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屍!!1狠毒的沙僧,西遊記取經隊伍中城府最深、最毒辣的人~!
縱觀西遊釋厄傳全書,沙悟凈在原著中的戲份少得可憐,沙僧說的最多的四句話。
第一句: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第二句: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第三句: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第四句: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他從不輕易單獨出手,不顧唐僧死活,其實力藏得最深,取經途中,總是低著頭走在最後面,無從知道他到底想什麼……
沙和尚給世人的感覺,兩個詞語可以概括——老老實實,勤勤懇懇。 是人總有缺點,唐僧師徒四人,幾乎個個都表現出了人性的弱點,缺點、弱點的存在,原本正常,證明了這是一個人。
唐僧執著,但失於懦弱無能;悟空本領高強,又失於逞強鬥狠,自視過高;豬八戒嘛,這廝缺點實在太多,不提也罷;惟獨沙僧,雖然本領不高,但我們卻幾乎找不出,他在做人方面的任何缺點來——做人做到如此境界,可謂相當老到了。
做人如此,大體只有兩種解釋:一則,本性純良,天生如此;二則,城府極深,善於隱藏
個人認為,沙和尚是後者。
唐、孫、豬三人,可以讓我們愛,也可以令我們恨,甚或愛恨交加。 惟獨沙僧,我們根本無法恨他,當然也很難愛他。他的為人處世原則,常常令我想到那一類人——政客。表面上,堅守本份,認真工作,不得罪任何人,團結一切人;內地里,善於隱藏,藏得極深,真實想法永遠無人知曉,似乎在堅忍地等待著什麼…… 倘若,我們看看沙僧的以往生活,便可發現:這傢伙原來根本不是什麼老實人,甚至還是一個令人髮指的惡人。他是一個——變態吃人狂!
取經團隊中,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肯定沒吃過人;孫悟空好像吃過人,但記得以前從一個井裡面撈出的那國王,救活的時候就是孫悟空吃各種桃果,積蓄仙靈之氣,口對口吹氣救活的那國王,花果山環境如何大家都知道,花果無數、桃園遍地,猴子需要吃人?就算吃,也吃得極少;白龍馬以前是西海三太子,完全不需要吃人吧?被貶鷹愁澗的時候、鷹愁澗啊。鷹飛過去就發愁,人能過去?往人不會有吧?以一海太子的身份,尤其是小白龍,素養會差嗎?估計吃飯也是貴族方式的吧?記得唐僧他們到的時候,也就吃了白馬、、豬八戒以前是天篷,當妖怪的時候也可能吃過,但也不會太多……但沙和尚不同,沙僧的吃人方式,尤為可怕。
小說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中,觀音菩薩赴長安尋取經人,路過流沙何時,一個怪物衝上岸去捉菩薩,後被菩薩收伏,這怪物便是後來的沙僧,這廝當時狡辯道:
「……沒奈何,饑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今日無知,衝撞了大慈菩薩。」
菩薩當時便看穿這廝的謊言,批評道:「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所幸觀音心善,決定給他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保護取經人。這廝又說:
「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閑時拿來玩耍。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菩薩曰:「豈有不到之理?」菩薩與他摩頂受戒……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
細讀如上所述,你會發現這麼幾點:
其一,倘若菩薩鬥不過沙僧,沙僧必定毫不客氣地把觀音菩薩給吃了。夠狠。
其二,流沙河徑過八百里,上下千萬里,其中魚蝦水產必定十分豐富,沙僧為何不吃水產品,偏偏吃人,而且還「吃人無數」。夠毒。 其三,吃人,已是狠毒;他竟然還把九個取經人的骷髏穿在一起,閑時作玩具玩耍。豬八戒當年也吃人,但決不會變態到玩人的骷髏。這心理,絕對變態。
其四,觀音菩薩叫他保護取經人。這廝竟然說「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觀音菩薩在西遊里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世人皆知,這廝卻懷疑菩薩說話放屁,誤自己前程。這叫小人心態,自私自利,陰險至極。
當然,你可以辯解說,這是他為怪時的行徑,入了沙門後,他便變好了——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候取經人。
不對!這廝在說謊。
觀音菩薩善名遠播,三界之內,無論神魔仙人,大都真心實意聽取菩薩教誨,莫敢不尊。一有不尊,彷彿便感覺對不起菩薩,良心難安。而且,菩薩此番是解救沙和尚於苦海——這廝每過七日,要受天庭懲罰,飛劍穿胸肋百餘下。面對恩人,任何一個良知未泯的人,都會心懷虔誠,感恩戴德地聽從教誨。
然而,這廝卻膽大妄為,對菩薩的「一片好心」竟然也打起了「小九九」,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另一套——他答應菩薩再不傷生,專候取經人;菩薩一走,他卻仍在吃人。
小說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凈》中,唐僧師徒三眾來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時:
只聽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嶺,河當中滑辣的鑽出一個妖精,十分凶丑……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徑搶唐僧,慌得行者把師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脫。那八戒放下擔子,掣出鐵鈀,望妖精便築。那怪使寶杖架住。他兩個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這一場好鬥…… 而後,孫悟空過來幫忙,這廝便躲進流沙河裡。豬八戒下河與之爭時,問他是什麼妖怪,這廝竟然在自我介紹中這麼說:
……饒死回生不典刑,遭貶流沙東岸上。飽時困卧此山中,餓去翻波尋食餉。樵子逢吾命不存,漁翁見我身皆喪。來來往往吃人多,翻翻覆覆傷生瘴。你敢行兇到我門,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嘗,拿住消停剁(魚+乍)醬!
粗粗一讀,便可發現:這傢伙仍在吃人,而且還以吃人為能事! 唐僧當時的裝束,任何人一看便可知是和尚,然而這廝卻「奔上岸來,徑搶唐僧」——不僅違背了對觀音菩薩的承諾,似乎還急著要找另一個可浮在水中的取經人骷髏。——陰險至極,可怕至極。
後來,木叉奉菩薩之命,來喚出這廝歸順。「悟凈!悟凈!取經人在此久矣,你怎麼還不歸順!」
書中這麼寫道:
只聽得叫他法名,情知是觀音菩薩;又聞得說「取經人在此」,他也不懼斧鉞,急翻波伸出頭來,又認得是木叉行者。你看他笑盈盈,上前作禮道:「尊者失迎。菩薩今在何處?」木叉道……悟凈道:「取經人卻在那裡?」木叉用手指道:「那東岸上坐的不是?」悟凈看到了八戒道:「他不知是那裡來的個潑物,與我整鬥了這兩日,何曾言著一個取經的字兒?」……
細細一品,不難發現:
其一,他以為觀音菩薩到了,便馬上換了嘴臉——笑盈盈的。為何?一則,他知道自己不是菩薩的對手;二則,這關係到自己的前程。可謂「善變」的小人。
其二,他說「與我整鬥了這兩日,何曾言著一個取經的字兒?」。這是個異常陰險的借口。人家沒說,你為什麼不問?你給人家機會說了嗎?而且,倘若孫、豬二人打不過他,他必定把唐僧三眾都吃了,屆時也可以用這個借口。
我們甚至可以推測出這廝心中的「如意算盤」:若遇非僧家打扮的,可以問一問,耍一耍,再吃;一遇僧家打扮的,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要說,抓住便吃,倘若真地吃了取經人,觀音菩薩怪罪下來,便有一個非常好的借口——他沒有說自己是個取經人啊?!
妙哉,妙哉!
狠哉,毒哉!
生就如此蛇蠍心腸的人,加入取經團隊後,竟然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前後反差實在太大了,這樣的人,你信嗎?
在我看來,唐僧可能是真君子,孫悟空是偉丈夫,豬八戒是真小人,而沙僧卻一定是個極其可怕的偽君子。一旦我們看穿沙僧的偽裝之後,心中實在惴惴不安,這樣的人天天在側,你無從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你也無從知道他到底哪一天會現出本性?你還無從知道他一旦現出本性後,會怎樣殘忍地對待師父和師兄?
想想都毛骨悚然,夜不能寐……
這廝絕對是取經隊伍中最危險的人~!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