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與榮格在心理學理論方面的差異

弗洛伊德與榮格在心理學理論方面的差異 2011-11-06 16:44閱讀:6,193   弗洛伊德與榮格在心理學理論方面的差異http://www.sps.sdu.edu.cn/sps60/cms/index.php?modules=show&id=4417在社會心理學理論建樹方面,弗洛伊德和榮格這兩位巨擘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由於兩人有師徒之誼(可以說如果沒有弗洛伊德這個伯樂,榮格這匹千里馬是不會那麼早就被發現的),所以二人在心理學理論體系方面有很多的相似點,但是,畢竟二人各自又有著自成一派的理論體系,榮格曾經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運動,又懷著惋惜的心情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中走出來,構建了分析心理學體系,所以筆者認為二人在心理學體系方面的差異是更為突出的。  首先,榮格同弗洛伊德的關係經歷了一個友誼、衝突和最後決裂的過程。二人之間的矛盾固然同他們各自的個性有關(榮格獨立性很強),但關鍵還在於各自理論的根本分歧,其二人的決裂就是從對里比多本質的解釋不同開始的。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驅力一律來自與壓抑的性慾有關的里比多。里比多不但是精神病的生理成因,也是人類心理意識的唯一動因。性衝動決定並且影響人格,甚至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榮格首先斷然拋棄了弗洛伊德理論中的這一泛性論的里比多概念,而把它命名為個體的普遍生命能量,不僅僅是性慾的,還是一種創造性的生命能量,既表現於生長和生殖,也表現於其他活動,是一種能用於延續個人心理生長的創造性生命力,從而在根本上區別了他和弗洛伊德各自理論所賴以存在及發展的基礎。按照榮格的理論,在生命初期,里比多能量主要被用於諸如飲食、排泄與性愛的需要上,但隨著人們對這些需要獲得滿足,或者當它們變得不太重要時,里比多能量就被用於滿足更加重要、更加高尚的需要。因此,對於榮格來說,里比多是隱藏在精神後面的內驅力,實際上包括了弗洛伊德的里比多。顯然,榮格的里比多概念由於具有普遍的現實性,更容易被接受。  其次,在對人的意識水平的層次分析方面,榮格與弗洛伊德也不盡相同。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生活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但他十分重視的是潛意識,認為它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活躍有力的因素,是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人類行為背後的內驅力。他還認為無意識作為意識的對抗物,由被遺忘的童年時代印象、與生俱來的本能及現代人和人類祖先相聯繫的回憶構成,不但具有個人的,還具有後天所發展起來的特性。榮格不滿足這種解釋,他把無意識區分為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他說:「無疑,位於表層的無意識或多或少具有個人的特性,我稱之為『個人無意識』。不過,它有賴於更深的層次,是由先天所獲得的而並非來自個人後天的經驗。這更深一層的無意識我稱之為集體無意識。使用『集體』一詞,是由於這部分意識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的。與個性心理相反,它具有一切地方和所有人都共有的幾乎相同的內容和行為方式。」即榮格認為無意識的最重要部分不是來自個體的個人經歷,而是源於全人類遙遠的過去——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榮格最大膽、最神秘、引起爭議最多的概念,也是他理論的核心。許多人都認為此概念是對精神分析理論的徹底革命。它是自遠古以來祖先經驗的儲存,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由於集體無意識來自人類心靈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遺傳,所以每個人所擁有的內容都是相似的。進而榮格把集體無意識的內容用原型來表述,有時稱之為「種族記憶」或「初級意象」或「原始意象」,它是人類原始經驗的集結,是那些記錄在腦中的祖先經驗,它就像命運一樣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其影響可以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被感受到,進而原型就成了榮格分析心理學理論的核心內容。同時,榮格還認為集體無意識就是所有一切原型的儲藏所。原型是人類世代相傳的典型心理體驗,諸如生、死、男人、女人、母親、英雄、上帝、魔鬼、智慧老人等等,是具有同樣特徵的心理物質的濃縮,是所有經驗的不斷反覆的積澱。之所以稱之為原始意象,是因為它表明人類心理結構的最初本原可以追溯到生命之始。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榮格精神模式的所有其它內涵都隸屬於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代表人的本性的部分,就道德和理性而言處於中立地位,但它作為人類經歷中的最深層次的集中和凝聚,是現代人精神的種系基礎,是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一種精神機制,而不像弗洛伊德的無意識概念,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是自主的、獨立的,然而又與意識和產生於原始時代普遍永恆的意象(即原型)互為補充。  其三,與無意識相聯繫的夢的理論也是榮格和弗洛伊德在夢的理論上的分歧點。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性慾偽裝了的顯現,是理解無意識的一把鑰匙,任何夢(兒童的夢除外)都是被歪曲的,必須運用自由聯想等一系列釋夢法還原其本來面目。不同於弗洛伊德,榮格所特彆強調的是做夢人所置身的環境和心態。他認為夢境所揭示的內容並不僅僅是願望的滿足,更不用說只是性慾壓抑的釋放。因為夢「揭示一些置信不疑的真理,哲學見解,奇異的幻想、記憶、計劃、預見、非理性的經驗,甚至心靈感應之類的幻念。」這顯然更符合心理實際。另外,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通往無意識的忠實道路,而榮格則認為情結是通往無意識的忠實道路。榮格認為,情結屬於心靈分裂的產物,無論是創傷性的經驗,還是情感的困擾,抑或是道德衝突等等都可產生情結,它主要來源於童年的心理創傷和道德與人性的衝突。它還是一種心象和意念的結合,其中具有一個源自原型的核心,並具有某種特別的情緒基調。如俄狄普斯情結、自卑情結等。只要我們不能察覺與認識我們的情結,我們就會在不同的程度上受情結的控制與擺布。而一旦當我們認識與理解了情結的存在及其意義,情結也就失去了影響與控制我們的能量。儘管它們不會消失,但逐漸地會減少其消極的影響。  再次,從人格結構理論的對應關係及治療實踐方面來看,榮格精神模式中的人格面具和陰影可以分別被認為是弗洛伊德人格三部分結構中奉行「現實原則」的「自我」和尋求「快樂原則」的「本我」的變形(另一部分是體現「道德原則」充當「自我」監督者的「超我」)。但是,榮格顯然賦予了人格面具和陰影比自我、本我更深邃的內涵。  在分析心理學中,人格面具按照一個人的種族、信仰、階層、職業,以及其它一些條件因素投射於人的外在人格。榮格說:「人格面具……協調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決定一個人以什麼面目在社會上露面。」倘若把一定的精神能量注入人格面具,一些人會相信,被投射的意象就是真正的自身。而且,這種意象便與實際存在的自身失去了任何關聯。由此可見,人格面具同自我相對應,是一種適應社會和人的本能要求的生存機制,在人生舞台上,它為自我穿上外衣,戴上各種面具以扮演各種角色,調整個人同他人及社會的關係,實現個人目的。榮格明確指出,人格面具同自我的自居作用可導致人格的「擴張」。由於這種自居作用在實際上不可能與社會道德、習俗、其他人的意志相符合,一方面既可能使個人在生活和事業上獲得成功;另一方面「擴張的結果也可能使人陷入同外界的矛盾或自我異化的痛苦中,進而轉向自卑、孤獨,有害於心理健康」。所以,就人生的最後目的——個性化或「自我實現」而言,人格面具只是精神的「外部顯相」。  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的本我渾渾沌沌,是充滿罪惡的地窖,代表全部本能慾望;而榮格則認為存在於集體無意識中的陰影並非全是邪惡、泛性色彩的。如果說人格面具小心地向精神外部延伸,那麼陰影就是我們所企圖隱匿的個人性格特點的總和。這種隱匿不僅是對外部世界而言,而且特別意味著我們隱藏著的自我。陰影具有一定的操縱力量,能夠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自身卻拒絕對陰影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這時候,陰影便衝破意識域中人格的控制,干出被自身認為是邪惡的行為。陰影深深的潛伏於人格的消極面之中,並不為精神壓抑所致,因而人們往往無法察覺。例如,一個皈依基督耶穌的人的一生或許毫無污點、無可非議。他總能替別人著想,可他在家裡對妻子獨斷專行,卻心安理得,毫無內疚。在工作上他對同事別有用心,甚至反覆無償,猶如暴君。他會竭力掩飾並為自己卑劣的惡性辯護,使之合情合理,而且毫不躊躇地對自己虛偽的自信深信不疑。在他看來,他的一切動機都是高尚的,根本拒絕承認他的陰影在極大的程度上影響並且決定了他在生活中的行為。具體說來,榮格使用「陰影」的概念多層含義:第一,它是每個人身上黑暗的一面,但所謂「黑暗」,就字面而言,並不是判斷「是」與「非」、「善良」與「邪惡」的唯一標準,只不過是說,它是人精神中最為隱蔽、最深入、尚未暴露的部分,既能容納好的也能容納壞的心理內容。為了使陰影這個概念表述得更加明確,榮格特別把那些為意識所厭惡的,同公認的道德準則相對抗的成生邪惡動機的心理內容稱為「魔鬼原型」;第二,榮格指出「只有三維物體,即立體的東西才會投射陰影,如果我們沒有陰影,就不是完整的人。」可見,一個個性充分發展的人,陰影的內容何等豐富;第三,人類祖先所遺傳下來的動物本能,即非理性因素,既是破壞性的,又是創造性的、充滿活力的,陰影中的動物性如果能受到人格面具力量適當的抵制,或能同自我保持適度和諧,便可激發個人創造力,在身心兩方面達到滿足,人格主體會更加豐滿,最終導致個性化。反之,陰影會與個性化相對抗,形成扭曲人格。顯然,榮格關於陰影的概念比弗洛伊德的本我更能深刻闡明人的生存與社會環境的關係,更能顯示精神和人格的複雜性,更能揭示出偉大人物的創造力,包括靈感、直覺之類潛在的超驗現象的內在機制。比較榮格同弗洛伊德人格理論的異同,還必須考察弗洛伊德的「超我」和榮格的「自身」概念。自身這個概念「並不僅僅取代人們通常認為的自我的地位,而是把自我包含在內的一個超常概念。」即自身不同於多半是無意識的「自我」,它是榮格理論的核心之一,也是人格發展完善即個性化和自我實現的最終目標。而「超我」除了對自我與本能有強制、威脅作用外,本身並不以人格完善為目的。再者,「超我」的形成由先天遺傳,是嬰兒時期的延長以及性慾延遲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父母的影響,而「自身」的顯露則需要個人努力,取決於人格其它部分的充分發展,其驅力也不是性力里比多,而須依賴於內、外部的情勢和作用。所以,榮格認為,只有人到中年,經歷了生活的各種波折變化,精神愈加成熟,個性化程度愈強烈,自身原型才會更加鮮明的顯現。同時,榮格還不止一次地承認「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對他的人格理論的影響。他贊同阿德勒的觀點——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某些神經症的特徵,是對自卑情緒的必然補償,超越自卑才能實現人生的至善自尊。可見,儘管兩人在某些觀點上不盡一致,但就人格的最終目標而言,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另外,在心理治療實踐方面,不同於弗洛伊德,榮格強調與病人有關的現實環境和情勢對病人產生的作用。榮格常常發現,病人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們把現實生活轉變成一種他們可以接受的替代物,因而不能正視自己行為所造成的道德後果,雖然,這種結論的類比在若干方面是杜撰的。榮格喜歡重述法國作家阿爾瑪斯·都德的小說《塔塔里在阿爾卑斯山上》中的主人公的故事。塔塔里相信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峰已被隧洞以及通道弄得千瘡百孔,以減少登山的危險。他的勇氣因這種虛幻的神經錯亂而鼓動,大膽的登上了客格弗拉山的半山腰,卻發現根本沒有任何隧洞和通道而恐懼萬分。榮格說,許多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突然發現他們依靠謊言而生存,因為他們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榮格心理治療法的第一步是使這樣的病人正視他們依存的現實環境,甚至使他們明白其中的道德意義。心理治療的第二步揭示了被榮格稱之為治病病因的秘密。  在早期的心理治療法過程中,榮格鼓勵醫生同病人進行合作。他總是挑選出多種藏書讓病人閱讀或指定一些女病人去做一些事。他用一種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方式去處理不可避免的移情過程。他認為,與病人合作能使這種移情有利於醫生和病人共同發現病因。榮格把弗洛伊德所主張的積極移情和消極移情看成是不必要的人為行動,因為這種手段只會延長治療,並不高明,無助於精神分析,反而會使之受到阻礙。不過,心理移情和逆向移情在許多情況下確有所作用,我們不應忽視。  最後,從哲學立場上來看,通過比較榮格和弗洛伊德各自的理論體系及實踐,不難發現,作為精神病醫師,從心理治療入手,他們都進而轉向對於上帝、人以及人類生存狀況的具有哲學意義的反思。但不同於弗洛伊德,榮格力圖在東西方哲學的交流中謀求融合。 滴滴快車新用戶 享0元打車啦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曾毅:政體理論重述
    (14)風水理論及其運用
    走近鄧小平及其理論
    (456)[轉載]【轉】玄空風水核心理論闡秘之一坤壬乙訣(即九星排卦訣)
    毛澤東反覆辟理論的現實價值

    TAG:心理學 | 差異 | 心理 | 弗洛伊德 | 榮格 | 理論 | 心理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