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與眾不同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時候同樣的一件事,由不同的人敘述,就會出現不同的效果。交際雙方貌合還是神離,情誼濃濃還是不歡而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藝術。話語說得好、說得巧是可以溫暖人心的。當然,這需要掌握一些說話的技巧。

  1.因人而異,說話能贏得好感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意即當你在和對方交淡時,要盡量使用對方認同的語言,談論對方熟悉和關心的話題,並且也要視當下的具體情況靈活應變,以便在迎合對方心理的同時,也贏得對方的好感;惟有贏得對方的好感時,你才有可能得到你想獲得的東西,而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種語言技巧。

  話總是說給別人聽的,至於說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僅要看話語是否適當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別人能不能確實理解並且樂於接受。如果你所說的話讓別人聽不懂,或者讓人沒有專心聆聽的意願,那麼這樣的談話還有什麼意義呢?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是不是「看菜下碟」、「曲意逢迎」、「逢場作戲」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為虛情假意,也可以實事求是,把它理解為人際交流的科學態度。我們主張說話一定要看場合和對象是為了遵循交際規律,進行有效的交流,根本不同於虛偽和圓滑。「看菜下碟」,「逢場作戲」,雖然也有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靈活應變性,但它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把表現自我與適應他人統一起來,不是為了直接交流,溝通心靈,而是為了依附討好對方,或是蒙蔽誘騙對方。這種人性的扭曲和虛偽的醜態與談話一定要看對象有本質的區別。我們應當也能夠劃清這兩者的界限,在真誠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來看對象說話,以科學的態度來掌握人際交流的藝術。

  社會上的人有民族、地域、年齡、性別、經歷、文化程度、生活習慣、性格特徵、職業職務、心理狀態和所處環境、興趣愛好等等各種差異,而且每個人都有兩種屬性,一是群體的社會性,二是個體的獨立性。人與人的各種差異和兩種屬性在交往中有其和諧的一面,也有其排斥的一面。這樣的兩重性,再加上人際交流中的語言環境的不同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說話不僅要看場合,還要看對象。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得好:「此時此地對此人說此事,這樣的說法最好;對另外的人,就應該用另一種說法。」

  說話要看對象的道理,是眾人皆知的。但許多人往往不夠重視,往往看得不夠深入細緻。所以在這裡強調:看對象要看對方的基本情況,要看對方的心理態度及其變化,還要看與交際雙方有關的人物關係。

  冬天大西北的電影院里,常有年輕的女觀眾入場後不肯摘帽子,影響後面觀眾的視線。為此,放映員多次打出字幕:「影片放映時請勿戴帽子。」但許多人不予理睬。後來電影院出了絕招,打出字幕通告:「本影院為了照顧年老體衰的女觀眾,允許她們照常戴帽,不必摘下。」結果,所有戴帽子的年輕女觀眾全都摘下了帽子,因為她們誰都不願成為衰老之人。

  說話看對象,還要看對方的文化程度。人口普查員填寫人口登記表,問一位沒有文化的老太太:「你有配偶嗎?」老太太很可能聽不懂,還會以為你是問她「買藕了沒有?」容易鬧笑話。

  一位大學畢業生分到一家工廠工作,起初不錯。但沒過一個月,他發現車間主任對他越來越冷淡了,他怎麼也弄不清其中原委。後經一位好心師傅的點撥,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在學校待慣了,講話愛用些術語。什麼「最優化方案」、「程序化」、「控制論」、「結構定向」等等。而車間主任只上過中專,最煩別人在他面前咬文嚼字,賣弄學識。所以,這位大學生的說話,無形之中觸到了領導的「自卑感」。

  與智慧型的人說話,需要有廣博的知識;與學識淵博的人說話,辨析能力一定要強;與善辯的人說話,就沒有必要啰啰唆唆;與上司說話,就要把話說到他心坎里去;與下屬說話,必須讓他們感覺到你的慷慨,從你這裡他們能得到好處;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勉強;而別人喜歡做的,應給予大力的支持;別人喜歡聽的話,要多說;別人不喜歡的,要少說,甚至不說。做到這些就算是管好了自己的嘴。

  2.凝聚力來源於語言的親和力

  人類普遍渴望自己擁有「親和力」,因為這也是渴望與他人親近、和諧相處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可以說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人們竭盡全力讓自己充滿親和力。

  說話要體現出親和力,既是使情感歸依的起因,同時也是激發人際交往的動力,它對平衡人類心理、克服勢單力薄之不足起著非常好的調節作用。

  人類憑藉著親和力,使自己如此堅強而有力地屹立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這種求生動機,也是對語言嚴格要求的一種表現。

  人都有七情六慾,在情感方面也有喜怒哀樂,正是因為有了豐富的感情世界,所以才會使人類產生一種歸屬動機。

  當人們遇到了喜悅或是悲傷的時候,往往會急欲找人傾吐,因為這樣可以得到理解與寬慰,也可以使人在情感方面有所寄託。所以親和力的第三種表現就是「歸屬動機」。

  總的來說,人類語言的親和力是多重的,並不是單一化的一種表現,也是非常的複雜。

  就像是那些工作成績突出、事業蒸蒸日上、經濟富裕、生活檔次極高的人,這也是相對而論的,這個時候,那些差的自然產生一種攀比的心理。攀比心理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積極效果。

  怎樣才能利用好自己的嘴,說出具有親和力的話呢?

  孔子在周易《十翼》中這樣寫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語也有句話如是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說的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類似的人彼此之間比較容易相處與親近。

  因此,在提高語言親和力的時候,可以嘗試用一些方式與他人配合,讓他人感覺到我們是可以親近與信賴的。

  這樣的技巧有這樣幾個方面:

  1.配合別人的感受方式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三種用得比較廣,因此,一般說人有三種主要的感受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傾向使用哪個感官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人可以分成三種:視覺型、聽覺型與觸覺型。

  一般情況下,視覺型的人比較喜歡快節奏,說話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歡閱讀圖表,而且行動力強;聽覺型的人喜歡比較有秩序的生活,說話較慢但很有條理,喜歡交談與聆聽,行動力稍次;而觸覺型的人很重視感覺,愛好舒適,說話有時是不看對方的,速度也比較慢。知道了這些之後,那麼我們在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就可以觀察一下對方是什麼行為主導的,之後迎合他的特性說出對方感興趣的話,以此來增加彼此間的情分。

  比如,對那種說話速度極快的人,要強調行動與成果;對那些說話時要分成一、二、三等要點的人,要強調邏輯與條理;而對於那種慢吞吞的人,多談談某種產品會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如果你沒有分辨出對方是什麼類型的人,就張口說話,說好了對方可能會繼續與你交談下去,說不好對方可能會轉身離去,一般情況下,第二種情況發生得比較多。所以說,在與人交談時,一定要注意用用腦子,看看對方是什麼類型的人,然後再張口說話。

  2.配合別人的興趣與經歷

  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在全世界的銷量上,被稱為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

  他在書中就寫道:「我們要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聆聽對方的談話,就對方的興趣來談論以及鼓勵他人談論他自己。」

  有一些朋友在從事直銷活動當中,說自己與准客戶無話可說,或是沒有切入點,這就正是因為在這方面缺乏功夫。

  這時,我們需要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就像面前的這個人就是世界上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一個人。當我們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去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那麼他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是我們與他交談的切入點。

  比如:你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人提著一盆別緻的盆栽,你就可以說:「哇!您的花真漂亮。它叫什麼名字呢?」假如對方願意說的話,局面就這樣打開了,就可以繼續同他談下去。但你要注意,在你開口說話時,一定要做好準備,防止說出不該說的話,流露出不該有的表情,如你與對方談話時,滿臉是貪婪的表情,似乎你想把別人的東西搶過來歸自己,這樣,在交談中你不可能得到很多關於他的信息,也就斷送了進一步交往的時機,由此可見,與人交往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藝術。

  3.使用「我也」之類的句子

  如果對方的經歷或見解中有跟你類似的部分,你可以多使用一些具有神奇力量的短語,它就是「我也……」。

  例如:「啊,您去過泰山啊,我也去過呢!是去年4月的事了。您是幾時去的呢?」「哦,你也認同愛就是要給對方自由,我也這麼想的。」「你同意產品的質量是最重要的對吧?我也是這麼想,因此您可以比較一下我們的產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的質量。」

  有了這幾條,你的語言親和力就很快建立起來了。語言親和力是如何產生的呢?心理學家斯坦利·沙赫特對此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當時將5位自願做實驗的志願者隔離在不同的5間屋子裡,給這些人提供的住宿條件是相同的,然後讓他們與外界隔絕。在他們5人當中,其中堅持時間最短的只堅持了20分鐘,最長的時間達8天8夜。不過在他們當中都有孤獨、難受、心理緊張這些心理現象出現。

  斯坦利·沙赫特在這項實驗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親和力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它源於人的本能。而且他還發現人類都比較喜好合群、組織家庭,也喜歡建立各種社會組織,這一點完全可以證明出來。有些人為什麼會有一種恐懼感呢?就是因為他們太孤獨了;那些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現毛病的人,都是因為他們離群了,這樣就會在本來害怕的心理上長時間如此,使他們產生狀態變異的心理。人類之間相互親近,也是為了共同生存下去,這也是一個人的本能。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親和力的產生條件來自於對生存的需要。

  凝聚力的來源正是語言親和力,語言親和力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與作用。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之間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與語言親和力息息相關。如果從個體出發,一個人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的親和力,可以從各個方面得到一定的熏染與培養。

  語言親和力有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減少心理障礙產生的幾率。人們社交的範圍越廣,精神生活就會越豐富,語言親和力也就越強,心理發展就越平衡;語言親和力也是培養良好的個性、獲取知識、促進事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語言親和力也是建立友誼、發展友誼的堅強動力。只要你的親和力動機純正,就會贏得許多朋友,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風順。

  一位真正成功的人士,必定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也肯定能夠提高他們個人的親和力,具備了親和力就會贏得好人緣,辦起事來才得心應手。所以,說出具有親和力的話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著重要作用,但如果一句原本好聽的話,出自你的口就變了味道,那麼就要檢討一下,你是否已經管好了自己的嘴。

  3.人情話最能打動人心

  人情話並不都是虛虛飄飄地閑扯,有的人情話並不是兩嘴唇一張一合就能說出來的,而是需要一種寬闊的胸襟和做大事的氣度。所以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從某些特殊的人嘴裡說出的一席人情話讓人覺得有千鈞之重。

  晉代有一個人叫荀巨伯,有一次他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這時恰好敵軍攻破城池,燒殺擄掠,百姓紛紛攜妻挈子,四散逃難。朋友勸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動,活不了幾天了,你自己趕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卻不肯走,他說:「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遠道趕來,就是為了來看你。現在,敵軍進城,你又病著,我怎麼能扔下你不管呢?」說著便轉身給朋友熬藥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卻端葯倒水安慰說:「你就安心養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來我替你頂著!」

  這時「砰」的一聲,門被踢開了,幾個凶神惡煞般的士兵衝進來,沖著他喝道:「你是什麼人?如此大膽,全城人都跑光了,你為什麼不跑?」

  荀巨伯指著躺在床上的朋友說:「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丟下他獨自逃命。」並正氣凜然地說:「請你們別驚嚇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絕不皺眉頭!」

  敵軍一聽愣了,聽著荀巨伯的慷慨言語,看看荀巨伯的無畏態度,很是感動,說:「想不到這裡的人如此高尚,怎麼好意思侵害他們呢?走吧!」說著,敵軍撤走了。

  患難時體現出的正義能產生巨大的威力,說來不能不令人驚嘆。

  大家對《三國演義》中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的一段情節耳熟能詳,說的是趙雲大戰長坂坡,九死一生救出少主阿斗,當他從懷中把仍在熟睡中的阿斗抱給劉備時,劉備接過來,「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果然,趙雲聽後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關鍵是豁出孩子。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他要付出很大的犧牲。

  作為領導者,身邊沒有一兩個忠貞之士是不行的。所以,領導者都習慣說一些收買人心的人情話來獲得他人的忠誠。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買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馬跑掉了,結果被不知情的窮百姓逮住後殺掉美餐了一頓。官吏得知後,大驚失色,把吃了馬肉的300人都抓起來,準備處以極刑。秦穆公聽到稟報後卻說:「君子不能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懲罰他們了,放他們走吧。而且,我聽說過這麼回事,吃過好馬的肉卻不喝點,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補償,對身體大有壞處。這樣吧,再賜他們些酒,讓他們走。」過了些年,晉國大舉入侵,秦穆公率軍抵抗。這時有300勇士主動請纓,原來他們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這300人為了報恩,奮勇殺敵,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還幫助秦穆公捉住了晉惠公,結果大獲全勝而歸。

  看來,領導讓下屬辦事也要學會收攬人心,只有籠絡住了下屬的心,才能更好地讓下屬心甘情願為自己效力。

  4.讚美之辭如春風

  自己不可能稱讚自己,但對於別人,你卻不可吝嗇你的稱讚。稱讚是欣賞,是感謝,是對別人表示敬意。稱讚給人的喜悅是無可比擬的。

  讚美別人也需要用熱誠,一兩句敷衍之語,不但起不到好處,反而讓人討厭。

  「你的文章寫得好極了」,光這樣說是不夠的,確實有點像馬虎敷衍。如果你加上一句:「能夠使青年人讀了更加奮發」,那麼效果就完全兩樣了。同樣地,僅說:你的衣服真漂亮,也是不夠的。為了要博得對方更大的歡心,你必須再具體說出這衣服怎麼漂亮。例如具體說這衣服色彩配得好,圖案很好看或式樣大方美觀等等均無不可。聰明而熱誠的人對於說一句讚美話,必定是把最深的欣賞情緒說出來。「你的琴彈得太動人了,使我想起了我的家鄉那黃昏歸牧時微風吹落葉的情景。」要是你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你將會如何地感動呢?誠然,這樣的話也許你覺得不容易說,因為這需要想像力,更需要真誠的熱情,但你只要能夠對別人做的事情有充分的誠意去欣賞,則這樣的一句讚美的話是任何人都會說出來的。最美麗動聽的讚美,應該發自內心的深處,當人們充滿了熱情的時候,即使一個農夫也必會說出最動人的話。

  每個人都喜歡受到別人的稱讚,無論6歲的小孩或60歲的老人都是如此。人們尤其喜歡將自己和別人做比較,希望自己更比別人好一點。所以有比較性的讚美話也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選美也要講究方式和技巧。比方說:甲和乙兩人以不同的價錢買了兩件完全一樣的游泳衣,而乙所買的比甲買的價錢便宜,因此,乙一定覺得很得意。當著他一個人的面,你提起了兩件游泳衣的事,如果你說:「甲是吃虧了,他花的錢比你花的錢貴得多」那倒不如說:「你買的比他買的便宜多了」。為什麼呢?因為前者只不過是表示出甲的愚蠢,而後者則表達了乙的精明……所以,下一次你稱讚一個人時,你要說「你比某某做得好」,而不要說「某某比你做得差」。

  讚美是一種博取好感和維繫關係最有效的方法。它還是促進人繼續努力奮鬥的最強烈的興奮劑,這是由人性的本能所決定的。想使求人取得辦事成功就必須學會這一招。

  有一位美國企業家這樣形容卡耐基:「他是一位會握著你的手,鼓勵你,讚美你的人。我的生活經驗中還沒有碰到一個能趕得上他的人,有許多人,雖然擁有職權,但他們沒有嘉許人的雅量,只會譏諷別人,像這樣怎麼能成就更偉大的功業呢?」

  可見這位企業家是最能領會卡耐基精神的人。

  有人說,在這位企業家的手裡,讚美別人已成為一種異乎尋常的驅動工具。

  當這位企業家就任某造船廠廠長的時候,工人群眾都被他調動起了巨大的熱情,他的傳記中這樣寫道:

  「從經理到工人,他都很大方地給予嘉獎,稱讚工作人員的工作技巧,使受獎的人都覺得這要比金錢獎賞更為可貴。」

  這家造船廠承造的軍艦拖甲虎號在27天內完工,造船場里所有的記錄都被打破了。老闆召集造艦的全體工作人員發布一篇慶功的演說辭,並且贈給每人一枚銀質獎章和威爾遜總統的一封信,最後他轉向負責監造的人,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個金錶,親手交給他,作為一個小小的紀念。

  把讚揚送給別人,就像把食物施給飢餓的乞丐。在許多時候,它就像維生素,是一種最有效果的食物。

  有的人嚴格有餘而賞「銀」不足,吝嗇讚美他人,這是違背人性的做法,結果往往使一些「馬仔」暗中搗鬼或乾脆「走人」。這些人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5.朋友之間溝通也要講口才

  朋友,可以無話不談,但也不可以太隨便,因為你畢竟要尊重朋友。適當講究一些溝通的口才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古時候有個俞伯牙,擅長彈琴,他們音調高昂激越,砍柴的鐘子期聞聲駐足,贊道:「巍巍乎高山。」伯牙又奏出奔騰回蕩的旋律,鍾子期說:「潺潺乎流水。」兩人於是成為知音。鍾子期死後,伯牙摔斷琴弦,從此不再彈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友誼已融入各自的心靈之中。因此,朋友之間說話,可以隨便些,但也有一些地方應注意。

  1.說話要知趣

  所謂知趣,就是在特定場合,說話人應注意交際對象,根據具體的語境,說出最得體、最恰當的話來,使交際氣氛變得更加融洽、活躍,從而產生良好的效果。有位先生去看望一位剛痊癒的朋友,朋友的妻子端來一個盤子,裡面是套酒杯和幾雙筷子,不巧男主人在給客人點煙時,一轉身把盤子碰翻,酒杯全碎了,筷子撒了一地。男主人很尷尬,其他人也不知所措。這位先生一邊幫助收拾,一邊笑嘻嘻地說,「看看看,主人家要交好運了。酒杯打碎,筷子全落地,這叫悲(杯)去喜來,快(筷)樂無比!」眾人也跟著幫腔,男、女兩位主人立即舒眉而笑了。這位先生就是一位善言談的知趣者。在別人失手出事、難堪憂鬱之時,他能用巧言妙語去加以撫慰,變窘態為樂趣,讓人感到溫暖快樂,誰不喜歡這樣的朋友呢?

  說話知趣不僅可以解人之危,而且可以解己之危。費新我先生有次酒後為朋友揮毫書寫孟浩然的《過故人庄》,當寫到「開窗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一句時,不留神漏掉了一個「話」字,旁觀者竊竊私語,皆有惋惜之情。費老這天喝多了酒,而酒後容易失話(言),於是費老拍拍腦袋連聲說:「酒後失話,酒後失話!」並在詩尾用小字補寫了這幾個字,以示闕如。一語雙關,情趣盎然,令人叫絕。

  2.敢於批評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人生在世,離不開朋友的幫助與支持。愛因斯坦曾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嚴正的朋友。」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朋友也是有缺點、錯誤的。作為好朋友,就要直陳人過,積極開展批評。看過電影《列寧在一九一八》的人不會忘記這樣一個鏡頭,列寧與高爾基這一對好朋友正爭論一個問題,高爾基認為:蘇維埃政權對敵人的鎮壓太殘酷了。列寧認為高爾基的觀點是錯誤的。這時,彼得堡一個老工人來見列寧,向列寧報告敵人的猖獗活動,並說,如果不向富農作鬥爭,蘇維埃政權就無法維持。列寧有意看看高爾基,對那位老工人說,那樣有人會說我們「太殘酷了」。老工人激動地反駁道:「殘酷的不是布爾什維克,而是富農,他們到處燒殺……」列寧沒有直接批評高爾基,而是借老工人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批評了他,最後使高爾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敢於道歉

  人們立言行事,誰也難以做到十全十美。錯了不要緊,只要敢於承認,勇於向對方道歉,便能使友誼之樹常青。有人以為朋友之間用不著道什麼歉,便能使友誼之樹常青。大家所熟知的刎頸之交的故事,是廉頗「肉袒負荊」,「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還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4.不說勢利話

  勢利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從心理角度而言,是惟利是圖;從哲學角度而言,又是實用主義;從人格的角度而言,是一種道德缺陷。蘇秦就曾經嘆謂:「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但朋友之間,說話是不能勢利的。「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梅蘭芳與齊白石是一對摯友,當時齊白石還沒出名,但當梅蘭芳見到齊白石時,卻是那麼恭敬地與之交談,使在場賓客大為驚訝。齊白石十分感動,特意畫了一幅《雪中送炭圖》,並題詩贈給梅蘭芳:「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君識姓名。」這是畫家以其特有的語言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總之,朋友是瞭望社會的窗口,朋友多,窗口就開得大,室內就會陽光明媚。因此,對朋友說話也應講究口才。

  6.嘴邊不能少了「把門」的

  一個嗜賭如命的人,看到不會賭錢的人,很可能會揶揄他一番:「你怎麼不會賭博,那人生還有什麼快樂可言?」這話如果傳到朋友的耳里,肯定會讓他感到不愉快的。

  所以,每逢開口說話,不管是什麼內容,都要注意別讓別人產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有一次,一位先生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裡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識的。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陷入人生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關閉了公司,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困,他實在是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姓張的朋友因為目前賺了很多錢,酒一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在場的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去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提早離開了。

  一出門,他憤憤地說:「老張會賺錢也不必在我面前說得那麼神氣!」

  人人都會經歷人生的低谷,人人都會遇上不如意的時候,這時,在失意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處,無異於把針一根一根地插在別人心口上。既傷害了別人,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

  人有失足,馬有漏蹄。任何人做事、說話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無懈可擊,當你在與人交往時,不小心出現了口誤,千萬不要將錯就錯,要不失時機地把出現的口誤糾正過來,以挽回局面。

  一般來說,失意的人較少攻擊他人,鬱鬱寡歡是他們最普遍的心態,但別以為他們總是如此。聽你談論了你的得意之事後,他們普遍會有這樣一種心理——懷恨。這是一種刻在他們心底深處的對你的不滿,你說得口沫橫飛,卻不知不覺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顆炸彈,多划不來。

  緊張的生活中,人的精神狀態總會有鬆懈的時候,一不小心說錯話也是在所難免的。而這時,最重要的就是要鎮定自若、處變不驚,飛速地轉動大腦思考彌補口誤的方法。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雖然說出去的錯話很難收回來,但卻可以用妙語給予彌補。只要你是個精於處事的人,就可以將口誤修補得天衣無縫。

  說話出現口誤是不可避免的,在處事過程中,最好不要出現這樣的錯誤,或者說降低這種錯誤出現的頻率。你有得意的事,就該與得意的人談;你有失意的事,應該和失意的人談。當你有了得意事,升了官、發了財或是一切順利,切忌在失意的人面前談論。就算在座沒有真正失意的人,但總也有景況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還是有可能會讓他們起反感,人總是有嫉妒心的,這一點你必須承認。如果不慎出現口誤,也不要為此而擔驚受怕,動動腦筋,想出最巧妙的語言給予彌補就可以了。

  7.口才好的人最受歡迎

  會說話的人必定知道怎樣才能走進他人的心靈。如果我們的話語里透著像玫瑰花一樣的馨香,那麼,這馨香無疑就能幫我們叩開他人的心扉;如果我們的話語里回蕩著像圓舞曲一樣美妙的旋律,那麼,在這美妙的旋律中他人就會向我們敞開自己的心扉;如果我們的話語里充滿著像陽光一樣的關愛和溫暖,那麼,這種關愛和溫暖的種子就有可能在他人的心田裡開出理解和感激的花朵……

  說話是一門極深奧的學問,必須衡量當時的對象和場所,採取適當的對策。當你發現某些話題容易引起聽者誤會,或刺傷對方的感情時,就不可魯莽地明言,而應該採用迂迴或抽象的辭彙,讓對方免除下不了台的尷尬場面。

  千萬不要高聲地叫嚷著:「哎呀!你怎麼這麼不中用,竟然連這點兒小事都辦不好!」應該用體諒的語氣,委婉地說:「處理簡單的事,反而更容易出錯,這幾乎是每個人的通病,你不要耿耿於懷!」不可冒昧地說:「天啊!你竟然這麼老了!」應該讚美對方:「你真是駐顏有術,居然看不出絲毫的老態。」這樣一來,定能賓主盡歡,雙方感情倍增。

  倘若有人為家中淘氣的孩子而怒氣衝天,你就可以告訴他,這是小孩子的通性,況且越是愛搗蛋的小孩,越是聰明伶俐,應該引以為安慰才是。至於美人遲暮,慨嘆年華老去的時候,則以「自然界的生物都有老化的現象;而年齡的增長,卻使人更為成熟與睿智……」之類的話語來勸慰她。

  總之,當你面對與上述類似的話題時,應當用男、女、老、少等一般化的詞語來代替第二人稱單數名詞,使對方覺得有所依傍,警戒心也就自然消失了,更會下意識地贊同說話者所提出的道理。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辭彙或語調,只要聽到這些特定語,就會立刻產生共鳴,頓時瓦解心中的壁壘。例如:山東人聽到鄉音,馬上就有陶然如醉的感覺;北京人乍聞標準的京腔,也一定會怦然心動,湧現出一種如逢戰友的興奮情緒。如果你想遊說一位平常是麻將迷的同事,不妨在談話時穿插一些麻將術語,以引發他的興趣;倘若對方是棒球迷,那麼「全壘打」、「三振出局」、「接殺」、「盜壘」等術語,將會產生魔咒般的效果,使他很快地就和你稱兄道弟。因此,活用各種專門性的術語,作為談話時的點綴,必定會收到令你喜出望外的效果。

  在人際交往中,不管我們遇到的是親人,還是朋友;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也不管是同事,還是領導,等等,只有在自己走進了他人的心靈里,才能收到自己渴望達到的效果;辦事或相處,也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是否能掌握讓自己走進他人心靈里的說話藝術,可以說是成大事者必修的一課。有時,一項事業的成敗,一個人是成為敵人或友人,通常都是取決於自己說話的藝術!

  一位演講藝術家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有的語言說出口後就像落葉一樣飄逝了,可有的語言,說出口後卻像鮮花一樣讓人能感受到她詩意的美麗,並且這美麗的語言之花還將在人們的心靈里孕育出溫馨的果實。」可見,口才是多麼重要。

  8.鼓舞的話最振奮人心

  多說些鼓舞人心的話,不僅指我們對別人說或別人對我們說,像教練鼓舞球隊精神的講話,或是業務經理鼓勵推銷人員的話,或是其他人員鼓勵一個團體的講話,都可以對人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

  對於一個執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交心的促膝長談,就可能使他浪子回頭,重新樹立人生的正確方向,發奮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不要小看對一個失意的人說一句暖心的話,對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一把,對一個無望的人給予一種真勢的信任。或許自己什麼都沒失去,而對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來說,這也許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寬慰。這種幫助即使很小,也是「雪中送炭」,別人都會牢牢記住你的好。

  另外還有一種鼓舞的方式,那就是自己對自己來說一些鼓勵的話,自己對自己來一段富有激情的演講,這並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是效果卻是非常大的。拿破崙·希爾也曾給我們說過,可以經常給自己一些精神鼓勵,將這些用於自己的事業中將是非常奏效的。

  例如,有一個推銷員在去見一個人之前,給自己說了一些鼓舞精神的話。在他推銷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思維很流暢,因為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講話的時候,講得非常好,也因此而獲得了成功。

  富有激情的講話也可以用於我們的求職當中。在我們求職之前,說一段富有激情的演講,對我們的求職將會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下面是一個紐約的小姐敘說的由於她的熱情而贏得工作的例子。

  這位小姐畢業於一所秘書學校,她想在醫藥部門找一份秘書工作。但因為她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缺少工作經驗,面試了好多工作單位都被拒絕了。於是,她開始使用剛學到的熱情原則。

  當她再一次接受面試時,她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得到這份工作,這次機會我一定要把握住。我是這個工作的專業人才,我相信我完全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而且我還有其他的優點,我是一個勤快而且自律的人,醫生們一定會將我看作是他們必要的幫手的。」她去面試之前一直在重複著這些話,充滿自信地走進了醫生的辦公室。回答的話語間洋溢著熱情,醫生最終將她留了下來,答應先試用她幾個月。當試用期滿之後,醫生告訴她,在她面試之前,醫生看過她的申請表之後,決定不錄用她,原因還是出在她沒有工作經驗上,但是在那次面試之後,她的熱情終於打動了醫生,於是決定應該將她留下試用一段時間。可見,是鼓舞之話將她帶上了工作崗位,使她實現了最初的目標。


推薦閱讀:

養花大全 | 拿這些水澆花,效果居然比肥料還好,葉子綠里透光與眾不同!
【葯事】三代頭孢仍要皮試 頭孢曲松為何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的21種思維方式
《在與眾不同的教室里》
女人到了30,穿衣不要太隨便,但是穿了它能讓你與眾不同! | 新鮮生活

TAG:說話 | 與眾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