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兩條平行線,它們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它們永遠不相交。你可能覺得這很讓人傷心。可是任何兩條其他直線,相遇一次,然後終生漸行漸遠。同樣很讓人傷心。乾脆,我們做一團毛線吧~

————網路段子

文/小山

2008年以來的經濟周期是否已經到了拐點?關於這個問題最近爭議很激烈。主流意見認為,新周期還沒有來。少數意見如方正證券的任澤平堅持認為新周期已經來臨。所謂新周期,是以GDP增長率為基準來衡量的,若今年增長率超過去年,明後年又超過今年,再後年若繼續保持上升勢頭,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定義新周期來了。

看過我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文章(這些文章隨著之前的公眾號被風而消失了)的人應該知道,我對中國經濟恢復高速增長持樂觀態度,並多次作文批評中國經濟崩潰論。年初我預測今年增長率將超過去年(6.7),區間高值可超過7%,而明年將會更快。實際上我認為,去年已經到2008年來這一波周期的谷底了,要開始轉為上行了。

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的下行是落後的制度——更確切的說是由於不民主的制度引起的。我認為這是錯誤的。剛好相反,我認為目前的制度恰恰能夠比較快的從周期中復甦,實現產業升級。之前多次說過這個話題,今天用國際數據再次聊聊這個話題。

談中國周期就不得不談世界周期。只有深刻理解這一輪世界經濟周期,才能在世界經濟的大趨勢下談中國經濟周期。

我用1986-2016這20年間各國GDP增長率做了一張圖如下(數據來自世界銀行)。挑選的樣本是世界上11個有影響力的經濟大國(歐洲,北美,南美,亞洲各選了幾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

注意,最上面那根藍色的曲線是中國的曲線。

從圖上可以看出,在1998年之前,各國曲線相當雜亂,但在1998年之後,尤其是2002年之後,各國的曲線相當的步調一致,曲線的波峰波谷變化差不多,即GDP增長率的上升下降幅度和年份差不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最簡單的解釋是,經濟全球化在1998年之後,尤其在2002年之後加速了。我們知道,中國在2001年加入了WTO,2014年變成了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現在是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依實體商品價值計,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由於中國這個巨頭更開放的加入了世界貿易體系,全球經濟聯繫更為緊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而在圖上我們可以看到2002年以後各國的曲線變化步調比之前更為一致。

這個結論對我們解釋中國自2010年後GDP增長率持續下降非常重要。

從圖上可以看出,2008年各國GDP增長率全部深度下跌,接著的2009-2010年又急速上升。這個變化顯然要歸功於各國政府的強刺激政策。然而,自2010年後,各國的曲線有幾乎同步向下,在2014-2015年達到谷底(印度是非常顯著的例外)。

我們看看這幾個國家GDP增長率在2010年和2016年的數值,以及下降幅度:

中國:2010年,10.6%;2016年,6.7%。下降了38%。

印度:2010年,10.3%;2016年,7.1%。下降了31%。

巴西:2010年,7.5%;2016年,-3.6%。下降了148%。

韓國:2010年,6.5%;2016年,2.8%。下降了57%。

墨西哥:2010年,5.1%;2016年,2.3%。下降了55%。

俄羅斯:2010年,4.5%;2016年,-0.2%。下降了104%。

日本:2010年,4.2%;2016年,1.0%。下降了71%。

德國:2010年,4.1%;2016年,1.9%。下降了54%。

美國:2010年,2.5%;2016年,1.6%。下降了36%。

法國:2010年,2.0%;2016年,1.2%。下降了40%。

英國:2010年,1.9%;2016年,1.8%。下降了5%。

在這11個國家裡,GDP增長率下降幅度比中國小的有英國,美國,印度三個國家。下降最大的三個國家是從高到低依次是:巴西(148%),俄羅斯(104%),日本(71%)。

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情況呢?

比較而言,中國的下降幅度並不算大。大部分國家的下降幅度超過50%,英國和美國的下降幅度比中國低,可以歸因為它們本來增長率就很低。印度下降幅度比中國略低,可能主要因為它的人均GDP實在太低——約為中國的五分之一。考慮到中國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受世界經濟趨勢的影響顯然也「應該」最大,這個下降幅度應該算是「成績」。

無論是新興發展中國家、民主制度不太完善的巴西,墨西哥,俄羅斯,還是經濟相當發達,民主相對完善的韓國,還是經濟非常發達、民主非常完善的日本、德國、法國,它們都比中國的下降幅度高,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用單一的是否民主為指標來歸因中國的經濟增長下降是沒有多少說服力的。

眾所周知,這一輪世界經濟危機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爆。2007年,中國GDP增長率超過14%,2008年突降到9.6%,2009年再次降到9.4%。2008年,中國進出口佔GDP比重佔多整個GDP的一半多(56.6%),如此大的比重自然會深度受到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

雖然這些年加大了內需的比重,但直2016年,進出口總額仍佔GDP為32.%。這意味著,進出口每降低3%,GDP增長率就要差不多降低1%,所以我們不難得到,中國經濟周期主要是由被世界需求拖累的——當然破壞性創新引發的產業升級所形成的換擋期也是原因之一。

只有把經濟困境的原因搞清楚(其實中國目前的增長在主要經濟體里仍屬於最高之列),我們才能對中國經濟政治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市面上的流行判斷大部分都是錯。

隨著「一帶一路」順利開展以及世界主要經濟體明顯復甦——其實巴西和俄羅斯在2016年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復甦,中國外貿也將隨之復甦,我對新周期來臨的信心更為堅定。

最後說個題外話。因為我對右翼權威主義持理解態度,最近有人說我是「納|粹」。我想澄清下,我關注經濟以及認可「發展是硬道理」的初衷,是希望窮人能夠儘快的富裕起來。每次看到那些窮困匱乏的面容,我都難以直視。出生在農村,在廣東「血汗工廠」干過,在建築工地上干過,了解物質匱乏是啥滋味。我堅信,只有快速發展才能最有效的解決窮困問題。在目前這個階段空喊民主和福利太奢侈,它們只會害了窮人,貽誤窮困問題的解決。

為蘋果用戶準備


推薦閱讀:

20160520 中國經濟常見問題簡析
對當前宏觀經濟的一些看法
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經濟
一江春水向東流:簡析中國經濟
對於東北經濟衰落的思考

TAG:中國 | 經濟 | 中國經濟 | 原因 | 經濟周期 | 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