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酒人生】:一百首詩詞 (下)

關於【詩酒人生】共分六個方面:分別闡述了詩詞的「意」和「境」的美學理論;【詩酒人生】共計收集了一百首詩詞,向大家重點介紹了詩詞的創作過程和詩人的思想品德。在唐宋,詞是可以唱的,詞人參加酒宴,聽著歌,心裡感動而作詞,這詞再於下次宴會中被唱,周而復始,很有意思。有時候,詞人赴宴,聽的正是自己的作品。這宴會大抵有兩種:一種是文人雅士堅的集會,有官妓、家妓歌舞助興;一種是離別的集會,通常奏著哀歌。唐宋文人大抵是官場中人,有時調動,住在驛館裡也會碰到一些「同是天涯淪落人」,大家喝個酒,聽個歌,第二天又要各奔前程,那晚上的寂寞就難排遣了,聽到落雨、更鼓、城裡的鐘聲都會斷腸,寫入詞作中,下次又是聽在別人耳中的斷腸曲。 先談離別酒。宋朝詞人謝逸有如下的作品:【柳梢青】香肩輕拍,尊前忍聽,一聲將息。昨夜濃歡,今朝別酒,明日行客。後回來則須來,便去也,如何去得?無限離情,無窮江水,無邊山色。謝逸,字無逸。這恐怕是自我解嘲的吧!因為他屢舉不第,仕途無緣,以詩文自娛,表面上有逸氣,實則心裡不逸,也所以才有「便去也,如何去得?」之嘆。「尊前忍聽」,其實也就是不忍聽。就藝術層面,用昨夜濃歡、今朝別酒、明日行客,以短短的時間推移描述離別三部曲,呼應下闋的無限離情、無窮江水、無邊山色,情景俱深,也層迭而來,別具美感。前面曾提過離別曲,最有名的是唐朝詩人王維所作:「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有人研究唐宋的唱法,提到有迭唱,所以常聽到「陽關三迭」、「陽關四迭」,而根據蘇東坡所稱,迭唱法,是第二、三、四句各唱兩次,因此真正唱時,第四句是「勸君更進一杯酒」,唐白居易就已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的句子,陽關第四聲就是「勸君更進一杯酒」。這種種,和我們欣賞詞作無關,反正一提到陽關曲,大家都知道愁已斷。【一剪梅】唱到陽關第四聲,香帶輕分,羅帶輕分。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更沒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滿,空有啼痕。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這是宋朝詞人劉仙倫的作品。古人送別有解衣帶相贈的習俗,而送別之後,一個獨立小樓眺望,一人孤寂馬背上回首,所以詞人寫道「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而這銷魂,源自聽了陽關曲的第四聲「勸君更進一杯酒」,也是因為喝了離別的斷腸酒。詞人是性情中人,有時在離別的酒席上,竟不是因為要和友人分手而哀傷,而是把一番情思放在席上歌女、舞女身上,等到曲終人散,才發現自己捨不得分離的竟是剛結識的歌女、舞女。宋朝詞人韓玉就有如下的作品:【減字木蘭花】香檀素手,緩理新詞來伴酒。音調凄涼,便是無情也斷腸。莫歌楊柳,記得渭城朝雨後,客路茫茫,幾度東風春草長。這是即席贈給歌女的作品,和蘇東坡作「賀新涼」給官妓秀蘭的情景如出一轍,只是韓玉用上了情,字裡行間也透了出來。由陽關曲到渭城、柳色,也都是別離的意思,長亭、短亭一路行去,離別酒越喝越多,歌越聽越傷心,總是莫可奈何。宋朝另一詞人洪恬也有類似的作品:【長相思】柳青青、酒清清,兩腳涔涔憶渭城,一尊和淚傾。山青青、水清清,水闊山重不計程,愁堆長短亭。賀鑄、賀方回是宋朝另一名家,他寫過「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在當時是很有名的,大家稱他為「賀梅子」。而他文武全才,有英氣卻長得丑,大家也叫他「賀鬼頭」。黃庭堅在秦少游死後,寫過「解作江南斷腸句,如今只有賀方回」的句子,認為當時賀方回是寫愁情的第一好手。賀方回也有關於陽關一曲斷人魂的作品:【採桑子】東亭南館逢迎地,幾醉紅裙,凄怨臨分,四迭陽關忍淚聞。誰憐今夜蓬窗雨,何處漁村?酒冷燈昏,不許愁人不斷魂。聽雨是唐宋以來詩人、詞人描述寂寞的手法之一,喝完離別宴會的酒之後,再於客舍、畫船聽雨,心情更見寂寥了。在這「採桑子」作品中,看到「幾醉紅裙」的字眼時,可不要誤會賀鑄、賀方回也是輕薄浪蕩子,其實,他是兩宋詞人中,和蘇東坡一樣,在詩詞中表現對亡妻深摯情感的。蘇東坡有「十年生死兩茫茫」(江城子)的悼亡妻作品,賀方回也有類似的佳作。【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露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樓新壟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閶門,是指蘇州城的西門。蘇東坡「江城子」作於王夫人死了十年之後,賀方回的這個作品應是在夫人過世不久之後即作,所以有「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之嘆。而賀方回因個性剛直,官途不順,一直都是別人的僚屬,經濟不是很好,他的其它作品也描述過太太燈下忙補衣的情景,如今伴侶死去,才有「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的哀愁。賀方回自題這作品名為「半死桐」,可能是因為一株半生不死的梧桐而觸景生情。梧桐在中國文人心目中,是一種神秘而略帶悲哀的樹。據說,梧桐第一片葉子總在立秋當天落下,所以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句子。而梧桐一枝生十二葉,一邊六葉,如果當年有閏月,就會生十三葉,由下往上數,看看最小一葉排在哪裡,就知道當年是閏幾月。比較凄美的說法,還包括鳳凰向來只棲息在梧桐樹上,其它地方是不停留駐足的,以比喻感情之堅真,讓文人產生許多遐想。反過來看,梧桐平常不也很寂寞?唐詩人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就是描述鳳凰的執著。而梧桐的木質聽說能制琴,琴音特別悲哀。漢朝枚乘就寫過「龍門有桐,其根半死半生,所以制琴,聲音為天下至悲」。賀方回以「半死桐」為悼亡妻之題,應該有所本。唐朝詩人李嶠替人寫輓歌,也有「琴哀半死桐」的句子,孟郊則稱「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梧桐不制琴,光是佇立空院,風吹雨打的聲音就以讓人凄迷,女詞人李清照的名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就描述這情境。 賀方回的「聽覺」,在詞作中特別敏銳。【菩薩蠻】厭厭別酒商歌送,蕭蕭涼葉秋聲動,小泊畫橋東,孤舟月滿蓬。高城遮短夢,衾藉余香擁。多謝五更風,猶聞城裡鍾。古時夜晚分五更,每更再分五點,聞五更鐘,則天已快白,隱喻一夜愁情未眠,賀方回用「多謝五更風」,顯得凄涼。而他的其它作品也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櫳。」,以及「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的句子,場景類似,心情想必也類似。總之,這就像宋朝另一詞人韓琦所言:「如年長晝難過,入夜更銷魂。半窗淡月,三聲鳴鼓,一個愁人。」白天已難過,入夜更銷魂,是詞人的共同心境。除了離別酒,平常聚會也是可以聽到哀歌。而這歌未必就哀,完全是心情使然。【採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金觥是指酒器,持酒聽歌,歌不哀而心哀,自是容易醉酒。這是歐陽修的作品,參照他另一名句「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訴衷情),應該可以理解,他有時對歌女的描述是深情而貼切的。顰是皺眉頭的意思,欲笑還顰能斷人腸,想必是有酒的催化,詞人飲酒聽歌觀美人,極聲色之欲,卻不如一般人沉溺,總是以文學創作來提振自己,這也是為什麼這些詩人、詞人大多數同時也是當朝重臣的原因。不過,有時詞人在酒席中還是會聽到一些哀歌。例如先前提過「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這「湘江曲」就是哀歌。先前也提過,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三人感情深厚。有一年舜南巡死於蒼格,葬於九疑,娥皇、女英正走到洞庭湖畔的湘江旁,兩人痛哭,淚水滴在竹上成斑痕點點,當地人稱為「湘妃竹」,兩人稍後投湘江自盡,成為湘江之神,魂魄也化為「水仙花」。 唐朝詩人劉夢得寫過「瀟湘神」兩首:「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若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湘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瀟、湘二水匯於湖南零陵,所以瀟湘是不可分的,在詩詞中,所有的深情、思念,都可以用瀟湘兩字來表達、隱喻,用這故事譜成的「湘江曲」,自然是美極而哀,現在是聽不著了,想當年一定讓不少文人為之泣下,愁酒也不知多喝了幾杯。【更漏子】夢期疏,書約誤,腸斷夜窗風雨。燈暈冷,漏聲遙,酒消愁未消。想天涯,芳草碧,人與芳春俱客。憑杜宇,向江城,好啼兩三聲。這是宋朝詞人王大簡的作品。「燈暈冷,漏聲遙」講的是夜伴孤燈又聞更漏的哀凄情景,此時酒已醒,新愁又來,自然是愁未消。【更漏子】夢期疏,書約誤,腸斷夜窗風雨。燈暈冷,漏聲遙,酒消愁未消。想天涯,芳草碧,人與芳春俱客。憑杜宇,向江城,好啼兩三聲。這是宋朝詞人王大簡的作品。「燈暈冷,漏聲遙」講的是夜伴孤燈又聞更漏的哀凄情景,此時酒已醒,新愁又來,自然是愁未消。 「杜宇」指「杜鵑鳥」。據說,杜宇是古時蜀國的君主,又稱「望帝」,唐詩「望帝春心托杜鵑」就指杜宇的故事。望帝很受蜀人的愛戴,有一年春天二月,杜宇歸隱,把王位傳給宰相開明,當時正是鵑鳥啼叫的時候,蜀人很懷念他,便把鵑鳥稱為「杜宇」,詩詞中的「蜀鳥」也指杜鵑鳥。不過另一種說法卻不一樣,指稱杜宇私通宰相開明的妻子,後來自己覺得慚愧而死去,靈魂化為鵑鳥,所以鵑鳥被稱為「杜宇」或「杜鵑」。宋朝寇準寫過「杜鵑啼處血成花」,聽說杜宇鳥哀泣成血,化成的也就是杜鵑花。杜鵑鳥口大尾長,叫聲凄厲,而且是向著北方啼叫,聽說每一聲都像在叫「不如歸去」,容易讓遊子起了鄉思,所以這鳥又稱「子規」。不論稱「杜宇」、「杜鵑」或「子規」,在中國文人眼中,都是哀思,尤其客居他鄉,夜半聞子規,更是心裡泣血。【月當窗】看朱成碧,曾醉梅花側。相遇匆匆相別,又爭似,不相識。南北。幾時重見得?最苦子規啼處,一片月,當窗白。這是宋朝詞人張輯的作品。會「看朱成碧」,自然是醉了。醉而客居觀月,月夜又聞子規啼,難怪文人稱此「最苦」。子規啼聲凄厲,聽說也有泣血而死的,更讓文人為之傾倒。另一詞人王質寫了一首專門描述子規啼的作品:【聞杜鵑】眼將穿,腸欲裂,聲聲似向春風說。春色飄零,自是人間客。不成淚,都成血,暮暮朝朝何曾歇?叫徹斜陽,又見空山月。歷來關於杜宇、杜鵑、子規的文字很多,大抵都是哀聲,有點像砧上搗制冬衣的聲音,都會讓遊子興起返鄉不得的愁思。文人喝酒,有人聽到的是這種哀聲,有人聽到的是絲竹聲,而絲竹聲未必都是悅耳的,其中也有很多酒後的哀聲。【一剪梅】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團燕月照窗紗,樓上胡笳,塞上胡笳。玉人勸我酌流霞,急捻琵琶。一從別後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這是南宋詞人汪元量被元兵俘往北方的作品。胡笳這種樂器的聲音也是哀怨的,塞外的胡笳聲和歌樓上的胡笳聲在想像中交錯,也就想起南邊故國遠方的人。琵琶這樂器奏出的也是怨曲,妳急捻、緩捻也沒用,反正儘是愁思。寄梅花是典故,把江南春色托梅花寄給遠方之人。可是寄了梅花之後,你或許有了春色就不回來;不寄梅花又怕你太過寂寞,真不知如何是好。「欲寄梅花,莫寄梅花」,有點元朝姚燧散曲:「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心千萬難。」的味道。琵琶能奏哀曲,聽歌的人未必弄壞心情,但看所持的心意如何,像歐陽修這樣的大家、這樣的醉翁,持酒聽歌,自然會有不同的作品。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團燕月照窗紗,樓上胡笳,塞上胡笳。玉人勸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緩捻琵琶。一從別後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浣溪沙】堤上遊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重人。綠楊樓外出鞦韆。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六么」是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寫道:「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歐陽修在「六么催拍盞頻傳」之中,還能「白髮戴花君莫笑」,還能有「人生何處似尊前」之嘆,就是另一種胸襟和氣度,不能只視為「及時行樂」。 自號「山谷老人」的「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也有和歐陽修類似的心境:【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無情歌杯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黃庭堅的「付與時人冷眼看」,比歐陽修的「白髮戴花君莫笑」多了幾許的不稱意,意境上略差,不純粹是心甘情願的自在,已經多了幾分狂態。【清平樂】今朝欲去,忽有留人處。說與江頭楊柳樹,系我扁舟且住。十分酒與詩腸,難禁冷落秋光。供取春風一笑,狂夫到老猶狂。這是和歐、黃同為宋朝詞人的戴復古作品。戴復古的狂態自露,和黃庭堅略有不同,大抵更為率直。例如,戴復古還有這樣的作品:【西江月】宿酒才醒又醉,春窗欲雨還晴。柳邊花底聽鶯聲,白髮莫教臨晚鏡。過隙光陰易去,浮雲富貴難憑。但將一笑對公卿,我是無名百姓。詩人詞人離不開酒席,入耳的聲音也能化成各種愁緒,而這都是仰賴酒來催化,有如陸遊、陸放翁的「慣眠古驛常安枕,熟聽陽關不慘顏」,也有如晏幾道、晏小山的「午醉西橋夕未醒,雨花凄斷不堪聽」,情境不一。宋朝另一詞人晁沖之看盡了柳堤離別,也不禁問了一句:「試問無情堤上柳,也應厭聽離歌?」,也因此發出「把酒勸君,閑愁莫聽,留取笙歌住」的期待。如何由悲入淡,需要一些本事。【醉鄉春】喚起一聲人悄,衾冷夢寒窗曉。瘴雨過,海棠開,春色又添多少?社瓮釀成微笑,半破癭瓢共舀。覺傾倒,急投床,醉鄉廣大人間小。這是秦觀秦少游的作品。有一天他醉在一個老書生家,當地有海棠橋,到處都開有海棠花,第二天早上被鳥叫聲驚醒,發現一片春色大好,此時再投醉鄉也無妨。「喚起」是一種鳥的名稱,又稱「春喚」、「報春鳥」,最常於春天的早上鳴叫。醉酒之後被報春鳥喚醒,即使前一晚聞胡笳、琵琶、羌笛,哪怕是空階夜雨、子規夜啼,這時看到海棠花開的春色,心情自然大好。社瓮是春社釀酒的瓮子,因為心情好,這酒在詞人眼中也「釀成微笑」,可愛至極。直至再醉,只要倒在床上,也可以自以為醉鄉廣大,相形之下,人間未免太小了。秦少游的作品少有這股的人生趣味,也許換一個場景,這「喚起」的鳥鳴就不一樣了。例如唐人金昌緒寫:「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這黃鶯的叫聲驚醒我的夢,我在夢中無法到遼西和郎君會面,難道不該打起它們,讓我繼續作夢嗎?【御街行】霜風漸緊寒侵被,聽孤雁,聲嘹唳,一聲聲送一聲悲。雲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塔兒南畔,城兒里,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請教且與,低聲飛過,那裡有人人無寐。這是宋朝無名氏的作品,雖然沒酒,內容相當清新,手法也很特殊,怨而不哀。詞人自己睡不著,半夜聽著孤雁的叫聲,深怕這雁子飛過情人家也擾亂對方思念自己的情緒,只好仔細叮嚀,到了那個塔、那個城、那個橋、那個樓,一定要輕輕、靜靜,不要吵到她,因為她一定也是睡不著而專心想念著我。同是鳥鳴。聽在文人耳中就是不同,看來是心情的不同。詩人、詞人飲酒聞聲,其實是未聞,完全還只是停留在酒和心情的層面。因此一代名將岳飛也不免在他「滿江紅」之外的詞作中哀嘆:「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如此心境,只好再喝一杯吧?第六章 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宋朝女詞人不乏才氣縱橫、不讓鬚眉者,例如李清照就是大家熟悉的。她的作品歷來都很受注意,而且普遍為大眾所喜愛,算得上是雅俗共賞。提起宋朝有名的詞人,很少不提到李清照的。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父母都系出名門,她嫁給趙明誠,也是頗具才氣的讀書人,夫妻倆人婚姻生活極為甜蜜,也流傳很多佳話。趙明誠考證金石書畫,作「金石錄」流傳,得力於李清照的幫忙很多。趙明誠於戰亂中病亡,李清照又活了廿六年,約七十三歲才過世。期間,有一種說法是她曾經改嫁,但歷來爭辯很多,和她的文學創作生涯也沒有什麼相關。比李清照略早廿年出生的朱淑真,向來被視為宋朝另一重要的女詞人,有些時候,朱淑真是和李清照並提的。朱淑真的命運坎坷,雖然家世也不錯,嫁的丈夫卻是市井中人,不曾有過趙明誠、李清照那段的神仙生活。朱淑真的丈夫也早死,她搬回娘家居住,也有說法指出她曾經改嫁,而第二任丈夫雖然中舉入官,後來卻依附叛黨,朱淑真不齒丈夫的為人,乾脆寄居在尼姑庵中,後來投錢塘江自盡,不過四十三歲而已。朱淑真的一生如此滄桑,難怪自號幽棲居士,也編了自己的作品集名為「斷腸詞」。在娘家寄居期間,每到春天,她就降下幃幕打坐,別人問她為什麼這樣,她竟回答:「我不忍見春光也。」讓人鼻酸。 不論是朱淑真、李清照,在她們的作品裡也還是有酒,有閑愁的酒、有相思的酒、有豪邁的酒。不管她們當時是真喝、假喝,酒字、酒意從女詞人手中宣洩,意境和男性詞人究竟有些不同。而男詞人在酒宴與歌舞女郎交遊,有些人竟至迷戀,主要是這些歌舞女郎也有少數是頗具才情的,就連皇帝後宮的佳麗,寫起詞來也不乏佳作。她們這類女詞人作品中的酒,又和朱淑真、李清照的酒不同,屆時可以分別品味。 在進入女詞人酒的世界之前,這裡要先介紹另一個女作家唐婉,她也是故事「釵頭鳳」的女主角。有人稱她為唐琬。唐婉是宋朝大詞人陸遊、陸放翁的表妹。根據記載,她嫁給陸遊時,兩人吟詩作對,相當恩愛,然而陸遊的母親不喜歡唐婉,逼得兩人只好離婚。兩人分手之後,陸遊還偷偷在外安置唐婉,不時會面,不料消息被陸遊的母親知道,兩人只好黯然斷絕關係。陸遊後來再娶,唐婉也嫁給一個名叫趙士程的名士。 過了幾年,有一天陸遊到禹跡寺附近的沈氏庭園游春,碰到了趙士程、唐婉夫婦,唐婉很大方介紹陸遊給趙士程認識,趙士程也坦然以對,還置了酒席宴請陸遊。陸遊酒後相當感傷,就在沈園壁上題了一首「釵頭鳳」:【釵頭鳳】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唐婉見狀,也十分難過。根據記載,她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至於是當場和,還是事後瞞著趙士程而作,就不得而知了。唐婉的作品如下:【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黃滕酒,是當時官方釀的酒,也稱黃封酒。一杯別後重逢的酒,迸出兩首感人的作品;一段凄涼幽怨的故事,也因此流傳至今。陸遊初作「釵頭鳳」才三十多歲,四十年後再游沈園,沈園已換了主人,唐婉也已死去,他仍對前妻念念不忘,再題了一首作品於牆壁上,其中有「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等悲傷的句子。七十五歲時,他又有懷念沈園、懷念唐婉的詩作。八十一歲時,他還寫了「夜夢遊沈氏園」的絕句,一生情結糾葛,到老仍不得解,痴情已極。蘇東坡曾寫過一種名為「姑惡」的鳥,他批註指出,這是一種水鳥,相傳是媳婦被姑(婆婆)虐待而死所化生的,啼聲有如「姑惡」。而陸遊也有夏夜舟中聞姑惡有感而發的作品,一般也是認為暗傷心唐婉的遭遇。不過,陸遊的母親為何不滿唐婉,這倒是個謎,或許唐婉未必沒錯。例如,陸遊和唐婉自小熟識,情投意合,又加上各自文採風流,可設想初婚就十分纏綿,或許唐婉沒注意到侍奉婆家的種種禮節也說不定,不能全怪陸遊的母親。比起陸遊和唐婉的遭遇,趙明誠和李易安的境遇讓人稱羨。【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瑞腦,是一種香料。金獸,是指製成獸形的香爐。疏影、暗香通常用於描述梅花,但此處是秋天、西風,把菊東籬下,暗香指的是菊花之香,也有前面香料之香。這是李清照的作品。「東籬把酒黃昏後」,顯示女詞人在丈夫遠行時,也偶爾在花間飲起愁酒,相思是很寂寥的,乃至人比黃花還瘦。趙明誠和李清照共度很多好時光,但是他也常外出為他自己研究的金石之學找資料,甚至兩人在北宋末期也曾遭遇靖康之難、金人南侵的國難,戰亂中畢竟有夫妻分離的相思之苦。不過,比起後來趙明誠死後李清照獨居的悲哀,這作品表達的應該還屬於閑愁的一種,只是美感十足,成為名作。聽說,趙明誠接到李清照寄來的這首作品,非常欣賞,卻也有些不服氣,自己就苦思了三天,也做了五十幾首詞,然後把李清照的這首作品混入其中,一起拿給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了好一陣子之後,說:「其中最好的只是三句。」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只好服氣李清照的才華,卻也以李清照為榮。李清照的女性婉約,表現的酒意也婉約,常常是睹物思情,見花起意。下面兩首曲牌都是「如夢令」,意境略有不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一首作品是回憶年少遊樂的情景,自題「酒興」,雖言沉醉,當不至於,而文中如「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是很美的畫面,連一點點閑愁也找不著。第二首作品則是丈夫不在身邊的思情,「濃睡不消殘酒」,就有了揮不去的愁緒。酒醒之後,問著捲簾的婢女,院子里的海棠花如何?對方不經心回答,但是我想,一夜風雨,應該是紅花少了,綠葉相形肥大了吧?這種非常女性化的閑愁,非李清照寫不來。而李清照之所以成為大家,是她的愁、酒自如,不局限於對花對酒。【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春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沉水,也是香料名,指沉水香。「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講的是明明白白的鄉情,「香消酒未消」,講的則是鄉愁未消。李清照也曾經歷國家的戰亂,詞人的鄉愁,其實也是感時之作,不完全是兒女私情,在北宋末期和南宋的其它詞人作品中,是常見的題材。【蝶戀花】永夜厭厭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長安,在中國文學中有思故國的隱喻,李清照是一代詞人,「空夢長安」自然也有歸不得家鄉之嘆,這作品應該寫於她南遷避難之後,也可能同時是趙明誠死後,國讎加上思念丈夫,格外凄婉。而這首作品的內容,表面上傷春、惜春,寫到「醉莫插花花莫笑」時,已有不得已的悲哀,如果真有黍離之嘆,她的胸懷一如文字,也是不讓鬚眉。女詞人寫酒,可以是男人般的豪邁,通常卻是多了一些溫柔,像李清照最有名的作品「聲聲慢」雖然與酒分不開,但是飲的是薄酒、淡酒,愁懷儘是女性的幽怨,是至情的表現。【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正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聲聲慢」寫盡了百般無聊,卻一字一句平鋪直敘,起首的迭字更膾炙人口。有些詞評家考據認為這是無名氏的作品,不過,大抵還是以為這是李清照的力作,而且是千古佳作,朱淑真也有「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類似的筆法。「獨自怎生得黑」可能是當時的白話,「黑」字有人解釋是指黑夜。而「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讀在酒徒口中,真正是大有意思。淡酒已不如我意,三杯兩盞又只是淺酌,怎麼敵得過晚來風急?早知如此,喝些烈酒、多喝些酒,醉了也不必體受這無聊、寂寞與悲哀了。【憶秦娥】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吹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李清照很多好作品出現的時代可能是趙明誠死了以後。她不像蘇東坡、賀方回有直接悼念亡妻的作品,反而以一種深刻的無奈表現對伴侶的懷念。「又還秋色,又還寂寞」,說是女人特有的哀思也好,總是深情款款的另一極致,而這情,還是來自酒後更濃,到最後就像很多男性詩人、詞人,只好以酒澆情、以酒澆愁了。【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團茶,是當時名貴的貢茶,上有龍鳳的圖樣,又稱龍鳳團。王粲寫過「登樓賦」,他字仲宣,所以稱仲宣懷遠,此處講獨自登樓遙望遠人的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這已是酒國常客、醉鄉遊子之語,想像不出是出於女子之口。大家以為李清照的詞美,她的凄苦、她的真性情,才是應該關照的另一領域,雖不似朱淑真的斷腸,情境已相當。【阿那曲】夢回酒醒春愁卻,寶鴨煙銷香未歇。薄衾無奈五更寒。杜鵑叫落西樓月。這是朱淑真的作品。「寶鴨」指鴨形的香爐。整個氣氛,和李清照不是很類似嗎?有煙、有香、有景、有愁,更重要的,這兩位女詞人都有酒。朱淑真的境遇,先前已略提過。她兩次婚姻都不如意,一度還不忍見春光,而由部分作品看,她還是思人、惜春總總閑愁,可見女詞人的感情世界未必這麼單純。【江城子】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昨宵結得夢夤緣,水雲間,悄無言,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展轉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對著酒杯,想起以前在一起的總總歡樂,如今卻是見一面也很困難。女詞人心裡想念誰,現在已經無從查考,從字裡行間,總是應該有個「萬般千種、相憐相惜」的心上人吧?【蝶戀花】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朱淑真一度不忍見春光,如今是「把酒送春春不語」,創作的年代和心境又是難查考的。不過,男性詞人雖然多有惜春之作,如歐陽修「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朱淑真則是幽然送春。心境已老,春天留不留下來又何妨?也難怪所作稱為斷腸詞。宋朝還有一些女詞人,作品流傳不多,卻有濃郁的酒意,其中包括章文虎的妻子劉彤。【臨江仙】千里長安名利客,輕離輕散尋常。難禁三月好風光,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記得年年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無千日酒,空斷九迴腸。如果不考慮作者的女性角色,放在宋詞選本當中,這無疑也是佳作。男性詞人描繪女性心裡很有細緻深刻處,女性詞人自己作品中,偶爾反而有几絲男人的豪氣。文中「恨無千日酒,空斷九迴腸」,千日酒是可以一醉千日的酒,如果可以一醉千日,自然就不擔心腸斷了,千日之後再喝一杯,一杯再一杯,永遠沒有腸斷的問題。南宋有一位吳秀才,他女兒自幼聰慧,能作詩詞,只因家貧,被富家子弟強擄,有人告她與人姦淫,因而入獄,後來官員命她即席創作,滿座皆驚服於她的才華,她也被釋放了,因為才名遠播,後來有幸嫁給名門之後為妾,改名吳淑姬。她這作品如下:【長相思令】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這是即席詠梅的作品,其中「醉眼開、睡眼開」來得輕鬆有韻味,不輸名家。宋朝有一些宮女也能作詞,不乏佳作。【望江南】今夜永,說劍引杯長。坐擁地爐生石炭,燈前細雨好燒香,呵手理絲簧。君且住,爛醉又何妨。別後相思天萬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箇斷人腸。這是南宋宮人吳昭淑贈當時詞人汪元量的作品,她被元兵擄到北方,汪元量獲釋回南方。「說劍引杯長」大有煮酒論劍的豪氣,而念及別後相思之苦,突來一句「爛醉又何妨」更見男兒本色。酒國本就有女英豪,真是不可小看。不過,酒而斷腸,不管男男女女,總是逃脫不了。對一些詞人而言,這莫非是宿命?南宋有個軍妓嚴蕊,曾經寫了一首帶酒的小詞,改變了她的命運,故事很悲慘。嚴蕊多才多藝,在今浙江省為軍妓,當時知府名叫唐與正,曾要她在酒宴中即席針對白色、紅色桃花作詞,她當場作寫了一曲「如夢令」,內容如下:「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武陵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在,這裡呼應桃花。唐與正和席間文人雅士對嚴蕊的才情都很驚訝,唐與正也很看重她。後來,宋朝有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唐與正與軍妓亂來,著手調查,下令把嚴蕊關進牢里,幾次開庭訊問,雖然談不上嚴刑烤打,卻也杖責過幾次,嚴蕊始終不肯承認和唐與正有不正常的關係,唐與正因此沒事,嚴蕊也一直被關在牢里。緊接著在當地當知府的是岳飛的兒子岳霖,他也重審這個案子,因為可憐嚴蕊的遭遇,當庭要她作詞來替自己辯白,嚴蕊就在堂上寫出以下的作品:【卜運算元】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詞裡面還是不提她和唐與正的關係,只強調自己不是愛風塵生活,只是命運使然,就像百花由春神東君做主開落一般。文末「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講得凄涼,岳霖也釋放她,命她從良。就這樣,寫了一句和酒稍征有關的「人在武陵微醉」,先讓自己備受寵愛,再因此惹來災禍,又引起朱熹和岳霖這般的歷史人物注意,真是始料未及。宋朝也另有一位名妓聶勝瓊,因為作了一首詞,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且得到很好的歸宿。據說,聶勝瓊是長安城內的名妓,能歌能曲,很被注意。有一位禮部的官員李之問到長安辦事,和聶勝瓊兩情相悅,後來要返鄉時,聶勝瓊在蓮花樓設宴餞行,即席唱了一曲,講到「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李之問聽了很感動,又留下來陪她。一個月後,李之問不得不離開,聶勝瓊在他走了以後作了一首詞,請人趕在路上送給李之問:【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後,別個人人第五程。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長安城內有個鳳凰闕,常用「鳳城」代表長安或京城。「人人」,就好像現在很親昵講「心上人兒」。送別一程又一程,第五程表示送得很遠。李之問收到詞,很謹慎地收好,沒想到回家後,還是被太太發現了。李太太問道這是誰的作品,李之問據實以告,原本家庭要起風波,卻因為李太太很欣賞聶勝瓊的才情,而有了戲劇性的變化。李太太知道自己先生很喜歡聶勝瓊,於是動用私房錢,派人到長安把聶勝瓊贖回來,讓她嫁給李之問為妾。而聶勝瓊到了李家,對李太太也很恭順,傳為佳話。嚴蕊、聶勝瓊這樣的歌妓身分,自然無法和李清照、朱淑真相比,才情可能也略遜一籌,但是因作詞而改變一生,詞作又和酒略微沾上邊,在結束本書滿篇醉話時,正好品味這兩個故事,或許可以用來下酒?
推薦閱讀:

徐渭詩詞選
【秋霜詩詞】第一百四十八期
詩詞漫談:【古詩詞中的山水田園】
淺談「虛實相生」法在詩詞中的妙用

TAG:人生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