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隔代教育】肯定會取得「三贏」效果
我國之所以隔代教育現象這麼普遍,與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有很大的關係。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經濟體制轉型,各行各業改革高速發展,年輕人肩負著成家立業的雙重壓力,一方面他們要加倍投入地工作,不斷充電,爭取事業的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家庭幸福美滿,生活水平不斷上升。於是,當他們初為人之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時,時間和精力的嚴重不足就成為撫養孩子的最大難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儘管他們對獨生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也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帶,這是隔代教育現象日漸增多,越來越普遍的主要原因。
當今盛行的隔代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類型:
(一)完全式隔代教育方式
普遍存在於農村,大多青壯年外出打工,大量湧向城市,而將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成為「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一年之中難得回來,只是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在家待短暫的一段時間,因此很少盡到對子女的教養責任,孩子的教育教養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祖輩來承擔。
(二)不完全式隔代教育方式
這種教育方式是由孩子父母和祖輩共同對孩子施加影響的教育。與完全式隔代教育方式不同的是,不完全式隔代教育中父輩家長參與孩子教育的機會要多一些,且多為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父母對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還是能掌握的,這裡主要研究後一種情況。
隔代教育對兒童成長有利有弊,積極影響是:
1.祖輩家長有愛心,對孫輩十分喜歡,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
2.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3.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
事實證明,許多由祖輩帶大的孩子,身體素質好,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強於其它孩子。
但隔代教育的消極因素在孩子教育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其消極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孩子能力發展的影響
1.語言能力。老人帶著孩子一般都不會和孩子進行太多的交流,而是在一旁緊緊地盯著孩子不要磕碰了,主要以命令和訓斥為主要溝通方式,這樣孩子就沒有良好的語言學習機會。
2.社交能力。由於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和外界接觸的少,即使接觸了,也是一些老年人,沒有給孩子和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也不會過多的給孩子做社交的榜樣,教給孩子和別人打招呼問好的禮貌行為.
3.生活自理能力。老人帶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包辦代替的現象,總是擔心寶寶不能完成一些應該獨立能完成的事情。
4.早期智力開發,在祖輩時期,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幾乎是畫等號的。而且,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為愛孫心切,而會幫寶寶做太多事情,間接地讓寶寶失去學習的機會。
二、對孩子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影響
1.獨立性、自信心。由於老人的包辦代替,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的意識,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個性。過分的保護扼制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增強了孩子的依賴性,容易使孩子變得更加嬌氣。
2.探索性、好奇心、創新意識。觀念陳舊,增加了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他們往往覺得孩子應該乖巧聽話、穩穩噹噹不出格才是一個好孩子,而不懂得用科學性、創新性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3.老人的這些種種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動作發展緩慢,獨立生活能力差,處處依賴家長,事事以我為中心,全家人都要為他服務,一旦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生氣、大發脾氣。老人的過分保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使孩子變得極為自私,膽小嬌氣,弱不禁風。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
在我們傳統的家庭中,0—3歲甚至到學齡前主要屬於養育範疇,這一時期正是為孩子成長發育的各種心理生理指標——即所謂德智體打基礎的時候。此刻,傳統的隔代養育方式下出現的誤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隔代教育的弊端不少,優勢也不少,關鍵在於由什麼樣的祖父母來教育和怎樣教育;心理專家們總結了10個條件,作為擔當「隔代家長」的老人的「資格標準」:
1.身體健康,精力較好,心態年輕,樂於養育孫子女。
2.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沒有精神障礙或偏差。
3.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良好,不吸煙,不酗酒。
4.了解幼兒的飲食營養和生活護理等常識。
5.性格開朗,人際交往能力強,不固執偏頗,對孩子有耐心。
6.喜歡戶外活動,常帶孩子外出去認識周圍的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能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
8.待孩子慈愛寬容,但不縱容、不溺愛,善於引導教育。
9.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溝通。
10.願意並善於吸收新知識、新觀念,以現代化的方式育兒。
撫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義務和責任,忙碌不能作為把孩子丟給老人家的借口,所以不管多忙,父母親都要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而不要完全把教育、撫養的責任,全部交託給老人家。
年輕的父母們,對孩子家庭教育的投入,就是對明天的投資。自己工作再忙,事業再重,都不能忽視了教育孩子的責任,擔負起主要的教子任務,做好「主教練」。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
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與老人溝通,千萬不要放棄自身的職責。只要你重視,時間總能擠出來的。比如:
1.每天晚飯後和孩子作遊戲、講故事,周末帶孩子外出活動。同時要做到尊重老人,經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育孩子的新經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
2.買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與老人交流學習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
3.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盡量減少正面衝突。
祖輩的職責是儘力輔助,當好「助理教練」:
1.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認識老人與子女要高度統一。
2.是老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是說,對孩子的教育,不能處處插手,該放手的應放手讓孩子的父母來處理。
3.是喜歡孩子,但不能溺愛,在向孩子傳授知識和生活經驗時,別用舊習慣影響孩子。
4.是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為此老年人應努力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孫輩。
5.是老人對孩子教育要寬嚴有度,也就是說要愛得適度、嚴得合理。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習慣,做到不包辦、嚴格管教、不護短;做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能阻擋兒童自由成長的道路。
6.是祖輩與父輩雙方應緊密配合,做到以父輩家長為主、祖輩家長為輔,形成強大合力,給子女以全面、有力、完整的家庭教育。
從目前隔代教育發展的情況看,對於「白天上班時間由祖輩照看、晚上由父母照顧」等的半隔代教育方式,如果能處理好臨代和隔代的關係,將是對小孩最好的教育方式。隔代教育不等於失敗教育。事實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純粹的臨代教育已經很少,半隔代教育已經成為年輕父母教育子女的主要方式。
教育有共性,那就是科學。把科學的教育理念,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送到家長手中是兒童教育的宗旨,這裡的家長不應也不能只限定為父母,還應包括爺爺奶奶。對於孩子,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接受合適的教育是他們不斷成長的階梯。所以父母要與上一代適時溝通,雙方更要與孩子及時溝通,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改變教育方式。
讓隔代教育成為特色教育,任何事都不能走極端,要客觀地看到老人帶孩子的好處和優勢所在。雖然老人的教育有其弊病,但相對於年輕父母來說,老人有著較多的育兒經驗和耐心,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只要注意更新教育觀念和方法,肯定會取得『三贏』效果,成為中國特色的教育的。隔代教育上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祖輩和父輩教育思維模式上的差異。
部分市民認為隔代教育有莫大的好處: 第一,不用擔心孩子太小無人照顧。第二,也免去了操心老人退休後思想空虛的煩惱。
如今,隔代教育問題已引起了全社會普遍關注。專家建議,一些社區居委會可多舉辦一些祖孫同樂會之類的活動,提供老年人和孩子都喜歡的活動場所,許多孩子在一起,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孩子們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愛護別人。
總之,半隔代教育——肯定會取得「三贏」效果!
推薦閱讀:
※17款沙發背景牆裝修效果圖 讓客廳更美麗(組圖)
※48個精選樣板房裝修設計效果圖-裝修一定有用
※《龍門飛甲》效果不俗 成中國首部IMAX3D華語片
※三種食材貼肚臍,效果出人意料,幫助了無數陽虛宮寒濕重的人!
※36 款絕美客廳裝修效果圖, 設計師都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