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河西走廊
舉世聞名的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也是中西文化名流薈萃之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西文化交流彼此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以莫高窟為代表的眾多文物寶庫和文化瑰寶。如今,敦煌展示的「大漠孤煙、邊牆障燧,古道駝鈴,清泉綠洲」等多姿多採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嚮往的旅遊勝地。古往今來,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這一奇妙景觀著稱於世的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被譽為「沙漠奇觀」和「塞外風光之一絕」。鳴沙山、月牙泉與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構成了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二絕」,成為敦煌諸多自然與人文景觀中的姣姣者,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我們從敦煌火車站乘車,直接前往位於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的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每人花了120元購買門票後,從一座仿漢代建築的大門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刻有「鳴沙山」三個大字的巨石。看了介紹得知,地處騰格里沙漠的邊緣鳴沙山,是座由流沙積聚而成的沙山,因沙動成響而得名。漢代稱此山為沙角山,又名神沙山,從晉代始到至今稱鳴沙山。這座海拔1715米,綿延40多公里的沙山,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止睡佛山下的黨河水庫,南北寬約20公里。遠遠望去山形美觀,峰如刀刃,沙壟相銜,盤桓迴環,連綿起伏如虯龍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濤湧來盪去,景色奇麗,蔚為壯觀。近觀整個山體的沙粉是由紅、黃、綠、黑、白沙粒堆積而成,稱之為「五色沙」。這些細軟滑圓,晶瑩閃亮,不沾一塵,五彩繽紛的沙粒,是鳴沙山「三寶」之一。相傳,古時候有位將軍率領的人馬,無論是旌旗還是鎧甲,均為紅、黃、綠、白、黑五色。當他領兵西征西域獲勝歸來,兵入陽關後在綠樹成蔭、水清草茂的鳴沙山安營紮寨,並令刀槍人庫,馬放青山,休養生息。好景時間不長,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敵兵突然前來偷襲,眾將士在驚慌失措中赤手空拳與敵兵撕殺。戰鬥結束後,駐地已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積屍上萬。正當獲勝的敵兵得意之際,一股黑風霎時驟起,夾雜著黃沙像暴雨一樣傾泄而來,頃刻之間鋪天蓋地的黃沙將敵兵和屍體全部埋在下面,形成了累累沙阜和大沙山。從此以後,在晴朗的天氣,沙山每到颳風產生摩擦振動或行人在上面行走時,山體會殷殷發聲,輕若絲竹,重如雷鳴,好似金鼓齊鳴,又像刀劍撞擊,即使風停沙靜,仍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人們稱此山為鳴沙山,將這一奇觀稱之為「沙嶺晴鳴」,譽為敦煌「八景」之一。鳴沙山的鳴響之謎,古人理解不了就用傳說故事來解釋,今天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鳴沙山的成型大概有三種情況:一、靜電發聲。鳴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風力的推動下向下流瀉,含有石英晶體的沙粒互相摩擦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即發出聲響,響聲彙集就大如雷了;二、摩擦發聲。天氣炎熱時,沙粒特別乾燥而且溫度增高,稍有摩擦就可能發出爆裂聲,眾聲匯合在一起就變成了轟轟隆隆的鳴響;三、共鳴放大。沙山群峰之間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鳴箱。流沙下泄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放電聲引起共振,經過天然共鳴箱的共鳴,放大了音量,形成了巨大的迴響聲。總之,較為可能形成鼓角之聲的方法是:炎熱氣候、人數眾多、坡陡溝壑。1990年端午節敦煌舉辦滑沙賽按照上述條件200餘人分4組與午後兩點從月牙泉南山背後山樑—塔兒峰頂滑落,根據測聲器紀錄,4組鳴沙所發聲音在54至67分貝之間,正常說話的分貝數為30左右。近年隨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當地政府地對風景區採取了各種建設和保護措施,使其面貌大為改觀,同時還開展了沙療、涌滑沙、滑翔跳傘,騎駝遨遊等沙漠娛樂項目,使遊人趣味盎然,絡繹不絕。
我看著眼前像金子一樣燦黃,綢緞一樣柔軟,少女一樣嫻靜,鳳凰一樣美麗的鳴沙山,在陽光下這些(由五色旌旗、鎧甲變的)五顏六色的沙粒,構成了一道道沙脊呈波紋狀,黃濤翻滾,明暗相間,層次分明。據說鳴沙山還有著沙隨足落,經宿復初的實屬世界所罕見奇蹟。我們有的穿好事先準備的防沙鞋套,有的為了痛快淋漓乾脆脫了鞋登鳴沙山。登山有兩種途徑:一是沿著鋪就在沙山上的木製通道登頂,但條件是必須坐滑沙下來,否則需要付費;二是直接攀爬沙山登頂,我們選擇了後者。人行沙山中雖無驚險但很艱難,踩在綿綿細沙里感覺到雙腳深深地陷在沙粒之中,上面的沙粒從我們的腳下不斷地流下,每抬一次腳都要用點勁兒才行,有種進一步退半步的感覺。為了省力,我們手腳並用,連蹬帶刨的往上爬,雖然向上攀登很費勁,但也享受著其樂無窮的快感。當我們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地登上山頂時,先一屁股坐下去喘喘氣,待心跳平和了站起來極目遠眺,晴空萬里,天蒼蒼,沙茫茫,一覽無遺,令人心曠神怡。在陽光的照耀下,遠處層層疊疊的峰巒,山體恍如一條橫卧著的黃色巨龍,綿延柔軟平滑似鏡,揮灑出道道優美的曲線;山脊如刃峰若削,大自然的的鬼斧神工,到處都會留下許多讓人折服的妙手傑作。那一道道沙峰猶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礴,洶湧澎湃,如波濤凝固;細看那山坡上的沙浪縈迴,如輕波蕩漾的漣漪,時而湍急,時而潺緩,時而縈迴渦旋,明暗相見,層次分明,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橫生,好一派罕見的流沙景觀,讓人嘆為觀止。至此,我覺得天地豁然開朗,心胸頓時開闊,童心不由萌發。頗具盛名的鳴沙山與戈壁荒灘和那蒼茫無邊的孤煙沙場,構成了大西北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
我感覺下山最為有趣,即可順坡而下,也可滑沙而下。不管哪種下法,感覺到下行時兩肋生風,一跳十步,駕空馭虛,彷彿有羽化成仙飄飄然了,雖有幾分驚險但也有幾分刺激、幾分好奇。當人多結伴下滑,推動流沙疾速下跌,沙浪滾滾猶如山洪奔瀉,耳邊風聲陣陣即像沙鳴聲聲,又似敲鑼打鼓和笙笛吹奏,「鳴沙」之說更在下行中抹上一層動魄驚心的色彩,史書上記載的敦煌八景之一「沙嶺晴鳴」令我回味無窮。
下到鳴沙山下後,我再次打量了一下這座巍峨壯觀,連綿數里,一片金黃的沙山,在藍天的襯托下,搭配得很協調,別有一番滋味。我的同伴意猶未盡,決定在去乘坐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體驗一下騎駱駝的感覺。我沒有響應她們的號召,徒步和騎著駱駝的同伴一起往鳴沙山深處走去。剛進入沙海感覺很舒服,地面是軟軟的、燙燙的,慢慢覺得在赤日炎炎下的沙漠中行走,猶如走進地獄的大門,滾燙的沙粒隨風而起,扑打著我的全身,頓覺刺疼;烈日貪婪地允吸著我的汗水,加速了全身的虛脫;此時的沙海就像一塊磁鐵吸住了我,使我步履維艱,加快了體能的消耗。本能告訴我不能再往裡走了,只好原地等待同伴們的凱旋,這期間真是過足了照相癮,呵呵。
推薦閱讀:
※美文精選:春在行走
※【日本春夏間】女生行走日本全攻略-175:1都1道2府32縣(#2852) 第175頁
※走路的時候看哪裡比較優雅帥氣?
※【行走的風景】從蒙昧走向文明——以厚重文化解讀《詩經》
※男人想要穿衣有型,成為行走的衣架?圓潤的三角肌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