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伴君如伴虎:漢武帝的丞相們

丞相,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到了清末,連個「丞相」名號都沒有的李中堂,仍然被歪果仁看作除了皇帝以外最有權勢的人。高處不勝寒,在光鮮的背後,相權始終被皇權提防和限制,尤其是那些乾綱獨斷的雄主。

以漢武帝為例,在他統治的54年間,一共換了13任丞相,平均4年一換,而善終的也只有寥寥幾位。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可憐蟲們:

一、衛綰

衛綰在漢景帝後元年間出任丞相,是無為而治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他是一位忠厚長者,為官理事,守職而已。他從開始當官直至位居丞相,始終無所建樹也沒有過失。景帝認為他敦厚老成適於少主,對他很尊重信任,賞賜很多。

漢武帝即位後,想有一番作為,但受到竇太皇太后的掣肘,就先從文化領域入手,下詔舉薦賢良方正敢言直諫者,由皇帝親自考試。衛綰緊跟形勢,提出在所舉的賢良文學方正之中罷除法家和縱橫家這兩個學派。這引起了竇太后不滿,但因他是前朝老臣,最終找了個借口讓他告老還鄉。

二、竇嬰

竇嬰是竇太皇太后的堂侄,屬於廣義上的外戚。衛綰去職後,竇嬰在各方勢力的博弈下,被推上了丞相之位。一則是他的外戚身份使太皇太后不至於抵觸;二則是王太后的弟弟田蚡為了自己能當太尉,就推舉竇嬰為丞相;三則是竇嬰喜好儒學,很合漢武帝的口味。

而歷史一再證明,這種脆弱的平衡,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立刻崩潰。漢武帝的瞞天過海怎麼能逃得過太皇太后的法眼,御史大夫趙綰因為奏請朝政不必對太皇太后奏報而惹其大怒,於是趙綰、王臧被迫自殺,竇嬰和田蚡也分別被免除了職務。

後來竇嬰與田蚡交惡,竇嬰這個愣頭青不肯服軟,拿出所謂景帝的遺詔,想壓制田蚡。結果可能是景帝當年老糊塗了,給竇嬰的遺詔沒有副本,在檔案中根本查不到,這簍子捅大了,誰也兜不住,竇嬰因為矯詔而被斬首。

三、許昌

許昌是個人名,不是地名。竇太皇太后把侄子趕下台去,換了個更聽話的許昌,他自然事事都聽太皇太后的。可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了,還能撐幾天?果不其然,太皇太后一死,漢武帝立馬以治喪不力為由將許昌罷免。

四、田蚡

田蚡是漢武帝的舅舅,同時也尊奉儒家。論血緣論政見,他做上丞相都是理所應當的,但是這哥們人品實在太差。做了丞相以後,田蚡愈發驕橫奢侈,建造的住宅比所有大臣的都好,家中黃金白玉、美女珍玩都多的不可勝數。

每次上朝奏事,他都坐著說大半天,漢武帝根本插不上話,他直接推薦人做官,權力快要比皇帝大了。漢武帝很不耐煩:「你任命完了嗎?也該我任命官吏了。」他又請求把考工署的土地撥給他以擴建住宅,武帝終於怒了,反問道:「你怎麼不幹脆要武庫?」

武庫是京師的軍械庫,要不把武庫給你,你搞事吧。這帽子太大了,田蚡扛不住了,沒想到這個外甥這麼硬氣。他趕緊收斂起來,甚至裝瘋賣傻(一說是嚇傻了),不久就病死了。而後來田蚡勾結淮南王劉安的事情敗露,漢武帝狠狠地說:「要是田蚡還活著,非誅他三族不可!」

五、薛澤

薛澤是屬於那種躺贏的人。田蚡死後,漢武帝讓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韓安國代理丞相,如果不出意外將很快轉正。結果韓老將軍駕車的時候不小心摔傷了腳,不能理事,薛澤因為資歷老,就接過了丞相職位。他無所作為,最終被免。

六、公孫弘

漢初以來,丞相一職都由封侯的功臣擔任,而公孫弘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他是出身賢良文學的儒生。他第一次被推舉的時候,因為應答不合漢武帝的心意,就乾脆稱病辭職了。第二次再被推舉,他就學乖了,小心揣摩聖意,以一篇文章打動了漢武帝。

幾年之後,公孫弘做了御史大夫,但是仍然艱苦樸素,蓋的被子還是布面的,另一位名臣汲黯說他沽名釣譽。公孫弘舉了管仲奢侈和晏嬰勤儉,卻都使齊國富強的例子,說這是小節無可指摘。漢武帝無話可說,更加器重於他。

他做了丞相之後,折節下士,廣納賢才,而自己厲行節約,每餐只吃糙米飯和一個葷菜,大部分俸祿都用來供養賓客。但另一方面,他也對異己分子進行打擊報復。總的來說,他表現出「外方內圓」的特徵,在職期間多有建策,但是漢武帝一強硬,他就服軟。公孫弘在任上壽盡而終。

七、李蔡

李蔡是李廣的堂弟,他繼承了李氏家族的悲劇基因。他曾作為輕車將軍,跟隨大將軍出擊右賢王,因功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他出任丞相。三年後,李蔡因侵佔了景帝陵園前神道兩旁的空地而獲罪,他不願受審判,便自殺了。

八、庄青翟

庄青翟出任丞相時,有人盜挖文帝陵中的錢幣,他便與御史大夫張湯約好一起向武帝請罪,可是到了武帝面前,張湯卻沒有請罪,因此交惡。庄青翟手下的三名長史憤憤不平,上書誣告張湯,沒想到張湯如此剛直,居然自殺了。漢武帝大怒,處死了三名長史,將庄青翟下獄。他惶恐不安,也自殺了。

九、趙周

相比之下,趙周更是死得莫名其妙。元鼎五年九月,朝廷祭祀宗廟,列侯都要獻納黃金。有一百零六名列侯因為黃金重量或成色不足,被剝奪了爵位。趙周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獻黃金不足卻不上報,被捕下獄,不久也自殺了。

十、石慶

石慶為人敦厚謹慎,事事都不做主。元封四年,朝廷商議流民徙邊,漢武帝認為石慶年老,沒有與他商量,批准丞相可以回家休息,而讓御史大夫主持此事。石慶慚愧,認為皇帝瞧不上自己,趕緊上書請辭。漢武帝下書責備他,說現在是多事之秋,怎麼能說不幹就不幹了?石慶只好繼續任職,卒於任上。

十一、公孫賀

公孫賀也是武將,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所以當被拜為丞相後,跪在地上哭著不肯接受印綬。漢武帝不允,他只好硬著頭皮上任。他因兒子公孫敬聲違法入獄,便主動請纓,抓捕遊俠朱安世來贖罪。朱安世也不是省油的燈,聽說此事,便大笑道:「丞相就要被滅族啦!」

朱安世是江湖中人,知道不少人的底細,他在獄中上書,控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建巫祠詛咒皇帝,還在皇帝去甘泉宮的馳道上埋了木偶。病中的漢武帝大怒,下令追查,公孫賀父子被關進監獄,經審訊後罪名確鑿,株連三族。

十二、劉屈氂

劉屈氂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子,西漢宗室。他在太子巫蠱案中的表現,我們就不提了,他也算是奉命行事。一年之後,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出征時,請他勸皇帝立昌邑王為太子,昌邑王劉髆是貳師將軍妹妹的兒子,而李廣利的女兒是劉屈氂的兒媳,因此兩人一拍即合。

人要作死攔都攔不住。當時漢武帝正嚴查巫蠱,有人告發丞相指示其夫人前往巫祠,祈禱詛咒皇帝,還與貳師將軍同謀,想立昌邑王為帝。有關部門調查屬實,判為大逆之罪。漢武帝下詔將劉屈氂遊行示眾,然後腰斬於東市,株連三族。

十三、田千秋

田千秋在太子劉據慘死以後,上書婉言相勸:「兒子調動父親的軍隊,頂多挨頓鞭子罷了,太子犯了過錯誤殺了人,又算得了什麼呢?」漢武帝心中有愧,他也明白當初太子是惶恐不能自保才殺江充的。田千秋沒有什麼功績和資歷,只因一紙奏書得遇垂青。

劉屈氂被殺後,田千秋繼任丞相。漢武帝已經六十多歲了,到了耳順之年,再加上晚年喪子,心也軟了。田千秋與官員們一起上書,請漢武帝「施恩惠,緩刑罰,玩聽音樂,養志和神」,不必擔憂國事,都被一一採納。田千秋一直到漢昭帝時才卒於任上。

細細算來,漢武帝的十三任丞相,瘋了一個,被殺兩個,自殺三個,被免四個,真正善終的只有公孫弘、石慶、田千秋三個。自漢武帝設立內朝以後,丞相權力衰落,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皇帝所需要的不是精明能幹的丞相,而是一隻花瓶罷了。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一個人的命運吶,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經歷了文景之治的人們,覺得一切都將習以為常,卻很少有人意識到,未來已來,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推薦閱讀:

首烏食療:用這種藥材煮的長壽粥,竟成為漢武帝御膳!
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8  董生對策
揭秘漢武帝二子劉閎的悲慘結局:只是一場陰謀嗎
此人背叛秦始皇,叫板呂后,撐到了漢武帝,兒子死絕只能傳位孫子

TAG:漢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