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盟友的要小心:美國在蘇伊士戰爭中是怎麼「坑」英國的?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各大洲都一批盟友鞍前馬後地伺候,稱得上是「威風八面」。不過這些做美國盟友的國家可要考慮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在歷史上一直是有「賣隊友」的習慣,就連號稱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英國都被狠狠地「坑」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的實力大幅衰落,「日不落帝國」迎來了「夕陽餘暉」。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國當時擁有的「殖民體系」還足以影響全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為了保住蘇伊士運河,英國不惜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和美國翻臉,支持阿拉伯國家進攻以色列。

1952年7月23日,作為英國傀儡的埃及法魯克王朝被推翻,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成立,英國也被迫撤走在埃及的全部駐軍。1954年,埃及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少有的政治家納賽爾就任埃及總統,開始計劃從英國手中收回蘇伊士運河。

納賽爾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9月30日,英法兩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所謂的「國際管理方案」,試圖迫使埃及重新交出蘇伊士運河。但這一方案不僅遭到了埃及的堅決反對,也被安理會否決。於是英法兩國決定直接使用武力奪回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

不過由於國力的衰落,英國當時沒有足夠軍力對埃及單獨開戰。於是英國便邀請以色列參戰,一方面可以補充軍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可以爭取美國的支持。而以色列則想趁機削弱作為阿拉伯國家領頭羊的埃及,從而穩定其在中東的地位。

英法兩國和以色列制定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先由以色列進攻埃及的西奈半島,吸引埃及軍隊主力增援;然後英法兩國在利用巨大的海空優勢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和機場,乘虛登陸攻佔蘇伊士運河區,切斷埃軍的退路;最後英法兩國和以色列在西奈半島合圍殲滅埃軍主力。

1956年10月29日,由後來的以色列總理沙龍指揮的以軍在法國空軍的支援下向西奈半島的埃軍發動進攻,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開始。而埃軍主力果然像英法以聯軍所預料的那樣向西奈增援,英法便趁機開始空襲埃及在蘇伊士運河附近的基地與城市。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埃及總統納賽爾做出了正確判斷,下令埃軍放棄西奈半島,集中主力防守蘇伊士運河地區。雖然埃軍在退往蘇伊士的途中損失慘重,但基本保住了部隊的有生力量。因此聯軍攻佔蘇伊士運河的行動遭到了埃及軍民有力而頑強的抵抗,戰局陷入僵持。

正在作戰的埃及人

就在這時,納賽爾下令用沉船徹底封閉蘇伊士運河,引發歐洲的大規模石油危機。這場戰爭本就讓英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蘇聯甚至發話要對英國實施核打擊。英國不但在戰場毫無進展,如今連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了。而英國此時唯一的希望就是美國能遵守北約協定向英國提供支持。

蘇伊士運河戰爭時的英國首相:羅伯特·安東尼·艾登

但讓英國沒想到的是,美國明確告知英國:只有蘇聯進攻歐洲或埃及進攻英法艦船時,美國才會履行「北約」所規定的條款,並要求英國在十二個小時內停火。而且美國總統還下令軍隊進入全面警戒狀態,在實際上威懾英法兩國。

蘇伊士運河戰爭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

美國同時開始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大幅度貶值。美國還操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否決了英國的貸款請求,並停止了對英國的經濟援助。美國的做法不僅讓英國本就處在危機中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也進一步穩定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另外,美國還與蘇聯共同在聯合國要求英法兩國停火撤軍。雖然這一提案在安理會遭到英法兩國的否決,但在聯合國大會上獲得了通過,這也是二戰後美國和蘇聯少有的一次聯合行動。最後在強大的壓力之下,英法兩國於1956年11月7日停火撤軍,蘇伊士運河戰爭結束。

英國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卻沒能獲得想要的結果,在戰略上遭遇了徹底的失敗。蘇伊士運河戰爭也被認為是西方殖民體系走向瓦解的標誌。而英國之所以沒能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取勝,美國在背後的「捅刀」是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卡爾?文森號航母增援亞太,美國在下一盤什麼棋?這與中國有關!
印度什麼都買什麼都摔,為對付鄰國斥6.5億美元購美國武裝直升機
富士康美國建廠 分析稱美國人工貴不加班
特稿 | 深度好文:美國爆發種族暴亂的真實原因,是隱藏在美國文化里的惡之花無法根除

TAG:美國 | 戰爭 | 英國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