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戰爭初期:蘇軍死傷100多萬人

二戰是人類歷史的傷痛,在二戰期間死傷無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蘇德戰爭的初期的情況。

蘇聯情況是,整體預敵不足,邊境地區的通信樞紐與線路均遭嚴重破壞,部隊上下級之間、友軍之間無法聯絡,加之蘇軍>官僚主義的積垢,各級指揮機關都陷入混亂之中,作戰部隊各自為戰。至7月9日為止,德軍已經佔領拉脫維亞、立陶宛全部,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大部,以及俄羅斯西部各州,北路兵抵列寧格勒城下,中路進至斯摩棱斯克,並威脅基輔。短短18天中,蘇軍被殲滅28個師、重創70個師,俘虜30萬人,損失坦克1500輛、飛機2000架、火炮3000門(數據源於資料),德國對蘇閃擊戰初見成效。

希特勒為巴巴羅薩計劃制訂的戰略目標就是:在對英國戰爭結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擊潰蘇聯。定位很明顯是速決戰,德國的三路出兵方案貌似也是為此目標服務,但是仔細分析發現,此方案實在有違此次戰役的宗旨,德國的進軍方案已在無形間成了一次賭博,而賭注壓在了蘇聯不堪一擊上。勃勞希奇草擬的方案是把首要戰略目標放在莫斯科,這是基於軍人專業素養做出的選擇,包括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在內的將軍也不約而同選擇了莫斯科,莫斯科為什麼是重要的我會在下文詳細分析。然而經過希特勒的親自干預,巴巴羅薩計劃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樣子。

怎樣評價希特勒的北路與南路方案呢?希特勒進攻列寧格勒的理由是:

1、列寧格勒是蘇聯的革命聖地,攻陷列寧格勒可以有效瓦解蘇軍的鬥志。

這點固然重要,但是相對於搗毀蘇共大本營、俘虜蘇共首腦而言,哪項對蘇軍更具心理效果?列寧格勒所代表的形而上意義更多是針對於希特勒本人,他自己把列寧格勒看做歐洲開始潰爛的瘡口,必欲剜之而後快,實際上蘇共賦予這座城市的意義遠不及彼得大帝,能夠象徵這座城市的是彼得大帝而不是列寧,這在蘇聯解體後已被證明,希特勒的以上理由有些過於浪漫情懷了。

2、列寧格勒地區是蘇聯最大的工業基地,佔領該區可以相當程度摧毀蘇聯的戰爭潛力。

這也是重要的,但是列寧格勒周邊並不具備維持其工業運轉的所有資源,並且蘇聯主要的拖拉機工業不在列寧格勒,40年德國已經佔領了丹麥和挪威,這等於封鎖了列寧格勒港口,而對於摩爾曼斯克,42年之前德國海軍尚能有效破壞英美對蘇的支援,列寧格勒工業區的原料輸入與成品輸出,主要依靠本國的鐵路網,在沒有控制蘇聯鐵路交通線的前提下,即便德軍逼近列寧格勒,蘇聯也有時間將大部分工業設備向後方轉移,那時該城的意義就只剩下一個牽制德軍的堡壘,而史實也的確是這樣。從交通上來講,列寧格勒已經是一座廢港,雖然能夠控制摩爾曼斯克通往內地的鐵路,但這對於德軍不是最迫切的。

而希特勒南路進軍的理由,及對德軍南路方案的評價是:

1、烏克蘭是蘇聯最重要糧食產區,頓巴斯是重要工業區之一,佔領這個地區,可以將烏克蘭的農業工業納入德國的戰時經濟體系,同時瓦解蘇聯經濟。

德國對蘇聯作戰的基本方針是什麼?持久戰還是速決戰?陣地戰還是運動戰?消耗戰還是殲滅戰?如果是持久戰、消耗戰,佔領該地區必然是首選,問題是德國打得起嗎?即便假設蘇聯會永遠虛弱下去,德國人的另一陣地仍然有個強大的英聯邦,以及採取敵對立場的美國,德國能不對此有考慮?既然所訂戰略方針就是打一場速決戰,佔領農業區和工業區能夠馬上顯示短期效應嗎?蘇聯就沒有維持數月的糧食儲備?頓巴斯工業區的淪陷就足以使蘇聯遭受毀滅性打擊?太自相矛盾了。在摧毀敵人的武裝力量之前,就奢談俘虜敵人的經濟資源,這到底是戰略遠見還是急功近利?

2、高加索地區可以為德國提供其亟需的原油,而燃料是機械化作戰的必需元素。

燃料對於德軍的短期效應足夠顯著,但是德國41年的能源狀況是怎樣的呢?本國及其僕從國開採原油190萬噸,利用煤合成燃料410萬噸,繳獲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的儲備油880萬噸,可以說德國在短期內是不缺油的,也意味著德國的燃料能夠支持一次速決的機械化作戰,而此時的作戰並不是坦克對坦克,而是坦克對步兵。因此石油的重要性也要向後排,至少短期內是這樣的。

對於41年的德軍而言,什麼才是首要的作戰目標呢?我對作戰的排序是:1信息,2交通,3部隊,而核心是部隊。首先打信息,是為了將敵人變成盲聾,形成對敵壓倒性優勢,摧毀敵方通信線是一種方式,最上乘的作品是摧毀敵人的信息中樞,即斬掉敵方最高指揮部,全面刺瞎刺聾敵人。其次打交通,其戰略意義自不必說,戰術上也是為殲滅敵方部隊而服務,如果打信息是挑瞎敵人的眼睛,打交通就是打斷敵人的腿腳,使之陷入又瞎又癱的境地接受死亡。核心是打部隊,為什麼?因為一切戰爭歸根結底是人的戰爭,人才是最重要的戰爭資源,既是戰術的也是戰略的,既是短期的也是長期的,既是最根本的也是最直接的,對於部隊這種既有長期效應、又具短期效應的目標,其他的工業、農業、礦產、政治等目標統統要排次要位置,而閃擊戰的直接目的就是迅速擊潰敵人的武裝部隊。有人說,部隊被殲滅後還可以重新動員,不過,(1)由於訓練水平等緣故新動員部隊素質不及原部隊;(2)新動員需要時間,而閃擊戰給敵人的時間是最吝嗇的。

莫斯科為什麼會進入勃勞希奇、古德里安、曼施坦因法眼呢?我歸結原因如下:

1、莫斯科是蘇聯國家機器的心臟,是蘇聯政治與軍事指揮的中樞,既是蘇聯的大腦也是蘇聯通信網的中心;

2、莫斯科是蘇聯輻射狀鐵路網的絕對中心,佔領莫斯科就相當於割裂了蘇聯鐵路網,使蘇聯兵力難以自由部署,物資不能有效調配,而德國就會佔據兵力與物資配送的主動權,為德軍下一階段的行動奠定良好開局。

3、莫斯科擁有400多萬的居民,戰爭潛力深厚,41年9月時周圍集結了近100萬軍隊——這是意料之中的,並且隨著戰役進行,蘇聯會陸續向此地投入準備不足的部隊,而殲滅蘇軍主力是德軍的總目標;

4、莫斯科地區的工業實力;

5、莫斯科作為首都的政治意義……

統觀全局,莫斯科是這場戰役的重點也是焦點,所以職業軍人一開始就認同集中力量進攻莫斯科,戰爭進行到7月16日,古德里安攻佔了莫斯科西部門戶斯摩棱斯克,儘管三路進軍方案消弱了中路進攻莫斯科力量,但事到如今理所當然要進攻莫斯科了。然而希特勒卻選擇了烏克蘭而不是莫斯科,至於其理由我在前邊已評價過。勃勞希奇、哈爾德、古德里安的爭取都沒有用,他們屈從去執行元首的命令,我想此時最失落的不是勃勞希奇而是古德里安,作為閃擊戰的一代宗師,他很清醒自己正在出讓戰爭的主動權。等到基輔會戰結束時,時間已經到了9月26日,已經是俄國的秋天。

回頭看看蘇聯方面的表現,就會明白德軍失去了什麼。7月10日之後,蘇聯人從初期的腦震蕩中恢復過來,迅速改組了統帥部,新建各作戰方向的指揮機構,改進了蘇軍作戰部隊的編製,改組後勤保障機構,國防委員會還加速後方建設,建立野戰基地,調整陸海空交通網,修復和重建鐵路……這些活動都是以莫斯科為中心舞台進行的。雖然前期部隊遭受重創,蘇聯利用了德國目標遊離的兩個半月,新動員預備役530萬人,這支強大的兵力是經過莫斯科配屬到全國各個戰場。當一個被打傷的對手已經在舔舐傷口彌補弱點的時候,事情本身就有些棘手了。

另外在長遠戰略上,蘇聯已經開始重建工業體系,從7月到11月,蘇聯工業進行了東部大遷移,先後從列寧格勒地區、烏克蘭等地向東轉運了150多萬節車廂的物資裝備,共有1523個大企業遷至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西伯利亞和哈薩克。蘇聯已經轉變了戰略指導思想,他明白自己已經不可能短期內擊敗德國,因此徹底放棄戰略進攻而轉入戰略防禦,立足打一場後發制人的持久戰,而前面的戰略轉變、軍隊改組、經濟重建都服從於這一基本思想。拖下去、戰爭節奏放慢,就會對蘇聯有利,而對敵人的利是對自己的害,可以說德國的速決戰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為立足於長久,蘇聯另一舉措是結交英美,與英國簽訂貿易協定,與美國簽訂經濟軍事互助協定。41年9月底,英美蘇三代表開會討論了英美向蘇聯提供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的問題,會議簽署的一個議定書規定,從1941年10月1日到1942年6月30日,美英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及其他裝備物資,蘇聯向美英提供原料。10月30日,美國宣布向蘇聯提供10億美元無息貸款;11月,羅斯福修改武器租借法案,將目標擴大到蘇聯。至41年底,美國提供給蘇聯204架飛機、182輛坦克,英國給蘇聯669架飛機、487輛坦克、300多支巴祖卡,這些物資足以裝備蘇聯2-3個方面軍,而性能卻優於蘇制產品。英美蘇的合作使希特勒的經濟戰更加不現實。

基輔會戰結束了,儘管殲滅和俘虜了蘇軍達100萬人,但並沒有從整體上撼動蘇聯的戰局,而德軍9月面臨的蘇聯人已經不是6月時的蘇聯人,蘇聯已經在踉蹌中鎮定下來。莫斯科會戰發起時已經到了10月初,對於大家已經熟知的歷史我不做轉述,概括來講,德國此時集結參加莫斯科會戰的兵力是原中央集團軍群外加北方集團軍群Hepner的第四裝甲兵團,共74個師,其中14個裝甲師、8個摩托化師,共180萬人、1700輛坦克、1400架飛機、14000門火炮,但是莫斯科周圍已經集結了蘇聯3個方面軍,75個師,125萬人,蘇聯軍民已經在莫斯科以西構築了N條防線,蘇聯全國已經進行了總動員。在莫斯科殲滅敵軍主力不錯,但是要殲滅的是準備尚不充分的敵軍部隊,而不是去強碰嚴陣以待的敵人正面!兩個月前,德軍尚能在此殲滅守衛部隊後陸續圍殲增援部隊,然而此時德軍不得不去嘗試攻堅戰的滋味,並且打到莫斯科城下時,敵人又有時間抽調新預備隊增援,10月底,蘇聯迎來了遠東25個師和9個裝甲旅的精銳部隊的支援,恰是在蘇聯遭受維茲亞馬和布良斯克重創之後。如果敵人的加強防禦、完成動員尚且讓德國人覺得可以接受的話,那麼,天氣的變化就確切說明了時間的喪失意味著什麼了。

那麼,希特勒版的巴巴羅薩計劃如何導致了莫斯科會戰的慘敗呢?

第一、戰略指導思想的失誤,打亂了德國裝甲部隊的進攻節奏,嚴重削弱了閃擊戰的效果;

第二、目標選擇的失誤,使德軍出現三路進攻方案,部隊分散,這就等於消弱了進攻莫斯科的力量,一方面德軍缺少了作為後備力量的裝甲部隊,以保證德軍的持續進攻能力,進而保持先敵運動的主動權,德國裝甲部隊經過激烈戰鬥後,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補充休整,比如博羅季諾的的戰鬥,而蘇軍主場作戰往往比德軍恢復得更快;另一方面,重大戰役開始時必須重新集結分散的部隊,集結就會出現組織效率的問題,但即便效率再高也仍比集中的部隊花費時間,集結的時間就相當于贈給敵人備戰的時間。

第三、形勢判斷的失誤,德軍白白浪費了黃金的兩個半月,這兩個半月不僅是辜負上帝的兩個半月,而且是辜負古德里安的兩個半月。

42年及之後的戰局都是處在這個宏觀背景之下的,蘇聯戰場的制高點——莫斯科始終為蘇聯人所掌握,列寧格勒的工業遷移並沒有傷及蘇聯筋骨,而始終佔據烏克蘭農業區和頓巴斯工業區的希特勒卻被迫一步步將其放棄。成功將戰爭拖到43年的蘇聯人,已經遠不是41年的蘇聯人,而德國人已經處在戰略上的極大被動,只能依靠戰術的主動來尋找獲勝機會。44年,德國臨近筋疲力盡了,一個小型強國的短期效應已經釋放完畢,下面就是一個大型國家的長期效應的表演時間了。

對於整場蘇德戰爭,我覺得莫斯科會戰中的一個片段可以作為其縮影:獲勝後向莫斯科挺進的坦克集群中,夾雜著一輛小吉普,吉普車頂裝著一隻喇叭,邊行進邊傾情放送著瓦格納的交響樂,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回來。


推薦閱讀:

【浪中頑石】蘇德奧爾沙血戰

TAG:戰爭 | 蘇德戰爭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