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京杭大運河的種種猜測
關於隋朝大運河
隋煬帝乾的影響最大的事就是修運河了,京杭大運河是為數不多的在今天還發揮作用的古代工程。有人說隋煬帝修運河是為了在江南選美女,這當然只是傳說了。選美女哪用那麼大工程,派幾隊御林軍在江南搜刮一圈就完了,還用的著等六年!
隋煬帝是個暴君,不是昏君,他乾的那些事兒並非都沒有好處。像運河,這個和秦修的長城一樣大氣磅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但是相比秦始皇修長城,運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長城你花這麼多錢,搭進去這麼多條人命,卻擋不住少數民族。運河就不一樣,在20世紀初津浦鐵路通車以前,運河都是南北交通大動脈。
因為中國的河都是從西向東往海里流,南北交通就不便了,這條大運河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南北溝通問題。天塹變通途,這是好事兒。但問題是這些好事不能攢一塊兒干,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寫兩本一百萬字的小說也得分幾個月,你熬夜一個星期把兩本都干出來,腦細胞不夠用,人就over了。
隋煬帝在位時,三征高句麗,營建東都,嚴刑酷法,事兒實在太多了,沒幾件辦得風光圓滿的。
是誰拖死了隋煬帝?
隋煬帝三征的是高句麗,中國東北的一個地方政權,包括今天朝鮮北部。它桀驁不馴700多年了,頭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在平壤。所以我們說高句麗是中國的政權,韓國說是它的政權……煬帝三次打高句麗,用了100多萬大軍,生還了2700人,因為高句麗對付隋軍的戰術,就跟俄羅斯對付拿破崙和希特勒似的。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的季節我不跟你打,我撤、撤、撤,一到冬天我反攻,還沒打你,你自己就凍死了。為了打高句麗,光從陸上興兵不行,還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戰船。工匠整天在海里泡著折騰,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生蛆,不下去的話就斬首。隋煬帝的暴政使生產遭到破壞,老百姓忍不了了,爆發了農民起義。
當時時有個叫王薄的農民,做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別去遼東白白送死歌」,發表之後,把農民都煽惑起來造反。評書里什麼瓦崗寨、程咬金、秦叔寶,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狼煙,都是被《別去遼東白白送死歌》鼓舞起來的。
最後在江都,就是今天的揚州,禁衛軍嘩變,隋煬帝一看時辰已到,死吧。就從身上解下絹帶遞給部將,讓部將將他勒死了。公元618年隋朝滅亡。
隋煬帝在位14年,13年待在揚州,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南方待的時間很長的皇帝。由於他老在揚州待著,所以有人說他修運河一個重要原因就想上那玩兒去。不是,說話要負責任,還是溝通南北為主。
隋煬帝和大運河的恩恩怨怨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白的,為了讓內容展現得更加生動、完整和有趣。這一次我們節目組到了美麗的揚州,在大運河畔給大家講講隋煬帝的身死國滅和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推薦閱讀:
※京杭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追問:隋煬帝為什麼要修京杭大運河?|看見·運河
※長虹橋京杭大運河上的璀璨此博文包含圖片明珠
※京杭大運河的地緣政治意義究竟有多大?
※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真只是為了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