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為什麼找這三個城鎮化樣本

李克強為什麼找這三個城鎮化樣本(解讀)2014-09-26中國房地產城鎮化聯盟

9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並對雲南紅河州、福建晉江市、山東桓台縣馬橋鎮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思路、做法表示肯定。對於正在加速推進的新型城鎮化進程而言,三個樣本具有不同的特點,也具有不同的經驗可供借鑒。

雲南紅河新型城鎮化則是就地、就近城鎮化的樣本。福建晉江在推行戶籍改革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外來人口幾乎享有同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市民待遇,而這與當地的較強的財政實力及經濟轉型相關。馬橋鎮則代表著承載過多人口城鎮的管理制度變革問題。

「紅河州的城鎮化率現階段比較低,晉江城鎮化程度比較高,而馬橋鎮的人口數比較多。需要找差異化的試點,因地制宜。」 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表示,試點地區主要是中小城市、地級城市,通過這種體量比較小的地區進行試點,便於操作。

紅河:就地、就近城鎮化

紅河州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北連省會昆明,南與越南接壤;是以哈尼族、彝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州。紅河州經濟總量和部分社會經濟指標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但是城市化率並不高,2013年城市化率不到40%,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0餘個百分點。

北京清華同衡設計研究院從紅河州現狀與問題、思路與戰略等角度對當地的新型城鎮化做了研究。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一所所長陳振華表示:「作為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西南山地地區的紅河而言,它的城鎮化要走什麼模式,具有一種典型性和代表性。」

易鵬則認為,紅河州地處西南邊陲,經濟發展程度不高,人口也不多,對於這樣的地區如何進行城鎮化需要因地制宜。

《紅河日報》報道稱,在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加速推進中,很多地區出現了有條件的農村群眾自發到中心集鎮定居,也有集鎮居民逐步遷移到大中城市生活的趨勢,箇舊、開遠、彌勒、蒙自、建水五個城市相互的範圍間形成「1小時」城市群,具備國家發展沿邊中小城市的條件。

「紅河作為沿邊地區,在邊境一帶,能有這樣一個滇南中心城市群,很不容易。」 紅河州州委書記楊洪波曾公開對媒體表示,「國家城鎮化改革的目標,不是發展大城市,而是鼓勵發展的是中小城市,紅河的這些城市剛好符合國家城鎮化改革發展方向。」

陳振華帶領的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與大規模人口流出的地方不同,紅河州人口的外流比例很少,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州域範圍內。因此,對於紅河的城鎮化而言,就近、就地城鎮化是一個適宜的模式。「在紅河這樣一個少數民族地區來講,從它獨特的民族文化、地形特點和地域特點而言,它的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就有其必然原因。」陳振華說。

陳振華提出的建議是:在紅河州的中心城區,我們鼓勵人口的集聚;此外,發揮紅河的鄉村旅遊業、高原特色農業,使得縣城和小城鎮也有所發展,能讓農民就近就地的實現人口的城鎮化。

晉江:外來人口的市民化

晉江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五位,縣域經濟實力較強。同時,晉江是我國東南沿海製造業重鎮,晉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晉江第二產業的比重高達67.4%。近年來,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晉江發展也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和人才支撐不足的難題。因此,「人的城鎮化」成為晉江推行新型城鎮化的選擇。

晉江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末,晉江市常駐人口為204.5萬人,城市化率水平為62.8%。在常住人口中,晉江的戶籍人口為109.2萬人,外來人口將近佔到一半的比例。但是這一半的外來人口幾乎享有同戶籍人口同等的市民待遇。

據《福建日報》報道,在戶籍制度方面,晉江戶籍全面放開,不設門檻,無房也可以落戶。當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已有一萬餘人落戶晉江。

此外,晉江市在福建省率先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賦予持證人員保障性住房、義務教育、就業扶持、社會保險、醫療互助、選舉權等30項市民待遇。

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次日,晉江當地媒體報道稱,已有110萬外來人員持有晉江居住證,享有前述30項市民待遇。在人口頻繁流動的當代中國,保障性住房、義務教育等福利往往只有當地居民才能享受。對外來人口提供這些福利,在財政轉移支付主要按照戶籍人口分配的財政體制下,當地財政必須負擔更多。

一位晉江市財政局人士表示:「當地財政實力較強,經過測算之後,當地財政也能負擔起相關支出。」晉江市財政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晉江市公共財政收入97.01億元,公共財政支出為82.92億元;同期的土地出讓金高達60億元。

與中國同級別的縣域不同,晉江的財政收入能夠覆蓋當地財政支出,並略有結餘,這為晉江市為外來人口提供公共服務方面提供了財政支持。晉江當地媒體報道稱,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上,市長劉文儒介紹僅教育一項就有19.6萬外來人口子女在晉江就讀,約佔在讀學生總數60%,基本實現了外來務工子女免費義務教育全覆蓋。晉江財政局的數據顯示,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由2012年的14.29億元增至2013年的17.4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五分之一。

在戶籍人口職能享受的保障性住房改革方面,劉文儒介紹稱,晉江構建了包括安置房、保障房、人才房和員工宿舍等多元住房保障體系,目前用於外來人口的保障房佔41%。晉江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投入相當高,數據顯示,2012年晉江從政府性基金收入當中一舉拿出30億元的資金用於安置房建設,佔到當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一半以上。

通過以上措施,晉江城鎮化達到了「推動外來人口市民化,外來人口與當地居民融入融合」的目的。劉文儒則總結為「保障全覆蓋,待遇均等化」,讓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住、融得入」。

「晉江在外來人員安置方面做得非常好,外來人口比例達到50%,解決了外來人口的福利待遇,以人為本比較突出,有了一些成績。」易鵬說。

馬橋:人口較多鄉鎮如何突圍?

馬橋鎮位於山東桓台縣西北部。2010年公布的總人口5.2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0.36萬人,城市化率6.85%。2011年,全鎮實現銷售收入53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36%。

據《機構與行政》2012年刊文稱,馬橋鎮在城鎮化過程中推進鎮村統籌,具體而言堅持產業支撐、鎮村統籌,積極推進合村並居、集中居住,初步搭建起現代化新型城鎮的發展框架。

當年,金誠、北營、中心、泰和4個農村新型社區先後完成投資12億元,建成居民樓327幢,入住群眾8000戶。按照戶均4人計算,四個社區人口已達3.2萬人。

易鵬認為,而對於馬橋鎮來說,這個鎮的人口數量比較大了,過去的管理制度已經不適應,這時候就應該給鎮政府更多的權力,以適應更多的人口。

外界較為關注合併居住之後,過去的集體土地上相關權利如何流動。17日下午,本報記者致電馬橋鎮及桓台縣相關政府部門,對方稱因鎮領導在北京出差,不便回復。

易鵬則表示,目前中國超過十萬人口的鎮有152個,這些可能是未來鎮級市的重點。「而鎮級市的設立過程也需要摸索,如何在未來更加和諧,這些都需要試驗。」他說。


推薦閱讀:

報告 | 新型城鎮化向縱深推進 今年明確25項具體任務
截至2014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4.77%
2020年江蘇城鎮化率要達72%
大城市殘酷擠壓下的中國小城鎮
濟南商河縣最牛的2個小城鎮

TAG:城鎮化 | 城鎮 | 李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