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與中東國家新型國際關係
作者:上海市高校智庫——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劉中民
1955年4月18—24日召開的萬隆會議開啟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關係的大門,同時也構成了中國與中東國家建交的歷史基石。萬隆會議召開60年來,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係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的全面發展。從1955年前中東地區沒有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到1992全面實現與中東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從改革開放前以「政治外交」為主轉向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領域的全方位中東外交,從最初中國與中東零星鬆散的經貿關係到當前中國在經濟、能源與安全領域與中東日趨緊密的高度相互依存,從中國在中東熱點問題上保持相對超然,到中國在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勸和、促談、維和的重要作用,無不展示了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的深刻變化。
萬隆會議開啟中國與中東國家建交高潮
在參加萬隆會議的29個亞非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國家是來自中東的亞非國家,即伊朗、葉門、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埃及、蘇丹和利比亞。當時尚無任何與中國建交的中東國家。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與阿拉伯國家的代表進行了廣泛接觸,並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對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的鬥爭、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北非阿拉伯國家的民族獨立鬥爭予以支持。對於周總理的講話,埃及總統納賽爾稱讚說:「我喜歡他的演說。」黎巴嫩代表團團長在拜會周總理時表示:「雖然在一些問題上,甚至是很重要的問題上,我們之間存在著分歧,但我們卻同你建立起一種親密關係。……你在會上獲得了成功,比所有人都更大的成功。」因此,周恩來總理的講話打消了阿拉伯國家對中國的疑慮,進而為中阿外交關係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在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引申為萬隆會議十原則,周總理提出的亞非國家應「求同存異」的方針贏得了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亞非國家的廣泛認可,會議所體現的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間友好合作的精神也被稱為「萬隆精神」載入了史冊。
正是在1955年萬隆會議後,中國迎來了與中東國家建交的第一次高潮。從1956年同埃及建交開始至1959年,一共有7個中東阿拉伯國家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分別是埃及、敘利亞、葉門、伊拉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蘇丹。1963年,周恩來訪問亞非國家,提出了中國處理與阿拉伯各國關係的五項原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發展。1971年10月,中國在第26屆聯大合法席位的恢復,既得益於阿拉伯國家的支持,同時也推動了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的發展,黎巴嫩、約旦、阿曼、利比亞、伊朗、土耳其等中東國家先後與中國建交。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客觀認識時代特徵和時代主題的基礎上,逐漸衝破過去以意識形態,或以美、蘇陣營劃線的傳統外交理念的束縛,擴展了自己的外交空間。在20世紀80 年代至90年代初,中國先後和阿聯酋、卡達、巴勒斯坦、巴林、沙烏地阿拉伯等阿拉伯國家建交,至此,中國同所有的阿拉伯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與此同時,中國逐漸改善與以色列的關係。1992年1月24日,中以兩國終於正式建交。中以建交標誌著中國實現了與中東國家的全面建交。中國同沙特和以色列建交後,為中國更好地參與中東事務創造了條件。
中國特色外交蘊含萬隆精神
當前,打造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路、貫徹正確義利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外交戰略,揭開了中國外交藍圖的宏偉畫卷,同時也為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歷史機遇。
[責任編輯:王營]推薦閱讀:
※安徽省最著名的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的國家意識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中國什麼時候開始變為一個民族國家?
※今日,祭奠,以國家的名義!
※三屆國家領導人招待外賓第一道菜都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