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是膝蓋殺手,它們才是 | 無論處在什麼年紀,你都該知道

本期內容

最近收到一條讓我心疼的信息:

膝蓋痛是很多朋友(尤其是步行鍛煉和跑步人群)經常遇到的問題,大家對膝痛的理解也僅僅止步於「走的多=磨損多=膝蓋痛=不能走路」。

不說完全錯,但是也有很大的誤區。

所以今天,小動君覺得有必要詳細寫寫這個文章,關鍵詞:步行、膝痛。如果覺得有用,記得在評論區告訴我哦~

本期重點

1. 膝蓋為什麼會痛?

2. 膝蓋痛了該怎麼辦?

3. 常見膝痛及解決對策

4. 四招預防膝蓋不適

為什麼會膝蓋痛?

想解決膝蓋痛的問題,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膝蓋會痛。

目前常見的痛原,大致為以下4種:

1. 過度使用關節勞損

如果你做了過量重複性、高強度的,需要膝關節屈、伸的訓練,就會讓膝蓋「發脾氣」。不斷重複的騰空落地以及關節屈伸,難免發生過勞傷。

2. 做超過自己肌肉能力的事情

膝蓋由腿部其它肌肉支撐,尤其是股四頭肌、腘繩肌和臀大肌。如果這些肌肉群過弱或太緊,也會造成膝關節不適。

比如,步行鍛煉的過程中,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負責保證髕骨的穩定。

△ 大腿前側的力量會影響行走中的形態及平衡

如果股四頭肌太弱或者太緊的話,運動時,髕骨就很難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從而造成膝蓋不適。

3.下肢體態異常導致動作不標準

下肢體態異常,最常見的是X/O型腿等腿型問題,再加上下肢力量不足、不均衡,造成動作不標準,膝關節壓力增加。

比如,在日常下蹲的過程中,膝蓋與腳尖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也會造成膝關節某個點壓力激增,久而久之引起膝蓋痛。

△ 妹子們,還是少學「夢露蹲」嘍

4. 韌帶損傷

韌帶負責維持膝關節的穩定,主要有前、後交叉韌帶以及內、外側副韌帶。

韌帶是強韌、能夠彎曲的肌纖維組織束,將關節周圍的骨頭連接在一起。平時我們走路、跑步、深蹲都靠它來控制。太突然、或者太強烈的運動,韌帶的纖維就有可能被撕裂。

看到這,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導致膝痛的原因並非都來自「運動」。所以,也一出現膝蓋痛抱怨是走路引起的並且再也不去鍛煉。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膝蓋的恢復其實需要一定的運動和訓練。

運動後

膝蓋痛了怎麼辦?

1. 減少、限制一些活動

對膝蓋不利的活動有一個共同特點:反覆、持續的摩擦、衝擊或擠壓關節,加重損傷。

已經出現膝關節疼痛的人,要避免或減少這類運動,比如爬樓、登山、打羽毛球、跳繩、騎自行車、打太極拳、馬拉松、長時間蹲姿。

2. 但也不要一直「靜養」

關節軟骨的營養和修復要用到關節滑液,而適當活動有助於關節滑液分泌。

《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2017年第6期的文章講『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

△ 久坐比跑步更傷膝

骨科醫生會比較推薦游泳、快走等運動,此外,靠牆靜蹲也對膝蓋有好處。

△ 聽說,靜蹲時配合提踵效果更棒哦

3. 重視一些生活細節

  • 少蹲著。比如,做家務時最好坐在小凳上。

  • 少爬樓梯。非爬樓不可時,上半身應向前、向下俯低,不要挺得太直,這樣能減小膝關節的壓力,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注意保暖。潮濕的環境、長時間受涼都可能加重膝痛。

  • 控制體重,定期體檢。肥胖、年齡大於 40 歲、膝關節受過傷、長期乾重體力活,都會誘發骨關節炎進而出現膝蓋痛,有這些人群應該積極減肥,做好體檢。

  • 常見的

    膝蓋痛類型有哪些?

    1. 髂脛束綜合征

    疼痛位置:膝蓋外側面

    癥狀:

    ① 膝蓋外側疼痛,但是通常不會伴有腫脹或僵硬;

    ② 疼痛並不持續,休息後就會消除。

    疼痛致因:

    ①鍛煉前後,沒有足夠的熱身和拉伸放鬆,闊筋膜張肌、髂脛束過度緊張;

    ②不良習慣/姿勢導致緊張的髂脛束在膝關節做伸膝、屈膝的動作中不斷的摩擦,壓迫股骨外上髁,滑囊;

    ③肌肉力量不平衡,如臀中肌等髖外展肌力量過弱。

    解痛辦法

    Step 1放鬆緊張的目標肌群

    對髂脛束相關的肌群(臀大肌、臀中肌、闊筋膜張肌)進行放鬆;

    對髂脛束進行拉伸。

    * 每個動作至少堅持2分鐘,注意呼吸放緩,施力均勻。

    ① 臀大肌放鬆

    △ 動作要領:雙手置於身後,將臀大肌落在泡沫軸上,核心收緊,藉助前後滾動和自重進行放鬆。

    ②臀中肌、闊筋膜張肌放鬆

    △ 動作要領:用肘關節支撐,將有膝痛的腿至於下方,上方腿踩地,形成三點支撐,然後在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處(找不到位置的請上滑文章看解剖圖)來回滾動。

    ③ 髂脛束放鬆

    ④ 髂脛束拉伸

    △ 動作要領:內測手支牆,膝痛腿向外側深處,保持前側腳踝穩定,吸氣不動呼氣重心向下。

    Step 2 加強臀中肌訓練

    △ 動作要領:收緊核心,雙腳始終接觸,感受臀部上方發力。每組15次,重複3-5組,換邊

    2. 髕骨疼痛綜合征

    疼痛位置:膝蓋前側

    癥狀:

    ① 上下樓梯、上下坡時感覺疼痛;

    ② 蹲下、久坐時感覺不適與疼痛;

    ③ 膝關節在活動時發出聲響。

    疼痛致因:

    髕骨周圍的肌肉不平衡,導致髕骨滑動軌跡偏移,進而造成髕骨與股骨間的磨損。

    解痛辦法

    Step 1放鬆緊張的肌群

    對目標肌群(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腘繩肌、腓腸肌)進行放鬆、拉伸。

    ① 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放鬆

    (見上文)

    ② 腘繩肌拉伸

    △ 動作要領:保持髖部緊貼地板,抬起大腿,感受大腿後側有拉伸感,均勻呼吸保持靜止拉伸15秒,換邊。

    ③ 腓腸肌拉伸

    △ 動作要領:藉助牆壁或台階,將腳尖抬起,腳跟落地,感受到小腿後側有拉伸,保持10-20秒,換邊。

    Step 2 加強薄弱肌群訓練

    ① 加強臀中肌

    (見上文)

    ② 加強臀大肌

    △ 動作要領:雙腳分開與髖同寬,臀部發力,達到頂峰收縮1-2秒,然後緩緩放下。重複20-30次。

    3.半月板磨損

    疼痛位置:兩側關節縫隙處

    癥狀:

    ① 走的時候會痛,上下樓時尤為明顯,不動就不痛;

    ② 長時間行走膝關節會發酸、交鎖(卡住),漸漸出現水腫;

    ③ 下蹲時有「沙沙」「咔咔」等異響。

    疼痛致因:

    ① 負重登山、鞋不合適、不良走姿和跑姿導致的重落地造成半月板長期慢性磨損;

    ② 意外摔傷造成膝關節過度扭轉,造成半月板急性損傷。

    解痛辦法

    Step 1 加強薄弱肌群集訓

    對目標肌群(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腘繩肌)進行強化。

    ① 加強股四頭肌

    △ 動作要領:在疼痛膝蓋下墊上毛巾,有意識收縮股四頭肌(大腿前側)並將膝蓋伸直,堅持2分鐘,每組3次,每天3組。

    ② 加強腘繩肌、臀大肌

    △ 動作要領:俯卧位,將頭放在手臂上或兩臂之間,收縮大腿後側和臀大肌,將腿向上抬起,堅持5秒緩慢放下,每組15個,每天2組。

    ③ 加強髂脛束、闊筋膜張肌

    △ 動作要領:側卧位,將膝痛一側腿側抬,收緊大腿外側肌肉,堅持3秒後緩慢放下,每組5-10個,每天2組。

    Step 2 提高膝關節穩定性&靈活性

    ① 靠牆靜蹲

    (見上文)

    ② 腳跟滑動

    △ 動作要領:坐著或半躺,將膝痛的腿伸直,腳尖朝上,腳跟不離開床面,慢慢完全膝蓋,達到極限後再慢慢伸直還原,每組15次,每天2組。

    * 需要明確的是:半月板損傷具有「不可逆性」,以上動作僅為基本復健手段,一旦發覺半月板磨損類似癥狀,最聰明的做法是——立即看醫生!

    4招有效

    預防膝蓋痛

    1. 積極做好熱身、拉伸放鬆;

    2. 糾正錯誤的走路、跑步姿勢

    (正確走姿參考文末鏈接);

    3. 增加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

    4.促進肌肉間協同用力,

    提高膝關節的平衡和穩定性。

    一點小建議

    走路不是膝蓋殺手,退一萬步講,如果走路真的是膝蓋殺手,那麼它的損傷順序也是肌肉肌腱韌帶(這幾個很難分前後),然後是半月板,最後才能是骨頭。

    所以,與其抱怨走路這項運動,不如慢慢把肌肉肌腱韌帶的力量練強。

    千萬不要想著「忍一忍就好」,也不要盲目靜養或發明些奇奇怪怪的方法(比如下面這種兄弟↓)

    △ 膝蓋是沒壓力了,頸椎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畢竟,

    弄清痛因、科學預防

    才是讓我們走的長久的不二法則~


    推薦閱讀:

    有一種膝蓋疼,叫髕骨軟化!
    人為什麼會膝蓋痛?99%的人不知道,看到就是賺到!
     膝蓋老了如何保養?
    動不動就膝蓋痛?你可能患上關節炎了!

    TAG:膝蓋 | 走路 | 殺手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