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老子《道德經》,懂得為道日損,無為而不為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下面學習第47至50篇,吸取其中智慧。
01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不出門戶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認識自然規律。奔逐得越遠,知道的道理就越少。聖人不出行卻可推知事理,無須看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老子並非狹隘的唯心論者,他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他也不是唯經驗論者。他主張要凈化心靈,排除雜欲,靜心思考。
很多科學知識是來自書本,很多社會和人文概念也源自學校,尤其是如今的互聯時代,我們真的可以足不出戶,目不窺牗而知天下事。
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年輕人更應該闖蕩社會,見多聞廣,才能增長見識,只不過不可輕信實踐,而鄙視內心的思考。
愛因斯坦就很少做物理實驗,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屋裡冥思苦想,最後也兩次獲諾貝爾獎。但這並不表示他不重視實踐,只是他更善於歸納和提煉,總結規律,發現問題,所以機會也更青睞善於思考的人。
02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求學的人,收穫日益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日漸減少,最後達到「無為」的境地。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
愛學習,我們就每天在收穫;愛思考,我們就每天要摒棄私心雜念,忘記煩惱,忽略那些影響你判斷的次要矛盾。
要認識宇宙變化的總規律,或是認識宇宙的最後的起源,就不能靠積累知識,而要靠『玄覽』、『靜觀』。
科學史上就有這樣的事例。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是一位傑出的觀察者,他日以繼日地準確觀察了太陽系中行星的第一手運行資料,但卻無法知道其中蘊涵的規律。
而他的助手開普勒具有驚人的數學能力,經過仔細運算,縝密思考,終於得知了太陽系中的三大規律。而牛頓則更加睿智,他站在巨人肩膀上,發現了天地間力學規律的統一性。
03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若在其位收斂慾望,讓百姓的心歸於渾樸,都專註於自己的眼見耳聞的事,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純樸的狀態。
老子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凝神聚力,全部奔跑在通往小康的路上。但那個時代,不可能對統治者或所謂的聖人寄予過高的期望,不可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人心複雜,最為難測。俗話說,知人知面難知心。老子也並不是站在上層社會的角度說話,但是讓人心如嬰孩,即使大同社會也達不到,雖然希望人心簡單地好,但人在世上跑,無利不起早,用心多防備,逢事少煩惱。
04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長壽的十分之三;短命的十分之三;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
老子生逢亂世,他看到人生危機四伏,生命安全隨時隨地受到威脅,因此他主張不要靠戰爭、搶奪來保護自己。
其實我們都應該懂得,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法來麻痹自己,而要學會清靜無為、恪守「道」的原則。如果不妄為,不傷害別人,別人也找不到對自己下手的機會。
老子在道經中強調「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推薦閱讀:
※群書治要 : 卷三十四 : 老子 : 道經
※帛書《老子》通釋之「古之善為道者」章
※《老子》說道:道生一
※老子四道-第四章-王道:絕聖棄知
※大話春秋之年輕的孔子慕名拜訪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