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的章法(十一)
06-20
鍊字,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鍊字,又稱「煉詞」。修辭方法之一。即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鍊字。鍊字的目的在於以最恰當的字詞,貼切生動地表現人或事物。鍊字的重要性,從古代名家的詩中,便可窺知一二。如:杜甫的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說生就怪僻入迷佳句,寫詩語不驚人死也不休心。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三年寫成兩句,眼淚也吟出來啦; 盧延讓的『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為了推敲一個字,捻斷了幾根鬍子; 袁枚的『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一詩千回修改,可見落筆之難。當然詩中所說有點誇張,但讓我們看到古人練字專心之一斑。在古時候,關於詞的分類,不如我們現在分的這般詳細,不象現在又是形容詞啊,動詞啊,介詞啊,名詞啊等等的。古時候,除了名詞外的詞統稱為虛詞。名詞則為實詞。實者,詞或者字的本身就存在著一定意義。如你,我,花,草,你們,張三,李四,他們等等。這些字詞具體到詩中,就是我們要用來表達的主體,也可稱之為『意象』。實詞因為是事物本身的特定稱謂,如花不可能被叫成草,所以也實在無可煉之處。那麼我們所說的鍊字,其實就是煉虛字。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助詞等等都是虛詞。如果說實詞是串聯我們詩的脈絡,那麼虛詞便是脈絡里流淌的血液。也可以這樣說:實詞是硬體,虛詞便是軟體了。如果一首詩中全部是實詞,生硬而冰冷的堆砌在一起,那麼這首詩還能靈動起來嗎?自然是不可能了。都說詩中所選的景是為情服務的,景本身是死的,但卻因為用上了我們所加註進去的虛詞,而變得有靈魂,有感情,繼而生動,飽滿。如此,煉虛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了。我們大家來互動一下哈,我給大家出一個實詞『雲』,大家在『雲』字前面加上虛詞,看看因此而表達出的感情有啥不同。閑雲浮雲青雲流雲閑雲表達出的感情是怎樣的,一般被作者用來抒發什麼樣的感情呢?比如通過雲的悠閑來反襯自己的羈旅孤獨啊。或者用在寫歸隱青山後的閑適啊,等等。浮雲呢,浮雲遊子意,浮者,飄泊不定也。最適合表達遊子之類的情懷了。古詩三百首中,有一首,把浮雲比做情心不定,見異思遷的的男人。由此可見,一個同樣的意象,被加上了不同的虛詞後,便可以用來表達各種特定的情懷。淡泊中適用的意象,在羈愁中,依然可以使用,不過是虛詞的不同罷了。那麼,一首詩中,我們需要煉哪些位置的字呢?有人說要煉音節處的字,不是音節位置處的字就不重要了么?一首七律56個字,字字重要。鍊字煉的好的例子,大家在讀詩的過程中肯定有留意的。因為煉的好的字常常讓我們印象深刻,讀而不忘。「春風吹漲一湖綠」,大家看看,這一句里哪個字最出彩?應該說是『漲』字,鍊字要怎麼煉?在具體寫作的時候,我們要想著一句話,甚至是一首詩要通過這個字眼來達到飄逸,生動,進而是流動起來的感覺。關於鍊字, 捨得老師認為:一首七言詩里,第一個字怎麼煉,第二個,第三、四、五、六、七個字怎麼煉。這有點太程式化了。近體詩分為五言和七言的兩種。傳統上的說法是,五言要煉第二、三字,而七言,要煉二、四、五、七字。其實,想開了,就不必拘泥什麼位置了,可以肯定的說,鍊字是不分什麼位置的。一般認為見虛字就要去「煉」,而不管它在第幾個字的位置上。記住了,是『虛字』就要去「煉」,比如我們看老杜的一句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上下句第一個字就是動詞。看他這字用的怎麼樣?開句一個「映」字就使句子活了起來,下句一個「隔」字領句也非常到位。這個「映」字呼應了尾字的「色」,沒有映哪來的色?而「隔」字,和後面的「音」字扣合了起來,前後照應,渾然一體。鍊字怎麼煉?鍊字,其實就是要讓詩意變的更和諧,更具有整體的靈動的流動感。我們還要注意這「映」與「隔」的關係。這是一個對仗句,我們要注意上句用了「映」字,下句就不要用同類的字來寫了,如果下句寫個「照」,那和「映」就是一個意思了。上下句之間,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重複的意象和重複的動作,這可是常見的「毛病」哦,如果上句寫什麼意思,下句換個詞兒還寫它,我們把這叫什麼?叫「合掌」,這是寫近體詩時一定要避免的。詩意是要變化而豐富的,你在一個意象上轉來轉去的寫起來沒完了,那你的詩還有什麼看頭?上下句之間,可以寫成遞進的關係,形成一個連貫的「流動感」,可以寫成並列的關係,但並列不等於相同。還可以寫成對比的關係,總之,是要錯落開。錯落而不失去聯繫,是關鍵。所以,鍊字的好壞,也決定著謀篇的成功與否。再看老杜這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有了「映階碧草」,才有了「隔葉黃鸝」,怎麼聯繫上的?上面有「草」,下面有「葉」,上句寫的「映」其實形容的是草,下句「隔」的葉,才有了來源。上句寫色,下句寫音,按現在的話講,這視頻和音頻都給你整全了,搭配的又是這麼協調,這詩句能不活嗎?這詩能不好看嗎?我們都知道賈島鍊字的故事,他因為「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而撓頭不止,我們現在常說的「推敲」二字,就來源於他鍊字的故事。他還道出了「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感嘆。我們寫詩,立意容易,措辭卻難。只隨意而寫,常常卻用辭不工或出律,如果只去琢磨詞兒了,卻往往傷了我們的氣格,使原來的立意跑了調。 我們來看看歷來寫詩填詞鍊字的例子: 「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這句詞詞少意豐,一語三折。「雲、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態:雲「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雲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雲、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宋周邦彥《滿庭芳》)。我們的古人慣於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以作動詞,且一作就作得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待其中親鳥的辛勞,形態種種,時日漫漫,到後來只得了一個「老」字,當真濃釅醉人。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個月的時光。又一個雨「肥」梅子,又經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牆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後還是在雨里豐肥。寫出了動態,寫出了形態,想那梅子從輕輕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潤,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任翻(人名)題台州寺壁詩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為「半」字。翻(任翻)行數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則見所改字,因嘆曰:「台州有人。」——(李東陽《麓堂詩話》)寫的是唐代詩人任翻為改一個字,跑了數十里的故事,也很動人。「前峰月照」一定會出現「峰掩月」的情況,月光不會照遍一江流水,改為「半江水」既符合實際,又詩味含蓄。出其獨在百花之先綻開。齊己看了,佩服得五體投地,連稱鄭谷是「一字之師」。 古代名人學士不僅閱讀時字字推敲,反覆研究,而且在寫作時,更是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入木三分』成語出自王羲之。王羲之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為人寫一塊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字樣,送去叫人雕刻,刻工發現字的墨漬竟滲入木板裡面約有三分深。於是人們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語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後來用它來比喻對事物見解、議論的深刻。 辭和意,總是很難協調起來,這就是初學著面臨的一道門坎兒。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古體詩與近體詩之區別
※漫話唐人近體詩(二).
※近體詩四體詩法之區別
※《詩詞津梁》十二 近體詩的對仗
※學格律詩(近體詩)要訣
TAG:近體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