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胃病生百病

儘管有「十人九胃病」的說法,但胃病並不為大眾所重視。不少胃病患者,由於癥狀不重,甚至沒有胃部癥狀,或者即使有所不適,吃點胃藥能得到很好控制,便認為胃病不值得大驚小怪。也有的患者,由於胃病容易反覆,便認為胃病根本就不可能徹底治癒。顯然,這些都是對胃病的錯誤認識。

《黃帝內經·素問》記載:胃不和,卧不安。胃不和就是胃病,卧不安就是睡眠不好。意思是胃病能夠引起睡眠不好;又說「頭痛耳鳴,九竅不利,皆腸胃所生也。」就是說,腸胃病還能引起頭痛、耳鳴等眼、耳、口、鼻、舌及前後二陰等九竅不適的病症;《黃帝內經·靈樞》更指出:胃不實則諸脈虛。百病不已,宜從中治。說的是胃氣不足,會導致身體諸多系統的虛弱,會導致許多疾病難以治癒,這種情況應該考慮從脾胃入手進行治療。東垣老人更為明白地說:「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現」,「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並指出:「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飲食勞倦,而胃氣、元氣散解,不能滋養百脈,灌溉臟腑,衛護周身之所致也。故蒼天之氣貴清靜,陽氣怒煩勞。噫!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可不慎歟」,所以,胃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性,絕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微不足道,而是一個足以引發「百病」的醫學大問題。東垣老人「脾胃不足,百病由生」醫學觀點,以及老人家從脾胃論治內、外、婦、兒、眼、五官等各科疾病的可靠療效,就是這一醫學事實的真實寫照。

胃病患者,除腹脹腹痛、食欲不振、噯氣打嗝、燒心泛酸、消化不良、大便失常等消化系統癥狀外,確實還經常表現頭痛、暈眩,心煩、失眠。怕冷感冒,或肌膚烘熱,陣陣出汗。精神不振,情緒抑鬱,注意力不能集中。反應遲鈍,腦鳴耳鳴,焦慮易驚,記憶力減退。腰背酸痛,關節不利,容易疲勞。胸悶氣短,心律不齊。性慾冷淡,女性月經失調或過早斷經,早生白髮,牙齒脫落,未老先衰等許多系統病症。很多時候,胃病所生「百病」對人體的折磨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其臨床癥狀和病理機制也是十分複雜的。但對待如此重大的一個醫學問題,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西醫不僅茫然無措,嚴重的是西醫不能因此而正視自身缺欠,而膠柱於「查不出病就是沒有病」的傲慢思維,於是乎,全球數以萬億飽受病痛的患者,成了「無病呻吟」的「亞健康」,並被排除在醫療大門之外。這種無視自身局限,頑固堅持「查不到病就是沒有病」的「亞健康學說」,既暴露了生物醫學對生命的無知和無奈,也暴露了時下生物醫學的狂熱與傲慢。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早在這個不倫不類的「亞健康學說」之前,西醫權威的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指出:單元的生物醫學模式必須向多元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進行轉變。道理很簡單,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不能滿足人類的醫學需求。是啊,僅社會環境給人們造成的複雜的心理性疾病一項,生物醫學方法又能「查」出多少呢?又能「奈何」多少呢?

被譽為「20世紀偉大醫學變革」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也就是中醫幾千年前早已內容豐富了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體醫學觀念」。那麼,醫學模式的轉變如果繞開中醫,不僅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甚至可能要走許多彎路。

論及「胃病生百病」的病理機制,東垣老人概括為兩個方面:一 胃病,元氣虛損。他說「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也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即胃病,元氣不足的營養不良性疾病。二 胃病,樞紐不利。脾與胃,一臟一腑,一升一降,升降傳變,周流不息。並且脾胃的升降又具有「樞紐」作用,直接影響著其它臟腑經絡之間元氣的升降。一旦胃病「胃氣下溜」,脾胃升降失調,就會因為「樞紐」不利,就會出現前面所說的「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現」的混亂局面。

臟腑是生命活動的中心,每一個臟腑都有各自的經脈跟它所管轄的組織器官,以及其它臟腑進行聯絡。《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其中「樞」有轉樞的意思,與天地之氣的升降出入有關,是指天地之氣交接,升清降濁之樞紐。所以,一個「樞」字,不僅表明天地之間是一個整體,還表示天地之間是不斷地在轉動著的。在人體,這個轉動的樞紐就是天樞穴。天樞穴是胃經上的一個穴位,位於臍中旁開2寸,恰為人身之中點。用「天樞」一詞定為穴名,正是為了說明天地之氣在人體內的交換,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天樞穴為調整上、下腹部氣機的樞紐,是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出入的門戶。有升清降濁,通調上下,調整腸道的功能。那麼,針灸或揉動腹部的這個部位,就可以調理人體上下的氣機。

所以,「胃病生百病」除了營養不良和胃腸激素失調之外,應該還有更多深層次的病理機制。

第一節 胃病——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黃帝內經》說:「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又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精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中醫之所以把胃看做生命的源泉,其實就是因為胃是水谷匯聚的地方。不難理解,得不到飲食的生命是難以維持的。

水谷是人體從自然界獲取能量和營養,維持生命活動的唯一來源。胃一旦有病,飲食物從一開始就會得不到很好的消化,進而影響以後腸道對營養的吸收,最終臟腑組織因此會因為營養和能量補充不足而發生疾病。就是東垣老人所說「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的過程。其原理一種是通過消化道肌肉的舒縮活動,將食物磨粹,並使之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將食物不斷地向消化道的遠端推送,這種方式稱為機械消化;另一種是通過消化道的腺體,所分泌消化液中各種消化酶,對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物質進行分解,使之成為小分子物質,這種消化方式稱化學性消化。生理情況下,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是同時進行、互相配合的。經過消化分解了的食物小分子,可以透過消化道的粘膜,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這就是吸收。所以,消化是吸收的前期保障。

(一)胃的分泌。胃粘膜是一個複雜的分泌器官,它含有三種管狀外分泌腺和多種內分泌細胞。胃液是外分泌腺分泌的,包括賁門腺分泌的粘液,泌酸腺分泌的鹽酸、胃蛋白酶原和粘液,幽門腺分泌的鹼性粘液構成。胃液的成分包括無機物如鹽酸、鈉和鉀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機物如粘蛋白、消化酶等。

1.鹽酸有多種作用。首先它能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因而對維持胃和小腸內的無菌狀態具有重要意義。鹽酸還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並為胃蛋白酶發揮作用提供了必要的酸性環境。鹽酸進入小腸後,還引起促胰液素的釋放,從而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鹽酸所造成的酸性環境,還有助於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轉變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質,使其轉變為人體能夠吸收的蛋白物質。

3.粘液和碳酸氫鹽。正常人胃粘膜的表面,覆蓋著一個具有潤滑作用,厚約500μm的鹼性粘液凝膠層。凝膠層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粘膜的機械性損傷。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粘液——碳酸氫鹽屏障,阻斷鹽酸和胃蛋白酶對胃粘膜的侵蝕。

(二)胃的運動。胃具有容受性舒張和蠕動兩種運動形式。容受性舒張能使胃腔容量從空腹時的50毫升,增加到進食後的1.5升,並且保證胃內壓力變化不會過大,從而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貯存食物的功能;胃的蠕動一方面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以利於胃液發揮化學消化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攪拌和粉碎食物,使食物成為有利於消化與吸收的食糜狀態,並通過幽門有節律地推向十二指腸,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的連續和延伸。

在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過程中,營養在胃內很少吸收(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但胃液對食物的化學消化和運動對食物的機械消化,但對於腸道的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卻至關重要。

胃病,胃的分泌和運動失調,食物不僅不能形成高質量的食糜,並且食糜也不能有節律地被送入小腸。粗糙或過多的食糜,都會對小腸形成不良刺激,影響小腸的消化與吸收;胃酸分泌失常,使得促胰液素釋放減少,進而影響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等消化液分泌不足;胃酸不足,直接影響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胃酸不足,不能被殺滅的細菌,破壞小腸的無菌狀態,導致小腸炎性病變。其最終結果,都會導致消化與吸收障礙,機體營養匱乏而生虛弱病症。

第二節 胃病——內分泌失調

胃腸激素的發現為深入、全面了解胃腸的醫學價值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其研究內容涉及了生理、生化、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神經學科、免疫學等許多學科。從20世紀初促胰液素髮現以來,迄今已經分離出的胃腸肽類激素,包括胃腸激素、胃腸神經肽和生長因子3大類共計50餘種。發現的消化系統內分泌細胞有80種之多。另外,還證實了在消化道還含有大量能產生胃腸肽的肽能神經元。從此,胃腸道被認為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器官。

胃腸激素的生物效應研究發現,胃腸激素不僅直接影響和調節著消化道的分泌、運動、吸收、血液和細胞營養等全部功能,同時也影響其它系統如循環、呼吸、神經、免疫等幾乎所有生命活動。不少胃腸激素就同時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甚至有的胃腸激素本身就是一種神經遞質。因此,有的學者提出了腦腸軸和腦腸肽的概念。就是說,胃腸激素充當著胃腸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的橋樑或信使。

1 膽囊收縮素 是促進膽囊收縮的主要激素之一,可引起收縮膽囊、促進胰酶和碳酸氫鹽的分泌;對胃腸道可以雙向調節胃酸分泌,維持人體胃粘膜完整性,保護胃粘膜免受乙醇等刺激物造成的損傷,調節腸道蠕動功能;興奮大腦某些神經細胞,導致厭食。引起恐慌和焦慮等中樞神經癥狀。

2 血管活性腸肽 為直鏈28肽,具有鬆弛胃腸道平滑肌;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和胰腺碳酸氫鹽的分泌。對全身動脈、小動脈有強烈的舒張作用;增強心肌收縮力,可鬆弛支氣管和肺的平滑肌;還可促進腦內葡萄糖的生成和利用;提高體溫,刺激垂體催乳素、黃體生成素和生長激素的分泌等作用。

3 神經降壓肽 具有降低血壓,增加血管通透及紅細胞壓積,促進胰高血糖素釋放,抑制胰島素釋放,刺激胃腸道收縮,抑制胃酸分泌等。

4 胃泌素 刺激胃酸分泌,營養消化系統。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影響,可引起遺忘,可能它是作為一種神經遞質來調節記憶活動的。

5 生長抑素 對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故命名為生長抑素。具有抑制刺激胃酸分泌的各種激素的分泌作用。

6 胃動素 主要生理作用是引發消化間期移行性運動綜合波,從而起腸道清道夫的作用。

正常的胃腸激素分泌,不僅是維持胃腸形態和胃腸功能的重要前提,也是不斷調機體的反應能力,以適應內外環境變化,使身體始終處於健康狀態的重要保證。相信,隨著認識的不斷進展和深入,胃腸激素的生物效應會越來越多地告訴人們胃腸的生命價值,也會越來越多地充實「胃病生百病」的醫學內含。

第三節 胃病——微生物菌群生態失衡

在人的胃腸道,寄居著400個種類,數以億計個個體的微生物。如此眾多的微生物家族成員,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種之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從而構成了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對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生命學意義,主要變現在:維持人體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協助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合成維生素、產生糖皮質激素作用增強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質;產生過氧化氫、硫化氫、各種酸、抗生素等物質抵禦、拮抗外襲菌群;結合其對宿主免疫機能的影響能力、在機體感染防禦中起作用等。

從免疫學意義講,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是維持機體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同時微生物菌群的失衡,也是使人體致病的最常見原因。胃病破壞腸道正常菌群生態失失衡的機理主要是由於:(1)鹽酸分泌不足,殺菌作用削弱,不能保證小腸的無菌狀態,導致外來細菌在大腸內繁殖。(2)消化不良,食糜質量、以及胃液組成成分發生變化,改變腸道內環境,使得微生物菌群在種類和數量上偏離了正常的生理組合——生態失衡。

生態失衡,不僅直接影響到胃腸消化與吸收,導致消化和營養不良性疾病。重要的還有細菌的致病性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後果。細菌之所以引發疾病,是由於細菌能夠:① 侵入機體並定位於某組織;② 適應機體生化環境進行繁殖,並向其他部位擴散;③ 抵抗機體的防禦機能,使病原菌在病人體內迅速繁殖,產生病變。④ 產生並釋放毒素(外毒素和內毒素)引起組織損傷。其中外毒素的毒性極強,它能選擇性地作用於不同的組織,引起特有的病理變化;內毒素有多種性質不同的生物學活性,可以引起:1.發熱反應。2.白細胞反應。3.低血壓與休克。4.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還有人認為腸道菌群失調,能產生導致肝硬化的毒素,心腦血管病的毒素,皮膚病變的毒素,誘發癌症的毒素等等,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發現和研究。

第四節 胃病——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胃腸活動離不開神經的支配與調節。神經對胃腸功能的調節是直接的,也是複雜的。主要包括植物神經和胃腸的內在神經兩個系統。

胃腸的內在神經,由存在於食管至肛門整個消化道管壁內的兩種神經叢組成。一種是位於胃腸壁粘膜下神經叢;另一種是位於環行肌與縱行肌層之間的肌間神經叢。內在神經叢包含無數的神經元和神經纖維。這些神經纖維把胃腸壁的各種感受器及效應細胞與神經元互相連接,起著傳遞感覺信息、調節運動神經元的活動和啟動、維持或抑制效應系統的作用。目前認為,這個胃腸內在的神經叢是一個完整的、相對獨立的整合系統。也就是說,離開大腦等中樞神經系統,這個胃腸內在神經系統完全能夠獨立分析、綜合胃腸活動信息,並對其進行有效地支配與調控。科學家斷言:胃腸道細胞的數量約有上億個,一根迷走神經不可能保證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同大腦間的密切聯繫。哥倫比亞大學的邁克·格爾松教授經過研究確定,在人體胃腸道組織的褶皺中有一個「組織機構」,即神經細胞綜合體。在專門的物質——神經感測器的幫助下,這個綜合體能獨立於大腦工作並進行信號交換,它甚至能像大腦一樣參加學習等智力活動。由此完全可以斷定,胃腸是人體「第二大腦」。並且認為這個第二大腦的活動還會影響第一大腦。比如,將消化不良的信號回送到大腦,從而引起噁心、頭痛或者其它不舒服的感覺。人體有時對一些物質過敏就是第二大腦作用於第一大腦的結果。

在胃腸激素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胃腸分泌的肽類物質,不僅有激素作用,還有神經遞質和調質作用。胃腸激素不僅存在於胃腸,也存在於大腦和外周神經系統,並對大腦和外周神經系統發揮生物效應,而稱為腦腸肽。目前已經明確了:膽囊收縮素,能引起恐慌和焦慮等中樞神經癥狀。胃泌素引起遺忘等中樞神經癥狀,可能是作為一種神經遞質來調節記憶活動的;

腦腸肽概念的提出,以及肽能神經元和神經纖維在中樞、植物神經和消化系內源性神經中的廣泛存在,從現代醫學理論上大大豐富了胃腸與神經系統相互關聯的內容。也為「胃不和,卧不安」等「胃病生百病」中醫理論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學依據。儘管這一相關性研究還不多,甚至許多理論尚處於推論階段,但有理由相信:胃腸與神經系統的關聯,必將是一片廣闊而奇妙的醫學領域。

第五節 胃病——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是指生物體能夠識別「自己」和「異己」物質,並能排除「異己」物質的功能。人體免疫是人體抵禦病原體侵害免患感染疾病,清除衰老、死亡細胞保持機體平衡,監視細胞突變防止腫瘤發生的重要生理。

黏膜組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屏障。胃腸黏膜表面粘蛋白、糖蛋白形成的保護層。胃上皮細胞頂部的細胞壁和連接鄰近細胞的緊密連接構成的脂蛋白層。腸上皮更新、脫落的的細胞碎片對外來病原體的物理吸附和機械性阻擋作用。腸道大量固有微生物菌群構成的腸道生理屏障系統等,對於阻止病原微生物與黏膜上皮細胞的吸附、定居、寄生、繁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免疫意義。胃腸道分泌的胃酸、溶菌酶、水解植物蛋白、干擾素等對細菌的抑制和殺滅,也是胃腸免疫的重要體現。

病原物質(抗原)一旦攻破胃腸黏膜屏障,就會引發局部或全身性的免疫應答,在腸道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環產生特異性免疫,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包括細胞原始的吞噬作用,也包括細胞介導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即T細胞受刺激後,經增生分化形成致敏淋巴細胞,由致敏淋巴細胞與相應抗原接觸,直接殺傷帶抗原的靶細胞,或(和)通過致敏淋巴細胞釋放淋巴因子發揮免疫效應;體液免疫是指人體B細胞,在抗原物質的誘導下增生並分化為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免疫球蛋白,有IgA、IgG、IgM、IgE、IgD五種)以對抗抗原物質的功能。

抗原性物質通過覆蓋於腸道淋巴結表面的特殊性M細胞捕捉,然後再轉交給T細胞和B細胞。T細胞受到刺激後,進入細胞免疫程序。B細胞受到刺激則進入體液免疫程序。

腸道免疫應答一般強調體液免疫。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中的B細胞主要是IgA型,因此,有著極大表面積的腸腔黏膜(約200——300平米),每天為人體提供著50%(約1.5克)的IgA。由於IgA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化學特性,使它具有保護機體免受腸道內病原微生物和食物性抗原有害物質侵襲的作用。從而保持消化道上皮細胞的完整性,使消化道能夠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以維持機體的營養。其具體機理是

1 阻抑病原微生物的黏附:sIgA(分泌型IgA)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在黏膜上皮細胞的黏附、定居、寄生、繁殖,從而阻斷細菌的致病作用。已經知道,很多致病性細菌如大腸桿菌、霍亂弧菌、變異性鏈球菌的黏附力是引起感染的必要條件。

2 調理吞噬作用;SLgA一旦分泌到腸腔便與黏液混合,包被在上皮細胞表面,能直接跟微生物或食物抗原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以利於巨噬細胞的吞噬和清除。

3 中和病毒及毒素:sIgA與相應相應抗原有高度親和力,能中和病毒、內毒素、外毒素,是細菌凝集。sIgA還可以與細菌毒素形成複合物,防止毒素跟腸上皮細胞的絨毛結合。

4 溶解細菌:血清型IgA及sIgA都沒有直接殺菌作用,但可與溶菌酶、補體共同作用,引起細菌溶解。

5 介導ADCC作用:小腸淋巴細胞表達IgA的Fc受體,屬於由IgA介導ADCC的淋巴細胞,可通過ADCC殺滅病原微生物,但這種效應也可能導致上皮細胞損傷。

6 免疫排除作用:sIgA不斷跟腸道的化學物質、毒素、變應原和食物蛋白等抗原物質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同時也不斷排除這些複合物,避免形成複合物疾病。

7 免疫損傷作用:在某些病理情況下,IgA作為自身抗體,參與腸道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損害作用及其它免疫病理過程。

可以想像,作為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胃腸會經常受到化學物質、毒素、變應原和食物蛋白等多種有害抗原的攻擊,而發生免疫性病變,成為「胃病生百病」的重要因素。

第六節 胃病——微循環障礙

胃病導致微循環障礙的機制可能甚為複雜,現代醫學研究這方面的資料也較少。但胃腸病過程出現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烘熱汗出,口腔、鼻、咽甚至氣管粘膜乾燥,手腳冰冷等血管、循環系統癥狀或體征則是經常可以見到的。這一現象,可能跟胃腸攝入能量、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障礙,以及維生素合成不足造成營養不良,血管彈性及功能降低有關。但更可能跟諸如血管活性腸鈦、神經降壓肽等胃腸激素的分泌失調有直接聯繫。

1 血管活性腸肽。研究證明具有鬆弛胃腸道平滑肌,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和胰腺碳酸氫鹽的分泌作用;對全身動脈、小動脈有強烈的舒張作用;增強心肌收縮力,還有鬆弛支氣管和肺的平滑肌;還可促進腦內葡萄糖的生成和利用;提高體溫,刺激垂體催乳素、黃體生成素和生長激素的分泌等作用。

2 神經降壓肽。具有降低血壓,增加血管通透及紅細胞壓積,促進胰高血糖素釋放,抑制胰島素釋放,刺激胃腸道收縮,抑制胃酸分泌等。

《黃帝內經》說:「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說,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咽喉,以實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這裡又是一個十分新穎的醫學命題:胃所生氣血不僅營養、滋潤著生命機體的每一個臟器組織,還推動著五臟六腑順應四時、時刻變化的生理活動。換句話說,是經脈里那周而復始、奔流不息的血液,滿載著胃氣的信息,推動著生命像自然界那樣有規律地活動,這可能就是中醫為什麼說「土能生萬物」真諦之所在。

胃腸激素應該就是氣血里這個胃氣信息的代表物質。就像甲狀腺、腎上腺等其他內分泌器官一樣,胃腸激素分泌的規律性,也會全方位地影響相關臟器組織的生理周期。所以,胃腸疾病僅胃腸激素的變化,就足以對身體各個系統產生大範圍、大面積的影響。作為重要生命活動之一的血液循環,自然也在範圍之內。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樣,「土能生物,亦能病物」也是必然。

本文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wushizhongyiminer


推薦閱讀:

哪5類人群最易招胃病?
冬季胃部不適:除過經絡疏通,這兩味中藥對胃病複發很有效果!
每天和一杯,養胃護胃,治療胃病,除口臭
胃下垂怎麼治療?調養方案有什麼?
周仲瑛胃病治療精華輯錄(一)

TAG: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