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農民起義

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

01:秦------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  陳勝、吳廣是中國著名的農民義軍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是爆發於秦末(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02:秦------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03:西漢----綠林農民起義戰爭  綠林起義指中國古代新莽末的農民起義。天鳳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鳳組織了以綠林山(今湖北當陽)為根據地的武裝起義,史稱「綠林軍」。地皇三年(22年)二王分兵,遂又稱被為下江兵和新市兵。次年,義軍攻佔昆陽(今河南葉縣)、定陵(今河南舞陽)、郾縣(今河南郾城)等地。王莽乃派王尋、王邑率軍鎮壓,但在昆陽之戰遭到慘敗。義軍乘勝攻洛陽、長安。長安被迅速攻佔後,王莽被殺。   04:西漢----赤眉農民起義戰爭   05:東漢----黃巾農民起義戰爭  中國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與豪強地主及封建國家的矛盾激化。黃巾起義正是在農民鬥爭蓬勃開展的基礎上爆發的。   06:兩晉----杜弢起義  07:兩晉----孫恩起義  08:兩晉----盧循起義  09:南北朝--趙廣起義  10:南北朝--蓋吳起義   11:南北朝--破六韓拔陵起義   12:南北朝--莫折大提起義  13:南北朝--杜洛周起義  14:南北朝--鮮於修禮、葛榮起義  15:隋------瓦崗農民起義  從隋大業六年(610年)翟讓聚眾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舉起反隋義旗,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後9年,在中原大地活躍著一支矛頭直指隋廷的農民武裝力量,這就是翟讓和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   16:隋------竇建德起義  17: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義   18:唐------袁晁起義  19:唐------方清、陳庄起義  20:唐------裘甫起義  21:唐------龐勛起義  22:唐------王仙芝起義   23:唐------黃巢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是875年至884年發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農民起義。 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率眾幾十萬,轉戰十幾省,持續十幾年,是中國歷史上 一場空前宏偉壯烈的農民革命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它沉重地打 擊了唐王朝的統治,表現了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的改造作用。同時,起義也削弱了藩鎮 割據勢力,打破了原來中央與藩鎮之間、藩鎮相互之間的均勢。   24:唐------阡能起義  25:宋------王小波、李順起義   26:宋------宋江起義  中文名稱: 宋江起義   發生時間: 1119   所屬朝代: 宋代   欄目關鍵詞: 宋代文學 文學   事件介紹   事件介紹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眾梁山泊(又名梁山濼。今山東省梁山、鄆城間)起義,反抗官府,抗擊官軍鎮壓的作戰。   27:宋------方臘起義  28:宋------八字軍抗金起義  29:宋------紅巾軍抗金起義   30:宋------邵興抗金起義  31:宋------鐘相、楊幺起義   32:宋------魏勝抗金起義  33:宋------紅襖巾抗金起義   34:元------元末農民起義  35:明------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36:明------劉六劉七起義   37:明------明末農民起義  38:清------古州苗民起義   39:清------白蓮教起義  40:清------天理教暴動   41:清------捻軍起義  42:清------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太平天國應寫作太平天囯,囗中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開始的標誌是1851年金田起義,結束的標誌是1864年天京陷落,歷時13年。這次起義開創了中國不少先河,例如中國農民起義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利用西方宗教發動起義等。領導人為洪秀全,稱號為「天王」,首都稱天京(即現南京)。

意義
  中國的農民起義最後鮮有成功者,多數是被地主或官僚階級摘了果實,李自成和洪秀全是兩個特別的例子.但洪秀成以妖術取得局部勝利.李自成好歹結束了一個王朝,取得全局性勝利.但兩人都沒有治理天下的本事,農民起義一直在政治上是盲目的/沒有遠見的.中國古代歷史少有靠農民起義而推動社會發展的情形,世界上也少有靠農民起義成功的例子,農民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底層,從統計角度看,這個階層缺少真正的領袖,因此,中國的發展應該以安撫農民為第一要務,而在城市化後,應該是"農民和城市下層平民",這個層面挑起的激烈行動,不會對歷史進程產生實質的影響,反而會造成社會不必要的動蕩.這是對農民起義從根本上進行否定.更進一步,社會的進步如果到了必須靠革命才得以推動的話,是社會成本相當大的非最優選擇,也是最後不得以的選擇,社會治理結構必須進行再造,不僅要避免群眾革命性激烈行為,而且應使社會前進的力量通過正常的社會成本小的渠道釋放出來.  目前的人民民主專政模式是否具備這樣的疏導釋放能力,是個很大的問題.改良還是更激烈的改革,需要衡量這種能力釋放造成的影響,固然,過於緩慢的改良有可能引爆社會矛盾的炸彈,使改良未成身先死在路上;太激烈的改革也可能會使瞬間釋放能量過大,而對社會穩定的基礎結構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失,從而蹈入劇烈社會動蕩路徑而在相當一段長時間內不能達到均衡狀態.

推薦閱讀:

實拍中國駐世界各國使領館[組圖]
Ron Gessel:中國印象
中國上古、古代帝王年代表
中國詩歌發展概述 (五)宋
金三亂來與中國契機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農民 | 農民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