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用藥特點
有人講「小兒用藥只需注意按年齡折算劑量就可以了。」實際不是這樣的。折算劑量雖然重要,但是對於小兒的合理用藥來講,差距尚遠。因小兒處於不斷發育的時期,新陳代謝旺盛,血循環時間比較短,肝、腎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對藥物排泄比較快,同時伴隨著年齡增長,對藥物的轉運、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趨完善,各年齡段的用藥特點是不一樣的:
(1)新生兒期用藥特點。新生兒皮膚薄,皮膚局部用藥吸收比較多,要注意過多引起中毒。不同藥物經口服後,胃腸道吸收的差別非常大。皮下與肌內注射因周圍血循環不足常常影響藥物吸收與分布,靜脈吸收最快,藥效可靠。有一些藥物如磺胺葯應用後,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加重,甚至侵入腦組織引起核黃疸,所以磺胺葯不宜用於新生兒。因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某些酶類缺少,某些藥物應用後會引起生命危險,如氯黴素會引起新生兒灰嬰綜合征,嚴重的可致死;新生兒腎功能發育不全,對巴比妥類、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等藥物排泄緩慢,直到滿月後,腎功能才漸漸完善。
所以,一般新生兒用藥量要少,用藥間隔時間要適當延長,同時用藥時間也不宜過久,要不然易發生中毒。
(2)嬰兒期用藥特點。出生後28日至滿3歲,叫嬰兒期。嬰兒期的吞咽能力差,大部分不會自服藥品,口服給葯要注意不要誤入氣管,尤其是石蠟油等藥物,誤入後會引起吸入性肺炎。嬰兒期的腹瀉,不要過早應用止瀉劑,以免腸內毒素吸收增多,病況加重;便秘時要從改善飲食著手,適當加些包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或者餵食一些蜂蜜等,不要一便秘就用瀉藥。
嗎啡、哌替定等藥物容易引起中毒,抑制呼吸,一般不宜用;但是嬰兒期對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鎮靜葯,耐受性都較大,年齡越大,劑量也相對偏大。
(3)兒童期用藥特點。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但是機體還沒有成熟,對藥物的反應和成年人各有不同。如對於鎮靜葯、阿托品、磺胺類葯、激素等的耐受性較大;酸鹼類藥物比較易發生酸、鹼血症;應用利尿葯比較易引起低血鉀、低血鈉現象;應用大量或多類抗生素(特別是口服廣譜抗生素時)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四環素可以使牙釉發育不良、牙齦發黃,所以7歲之內忌用。
用藥時,必需熟悉使用方法與注意要點,發生副作用時及時採取措施。
推薦閱讀:
※【葯事】萬古黴素用藥經
※進補常用藥酒-養心安神
※真菌性皮膚病的用藥原則
※豬場臨床常用藥物指南
※高血壓合併腎功能不全,如何用藥?
TAG: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