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夢憔太極拳學筆記
方夢憔太極拳學筆記《方夢憔太極拳學筆記》
題記 方夢樵先生,安徽歙縣人。滬上經商,加盟上海國術館。先從靳雲定先生學形意拳,從吳鑒泉、趙壽村、孫潤志等先生學太極拳。得授名家親灸,於拳藝感悟良多。後從唐豪先生游,與唐豪先生同赴奉化,考證松溪派內家拳功。戰事狼籍,唐豪先生隱居古歙夢樵先生故里,兩人交遊甚密。 此文字系方道行先生,於1966年從其父方夢憔先生日記中抄得。道行先生乃一介村夫,樵耕之餘,致力於太極拳史的考證和研究,尤其於程靈洗、程秘、許宣平之太極功的考證至為傾心。二水去歲赴古歙煙村,俟其樵薪得暇,暢談拳史拳論,引為忘年知交。道行先生曰:其受唐豪發矇,喜好太極拳史,卻將唐豪的論點,反駁得體無完膚。亦君子淡以親,當理不避其難者也。 此文字道行先生秘之如珍,輕不視人,因與二水談鋒投緣,遂親以謄寫,郵寄於二水。二水錄之成文,公諸同好者,亦道行先生之功矣。 2004年4月5日
吳鑒泉師雲 1、凡摟膝拗步後腳向前邁進時,前腳不可立起;倒攆猴亦然。身要正,手要斜。所謂手斜系將掌背對正鼻尖,非向左向右之謂。 2、玉女穿梭姿勢,手肘須對人之中部,彼抓我肘碗即翻肘擠對方腹部。凡各項姿勢,肘腕均無高過頭顱之理,否則即失中正之道。 3、又雲手之後手不可越過前掌,按出時由肩至臂至指掌須成一半圓圈,則腰脊之勁可達指端。 4、腳步不在大而在正。大則不宜收攏,正則可以照顧四隅。未按時坐後腿,前足足尖蹺起,足尖一落地,身手隨之按出,其勢不可擋。倘腳步偏於左右,則無效矣。 5、以拳先擊人,宜先試之,對方一伸手即轉腕采之。轉腕之圈不在大,圈大則丟離,反授對方以隙,周身上下左右皆然。 6、胸部被按時,先略仰而後沉腰化之,不必手助,對方即立足不穩,概即引進落空之意。如此時更用攬雀尾捋之,雖對方力大,又何所用? 7、太極拳之勁猶如稱錘,不問對手之力大小,均可使其隨我起落,但求用得其所爾。 8、彼此右手握拳,手背相粘,對手用力,即轉腕采之,采之不動,隨手發之。 9、發勁之隙,意須向其肘下擦去,勁即到達對方腰部,若用力過當,勁反回來,推人不動矣。 10、凡推手以使推方足跟浮起為度,不必用蠻力,否則不易領悟太極拳之妙用。爾等推我足不能浮,由於未得其當爾,苟得其當,一樣能使余跌出,不必以我為無敵也。 11、對於粘、隨二字之精義,說得明白點,即與對方接觸後,順勢略避其鋒,立即粘隨而進,並非不用力、不抵抗之謂。 12、推手時,也可說真打時,渾身僵硬易傾跌。但若只一部分鬆開或有任何一部分不能鬆開,均屬無益。能夠渾身無一處不松,又能粘隨不丟不頂,是必可觀矣。
吳先生教手揮琵琶式 吳先生教手揮琵琶式,只將雙掌向上向外稍側,再抽右掌和左肘齊而已,比趙壽村、孫潤志諸先生所教右掌須隨左掌揮一較大圓圈,頗覺繁簡不同。聞趙、孫二先生說,練太極拳要先求開展,後求緊湊,是以初學圈子貴大。吳先生則雲,初練架子,首宜姿勢正確,倘圈子太大,不中規矩,反易流於浮滑。始知繁簡不同也殊途同歸,要在善學爾。
太極拳步法,不外以馬襠步化出 吳先生說,太極拳雖有許多步法,不外以馬襠步化出。馬襠步胸和腹成直線,兩胯和肩成直線,尾閭和頭頂成直線。變換弓箭步也然。其他動作也無不然。野馬分鬃固屬弓箭步,坐直仍是馬襠步;高探馬、左右分腳雖只坐實一腿,若雙腳落地仍為馬襠步;閃通背和單鞭僅右掌不同,此外並無分別。總之太極拳要尾閭中正,處處以馬襠步為主體,自可中正矣!
趙壽村先生推手 趙壽村先生推手時,有時採敵之右腕至左膝按右肩;有時胸部被按勢仰跌,忽沉腰向左右捋,以化敵勁,或喉部被叉,同樣採捋以化敵勁,有時五指朝下,掌心向外虛粘敵腹,如腕部被挺捉,乘勢往回收,無不化險為夷,使敵人跌出。總之不外不丟不頂,隨來勢引退,使敵人力不著實,至對方力盡,乘勢跟進,或採或捋或擠,無不如意,在此不容毫髮之時,須懂勁而後方能得勢。
滿手圓圈 趙壽村先生推手,滿手圓圈,先採後發,對正方向,百無一失。又靠人用長勁,轉身用腰勁。才能得機得勢。
先進身,後進手 吳鑒泉言:擠按時,先進身,後進手,發人易遠。
收即是放,退須即進 推手時,每胸部被按,雖含胸沉腰,終不能立足。試以右掌護胸,左掌沾其右臂,俟其按近,胸部略一含胸右捋,立即向前向右掤勁,對方忽彈退,我也不覺費力。始悟收即是放,退須即進,不能以退讓為能事。
找清虛實 同學某嬲吾推手,數合後試以掌粘其臂,彼方縮臂欲逃,吾伺機而進,應手倒退,左右手皆然。當發勁時並未用力,對手欲縮,掌心已先覺,找清虛實發勁,輕脆異常。
勁要沉要長,久而氣足 趙壽村先生指點:於化去對方按手後,可右捋或左採。如不得勢,更可用按勁。計有三面可發。 又云:練推手時,勁要沉要長,久而氣足,發人自遠。
練架子要時時注意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要義 孫潤志先生教推手時為予言:化擠勁後,可挒其兩臂而按其胸。被捋時手宜鬆勁,免牽動全身。被按時宜松腰拔背,使胸腹成一條直線,以求尾閭中正。倘不能中正,必失重心而失跌。余自審良久,覺胸部尚前俯不能正直,強之使直,即不得勁。孫君謂系少練架子之故。乃知練架子要時時注意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要義,否則老而無功。
初學如此入手,最易進步 初步推手時,當捋、擠、按時,雙方用長擠、按勁,如向左右兩方採捋,胸腰肩臂有一不松,即可跌出。據云,初學如此入手,最易進步。
彼用斜飛勢,只須以摟膝拗步,輕輕化之 同學某君,用斜飛式試向我進攻,我用沉勁擊之,不意黃君左肘在我右乳下,因沉勢太重,反將沉勁引之自己肋上,肋骨被震傷。嗣據趙師言:彼用斜飛勢,只須以摟膝拗步,輕輕化之,不必沉肘,致自己吃虧。試之果然。
俟其退無可退時再行發勁 趙師言:按人須先用手輕輕粘住,徐徐按起,俟其退無可退時再行發勁。不論擠按均用此意,否則不能發人。
問趙壽村先生使用法 問趙壽村先生,太極拳中之白鶴亮翅為何使用?答:接人右臂兩手向上捋,使敵人腳跟浮起,再用摟膝拗步姿勢發人也。又問肘底看捶用法。答:人以右拳擊我,即以右手接拳置左肘下,沉肘角擊其脈門,並以左拳擊其頦。又如封似閉用法:右拳被敵人採定時,即以左手出右手腕下,接住敵人之手,收回按人也。
太極拳之應用雖不拘於著數,但終未必離開著數 教太極拳者,咸謂太極拳系整體的,不能如外家拳之零著應用。此言吾甚懷疑,前已言之。昨閱陳微明先生太極問答,有云:和外家拳交手時,先要以手粘住敵人,如對方欲向上,即提而放之,向下則採而捋之,進則用曲線化之,退則乘勢發之,不問前後左右皆然......是則太極拳之應用雖不拘於著數,但終未必離開著數,不過於應用時,比外家拳多一粘勁,隨敵變化,而用著化打。
歸根結底在於經驗 如果將太極拳拆開散用,若遇對手擊我上部,則以攬雀尾捋之、擠之最有把握。倘對方不肯先動手,可用摟膝拗步虛探其胸,對方一伸手招架,即可用如封似閉按其肩臂,未有不應手跌出者。歸根結底在於經驗。
中正是縱,圓活是橫 楊君孝文說:太極拳內容奧妙,非數言可盡,惟外表須中正,圓活方是正當途徑。中正是縱,圓活是橫,頭與尾閭及著實之足跟成一直線,則重心不失,即中正矣。手足搬動時勻靜虛實,即圓活矣。野馬分鬃似不中正,但頭足均成一直線。重心不失,仍居中心。又說:練架子不問快慢。動作須要勻靜,如抽絲一樣。若忽快忽慢,即為斷勁,不成為太極拳矣。
趙壽村先生教前後褲帶被抓的解法 趙壽村先生教前後褲帶被抓的解法:沉腰直肘,用肘底看肘步法向後旋之即得。又肘臂被捋時,用意隨之在皮層上運動,即無括疼牽動之虞。總之,與人交手時,俟其微動,即先發勁攻之,更濟以綿圓不斷之法,自易取勝。
推薦閱讀:
※悅娘的文件夾【我的更年期筆記】
※隨堂筆記腰的呵護(下)
※【筆記】遁甲滴雲錄--聶芒種 撰
※《人性管理》讀書筆記
※《醫易閑話》讀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