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
06-20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 作者:佚名四諦說按照佛教說法,佛教經典三藏都是釋迦牟尼親自宣講和制定的。事實上,佛教經典決不是一個人的創造,也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們往往是隨時隨地就以「如是我聞」的格式在社會上湧現出來。佛教流傳到哪裡,那裡就會有新的經典出現。除了「論藏」部分有作者的署名之外,一切經、律,既無作者,也無真正的製作時間和地點。因此,佛教典籍既多且雜,很難作歷史的考察。即便按佛教自身的傳說,最古老的典籍,也是在佛教產生2、3百年之後,由佛教不同派別的僧侶彙集編成的。因此,要判定哪些教義是釋迦牟尼的思想,已經不可能。但作為最早流行的一種思潮,即學術界所謂的「原始佛教」言,還可以看出一個輪廓。這些最古老的典籍,有許多共同的說法,反映了佛教的基礎教義和歷史的連續性,也就是早期佛教的基本內容——四諦說。作為沙門思潮的一種,佛教與其它沙門派別既有共性,又有差別。一般說,早期佛教對當時沙門普遍關心的本體論問題不願考慮。《雜阿含經》(卷34)載:當「外道」沙門向佛詢問關於世間「常」還是「無常」,世間「有邊」還是「無邊」,如來死後是「有」還是「無」,身體與生命是「一」還是「異」等十四個問題時,佛陀不置可否,拒絕作明確的答覆。他認為,當前最緊迫的是人生解脫問題,討論本體論徒勞無益。譬如人中了箭,不是馬上去拔箭治傷,而是先討論箭是什麼做的,弓是什麼形狀等,那就是本末倒置,走入歧途。佛陀及其弟子們關心的問題,集中在關於人的本質和人的解脫方面。佛教的全部學說,基本上是按照這一主題展開的,這一主題又集中凝聚在四諦說中。「四諦」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認的基礎教義,形成可能較早,相傳佛陀悟道的核心就是四諦,也是初轉***的根本內容。所謂「諦」,有「實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學通用的概念。「四諦」亦稱「四聖諦」,意為「四條真理」,即苦、集、滅、道。四諦又分為兩部分,苦、集二諦說明人生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1、苦諦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關於「苦」的分類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增一阿含經·四諦品》曰:「 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簡單來說,生、老、病、死皆是苦。優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所欲不得,也是苦。【五盛陰】謂色、受、想、行、識。變礙曰色;領納曰受;取像曰想;造作曰行;了知曰識,亦名五蘊。蘊,以積聚為義。陰,以言其覆蔽也。2、集諦集諦是說明諸苦和人生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論基礎,內容相當豐富,大體可以「五陰聚合說」、「十二因緣說」和「業報輪迴說」加以概括。「五陰聚合」說佛陀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而是由多種因素集合而成。「有情」(指包括人在內的一切有情識的生物,亦稱「眾生」),則由「五陰」組成。「陰」亦譯作「蘊」,有「積聚」或「覆蓋」的意思,實指類別。「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類現象的總稱。「色」的定義是「質礙」,凡具「質礙」作用的現象,統稱作「色」,相當於物質概念,但含有少數精神現象。「色陰」包括四大(地、水、火、風)、由四大組成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感覺對象(色聲香味觸)等。「受」,謂「領納」,指痛、癢、苦、樂等體驗,相當於心理學上的感受。「受陰」有三類: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想」,謂「取像」、「施設名言」,相當於攝取表象,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行」的定義是「造作」,特指人的各種行為,既身行,口行、意行。「識」的定義是「了別」,指一切認識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為六種,即具有見、聞、嗅、味、觸、思維作用的眼、耳、鼻、舌、身、意,通稱「六識」。五陰中的後四陰亦曰「非色四陰」,簡稱為「名」,因此五陰又叫作「名色」。「名色」可以泛指一切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而「五陰」往往特指「有情」,或作為人的代稱。「十二因緣」說緣起說是佛教的獨創理論,用以解釋世間人生和世間現象之所以發生和變化,構成早期佛學的重要部分。緣起說的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也可以反面表述:「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說:一切都是處於生滅變化中,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這些聯繫和變化,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引起。這就叫「緣起」,緣就是條件。所謂「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此中的「因」,指諸緣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那些條件。離開因緣,就沒有世間的一切。十二因緣是用「緣起」說解釋人生本質及其流轉過程的,後人稱為「業感緣起」。因為是由十二個概念構成一個前後相續的因果鏈條,所以也叫做「十二支緣起」。在早期佛教經典中論述的地方頗多,從中可以看出,十二支是最後完成的說法,較早的只有五支、九支或十支說。這十二支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做「順觀」,後者謂之」逆觀」。按《長阿含·大緣方便經》逆觀的說法,這十二支及其關係是:「老死」:「老死」是人生的終結,原因是有「生」,有「生」才有「老死」。故曰「生是老死緣」。「生」:「生」是人生的開端,原因是有「有」。這裡的「有」,是個有特定含義的宗教概念,指那些能夠決定來世果報的思想行為之總和。所謂」有是生緣」,意即彼生的全部思想行為(業),就是今世得生(果)的原因。「有」:「有」的本質,是積聚並能引生後世的「業力」;「有」之因是「取」。「取」指對人生和物慾的熱切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後報的各種業行,是謂「取是有緣」。「取」:「取」之因是「愛」。「愛」主要指***和食慾,引申為一切貪慾。愛欲是促令人生熾烈追求的直接動因,叫做「愛是取緣」。「愛」:「愛」之因是「受」。「受」謂苦樂感受,可泛指人的生理和心理獲得的各種享受。「愛」的起因是為了滿足個人的享受,故曰「受是愛緣」。「受」:「受」之因是「觸」。「觸」指肉體、精神與外界的直接接觸,如果人不具備觸覺能力,或者不接觸外界對象,就無從感受,故曰「觸是受緣」。「觸」:「觸」之因是「六入」。「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覺和認識機能。沒有這種機能,就沒有觸受外界的可能,故曰「六入是觸緣」。「六入」:「六入」之因是「名色」,指肉體與精神的統一,即有意識活動的人體。感知機能來自人的生命體,是謂「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名色」來自「識」,早期佛教對此「識」的解釋較雜,或謂「淫識」,或謂投生一剎那的精神體;早期漢譯亦作「識伸」,有靈魂的意思。人的生命體托識而成,此謂「識是名色緣」。「識」:「識」之因謂「行」。這裡的「行」,也是含特定意義的宗教概念,指過去諸業和推動諸業趨向果報的過程或力量。「識」是由過去業行引發的,謂「行是識緣」。「行」:「行」之因是「痴」。痴亦譯作「無明」,即愚昧無知,後來特指不明佛理。業力活動是愚昧的結果,故曰「痴是行緣」。「痴」: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以識無量境界故。無量知、無量見、無量種別,我各各知別〗「業報輪迴」說「十二因緣」是涉歷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因果鏈條,現世的果必然有過去世的因,現世的因必將引出未來世的果。十二支在三世因果中的循環運行是這樣:這就叫做三世二重因果。這裡的「世」,指有情的一生。過去的一生行為,決定今世一生的狀況;今世一生的行為,決定來世一生的狀況,這就是因果報應。作為能夠導致果報之因的行為,叫做「業」。「業」是梵文的意譯,音譯「羯磨」,意思是「造作」。業分身(行動)、口(言話)、意(思想)三類,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動。任何思想行為,都會給行為者本人帶來一定的後果,這後果叫做「報應」或「果報」。業有一種不導致報應決不消失的神秘力量,叫做「業力」,「業力不失」是聯結因果報應的紐帶。作什麼性質的業,得什麼性質的報,所謂善有福報,惡有罪報,是其主要內容。報有遲早,有「此世報」,也有「它世報」。報是必然的,不可逆轉。按照善惡罪福的業報法則,有情流轉在「三界五道」中。「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五道」則是:天(神)、人、畜牲、地獄、餓鬼。也有講六道的,即另增「阿修羅」一道。「阿修羅」是一類專與天伸戰鬥的惡魔,來自古印度神話。作善業的生於天、人二「善道」,作惡業的墮於畜牲等「三惡道」。善惡有程度不同,即使生於同一「道」中,也千差萬別。人的貧富壽夭,就是這種業報造成的。這「道」既包括「有情」自身,也包括不同「有情」所處的周圍環境。「五陰」、「十二因緣」和「業報輪迴」,在理論上可以概括為「無常」和「無我」。「無常」指法無常體,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事物;「無我」指人無獨立永恆存在的實體。這無常、無我之說,構成早期佛教「空」觀的主要內容,也被視作「苦」的本質所在,是世間人生的真諦。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戒色吧提倡准守弟子規和佛教,哪些教規和佛法你們怎麼看,90後是否應當準守?
※請問「凡我弟子,非禪即誦,非誦即禪」這句話出自哪部經、何章節?
※三 什麼是無敵
※隱僧連載——62
※16 留給時空一個乾淨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