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彰顯的美國精神
比爾.蓋茨彰顯的美國精神
6月15日,比爾?蓋茨宣布自己將在今後兩年內淡出微軟公司日常事務,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衛生及教育等領域的慈善事業上。蓋茨當天發表聲明稱,淡出微軟日常事務對他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他對慈善事業有著同樣的熱情,並認為這也是十分重要和具有挑戰性的事業。而此前,在慶祝自己50歲生日時,蓋茨宣布將「捐出所有個人財富」,數百億美元巨額財富將捐獻給社會。蓋茨在聲明中還表示,伴隨巨大財富而來的是巨大責任。「現在是把這些資源回報社會的時候了,而幫助困境中的人們是回報社會的最好方式」。 現在通用的「商人」(businessman)一詞,起源於美國,1830年左右開始使用。這些商人,是美國特有的社群創建者和社群領袖。他們對公共事業懷有極大的興趣。美國的很多大學、醫院、博物館、音樂廳甚至鐵路,都是商人們贊助或創建的。他們的理想信念,是公私繁榮的融合。「在這種城市裡,個人和公共的發展,個人和公共的繁榮,已如水乳交融,匯合在一起了。」 社群的命運,就是他們自己的命運。所以在美國,商人往往被稱為「社會贊助人」。這樣的一種傳統,被美國的商人階層一直繼承下來,並且不斷發展壯大。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最新的典範,他的財產超過500億美元,但他仗義疏財,熱心慈善公益事業,迄今為止已經捐出了250億美元。對這些善舉,蓋茨並沒特別張揚,只是說自己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是源於父母的影響。 美國人的財富價值觀。美國富翁們掙錢的目的,大都為了造福國家,造福窮人。許多美國富人都認同鋼鐵大王卡耐基的觀點:「一個人到死的時候還是家財萬貫,這是一種恥辱。」。在美國還有一種說法:「沒有人能夠豁免賦稅和生死」。美國人把納稅看成是一種義務,富翁自然更不例外。他們十分體諒國家,認為政府也像一個家庭一樣,需要有各種各樣的花費以及對社會的投資。為此,國家一定要有收入,徵稅是必需的,而逃稅是一種恥辱。 美國人的創業觀。美國很多有錢人都不把遺產傳給自家子孫,而年輕人也對繼承遺產不感興趣,他們更崇尚白手起家,實現自己的「美國夢」。被譽為「股神」的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說:「我希望我的3個孩子有足夠的精力去干他們想乾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錢什麼都不做。」美國人認為:父母如果溺愛孩子,讓孩子只會享受,可能是一生中最糟糕的事。因為這樣會使孩子失去經歷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失敗的機會。他們不想讓孩子成為坐享其成的富翁。因為擔心讓孩子輕易得到巨額財產,會抑制孩子的才能,使子女成為只會守財、享樂而不具有創造財富能力的人,甚至會將他們推向墮落的深淵。捐贈有利於子女的成長、成才和社會的發展。 Y 美國人的公平理念。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家人已經生活得很好了,而「財富不應該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比爾.蓋茨的父親老威廉在致布希總統的請願書中寫道:取消遺產稅將使美國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的孩子不勞而獲,使富人永遠富有,窮人永遠貧窮,這將傷害窮人家庭。巴菲特曾當著孩子的面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說:「那種以為只要投對娘胎便可一世衣食無憂的想法,損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觀念。」他宣布,將自己超過30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捐出99%給慈善事業,用於為貧困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為計劃生育方面的醫學研究提供資金。這些行為,真正體現了先富者幫助貧窮者的平等意識,而看不到一有錢就張狂、就瞧不起窮人的跡象。 反觀國人,目前人均慈善捐贈僅為1.7元,是中國人不富有還是中國人不慈善?改革開放二十餘年來,我國取得的成就是輝煌的。但是,改革的弊端也逐漸顯現,社會財富向少數人的手裡集中,使得社會貧富懸殊加大。目前的現狀是,中國人中不缺乏富豪,據媒體報道,波斯頓諮詢公司(BGG)在2005年底發布的《中國理財市場》報告中預計,中國富有人士的資產在未來幾年將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長。中國不到0.5%的家庭擁有全國個人財富的70%以上,可見,中國的貧富懸殊差距已經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慈善」這個離我們似乎很遠的詞越來越頻繁地與人們緊密聯繫起來,猶如一股越來越洶湧的潛流,慈善的力量正在滌盪與凈化著人們的財富觀、道德觀、價值觀。慈善正成為一道漸次增強的光線,照亮我們還有些蒙昧的心靈。 慈心為人,善舉濟世。這不僅應是一句充滿愛心與關懷的口號,更應該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之中。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話我們已是耳熟能詳,但並非說孟子的這句話放在商業化的社會之中就毫無意義。對於在商業化社會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富豪們來說,這應該是他們努力與追求的方向。而慈善,則是通向這一方向的惟一路徑。 在轉型期的中國,財富的分配已經發生了某種程度的傾斜,這已經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在此基礎上,富人有責任以慈善的方式,為縮減貧富差距有所作為。任何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中的一員,無論擁有多少財富,都不可逃避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融合的責任。而慈善與捐贈既是均衡財富分配、弱化收入兩極分化的有效途徑,也是撫慰時代心靈、彌合族群傷痕、促進社會進步的良藥。 中國人的慈善意識正在蘇醒,正在越來越多的政策鼓勵下茁壯成長。慈善正在形成一種力量,這股力量的推動者,有你、有我、有他,有越來越多的公眾加入到這一行列之中,惟有如此,慈善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慈善的陽光才能照到最需要照到的角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