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55個課文實辭彙總

555個重要實辭彙總

(其中,254個基本詞用黑體字表示):

A.哀、愛、安、案、按、暗昧、傲物

B.拔、白、拜、敗、謗、報、抱、暴、悲、卑、北、備、倍、被、悖、本、比、鄙、敝、畢、必、蔽、弊、壁、辟、辯、表、別、兵、病、薄、博學、不齒、不啻、不堪、不能、不忍、不得已、不勝、不肖、不屑、布衣

……

Z.……左、坐

A

各個意義項大同小異。

1.悲傷,哀傷:

嗚呼哀哉!(「嗚、呼、哉」是虛詞連用,加強語氣)(《祭》)

唉,真是悲傷啊!

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後人哀之(《阿》)

秦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嘆,而後世的人為他們哀嘆。

節哀順變:抑制哀傷,順應變故。是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2.憐憫,同情:

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譯略)

乞哀告憐:告,請求。乞求別人的同情和幫助。

3.感嘆,哀嘆,感傷:

故予與同社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五》)

所以我與同社的各位先生感傷此墓空有墓碑,而為它寫了這篇碑記。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赤》)

感嘆我們的生命太短暫,羨慕長江之水無窮無盡。

感舊之哀:感念舊人舊事的哀嘆。標示懷舊。

1.吝嗇,吝惜: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

不吝惜珍貴的器具、貴重的寶物、肥沃富饒的土地,來招納天下的能人。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齊桓》)

百姓都認為大王是吝嗇,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2.喜愛,愛護,關心: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

(人們)關心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們。

愛莫能助: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例:這件事我的確~,請你多加原諒。

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3.通「薆」,隱藏:

愛而不見(T現),搔首踟躕(chíchú)(《靜女》)

(她)躲藏起來不現身,(他急得)直抓頭髮,猶豫徘徊。

1.為什麼,怎麼:

如寡人者,安與知恥?(《勾》)

像寡人這樣的人,怎麼知道羞恥呢?

…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信》)

…有什麼作用呢?還用門客幹什麼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疑問代詞,哪裡: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

本是蓋世的英雄,如今在哪裡呢?

安(D)在(D)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也!)(《信》)

公子能以別人的危難為急的美德在哪裡呢!

3.安樂,安寧,安定: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歸》)

靠著南面的窗戶寄託傲世情懷,明白狹小的居室容易使人安樂滿足。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S)人(《陳》)

將要大興土木,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寧。

既來(S)之,則安(S)之:使他們來(歸附)之後,就要使他們安定地生活。(《季氏將伐顓臾》) 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裡安下心來。

居安思危:在安樂中想到危險。

4.安穩,從容: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例:反正路不遠,我們還是~吧!

5.相互安處:

何方圓之能周(合)兮?夫孰異道而相安?(《離騷》)

哪有方和圓可以相合?哪有道路不同卻能相互安處?

相安無事:指彼此相處沒有什麼爭執或衝突,還過得去。

6.養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一說享受)

衣食這些可以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佔有。

1.几案: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項》)

每次移動桌子,環視四周沒有可以放置的地方。

舉案齊眉: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2.通「按」,察看:

固請,召有司案圖(《廉》)

(秦王)堅決請求(藺相如不要如此),並召來主管官員查看地圖。

3.案卷,文書:

有案可查: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1.用手摁壓:

牛不喝水強按頭: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對方就範。

2.撫,握:

項王按劍而跽曰…(《鴻》)

項王手握劍柄跪直身體,說…

3.查看,巡察,查究: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

不久就以蘇州百姓暴亂之名向朝廷請示,查究處死了五個人。

4.放下:

按兵不動: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暗昧

1.愚昧: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柳》)

水宮幽邃深遠,我很愚昧。

2.不道德的:

暗昧之事:指見不得人的醜事。

傲物:傲視他人: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諫》)

在實現願望之後,便放縱性情驕傲待人。

恃才傲物:仗著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B

1.攻佔,攻下: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廉》)

此後秦國攻打趙國,攻下石城。

2.超出,突出:

勢拔五嶽掩赤城(《夢遊天姥吟留別》)

氣勢超出了五嶽,蓋過了赤城山。

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褒)

3.提拔: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陳》)

現在為臣是亡國的卑賤之俘,極為卑微,極為淺陋,承蒙得到提拔。

4.擺脫:

不能自拔:不能主動地從痛苦、錯誤或罪惡中解脫出來。

5.基本義與現在一樣

雁過拔毛:比喻人愛佔便宜,見有好處就要乘機撈一把。

同根組詞(白)

1.潔白,清白: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屈》)

又怎麼能讓自己高尚純潔的品德蒙受世俗的塵垢呢?

白璧微瑕:潔白的玉上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點,美中不足。

2.告白,說明,辯白,告訴、稟告: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

(你)這就可以告訴婆婆,趁早把我休回娘家。

沉冤莫白:沉冤:長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長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3.白髮:

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促》)

見紅顏少女和白髮老婦擠滿門口。

白首窮經:直至年紀老了還在鑽研經籍,猶言活到老,學到老。也作「皓(hào)首窮經」

1.表敬禮節,行禮。再拜:拜兩次:

公子再拜,因問(《信》)

公子拜了兩拜,接著問(他計策)。

頂禮膜拜:頂禮: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虔誠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2.授予官職:

(廉頗)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

(廉頗)被封為上卿,憑著勇氣在諸侯各國聞名。

登壇拜將:喻任命將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

3.接受官職:

於是辭相印不拜(《<指南錄>後序》)

於是拒絕相印沒有接受。

4.呈送: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S)(《陳》)

臣懷著象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謹地拜上表章使您知曉實情。

同根組詞(敗)

1.殘敗,衰落,凋殘:

提竹筒絲籠,於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促》)

提著竹筒和絲籠,在坍塌的牆壁和草叢裡,挖石頭,掏洞穴。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2.失敗,打敗仗:

綜其終始,稽(考訂)其成敗興壞之紀(規律)(《報》)

綜合它們的前後始末,考查它們成功、失敗、興盛、衰落的規律。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賊):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敗了就是非法的。

3.擊敗:

又郊(n狀)敗之。遂滅吳(《勾》)

又在(吳國都城)郊外打敗吳軍。於是滅了吳國。

1.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謗譏:批評,議論,指責: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鄒》)

能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使我聽到的,得下等獎賞。

腹誹心謗:心懷不滿,暗中發泄。

心謗腹非:口裡不說,心裡譴責。指暗地裡反對。

2.毀謗,誹謗:

信而見(B)疑,忠而被(B)謗(《屈》)

誠信卻被(君王)懷疑,忠心卻被(小人)誹謗。

誹謗之木:誹謗:引以為諫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豎立木牌,讓人們寫上諫言。這裡「誹謗」與現在義不同。

同根組詞(報)

1.回報,回復: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

想找一個能派到秦國去回復的使者,沒能找到。

投桃報李: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2.報訊:

東野之書,耿蘭之報(n),何為而在吾側也?(《祭》)

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喪報,又為什麼在我的身邊呢?

蟲翹然矜(高傲)鳴,似報(v)主知(《促》)

小蟋蟀鼓起翅膀得意地叫,好像是報告主人知道。

3.報效: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滕》)

孟嘗品質高潔,(卻)空留報國的熱情。

盡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4.報謝,報答: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

不是我殺身所能向皇上報答的。

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信》)

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是因為我)認為小禮節沒什麼用處。

以德報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5.報仇,報復:

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請報之(《勾》)

過去夫差在天下諸侯面前羞辱我們的君…(我們)請求報仇。

睚眥必報:睚眥yá zì:發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怨恨。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公報私仇: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

6.「報怨」,報復仇怨: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過》)

已亡六國的遺民不敢拉開弓報復仇怨。

7.赴: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

你只是暫時回娘家,我現在先去公府。

拔來報往:報:通「赴」,迅速。很快地來,很快地去。形容頻繁地奔來奔去。

1.v懷抱,與今同: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赤》)

(希望)牽著神仙飛升遨遊,懷抱明月與她永世長存。

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2.看守:

嬴乃夷門抱關者,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信》)

我侯嬴只是東門的守門人,可是公子親自委屈車馬迎接我。

抱關擊柝(tuò):比喻職位低下。

3.依隨:

各抱地勢,鉤心鬥角(《阿》)

樓閣各依地勢高下而建,屋角象鉤聯結,飛檐像在爭鬥。

4.心懷,抱負:

或取諸懷抱(n),晤言一室之內(《蘭》)

有的人以自己的胸懷抱負,在屋裡(與朋友)相對傾談。

抱恨黃泉: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5.堅持,固守:

抱殘守缺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1.暴烈:

我有親父兄(偏義複詞,「父不表義」),性行暴如雷(《孔雀》)(譯文略)

暴戾恣睢:暴戾lì:兇惡、殘暴;恣睢zìsuī:任意做壞事。形容兇殘橫暴,想怎麼干就怎麼干。

2.突然:

屢撩之,蟲暴怒,直奔(《促》)

多次撩撥,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沖。

暴風驟雨:驟zhòu: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3.損害,糟蹋:

暴殄天物:殄tiǎn:滅絕;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1.悲傷,傷感,可悲: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

既然自己認為心靈受軀體役使,為什麼還要惆悵失意獨自悲哀?

狐兔之悲: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

2.悲嘆,感嘆: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游》)

我對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嘆(因為)古書(指碑文)沒有保存下來…

悲天憫人:悲天:哀嘆時世;憫人:憐惜眾人。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3.同情: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滕》)

關山難以逾越,誰同情迷路的遊子?

相關推斷,基本義:地位低。

1.卑下,地位低: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

(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值得羞恥,(以)官位高(的人為老師),就近於阿諛。

辭尊居卑: 辭:推卻。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2.謙卑:

然後卑事夫差(《勾》)

然後(勾踐)卑下地事奉夫差。

不卑不亢:亢kàng: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例:我們為人處世,應~。

3.輕視,看不起:

同坐(T座)皆屬(T矚)目卑下之(《蓋寬饒》)

同座的人都瞪著眼睛看不起他。

尊古卑今:尊崇古代的,鄙薄現在的。

4.自稱謙詞,「卑鄙」,地位低,見識短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先帝不因為為臣地位低,見識短淺…

《高中文言文學練考一本通》(匹配人教版普通課本和新課標教材)(24元/冊)

(聯繫作者:高13308727022 gzs1020@126.com)

1.失敗:

三戰三北(三戰三敗)

2.敗逃的人: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過》)

追逐逃兵和敗軍,一路上倒下百萬屍體。

3.北方,「北面」、「北向」面向北,君面南而坐,臣面北而朝,故「北面」指向人稱臣。

南轅北轍: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同根組詞(備);一句話:都具備完備的防範措施充數。(自己找幾個,拼一拼。怎麼樣?)

1.都、全、盡、皆:

文武備具者三十六人(《毛遂自薦》)

文才武功都具備的三十六個人。

備嘗辛苦:嘗:經歷。受盡了艱難困苦。

2.具備: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勸》)

積累善行養成美德,通明的思想就自然獲得,聖人的思想品質就具備了。

德才兼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

3.完備,周到:

(SL以)蟹白栗黃(SL飼之),備極護愛(《促》)

拿蟹肉、栗子肉(喂它),愛護備至。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

我對待侯生算是夠周到了。

求全責備:求、責:要求;全: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貶)

4.防備,防範:

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

特意派將士守衛函谷關,是為了防備盜賊出入和意外變故啊。

攻其不備: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5.措施:

故曰事異則備變(《察今》)

所以說情況不同那麼措施也要改變。

6.充數:

請以遂備員而行(《毛遂自薦》)

請拿我毛遂充個數出發吧。

7.預備;設施(例略)

「倍」和「背」是同義詞,某些引申義相同。

1.通「背」,違背,背叛,背棄: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

請兄長詳細地說明臣是不敢忘恩負義的。

2.更加,加倍: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譯略)

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費力小,收效大。

事倍功半: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

「倍日」,一日作兩日用,一日走兩日的路。

倍道而進: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倍日並行:日夜趕路。

1.覆蓋:

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

不多久,成名回來了,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像被冰雪覆蓋一樣。

2.加在…之上,加於,給予:

幸被齒髮,何敢負德?(《柳》)

(您的)恩惠加到我身上來,(我)怎敢辜負(您的)恩德?

澤被後世:功德恩澤施及後代人。

3.遭受,蒙受:

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報》)

即使碎身萬段,又有什麼可後悔的呢!

4.介詞,表示被動:

信而見(B)疑,忠而被(B)謗(《屈》)

誠信卻被(君王)懷疑,忠心卻被(小人)誹謗。

5.通「披」,穿,披:

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將軍親自身穿鎧甲,手握兵器。

被褐(hè)懷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6. 通「披」,分散,散開: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屈》)

屈原來到江邊,披頭散髮在草澤邊邊走邊吟唱。

違背:

今予遭有道,而違於理,悖於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愚》)

如今我正逢政治清明的時代,卻違背了理,做錯了事,所以所有被稱為愚笨的人,沒有誰像我這樣愚笨。

並行不悖:同時進行,不相衝突。

相關推斷,基本義:根本。

1.樹根: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

臣聽說,想要樹木生長,就一定要穩固它的根系。

2.n,根本: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齊桓》)

大王要施行仁政,那何不回到它的根本上來呢?

3.本源:

父母者,人之本也(P)(《屈》)

父母,是人的本源。

4.探求本源: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伶》)

如果探究他的成敗過程,都從人為的原因開始吧?

5.副詞,本來:

且臣…本圖宦達,不矜名節(《陳》)

況且臣…本來希望官職顯達,並不想以名節自誇。

1.並列:

比翼雙飛(譯略)

2.比鄰,近鄰: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譯文略)

3.比較:

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好游的人還不到(他們所走路程的)十分之一。

4.同等,認為和…一樣: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報》)

而世人又不把(我)同死於名節的人相提並論。

5.聯合,團結:

故夫知效(勝任)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者(《逍》)

所以那些才智能勝任一官之職,善行能聯合一鄉,道德能合乎一國之君的心意…的人。

6.追征:

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促》)

縣官嚴定期限追征,十多天里,成名挨的板子多到上百下。

7.近來:

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劇痛)(《祭》)

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疼得很厲害。

8.等到: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

等到三年工夫,我就可以使他們有勇氣(去作戰),而且懂得做人的正道。

1.邊境,作邊境:

越國以鄙(Y)遠(an),君知其難也(《燭》)

越過一個國家把遠地作為邊邑,您知道那是困難的。

2.鄙賤,平庸:

恨私心有所不盡(全實現),鄙陋沒世(死),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報》)

(是因為)遺憾個人的心思(意願)有沒完全實現的,(如果)庸俗淺陋地死去,(我的)文章便不能流傳於後世了。

3.自謙之詞,見識短淺,鄙陋,輕賤: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

(我是)粗野卑賤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到這地步啊!

4.淺陋: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譯略)

「鄙人」,自我謙稱,村野百姓,鄉下人,表示鄙陋。

1.損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

依靠別人的力量卻反過來損害他,不仁道。

2.破舊:

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T座)(《信》)

侯生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直上了公子(車上的)尊位。

1.完畢,結束:

六王畢,四海一(統一)。蜀山兀,阿房出(《阿》)(譯略)

卒廷見相如,畢(S)禮而歸(S)之(《廉》)

最終在殿堂上接見相如,完成了禮儀後讓他回國。

2.副詞,全、都:

諦視之,則人間珍寶,畢盡於此(《柳》)

仔細看它,就(見)人世間的珍寶,全都在這裡。

1.如果:

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廉》))

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願捧著玉璧前往出使。

2.一定: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

古時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

相關推斷,基本義:遮蔽。

1.遮蔽: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赤》)

戰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對長江斟酒,橫握長矛吟詩。

2.蒙蔽;受蒙蔽: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屈》)

屈原痛心懷王聽聞不明,(被)讒言諂媚蒙蔽眼睛。

3.掩護:

常以身翼蔽沛公(《鴻》)

總是用身體象鳥張開翅膀一樣遮護沛公。

4.概括: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詩經》三百首,用一句話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1.弊病、害處: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

六國滅亡,不是(因為)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2.睏乏、疲憊:

率疲弊之卒,將(率)數百之眾(《過》)

率領疲憊的士兵,統領著數百人的隊伍。

軍壘,紮營:

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nv)鄴(《信》)

魏王很害怕,派人阻止晉鄙,把軍隊留在鄴城駐紮。

作壁上觀: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bì:

1.徵召、徵辟:

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多次被官府徵召授官都不去。

2.通「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殽之戰》)

它北邊的山頭,是周文王(曾)躲避風雨的地方。

pì:

3.開:

唇吻翕(合)辟,不知何詞(《促》)

嘴唇一開一合,不知念些什麼詞。

4.開闢:

前辟四窗,垣牆(nv)周庭,以當南日(《項》)

前面開了四扇窗,在庭院四周築起矮牆,用來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

欲闢土地,朝(S)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齊桓》)

(您)想開闢疆土,使秦楚入朝(稱臣),統治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異族。

《高中文言文學練考一本通》(匹配人教版普通課本和新課標教材)(24元/冊)

(聯繫作者:高宗舜13308727022 gzs1020@126.com)

5.邪惡: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

假如沒有堅定的信念,放縱胡為、邪惡違法的事,(就)沒有不做的了。

6.「大辟」:斬首或腰斬。

辯(通「辨」)

相關推斷,基本義:區分。

1.區別:

此小大之辯也(《逍》)

這就是小與大的區別了。

2.辨別: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逍》)

認清自身與外物的分際,分清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不辯(辨)牛馬(《秋》)(譯略)

3.口才好,能言善辯:

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信》)

還有賓客辯士們千方百計地勸說魏王。

4.「詭辯」,騙人的話:

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屈》)

並在懷王的寵姬鄭袖面前說些欺詐的話。

5.辯論,辯解;明白;語言巧妙、動聽(例略)

1.顯露,流傳,傳揚:

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報》)

(是因為)遺憾個人的心思(意願)有沒完全實現的,(如果)庸俗淺陋地死去,(我的)文章便不能傳揚於後世了。

2.表章,臣子向皇帝上的公文: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陳》)

臣(將以上苦衷)用表章一一呈報,辭謝而不去就職。

相關推斷,基本義:分別。

1.分別,告別:

臨別贈言(《滕》)(譯文略)

語竟,引別東去(《柳》)

話說完,(柳毅告別龍女)調頭向東走。

2.分清:

雅俗既陳,妍(美)媸(丑)自別(《虎丘記》)

高雅低俗一經表現出來,好壞自然分明。

3.區別:

而大小毛角,則無別羊焉(《柳》)

而(外形)大小、毛和角,卻與羊沒有區別。

4.另外:

抑別有疾而至斯乎?(《祭》)

還是因為有別的疾病而到這地步呢?

相關推斷,注意引申:

兵器→士兵→軍隊→軍事→戰爭→武力→用兵策略

1.兵器:

棄甲曳兵而走(《寡》)

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2.軍隊:

必以長君為質,兵乃出(《觸》)

必須用長君作為人質,才出兵。

3.戰爭,武力: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

強秦之所以不敢對趙國動武,只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啊。

4.用兵策略:

公不論兵,比大困(《戰國策》)

諸侯不研究軍事策略的,都陷入非常困頓的境地。

1.疾病,生病,病態、病殘:

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勾》)

下命令,孤兒、寡婦、患病(的人)、貧窮和重病的人,由公家供養教育他們的子女。

病瘺,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種》)

得了佝僂病,後背隆起,俯伏著走路,好象駱駝的樣子。

…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病》)

鋤去它的直干,阻遏它的生機,用以求得高價,因而江浙的梅樹都成病殘的了。

2.窘困: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種》)

我們小民停止吃飯來慰勞官吏,尚且沒有空閑,又靠什麼使我們繁衍生息,安頓我們的生家性命呢?所以都非常窮困而且懈怠。

3.缺點:

吾不以為病(《訓儉示康》)

我不把這看作缺點。

4.「病酒」:喝酒醉

與「厚」相對。相關推斷,基本義:小、少。

1.微小,微薄,少:

不終歲,薄產累盡(《促》)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便牽累而盡。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陳》)

門庭衰微福祉微薄,晚年才有兒子。

2.鄙薄,輕視:

厚古薄今:厚:推崇,重視;薄:輕視,怠慢。推崇古代的,輕視現代的。多用於學術研究方面。

3.實力弱:

鄰之厚,君之薄也(《燭》)

鄰國實力加強(一說「土地增加」),就是您的實力削弱(一說「土地減少」)了。

4.薄情:

而夫婿樂逸,為婢僕所惑,日(n狀)以厭薄(v)(《柳》)

但丈夫(不務正事)喜歡放蕩的生活,被丫環僕人所迷惑,一天天的厭棄並輕視(我)。

貴賤情何薄(a)?(《孔雀》)

(你)高貴(她)低賤,(你拋棄她)怎麼算薄情呢?

5.迫近,接近: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陳》)

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象太陽迫近西山的人,氣息微弱。

6.附著,混雜(例略)

博學

廣泛地學習: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勸》)

有德才的人廣泛地學習,每天對自己進行檢查反省…

不齒

看不起: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師》)

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

不啻(chì)

不僅,不只,不止:

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促》)

即使價值連城兩手合抱的玉璧也比不上(它珍貴)啊。

不堪

1.不能承受,不能忍受:

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虎丘記》)

只是一過正午,陽光就直照到人的身上,不能忍受久坐罷了。

2.不能勝任,不稱職:

不堪吏人婦,豈合令君?(《孔雀》)

不能勝任小吏的妻子,又豈能配得上您家的公子呢?

不能

1.無能:

今寡人不能,將帥(率)二三子夫婦以蕃(《勾》)

如今寡人無能,將要率領你們這些夫婦來繁衍生息。

2.與今同:

…不能喻之於懷(《蘭》)

…(卻始終)不能在心裡明白它。

不忍

1.仁慈,有慈愛心:

君王為人不忍(《鴻》)

君王為人太仁慈。

2.不能忍受:

吾羞,不忍為之下(《廉》)

我感到羞恥,不能忍受(職位)在他下面。

不得已

1.與今同:

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六》)

戰敗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

況仆之不得已乎?(《報》)

何況我已到了不得已的地步呢?

2.不能停止,(已:停止,放棄):

至激於(B)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報》)

至於被義理信念所激發的人則不是這樣,(原因)是有他不能放棄的事。

不勝

1.不能承受:

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鴻》)

沛公禁不住酒力,不能前來辭謝。

不勝其煩:煩:煩瑣。煩瑣得使人受不了。

2.很,非常: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呈)表以聞(S)(《陳》)

臣懷著象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謹地拜上表章使您知曉實情。

不勝感激

不肖

不賢:

臣等不肖,請辭去(《廉》)

我們這些人沒出息(不賢能),請讓我們告辭離開吧。

不屑

看不起:

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起)雲雨(《愚》)

位置偏僻,水流淺窄,蛟龍不屑於隱藏,雲雨就不能興起。

布衣

平民: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

我認為平民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呢?


推薦閱讀:

課文研讀 相關讀物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資料彙編——現代文(課內重點課文)閱讀(下)
快速背課文詳解
初初級課文精精聽 2010-05-09
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

TAG:辭彙 | 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