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佛陀的【宗教道義】20

好德、陰德和陽德好德、陰德和陽德。一、好德的重要性「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因此,我們可以說,「好德」是一切快樂和幸福的泉源,「好德」是一切好運和福氣的根本。例如:它可分為「陰德」和「陽德」兩種。古人說:「上德不德,下德執德。」意思是說:「品德高的人絕不會執著功德和名利,只有品德不太好的人才會計較功德和名利。初學的人行善...閱61轉14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9懂因果、畏因果、解因果閱37轉6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8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圓因法師。此外,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1)此人可能業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與過去的業障相較,簡直還不成比例,這時自然就會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正如一個曾經貪瀆或倒會幾百萬元,後來捐了幾千元或幾萬元作善事,便想獲得善報是一樣不切實際,因此必須長遠布施行善,持之以恆,將來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閱52轉6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7如何是深信因果?如何是深信因果?因果道理是佛家最重要的真理,從六道凡夫以致於成就佛果,都須把因果時時掛在心上。所以佛家修道可以用因果概括迨盡,佛家一切法門不出於因果道理。所謂深信,就是對因果的道理深深明了,並且道理與言行相互融合為一,在生活實踐中深明自己的一言、一思、一行都會種下什麼因,會得到什麼果報。世人不懂因果,還以為這樣是應該...閱11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3肯定因果,空性解脫肯定因果,空性解脫。一般凡夫對因果律則,沒有確切的知見了悟,在生活點滴中不識因果的來龍去脈。由此可見學佛的可貴,在於當下肯定因果的事情,如佛經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若能提起正念靜觀因果現前,隨緣消轉舊業,回歸萬法自性清凈,則與諸佛菩薩相呼應,與如來正法不即不合,正等無異。閱9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2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神經傳導物質與健康。另外,科學家們也都發現了,神經在傳導訊息時,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是利用神經傳導物質。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經過實驗證明,具有刺激細胞生長發育的功能,因此,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想必也推論得...閱16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2什麼樣的心念 決定什麼樣的命運什麼樣的心念決定什麼樣的命運。命運的好壞除了與「福報」有關之外,一個人的心念也往往在無形中決定了一生的命運。什麼樣的心念決定什麼樣的命運,什麼樣的心態則決定什麼樣的遭遇。個性、習慣、心態等均與「心念」有關,心念若不改,而風水、行業、名字等再怎麼改,也改不了命運。所以我們說:「心念可以決定每一個人不同的命運。」證嚴上人...閱20轉6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0一顆善心——人生在世最不能缺少的東西一顆善心——人生在世最不能缺少的東西。但最後有一位學生說:「一顆善心。」「正是。」那哲學家說:「你在這善心兩字中,包括盡了別人所說的一切,因為有著善心的人,對於自己,則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與己適宜的事,對於他人,則他是一個良好的侶伴。可親的朋友。」一顆良好的心,一種愛人的性情,一種坦直、誠懇、忠厚、寬恕的精神,可以...閱18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10做任何事要時時想到因果做任何事要時時想到因果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個基本的理論,人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沒法跳出因果圈子的。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信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彷徨的斷見佛法說任何因,不論大小,一定會產生它應有的果。所以我們倘若能隨時隨地想到因果,就自然而然的會種下多種善因,無論其大小,至少...閱47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09種「善因」的種種方法許多香港人,一提到「做善事」,就會有一連串的意念:「這是有錢人做的事。」「入息不多,怎麼做到善事?」「要捐錢出去?」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覺,認為「做善事」就等於出錢。又比如說,甲乙兩人同是一樣生活環境,施捨出同一個數目的錢財來做善事,而阿甲做了善事之後,心中常常記住,冀圖速速獲報答,並常有居功之心,沾沾自喜。比如說,阿甲...閱11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08怎樣每日積陰德?怎樣每日積陰德?怎樣積陰德?而且所積的善最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陰德,才能夠扭轉命運。然而行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時常關懷眾生,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慈悲心。為別人著想就是積陰德,日行一善。我們每日起心動念要為別人著想,起一善念,這是心行一善。下雨天前一定要把室外的各種罐子上蓋或收拾好,以免雨水灌滿了罐子,過了幾天以後便...閱54轉6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08在日常生活中積福的訣竅在日常生活中積福的訣竅如果你有一顆恭敬心、虔誠心,意幻供養和實物供養沒有任何區別。意幻供養就是用觀想的方式做供養,分為意幻財供養、意幻身供養、意幻法供養。意幻法供養:我們看見、聽見他人的功德和福德時,不應該有嫉妒之心,而是要把這些都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三寶,願所有眾生都能斷除對他人的功德和福德的嫉妒心。如果你有一顆恭...閱42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06因果的故事因果的故事。因果有三種:我的因果,人的因果和老天的因果。人的因果是關於因果的故事,它和善惡、是非、好壞、對錯等混合在一起,甚至它完全不關真實因果——老天的因果。人的因果,是人們關於因果的故事,它充滿善惡、是非,對錯、好壞等,是人借著因果的規律給自己說的故事。當人們把自己有關因果的故事和真實因果(老天的因果)相混淆——...閱9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05修因才能夠得果1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有許許多多豪門貴族、大富長者,今天社會上稱為企業家者,他有很雄厚的財富,他的財富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真實話,這個財富是命裡頭所有。2他命裡面有,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那個行業是緣,他都能致富;你命裡面沒有,人家把銀行送給你,過不了兩個月,銀行就倒閉了。你發財,發多少財還是命。命里怎麼有的?閱15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5:03姻緣與業力姻緣與業力。閱13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8天地有三子天地有三子。天地有三子,三子各繁衍出大的家族。他的所作所為,非常體貼孝順天地之心。閱8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8情識是什麼?情識是什麼?因為你執著的世間法,是來源於自己的意識,它是兩個層面的,你所能思維的、這些能轉變的一切事物都是建立在你的情識的層面,佛法是建立在心性的層面,兩個源點不一樣啊!不能用情識來衡量佛法。如果哪一天你的心禪定到一定的程度了,打破了,就像禪門裡講的「粉碎虛空」,自自然然的,你所流露出來的就是從心性里自然流露出來的,...閱11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3說說分別心說說分別心。分別執著心是凡夫之心,但是,若開始學佛就沒有分別心,恐怕做不到,也不現實。我們作為凡夫,正因為分別執著,所以我們趨向佛法,努力求解脫。分別什麼是善知識,什麼是惡知識;分別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當我們明白了什麼是善、善知識、正法,我們執著這些,轉化為行動,則慢慢的悟入無分別,無執著,則解脫可期。閱11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3他心通他心通他心通分為三種,分別是共情、移情、開扉!所謂共情,說得通俗點就是將心比心,能夠感受他人心中的情緒。天生的他心通異能者(吹眠高手)能夠將自己的某種情緒傳染給另外的一個人,吹眠高深的所精通的移情更加玄妙。(個人認為,移情是一種吹眠手段)不論是共情還是移情,並不能直接窺測人複雜的思維活動。世間的神通其實與世事人情相通,比如...閱50轉5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2神通和道通神通和道通。規則無處不在,無論是遵守規則,還是不遵守規則,都屬於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面,允許某些特殊情況下、某些特殊的人,不遵守規則,這種不遵守規則的規則,也屬於規則的一部分。局限於規則、遵循規則容易被理解,但不遵守規則的規則,卻往往被人神化,自稱神通,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旁觀者,都以為離道不遠,與佛相近。即神通者是規...閱16轉7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2淺談開天目淺談開天目。到底天目是怎麼一回事。現在醫學上已經認識到了,在人的兩眉之間,往上一點,連接松果體這個位置,在人的腦門裡,有一隻眼睛,裡面這隻眼睛和人外面的眼睛的結構一模一樣,非常完整,只是它在人的腦袋裡。開天目就是避開人的這雙眼睛,讓人裡面的這隻眼睛直接外露,直接看,這就叫開天目。其實不是這樣簡單的,當你的天目打通後,...閱381轉7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1得道的表現得道的表現。從外面看,我們發現:那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內在的靈量,像針線穿珠那樣,靈量貫穿人身中的每一個能量中心。一旦注意力轉移到內在,我們便可以在指掌上感應到他人的靈量。我們便可以感應到別人靈量的位置和狀態,於是我們便擁有集體的意識。有些人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由第一階段上升至第二階段,但只要他們具備真心誠意(Nishta),每一...閱23轉4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50食素多久才可脫胎換骨「胎里素「是素食媽媽懷孕所生的素bb。如果出世後﹐繼續吃素﹐身體里都沒有動物食物成份﹐可算得上全身都是素。在印度﹐台灣盛行吃素的地方﹐有很多素bb。香港只有少部分素食者是由出世開始食素。素食動物腦袋沒有人類那麼發達﹐聰明度比人類低﹐身體結構是天生吃植物的﹐如被迫吃有動物成份的食物﹐很容易出現瘋牛症的情況﹐所以牛羊吃素是被...閱9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9吃素者——能量最高的人閱16轉4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9你的能量等級是什麼?你的能量等級是什麼?在這個能量級的人,過的是八輩子都懊喪和消沉的生活。比起其他的較低能量級,人們會覺得這個能量級是積極的。而事實上驕傲讓人感覺好一些,只是相比其他更低的能量級而言。對於那些能夠打擊能量級低於200的人的障礙,對進化到200能級的人來說則是小菜一碟。到來這個能級的人們,總是能盡數回饋足夠多的能量給這個世界。而...閱223轉7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8宇宙生命層次概況表宇宙生命層次概況表(十法界)受苦受刑之夢忍飢挨餓之夢吃苦耐勞之夢富貴名利之夢爭強好鬥之夢安逸享樂之夢有餘涅磐之夢獨善其身之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究竟成佛大夢已覺究竟無夢苦樂果報。受苦受刑有苦無樂忍飢挨餓有苦無樂吃苦耐勞不明苦樂有苦有樂各有不同雖享大福但有好鬥之苦享盡天倫有樂盡苦幻身仍受果報之苦仍有法執無明看破苦樂未達圓滿本...閱24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8簡述佛教的神通簡述佛教的神通?諸多信眾都對某些高僧大德能夠接受菩薩的提示感到非常好奇,卻又被其神秘的現象所困惑,太多人被佛門之外的假冒神通所矇騙,損失不少錢財,同時受到所謂的「神棍」擾亂而身心不安,末法時代各種亂象叢生,看來有必要讓信眾真正了解佛教的神通,不至於成魔眷屬。佛教以神通有極嚴格的定義,各種神通,如天眼,是具有能清晰明照障...閱49轉5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7報身、法身、應化身有什麼區別呢?報身、法身、應化身有什麼區別呢?佛有三身,有報身、法身、應化身。這個應化身所謂的分別執著,是應眾生的感應,就像我剛才講的韋馱菩薩一樣,眾生感應是惡的要來教化,韋馱菩薩拿著金剛杵就來了;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是應化身,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身。佛菩薩把這些現象搞得很清楚、很透徹。所以業報身和應化身不同之處就在這裡,應化身有...閱14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7佛教的閉關寺院的僧人集中在大殿,維那師舉香贊,接著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大悲咒》三遍,《心經》一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唱觀音贊「菩薩號圓通」,關主(閉關的人)行十方禮,感謝大眾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薩加持。大眾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到關房前,悅眾敲引磬三陣,方丈和尚說法,說畢,和尚用「如意」一擊關鎖,喊...閱60轉7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7佛法與報恩佛教的教義精神和實踐內容都非常強調這一思想。而把我們身心所依託的山河大地、國家社會叫做依報,即我們生命賴以生存的環境。佛陀為我們指出了一條修行解脫之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教奉行,則每個人都能成佛。學佛的人,不但要報答現生父母的恩情,還要報答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情,這也體現了我們愛一切眾生,愛全人類的精神。報三寶恩,三寶...閱11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6說幻相閱8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4家是什麼?家是什麼?其實,出家也好,成家也好,都只是一種形式,都力圖在形式的轉換和完成中,去擺脫一些什麼,追求一些什麼。山峰連綿,如黛如眉;面對物慾橫流的複雜社會,人人心裡不平衡,憂愁不斷,煩惱增加,真正快樂的大概只屬佛門之人吧。於是時時愁緒百結,心無所系,常有種莫名的憂愁之感。我想世上唯一能修心養性,排除雜念,做到心清神靜,必定是...閱9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3加持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加持的關鍵在於行者對上師三寶的信心,你有多大的信心就可以獲得多大的加持。佛在世時,為什麼許多人見到佛或者聽佛講法就可以成就呢?種種方便都是為了讓你儘快對上師三寶(善知識)生起完全的信心,最終證悟與諸佛無二的本性。因為一個人如果過分地執著於某一種境界、某一種覺受及加持的感應,而不以證悟本性為目的,是很容易出偏的,所...閱19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3佛教學者與佛教實修者的區別佛教學者與佛教實修者的區別。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那麼一群人,他們習慣於盯著蘋果,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然後憑藉著對蘋果的視覺感受彼此爭論蘋果的味道。他們都忘了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知道蘋果的味道必需親口嘗一下蘋果。還有一種人,看到了蘋果之後他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品嘗蘋果。他知道蘋果既非特別酸,也非特別甜,他不認為可以通過文字...閱18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2佛教的「中土」是指中國嗎?佛教的「中土」是指中國嗎?談到「中土」二字,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是指中國,尤其一些研究史學的專家,認為佛教傳來中國,是在洛陽扎的根,建的第一個寺院——白馬寺。其實佛教中的「中土」是指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地方,即今天的北印(印度北部地區),以方位看,中國是處在中土的東方,因此在佛教歷史上,將中國尤其中原地帶稱做「東土」。閱39轉4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2寺院建築藝術寺院建築藝術。供一尊佛,或釋迦佛或毗盧佛或接引佛,有的供三尊佛,或三世佛(中釋迦佛、左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或三身佛(法身、報身、化身)。中國的寺院建築樣式與宮殿相似,更多地融會了中國宮殿建築的美學特徵,在時間進程和空間的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徵:屋頂的形狀和裝飾占重要地位,屋頂的曲線和微翹的飛檐呈...閱96轉12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41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詳解古代四神,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而青龍、白虎雖。青龍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四靈聖。輔圖》曰:「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於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成為鎮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惡、在道教護衛神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專門用於鎮守道觀山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閱75轉18評0公眾公開13-11-28 14:11太上寶筏圖說4(太上感應篇)-黃正元圖注-華藏佛教圖書館印贈_02閱14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6 16:07太上寶筏圖說4(太上感應篇)-黃正元圖注-華藏佛教圖書館印贈_01閱17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6 15:55太上寶筏圖說3(太上感應篇)-黃正元圖注-華藏佛教圖書館印贈閱13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6 15:50太上寶筏圖說2(太上感應篇)-黃正元圖注-華藏佛教圖書館印贈閱18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6 15:44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序。生凈土,永超輪迴、速成佛道」的凈教普世。願生無憂凈土,遙向靈鷲山,祈佛為其「廣。引導他們歸入凈土,佛分別開顯了凈業三.時,蒙佛接迎,往生凈土蓮華胎宮。所以最後,佛總結性的將凈土的理論宗。極樂凈土,速成佛道,這是當生之果益,成佛道,應仰信「念佛定生凈土」的佛力因。時韋提希,見佛世尊;十...閱50轉7評0公眾公開13-11-26 08:43密宗氣功和佛教密法是不是一回事呢?密宗氣功和佛教密法是不是一回事呢?現代的氣功愛好者,經常分不清楚密宗氣功和佛教的密法,也經常的將兩者混為一談,那麼密宗氣功和佛教密法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佛教密法中有類似密宗氣功的修鍊法,但密法是一個規模相當龐大而內容又十分豐富的綜合佛法體系,絕非密宗氣功一詞所能代表的。首先,佛教密法是解脫生死輪迴的大法,並不是密宗氣...閱219轉5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8來娑婆世界修行的秘密----摘自師父對宣傳組的開示「念佛禪起修者,應先發願往生西方極樂凈土,抄誦《僧伽吒經》,熟讀般若金剛等,徹入甚深般若,深信山河大地、三身四智,皆自性事,為度幻眾習修正法,入無餘涅」----摘自師父文章《如何修證念佛禪.序》2、抄誦《僧伽吒經》僧伽吒經乃一切正法之聚,本身就是一個法門,抄寫此經一字一句,皆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福報,...閱26轉5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8凈土宗,禪宗和密宗的區別凈土宗,禪宗和密宗的區別。世人只知道世上有佛教,很少有人知道佛教有分若干分派,?下面就佛教的禪宗、凈土宗和密宗之間的區別做下介紹:我們常知道的佛教法門派別有:禪宗、凈土宗和密宗。禪宗和凈土中有何不同?禪宗度的是天上飛的,凈土宗度的是地上走的。這是凈土宗和禪宗所接人的不同。那麼密宗和禪宗有何不同?因為都是講心的,所以密宗...閱106轉6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7解深密經原文與白話對照版而現在前其名曰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法涌菩薩摩訶薩。善清凈慧菩薩摩訶薩。即於佛前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解甚深義密意菩薩。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言最勝子。爾時世尊告法涌菩薩曰。爾時廣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爾時德本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凈相法。若不了知...閱28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7藏傳佛教的部分專用名詞注釋閱5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7戒行的次第佛教有戒殺盜淫等五戒、八戒、十戒之說,那麼,怎樣理解達摩的「一心戒文」和六祖的「心地無惡自性戒」等說法?六祖大師所說的「心地無惡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就是對這個時期狀態及情景的描述。例如,你還處在有自我的階段,那麼你就得老老實實地持五戒、八戒、十戒,不可不持,也不可越位持。若你正處在持無我戒的階段...閱11轉2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6關於咒語的發音 咒語常見字發音閱57轉13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6六臂瑪哈嘎拉六臂瑪哈嘎拉(Mahahala)六臂黑瑪哈嘎拉,正名凈諸障難依怙主,乃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之化身,乃上士道學佛者之護法。皺額顰眉,發紅黃色向上直豎,鬚眉紅如劫火,最極熾然,捲動其舌,出哈哈聲,如大雷震,以藍蛇纏發,紅蛇耳環,花蛇為臂釧,白蛇為頸鏈,黃蛇作手釧,綠蛇當項發,腰系白蛇為帶。修持六臂瑪哈嘎拉能降服魔障,救度末法時期逐漸...閱87轉3評0公眾公開13-11-26 00:46
推薦閱讀:

宗教發起女巫審判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宗教在女巫審判中有什麼收穫?
為什麼邪教大多和基督扯上關係?
為何佛教信徒女性居多?
沒有宗教信仰是否是現在很多中國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
《科普特教會》——第一章第一部分

TAG:宗教 | 佛陀 | 道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