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終身追責機製為建設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06-20
當前,我國正處在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正是大發展、大建設時期,建設高質量的建築,多留建築精品,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建築市場混亂,工程質量低劣,仍是不得不面對的痛,豆腐渣工程更成了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投資110億元的山西岢臨高速公路,不僅將原定18個月的工期拖到了近4年,且未通車已成「千瘡百孔」,為掩蓋偷工減料、粗製濫造的本質,石縫用墨汁畫出來,成為「天價豆腐渣」;鄭州市一條總投資24.9億元、設計時速80公里的雙向八車道環城快速路,半年裡酣暢淋漓地塌了15次。而類似的例子可以輕易列出一長串。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口號喊了多少年,專項整治進行了無數次,豆腐渣工程仍難絕跡。究其原因,可謂廣泛而又複雜。從項目決策環節看,有官員追求短期政績,盲目決策,隨意拆建,工程質量低劣應是必然。從勘察設計環節看,一些項目前期調研不深,設計標準過低,設計方案粗糙,甚至違背科學,導致先天不足。從施工環節看,轉包、掛靠、違法發包、違法分包、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儼然成為業內「顯規則」,在一些地方甚至催生了「抽筋師」這一虧心職業。從工程監理環節看,一些監理機構底線失守,「收人錢財替人消災」,心悅誠服與他人同流合污。一言以蔽之,技藝還在其次,人心不古、責任缺失才是主因。 更為致命的制度缺陷是,由於沒有有效對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一些與工程質量相關的直接責任人,只要在任時沒有發生重大質量問題,卸任或崗位調動後工程即便出現了質量問題,原來的責任人基本上不會、不用承擔質量責任,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就更少。不用擔責誰會盡責?因此,消除豆腐渣工程甚是艱難。 行路、過橋、住房,工程質量攸關每個人的生命。在社會風氣和倫理道德滑坡變質的當下,倚仗從業人員的社會良知維繫工程質量並不「靠譜」,必須讓終身追責機制在工程建設領域顯威發力,讓問責機制隨時「刀出鞘、彈上膛」,一旦出現豆腐渣工程或出現危及工程質量的行為,就及時「亮劍」,終身追責,由此倒逼相關責任主體的責任意識的回歸。試想,偷奸耍滑者無用武之地,出賣良心者處處受制,投機取巧者寸步難行,豆腐渣工程還會頻頻現身嗎?(來源:中國建設報) 責任編輯/張維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榮劍:建設正常國家(2)
※外鏈建設15個最佳技巧
※三個維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保障房建設諸多異化根源
※家風建設是作風涵養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