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零售店精神

美國大學的零售店精神

美國的義務教育一到大學就嘎然而止。因此大學教育,不論私立公立,都有些類似奢侈品 —— 是個燒錢的所在。如果不看統計數字只憑直覺,似乎這個奢侈品在美國人人共享。其實美國只有大約27%的人擁有學士學位。不過因為高低不同的大學實在數不勝數,所以想要上大學,智力上的挑戰對正常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總而言之,美國的大學教育非常具有零售店的囊括精神:進來的都是客。

好些人都是幾張錄取通知書攥在手心,然後掂量掂量荷包的實力來選擇學校。這個時候,中產階級的父母已經指望不上太多。絕大多數人上大學都要自己買單,或者至少部分買單,並且支付自己的生活費。一般的州立大學學費在一萬美金左右一年,本州人大約減半。如果在快餐店賺6.55美金最低時薪,學費折算一下將是一筆很可觀的工時。因此對他們而言,大學生活可以很浪漫很浪漫,但是絕對不休閑。一天要分成三截:上半截上課考試,下半截兼職工作,還有一截深夜開派對。

繁忙的學習與工作催熟著這些大學生小青年。他們待人接物開始變得更加禮貌得體,有頭有臉。18歲是一個非常令人揚眉吐氣的年齡。小青年們正式從父母手中接管自己。即使父母此時不忍心把他們掃地出門,他們也會迫不及待地捲起鋪蓋租個自己的小窩。18歲的大學生一般會有一輛車,一本駕照,一張選票,一個兼職工作,一個銀行賬號,一些助學貸款,一個獨立住所,一個男朋友或女朋友。他們感覺自己已經熟透,再等三年就可以合法喝酒了。

大學生活是「屬於自己的生活」真正的開始。有自由打理自己的一切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從此要為自己的行為與選擇負責。好在這個責任並不是對他人或家庭的責任,而是對自己的責任。因此來自外界的壓力很小。並且美國社會極強的兼容性,讓大學生在就職上也沒有太大的壓力。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大學畢業了,開個小店可稱為有想法,做家庭主婦很雍容,背起行囊去流浪也無所謂。

其實從申請大學開始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沒有像中國高考這樣驟然而至的高壓。臨時抱佛腳的努力很少能奏效。類似於中國高考的SAT成績只是大學錄取的一個因素。平時的功課表現,老師的推薦,以及自薦書都很關鍵。等到申請時刻,心中已經非常有底,大致會知道自己能去讀什麼大學。沒有經過高壓的煎熬,美國的大學生大都表現出來不識愁滋味的輕鬆。對於他們,大學不是一個用來擔心未來的地方,而是一個享受當下的開始。每張臉在青青校園下都顯得陽光燦爛,似乎能聽到他們心裏面吹著口哨來上課。大學教育雖然是個奢侈品,所費不菲,但是也是一件體面人要穿的衣服。不過既然這件衣服要自己花錢買,自己就是主人。如果衣服不合身,可以換一件,可以修修補補,也可以扔掉。美國大學生轉學,轉專業,或者退學手續都非常簡便易行。所以大學這個「零售店」的售後服務堪稱一級棒,換貨退貨都不需要理由。很多人進入大學因為五花八門的原因不能堅持到畢業,無法拿到學位:比如要結婚生孩子成為全職太太,比如對校園生活實在不來電,又比如自己做的小生意突然風生水起 ——像比爾·蓋茨這樣。我帶的班級裡面,有過幾個中年學生。這樣的學生很多是多年前學分沒有修夠,現在來回爐拿學位。也有些是無聊了或者失業了來充電。不論學生抱著什麼目的坐在教室里,大學一律有教無類。

學生是顧客,顧客是上帝。

大學教授,無論如何大牌,即便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也難逃期末被學生打分寫評語的下場。學生對他們所受的教育內容,教授的服務態度,教室的舒適度等等都會作全方位的評定。學生的評語非常能體現他們在大學裡的愛恨情仇。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看這些常常看得如痴如醉,就像看武俠小說。這些評定的威力有時候可以將一個研究天才型的助理教授扼殺在他職業的搖籃里。研究型的大學,表面上似乎不在乎本科生教育,其實骨子裡都很在意他們顧客的感受。

大學裡的課程也很體現這種零售店與顧客的關係。進入大學通常要修一些語文數學公共課。這些公共課都細分為不同的程度,由不同的教授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與興趣來挑挑揀揀。通不過可以重修。二年級的時候,一般學生都可以確定自己想讀什麼專業。一旦選好一個專業與這個專業所有的學生就是天下一家親,沒有像中國高校這樣固定的班級。大集體被分化成小團體,小團體又被個人化。美國的大學生活的確有點像零售店為你量身定做的一件衣服。

(本文作者吳絹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設計?房屋? 服裝系終身制助理教授及博導。


推薦閱讀:

如何申請弗吉尼亞大學
【美國各州最難進的大學】瞞不下去了,是時候揭開自己「學霸」的身份了!
2018 US News新綜排,不少大U跳水,你的夢校怎麼辦?
O編輯總結:想不想爬是能力問題,願不願爬是選擇問題,讓不讓爬是權力問題–也說華裔與藤校
【分校百科】哈里斯堡分校

TAG:美國 | 大學 | 美國大學 | 精神 | 零售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