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錢幣美學賞析——材質與形式之美
06-20
成書於南北朝蕭梁年間(503—557)劉潛的《劉氏錢志》和顧煊的《錢譜》是目前已知我國最早的專業錢譜,可原書已佚。錢幣書籍保存最早的有南宋時期洪遵《泉志》十五卷,直到明清時期撰寫錢譜才出現了繁榮的可喜局面。乾、嘉年間,社會盛行訓詁和考據之風,大批知識分子參與其中,錢幣學的研究隨之興盛起來。至此以後,古錢的收藏日豐,著錄多而又精,如梁詩正等奉敕撰《欽定錢錄》、陸廣岑撰《續泉志》、鮑康撰《續泉匯》等,其中不乏體例嚴謹、考證翔實、富於創見的著作,都為後人考證古錢提供了參考依據。直到民國後的30年代至40年代,我國錢幣學研究才真正意義上地進入到系統研究的階段。 1938年,丁福保編印的《古錢大辭典》一書集傳統錢幣學之大成,在我國錢幣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解放後,我國的錢幣學研究延續著民國時期的歷史進程和傳統繼續向前發展,學者和收藏家在古錢幣研究上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總體而言,他們的研究大多出於收藏的目的,帶有濃重的鑒賞性質,並沒有重視古錢幣所蘊涵的歷史文化信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古玩市場的收藏活動日益活躍,不少珍品陸續從國外購回,古錢幣收藏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歡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古錢幣的收藏和買賣活動之中,古錢幣的歷史價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古錢幣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卻在經濟利益的掩蓋之下為大多數人所忽視。 欣賞古錢幣的時候,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便是錢幣的色澤、形狀和錢面上的文字、紋飾或圖案,及至拿到手中,又掂量出錢幣的大小、輕重和光滑、粗糙與否的手感,這些直觀的感受直接形成了我們對錢幣的審美判斷。清朝古錢學家翁樹培說他研究錢幣的時候,「辯之於其字、於其形、於其色、於其質、於其聲;兼此五者,而精審焉」 1、天然本色的材質 先秦時期,由於真貝數量不夠,不能滿足流通需要,曾選用仿製貝代替,有石貝、玉貝、骨貝、銅貝等,最後穩定在銅貝上。銅貝的出現,奠定了銅作為古代主要幣材的基礎。我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青銅的顏色會隨著錫含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由赤銅色(紅銅)經赤黃色、橙黃色,最後變為灰白色。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天時」和「地氣」的差異,因而各時代的錢幣銅質不同,各個朝代、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各有特點。現有的考古資料表明,我國最早的布幣是空首布,最早的刀幣是尖首刀,它們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擔當專門貨幣職能的青銅鑄幣。圜錢和蟻鼻錢都是在其後產生的。 秦、漢錢幣是在我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下鑄造的,錢幣的鑄造有一套合金標準,即戰國秦半兩的標準。西漢五銖自元狩五年(前118年)鑄行開始,至公元6年王莽居攝改制,共鑄行120餘年。五銖錢含銅量普遍較高,絕大多數在60%以上,且含錫量相對比較穩定,大都在2-5%,含鉛量普遍較低,絕大多數在20%以下,但波動較大。總體而言,西漢五銖錢合金組成整體比較穩定。 王莽執政期間,數易幣制,但研究表明新莽錢的合金組成非常規整劃一,合金組成大都集中在銅80-90%、鉛5-10%、錫3-6%的範圍,多數錢幣相當於銅九成、鉛錫一成和銅八成、鉛錫兩成的組成配比。可見,莽錢不僅外觀製作精美,合金組成也極其規整,在我國古代的錢幣中堪稱「不惜銅、不愛工」的典範。 東漢五銖的合金組成與西漢大體類似,特徵含量為:銅84-86%,鉛6-8%,錫2-4%。且東漢五銖同一品種之間及各個不同的品種之間,雖然重量、品相相差很大,但合金組成大體相當,並不存在顯著的差別。漢代絕大部分錢幣的銅色為青白色中微帶淡紅。 魏晉南北朝時期錢幣鑄造非常混亂,錢幣雖然減重厲害,但是鑄幣的成色普遍較高,銅含量大都在70%以上,呈銅含量的適量減少和鉛錫的配用量逐漸增高的趨勢。 隋五銖大都製作精好,鏽蝕較輕,有的錢因錫的成份大,銅質泛白,稱之為白錢; 隋五銖的金屬成分中的銅含量穩定在60-70%之間,鉛含量在10-20%和20-30%之間,錫含量在6-10%和14-18%之間。 唐初沿用隋五銖,武德四年鑄行開元通寶,《新唐書·食貨志》曰:「天下爐九十九,…每爐歲鑄錢三千三百緡…費銅二萬一千二百斤,鑞三千七百斤、錫五百斤。(12)」 唐代銅錢皆為典型的鉛錫青銅,合金組成大致為:銅60-80%、鉛10-30%、錫5-15%。唐代銅錢的合金組成比較集中,銅含量穩中有降,鉛錫含量穩中有升,鉛錫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銅錢的鑄造質量,而且還可以節省銅料。這是我國古代銅錢鑄造水平的進步。 北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個時期青銅鑄幣無論在規模、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宋錢堪稱我國古代鑄幣合金之最。北宋錢的銅鉛錫含量的分布高度集中,其特徵含量為:銅64-66%、鉛22-24%、錫8-9%。南宋銅錢相對北宋而言,不僅鑄造數量大為減少,合金品質也大大降低,銅錫含量明顯降低,鉛含量顯著提高,錢幣合金的特徵含量為銅56-58%、鉛34-36%、錫2-3%。 遼地貧禧而富產銅,因而遼錢用銅很高,用錫很少,有的錢幾乎為純銅製造。遼錢合金配比不佳,常給人以字口淺、輪廓不清、鑄造不精的感覺。金錢的形制仿照宋錢,其銅含量比較穩定,且鉛錫用量比較固定。金錢的泰和錢製作精美,書法秀麗,有的因為高錫青銅所造,外觀色質泛白,煞是美觀。 元朝推行寶鈔,銅錢的鑄造和使用數量都很少,但是元錢的合金組成非常規整,大致為:銅70-75%、鉛15-50%、錫7-8%。 明朝從太祖的大中通寶到孝宗的弘治通寶都鑄行的是青銅錢,合金成分的特徵含量為:銅74-76%、鉛16-18%、錫8-9%。明嘉靖以後,開始向黃銅鑄錢過渡。黃銅是一種不同於青銅的另一種具有良好鑄造性能的銅合金。嘉靖通寶是我國古代最早用黃銅鑄造的錢,合金成分範圍為:銅60-80%、鋅11-21%、錫0-10%、鉛1-14%。嘉靖鑄幣精細,銅錢還有「金背」、「火漆」、「鏇邊」等精工品。嘉靖以後的隆慶通寶、萬曆通寶、泰昌通寶、天啟通寶以及崇禎通寶都為黃銅鑄幣,合金成分中鋅的含量逐漸上升,但都不穩定,反映我國古代黃銅鑄錢的發展過程。到天啟年間,直接用金屬鋅配銅鑄幣,我國古代黃銅鑄錢技術至此已基本成熟。黃銅鑄幣成為定製。 清朝早期鑄錢基本沿襲明代的做法。乾隆五年以後,為防止民間毀錢制器,在鑄錢的銅鉛中加入點錫,鑄成青錢,其配方為:「紅銅五十斤,配合白鉛四十一斤八兩,黑鉛六斤八兩,再加點錫二斤。(15)」 即銅50%、鋅41.5%、鉛6.5%和錫2%。清朝鑄錢有四色(銅、鋅、鉛、錫)、三色(銅、鋅、鉛)、二色(銅、鋅)配比之說。嘉慶以後,隨著原料供應的變化,鑄錢的用料配比經常有所調整,但總體上都是圍繞著上述合金配比左右,因此這段時期的鑄幣基本上保持著良好的品質。 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傳世品,一為發掘品。傳世品是指鑄造之後,一直流傳於世、從未入過土的古錢幣。年份越久的傳世錢幣因為長期撫摸、經常盤玩,時間長了,表面形成一層烏黑髮亮的黑色或銅色的膜,宛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即為古玩家通常所說的「包漿」,這種烏黑髮亮、色澤自然的黑膜則稱之為「傳世古」,也稱「黑漆古」。傳世古玩如玉器、印石、瓷器以及傢具,都有一種因為歲月流逝而留下宛如剔透瑩潤的美玉一般的光亮。並且年代越久,人們把玩撫摸的越頻繁,這種包漿越明顯。傳世之包漿美在熟潤,撫之細膩,如嬰兒肌膚。錢體因為這層厚厚的包漿,呈現出玉石般賞心悅目的光亮,給人圓潤、瑩澤的感覺,觸之動人。 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銹色。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即在金屬表面由銅胎自身發出來的質地堅硬牢固的小粒或塊狀銅銹。這種氧化物,由於地理、地質、入土時間、土層所含的化學元素等條件的不同,所形成的顆位大小不同、堆積程度亦不盡相同,呈現出黃、橙紅、鮮紅、深棕等不同的顏色,俗稱「棗皮紅」、「栗子殼」等。銅銹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別,地質帶酸性的地區氧化程度也相應嚴重些。北方乾燥,雨水少,則銹色堅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濕,氧化層較松且多呈藍綠相間二色。例如南宋錢幣發行於南方,出土於南方較多,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錢幣一般呈藍綠色。如果入土區域燥熱,銅銹會呈紅紫色,但這種銹色不會單獨存在於錢體上,必伴有綠銹混雜在一起,稱之為「紅斑綠銹」。不同的銹色也有鮮艷的名字,如銹片帶藍色,則稱之為「靛青藍」;銹片帶紅色,則稱之為「硃砂斑」或「雞血斑」;銹片帶綠色,則稱之為「松兒綠」或「瓜皮綠」。出土的錢幣則多紅斑綠銹,色澤鮮亮,別有風味。剛出土的錢幣表面附著一種銀白色氧化層,亮如水銀,緊附錢體,即通常所說的「水銀銹」,錢面往往還有紅綠銹,煞是美麗。還有一種被稱為「老生坑」的包漿,是出土已久,錢體仍殘存著部分銹色的古錢幣,經過長期不斷的賞玩,表面又經氧化而生出包漿,這種包漿則更加入骨,色澤更加幽深,因而意味更加悠遠。 無論傳世古錢幣的色澤可人的包漿,還是新出土的古錢幣表面的新鮮銹色,都能讓人瞬間感受到美的衝擊,攜帶著遠古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器物的審美感受,就不僅通過人的視覺,而且還通過人的觸覺等感官的感受,更多地傳達出應有的作用來。(18)」 古人在收藏和賞玩錢幣時,便已經意識到錢幣的聲音,「大抵古錢輪郭皆厚重,叩之有聲」 (19)。古錢幣由於年代久遠,氧化嚴重,其質地已經發生變化,逐漸失去金屬特質,敲擊時或落在桌面時,聲音沉悶、呆板、喑啞,幾乎沒有金屬之聲。而且年代越久,聲音越喑啞,因此,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都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因為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清脆、響亮。民間一般憑聲音來分辨古錢的質地。陳達農說:「至於銅錢,新鑄的錢,其聲必有轉音;傳世的錢,質堅而聲尖響;入土的錢質地鬆軟,扣之聲沉;破裂之錢,無論傳世、入土,其聲必喑。(20)」 至於轉音的解釋,他引劉文叔的說法為:「所謂轉環、悠悠兩音,系在初發聲之後,假使初發聲為揚,在揚聲後即是轉環,轉環而後悠悠,悠悠即在聲音將盡未盡之間」(21)。因此賞玩把弄古錢幣之時,依次叩擊,音色的暗沉、清亮的錯落變化,悠揚頓挫,則又是另一種感官上的陶醉。 2、文質合一的形制 我國古錢幣的形制多種多樣,有天然美的貝幣,有仿勞動工具的布幣、刀幣,有內外皆圓的圜錢,有形體怪異的鬼臉錢,還有內方外圓的錢幣,在每一個形制的錢幣中又有不同的形態變化,形成了一種完整和諧中有變化對比的美。 銅貝的形狀完全模仿天然貝殼,橢圓形,腹內鑄成空洞,背中間有一道從上到下的槽溝,槽溝的兩邊鑄有相同的短齒紋。有些銅貝背部凸起得更像真貝,鋸齒紋成曲線;有些則比較扁平,鋸齒紋成直線。這種銅貝體制大小適中,重量較輕,上端或下端還鑄有洞孔,可以系穿,相對於當時正在流通的天然貝和牲畜、布帛等實物貨幣而言,具有便於計數、分割、攜帶等優點,因而在民間廣泛流通,具有一種實用的美感。歷史上還有一種「包金銅貝」和「貼金銅貝」,裡面質地仍為青銅,貝面上包著一層薄薄的金皮,或塗上一層金色的粉。這種銅貝使用範圍狹窄,多供王侯、貴族朝聘或賞賜之用。春秋戰國時期,金屬鑄幣系統自成一體的楚國境內流通小型銅幣,通稱為蟻鼻錢。蟻鼻錢的形制輕巧,形體呈不規則橢圓形,上面鑄有陰刻銘文。有一種蟻鼻錢,上部比下部稍窄,正面稍為隆凸,背面平坦(有的略向內凹),無槽溝齒紋,頂端有個專門穿系的小孔。迎面看很象一隻螞蟻爬在人的鼻樑上,故名。另一種蟻鼻錢,銘刻的文字像個哭或咒字,像醜陋的鬼臉,故又稱之為鬼臉錢。布幣由首、肩、腰、足、襠幾部分構成:布首有空首、平首、圓首;肩有平肩、斜肩、圓肩、聳肩;足分為圓足、尖足、方足、弧足;襠有方形、圓形、弧形。因此,根據布幣的形制特點,對不同樣式的布又分別稱之為空首布、平首布、圓首布。每一類中根據首、肩、足部的變化,又可以分為許多類型。 刀幣的形象如刀,背有脊線,柄端有環。由於鑄造的地區和時間不同,重量有輕有重,形制有大有小,重量有尖有圓,後來,有的刀幣鑄有外郭,這是我國金屬鑄幣有外郭的開始。 戰國晚期秦、齊、魏等國都開始鑄行圜錢,圜錢的形制來源於紡輪,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錢幣形態。它的特點是圓形圓孔,這圓孔也有大小,初期圜錢的孔小,後期圜錢孔大。圜錢的形制還有有輪郭和沒有輪郭兩種形制的區別。在實際使用中,圜錢的圓孔便於把圜錢用繩子等串成一串,便於攜帶。後來圓孔演變為方孔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在鑄造錢幣的時候,孔中穿一方木,方便對錢幣的外郭進行打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六壬金口訣》微言妙象賞析
※杜甫《詠懷古迹五首(其三)》賞析——中國文學網
※芙蓉樓送辛漸原文、翻譯及賞析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原文、翻譯及賞析
※歐陽修《夢中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