爭,究竟應該學習中學還是應該學習西學,或者兩個都學。主張學中學和主張學西學的兩個陣營互相辯論也好,競賽也好,都是跟當時的政治和社會背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自從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又接連打了敗仗,中國越是打敗仗就越要強調學習西學。半個世紀以後到1894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被日本打敗了,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刺激,因為日本過去被中國看作是一個藩屬國。當時中國的知識界認為日本經過了明治維新,在制度、文化各方面都學習了西方,即所謂「脫亞入歐」,所以才把中國打敗了。因此4年以後,也就是1898年中國出現了戊戌變法。應該說戊戌變法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進了一步,變法者主張中國不能只學西方的科學和技術,因為科學技術是整個社會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整個社會制度而獨立,一定要有一個與之配套的社會制度。所以當年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訴求就是我們也要有議會,「通上下之情」。後來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是它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戊戌變法失敗以後,中學和西學之爭並沒有停止,一直還在爭。爭到幾乎當時所有的中國知識界或思想界、學術界都參與了這場大論戰。後來清朝的湖廣總督張之洞寫了一本書,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就是我們中學也要,西學也要,但是以中學為主體,同時借鑒西學作為應用手段、應用技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個口號很流行。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我們用一個詞語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它的語境,它是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提出來的時候,一些傳統體制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因此提出這個口號,主要的目的還是要積極維持中學,是要為中學鞏固地盤。我們不能看一個詞語的表面意義,還要看到它的內涵,它背後實際的意義是什麼。它實際的意義是維持中學正統的地位,那就是三綱五常,對於皇帝效忠這是天經地義,是絕對不能動搖的,兒子對老子的孝這是絕對不能動搖的,這是傳統的「封建道德」,也就是封建的體制,這個體制本身是不能觸動的,但在這個基礎上也要學一點西方的學術,作為應用。
後來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成立了民國政府,這表示中國當時的主導思想不僅僅是在科學技術的層面上,而且也在政治體制和社會的層面上開始近代化了。也可以說近代化不再僅僅局限於科學技術的層面,而且上升到政治社會的層面上來。不過這個近代化的思想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後來袁世凱當了大總統還不滿足,要做皇帝,他沒有當幾天皇帝就被推翻了,這表示中國人民不再接受傳統的帝王專制的制度。再過了幾年發生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可以說是一場啟蒙運動。我們知道西方近代化也是經過一場啟蒙運動的,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也經歷了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最核心的思想也就是要求自由和民主。
有兩篇重要的歷史文獻,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讀一下。一個是美國《獨立宣言》,我們知道美國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1776年美國爆發了革命,把英國打敗了,建立了一個近代化的國家,就是美利堅合眾國。還有18世紀末的法國革命,也是把專制王朝推翻了,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當時也有一個重要的歷史文獻,就是法國的《人權宣言》。《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裡面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和民主,這個運動我們叫做啟蒙運動。中國五四運動就是中國的啟蒙運動,就是要在大家思想上確立科學和民主是當代的主潮。凡是反科學、反民主的,都應該讓路。
五四運動可以看作是新學和舊學鬥爭的高潮,而且新學方面取得了勝利。可是這個勝利並不徹底,因為舊學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還沒有退出歷史舞台。這時候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到中國,當時反馬克思主義有一條最振振有辭的論據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提出國情特殊論來。當時馬克思主義者怎麼反駁的?他們說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不論是哪個國家,真理總是大家普遍接受的,例如不能說一國的數學2+2=4,另一國的數學就是2+2=5。那時中國實際上還是軍閥統治的時代,統治各個地方的軍閥理所當然要維護舊學,說穿了就是維護他自己的統治權,你們犯上作亂是不能容許的,要求自由民主就是犯上作亂,這是不能容許的。
當時國內也有各種不同的思潮,一種思潮是繼承五四運動提出的科學民主的思想,還有一種思潮就是馬克思主義,當然其他一些如無政府主義也流行了一陣。還有一些保守派或頑固派,比如北京的宋哲元,他是西北軍的,提倡尊孔讀經,用這個東西來對抗近代化的思潮。不許人們犯上作亂。新思潮會破壞中國傳統,所以他要反對。還有廣東的陳濟棠,他號稱天南王,山東韓復渠、南京戴傳賢都是尊孔讀經,所以當時全國有一股尊孔讀經熱,實質上都是反對近代的啟蒙思想的。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有10個教授發表了一篇宣言叫做《中國文化本位建設宣言》,宣揚中國以後的文化建設要以中國為本位。以中國為本位是什麼意思?就是抵抗從西方傳來的近代化的思潮,包括啟蒙運動思潮,包括馬克思主義思想。如果這些思想流行了,當時統治者的專制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所以一定要反對這些東西,一直到解放戰爭的時候都是這樣。這是中國的近代化的中學、西學之爭背後的政治動機。一直延續到40年代,也就是解放戰爭前葉,有人贊成全盤西化,也有人贊成保存國粹,不過我們看文字的時候,要考慮文字的語境,一句話都是這樣說,但是它所針對的對象不同,語境不同,所以它的內涵也不同。
所謂中學它主張的是什麼?就是主張不要動搖中國原來傳統的社會政治制度。所謂西學是指什麼?不光是指學習從西方傳來的科學技術,而且還有西方近代化的社會、政治體制,這是中學與西學爭論的實質。
<< 前一頁123後一頁 >>推薦閱讀:
※20場傳統文化講座知識要點|第三講:彬彬有禮——舉手投足皆有禮
※周濂:文化主體性毫無意義
※好萊塢在選擇東方文化背景上,為什麼更偏重於日本?
※【文化】最全茶葉沖泡法,愛茶人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