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中國應成立壞賬銀行 |《財經》觀察

商業銀行可在其所屬集團向下成立專業的「壞賬銀行」(類似於國內資產管理公司),將健康資產與「不健康」資產劃分開來,將後者轉移給專業的壞賬銀行,這樣不但讓資產負債表「去槓桿化」,還能保持原有銀行健康運營

《財經》研究員 楊秀紅/文

對於當前困擾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問題,國際知名諮詢機構麥肯錫近日從管理角度給出了應對之計:啟動不良資產壓縮計劃提升重組清收成效、利用科學的不良資產定價提高效益、開拓不良資產處置新渠道(如資產證券化)、成立專業壞賬銀行等。其同時認為,目前整體經濟槓桿率偏高,未來幾年降槓桿將會成為潮流,否則銀行將不堪重負。

4月11日下午,在位於北京嘉里中心的北京分公司,麥肯錫對外披露了《中國銀行業白皮書》。該份白皮書涉及到四個部分,其中一部分重點談到了對於逾期貸款和不良資產的管理。

該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曲向軍稱,不良貸款逾期和不良貸款是影響銀行利潤的一大因素,銀行需儘快採取有效手段改善不良貸款狀況。

該份白皮書從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七大應對不良資產的方案,包括啟動不良資產壓縮計劃提升重組清收成效、開拓不良資產處置新渠道(如資產證券化)、成立專業壞賬銀行、打造專業信貸風險管理團隊等。

降槓桿迫在眉睫

就現狀而言,國內銀行業不良貸款雙升趨勢已日漸明顯。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2015年末國內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已經上升到1.67%,連續10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27萬億元,已連續17個季度上升。

不良貸款的持續增加令銀行業的整體利潤水平大打折扣,尤其是國有銀行的利潤增速幾近停滯。各大銀行近期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工農中建交等五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均不足2%,有三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還不足1%,如凈利潤增速最低的建設銀行,2015年僅增長0.28%。而2014年,上述銀行的凈利潤增速還維持在5%以上,股份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則在10%以上。

銀行不良貸款的急劇增加和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的表現息息相關。隨著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部分行業及地區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暴露。同時,全社會的債務槓桿攀升到歷史高位。2015年的債務總額高達30萬億美元,比2007年提高了3倍,債務佔GDP的比例高達290%,該比例已超過了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的水平。

2015年,反映經濟運行的一些關鍵指標繼續走低,如GDP、消費總量、固定資產增速以及貨物勞務出口總量增速均在去年創下了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在國內產能過剩等因素相互影響下,中國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

實體經濟整體槓桿率的增高累積了巨大的償債壓力,在宏觀經濟未現明顯好轉的情形下,逾期和不良信貸風險日益加重。部分行業問題尤為嚴峻,如批發零售業、製造業,特別是「兩高一剩」行業成為2015年不良貸款的主要來源。

其間銀行過度放貸難辭其咎。曲向軍舉例稱,麥肯錫在為國內一些機構提供服務時,曾研究過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其中一大原因是銀行給客戶過度發放貸款,當一些企業效益做得稍好時就貸款投資房地產、炒股票,銀行在宏觀經濟好的年景過度放貸,導致企業槓桿率過高。

曲向軍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的降槓桿將會成為一個潮流,一定要將整體槓桿率降低,否則最終都將轉移到銀行身上。」

目前政策層面推行的「債轉股」方案被認為是降槓桿的一大措施。但麥肯錫認為,如果簡單進行「債轉股」,這些股權後期還將面臨如何再消化和提升的挑戰,因此其建議用投行的手段去重組。

不良資產證券化則被看成另一個解決不良貸款的主要渠道,目前這一渠道已受到監管部門和政策部門的關注。今年2月,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等八部委下發了《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在審慎穩妥的前提下,選擇少數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

不過,當前國內具備相應投資能力和風險偏好的投資人尚較為匱乏。且目前這一渠道還處於研究階段,尚無確切標準。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周寧人分析稱,並非所有不良資產都可以進行證券化,估計未來銀行將會選取質量相對較好並有潛在重組潛力的優質資產進行證券化。

七方案化解不良

對於利潤增速已然大幅放緩的銀行而言,解決不良貸款問題迫在眉睫。借鑒歐美金融危機中多個發達國家相關銀行處理問題的經驗,麥肯錫為國內銀行開出了七副藥方,其中四項著力於化解存量不良資產,另外三項則側重於防範新增逾期貸款。

對於銀行當前已經生成的不良資產,麥肯錫建議啟動不良資產壓縮計劃提升重組清收成效、利用科學的不良資產定價提高效益、開拓不良資產處置新渠道(如資產證券化)、成立專業壞賬銀行等。

其中成立專業壞賬銀行被麥肯錫認為是值得借鑒的海外模式。在2009年金融危機後,西方國家紛紛設立壞賬銀行,通過這一方法令原本的銀行保持較為健康的運營,壞賬銀行則專註於處理高風險資產。

麥肯錫在該方案中建議,商業銀行可在其所屬集團向下成立專業的「壞賬銀行」(類似於國內資產管理公司),將健康資產與「不健康」資產劃分開來,將後者轉移給專業的壞賬銀行,這樣不但讓資產負債表「去槓桿化」,還能保持原有銀行健康運營。

鑒於國內不良貸款遷徙率的提高,麥肯錫還為銀行防範新增逾期貸款提出了三大解決方案,意圖從源頭抑制新的逾期與不良的發生。其方案包括建立前瞻的主動的信貸風險管理體系、打造專家化的信貸風險管理團隊和運用科學的信用風險評級機制。

截至2015年底,國內銀行的關注類貸款餘額為2.89萬億元,佔總貸款的比例達3.79%。尤其是關注類貸款遷移稱不良的比例最為明顯。部分銀行2014年的關注類貸款的遷徙率接近50%,此前幾年這一數據則處於30%以下甚至更低。

麥肯錫的報告顯示,實踐表明,實施前瞻性的主動信貸管理策略,通常能降低30%的新增逾期貸款,將問題貸款轉化為不良資產的比例降低25%。

同時,麥肯錫還建議銀行實施核心人才戰略。所謂核心人才是指在戰略實施關鍵崗位上的人才,通常不超過全行員工總數的20%。周寧人表示,該戰略短期內可支撐銀行整體戰略迅速落地,長期則能夠引領組織革新並提升銀行競爭力。

【看有深度的財經報道 請添加「財經雜誌」微信公眾號 i-caijing 】


推薦閱讀:

五大行中報出爐,利潤減少壞賬多 | 財經日日評
四大行十年前壞賬陰魂未散:3萬億泡沫藏身GDP
歐菲科技2017年凈利潤計提壞賬3億元 大客戶正改善盈利能力
【見聞專訪】渣打銀行丁爽:剝離不良才能真正解決中國壞賬問題
陸金所的2.5億壞賬究竟是什麼?

TAG:銀行 | 中國 | 財經 | 壞賬 | 《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