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唐:我從沒想過要放棄(關注)

他是著名數學家,但在58歲成名之前,他在餐館打過工,在朋友家借過宿張益唐:我從沒想過要放棄(關注)本報記者 劉詩瑤 喻思孌《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8日 20 版)

張益唐近照資料圖片張益唐個頭不高、戴著方框眼鏡,神色略顯拘謹,回答提問時總愛用「我不太確定」「我不敢完全肯定」……近日,在清華大學「科學中國行」活動上,這位解決困惑數學界多年難題的美籍華裔傳奇數學家首次面對國內公眾,談起了他的數學人生。數學通常被認為是「年輕人的遊戲」,可張益唐用事實證明,年齡絕不是障礙張益唐震驚世界的工作通常被稱作「素數間的有界距離」,是數學界難題「孿生素數」猜想證明的弱形式。「素數」,又稱「質數」,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字,例如:2、3、5、7等。隨著數字增大,素數在數軸上的分布越來越稀疏,素數與素數間的平均距離也越來越大。那麼,相鄰兩個素數之間的距離是否是有限的?當數字趨於無窮大時,是否還能找到相鄰的兩個素數?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在公元前300年證明存在無窮多個素數,並猜想:存在無窮多對之差為2的素數,如(3,5),(11,13),這種素數對被稱為「孿生素數」,這一猜想被稱作「孿生素數猜想」。數學界一直努力證明孿生素數猜想,但鮮有實質進展,甚至有人失望地表示「解開這個難題是不可能的。」張益唐的論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證明了在數字趨於無窮大的過程中,存在無窮多個之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自此,人們找到了打開「孿生素數」這一世界難題的鑰匙。作為數學界最負盛譽的學術刊物,《數學年刊》審稿極為嚴格,被審稿人接受有時要等上一年時間。而張益唐的論文被他們接受僅用了兩周,幾乎是「史上最快」的速度。儘管張益唐得到的7000萬這個結果看起來與2還有很大差距,但他的分析方法和思想極為震撼。國際數學界評論,該證明是解析數論領域的巔峰之作,是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研究。美國數學家丹尼爾·戈德斯通說:「雖然從7000萬到2的距離相比從無窮大到7000萬的距離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每縮小一段範圍,都是在獲得終極答案道路上的一個腳印。」張益唐就是幫人們從大海里撈針變為從水塘里撈針,甚至從游泳池撈針,從碗里撈針。他的研究成果面世後,全世界的數學家競相跟進,最小距離數被不斷刷新。目前,數學家們已將無窮多個素數的差從7000萬縮減到246。「張益唐的證明儘管深邃複雜,但思路清晰明了,有『文藝復興之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說。論文發表時,張益唐58歲。數學通常被認為是「年輕人的遊戲」,可張益唐用事實證明,年齡絕不是登頂高峰的障礙。有時想數學問題睡著了,有時又在對某個數學問題的思考中醒來「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成名後,張益唐曾用杜甫的詩句自喻。相比天才的證明,張益唐的經歷更讓人稱奇。1985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系拿到碩士學位後,張益唐前往美國普度大學攻讀博士。其間,他的博士論文試圖證明代數幾何領域中通常只有最優秀的數學家才敢觸及的難題——雅可比猜想。這篇論文雖然被同行稱道,但追求完美的張益唐並沒有拿去發表,加之沒有導師的推薦信,導致他沒能在高校求得一份教職,因而開始了近10年的「流浪」生涯。那段日子裡,張益唐在朋友快餐店做臨時工,為店裡管賬,有時就寄宿在朋友家中。只要一閑下來,他就會去圖書館讀數論方面的期刊文獻。「再困難的時候,我都沒有想過放棄研究數學。」張益唐說,「我不是一個高傲的人,遇到低谷也能平穩度過。因為我對數論感興趣,也沒有覺得有多苦。」幸運的是,之後在兩位北大數學系的校友兼好友的幫助和推薦下,張益唐得到了新罕布希爾大學的講師職位。新罕布希爾大學不是一所一流學校,張益唐的講師職位也是編外的,不穩定且薪水很低,更別提研究經費了。但說起在新罕布希爾大學的歲月,張益唐充滿感激:它讓我能夠安心學術,被「邊緣」的處境反倒使我更靜心。幾年前,張益唐賣掉了汽車,住在學校附近的公寓,常常與學生一起搭校車上下班。他總是在早上8點左右到辦公室,晚上6點左右回家。「有時想數學問題睡著了,有時又在對某個數學問題的思考中醒來。」張益唐說。「我的工作百無一用。」張益唐曾打趣說。數論是純數學的一個分支,與應用數學相反,純數學只是「頭腦遊戲」,不帶有實際功用。儘管這樣,從北京大學求學期間立志研究數論開始,張益唐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也沒想過轉去做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我寧願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成名後,張益唐坦言,雜事多了,反倒沒有之前自由。他認為,支撐自己研究數論的是對數學的興趣,對美的追求,而不是環境和條件的好壞。「我悄悄投出論文時,曾想過可能會有一定反響,但沒想到反響會這麼大。」張益唐說。接到編輯的通知後,他給在聖何塞市的妻子打電話說:「你最近留意一下媒體,也許會看到我的名字。」而妻子的回答則是:「你喝多了吧?又胡說什麼?」當妻子模模糊糊明白張益唐做出了很重要的事以後,也只是提醒:出了名,出門要把頭髮梳好。我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有多聰明,但是我有足夠的勤奮張益唐喜歡讀金庸武俠小說,談起書中角色,他覺得自己有點像令狐沖。熟知他的好友認為,他也像少林寺掃地僧:內功雄厚,深藏不露,寵辱不驚,有大智慧。成名後,對隨之而來的讚美,張益唐始終保持一份冷靜。他說:「我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也不是假裝謙虛,只不過是『對自己永遠不滿意』。在純思維的理論研究中,往前推進最大的障礙很可能就是自身。」偉大的人往往謙卑。張益唐的偶像是費馬猜想終結者,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在他看來,懷爾斯「非常紳士」「非常客氣」。演講中,當有人問張益唐是不是很聰明時,他僅僅表示「可能有一點點」。但他更強調:勤能補拙。「我根本不覺得我這個人有多聰明,但我有足夠的勤奮,這是我能說的忠告。」實際上,張益唐確實有超出常人的天分。他有著像照相機一樣的記憶力,從來不用電話號碼簿,卻可以牢牢記住幾乎所有聯繫人的電話號碼;他在看一兩遍之後就能夠隨口背誦出很多文學作品。童年時,張益唐非常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和沉浸在遊戲中的孩子不同,他喜歡到處找書看。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張益唐曾經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不正常」。「他不合群,印象里他非常內向。可能大部分數學家對拿獎的事都非常低調,但他看上去實在太低調了,好像得獎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一位芝加哥大學的數學教授如此評價張益唐。張益唐在美國的朋友齊光說:「有時我帶他去參加聚會,他不跟人說話,但把每個人都記在心裡了。有回我跟他說,『出於禮貌,去跟大家說說話吧。』而他回答:『我喜歡聽你們說。』沒想到過了六個月,他還可以說出當時誰坐在哪裡,談話由誰起頭的,而且還能複述別人都說了些什麼。」「我大概是覺得社交太浪費時間,也可能多少有點害羞。」張益唐說。如今,張益唐已經60歲。談到未來,他說:「我覺得我仍然富有直覺,仍然對自己有信心,仍然還有其他的期許。」
推薦閱讀:

上線的100多款小程序,你都關注了嗎?【附小程序目錄】
陳天橋關注腦科學和虛擬現實
好工作都去哪兒了?(青春熱線·關注青年焦慮現象③)
關注當下所知並且……真刀真槍地做哲學
從新郵預訂看郵市(關注)

TAG:放棄 | 關注 | 張益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