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論語》的普世價值
孔子(551-479B.C.)生當東周春秋時代(722-481B.C.)末期,當時天下大亂、諸侯爭強、禮壞樂崩,傳統的價值觀趨於瓦解,社會陷入深重的危機。孔子廣泛學習古代經典(詩、書、易、禮、樂),再溫故知新、取精用宏,提出一套有系統的思想,希望從根本上化解人類社會的問題。
他是古代博學多聞的代表,也有實際從政的能力。他五十一歲任公職,曾在魯國擔任司寇,負責治安成效卓著,進而代理相事處理國政。他期許政治人物以身作則、上行下效,要以德行與禮儀來治理百姓。魯國國君未能配合他的理想,於是他在五十五歲辭職周遊列國,宣傳他的觀點,希望得君行道,使天下安定而百姓安居樂業。
孔子從三十歲左右擔任老師,有教無類,並因材施教,培養許多平民弟子成為國家的可用之材。儒家學派由此形成,表現出尊重傳統、關懷社會、重視教育之特色。孔子逝世後,不少弟子為其守喪三年,追憶他的言行並記錄下來,由此構成《論語》一書的素材。《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可靠資料,其內容因弟子相互轉述而得以保留,但皆十分簡短有如格言軼事。二千多年以來,中國人頌習最多的即是《論語》,其中許多語句塑造了中國人的核心思想。
在《論語》中,孔子兩度強調他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這個"一"即是"仁",而仁之涵義極為豐富。首先,對古人而言,要建構生命價值,亦即要活得有意義,必須經歷"自我的覺醒",肯定自我為一主體,能為自己負責,使一切言行皆可"化被動為主動",並且遵循社會的共同規範(禮與法)。
其次,由此可知,仁與個人生命有全幅對應的關係。仁是"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就人之性而言,人若真誠即可感受由內而發的力量,要求自己行善。就人之道而言,人須知善並且擇善而固執之,必要時可以犧牲生命,殺身成仁。就人之成而言,要追求止於至善,修德以成為君子,並以聖人為至高目標。然後,"仁"是成己成人的關鍵所在,個人生命的價值不可脫離群體而實現,由此形成儒家修己安人的傳統。
可惜的是,有關《論語》的註解,自漢代以來時有爭論,到南宋朱熹為其作了集注,並在元代成為科舉考試的範本之後,逐漸形成共識。但此一共識仍有爭議,只能代表宋代學者的特定見解。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專制王朝總是利用儒家來教育及約束百姓。今日學習儒家,必須揀擇分辨有關《論語》的註解,並以自主心態向孔子請益。
推薦閱讀:
※論語》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學而篇第一
※《論語》述而篇第七
※【儒】論語·泰伯篇(4)當好官的三大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