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
李贄,福建泉州晉江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年),原名載贄,號卓吾,又號宏甫(宏父)、百泉居士、思齋居士。其人品性高潔,有膽識,多驚世駭俗之言行,時人甚異之。又長於論述,讀史書常有卓見。
李贄一生著述頗豐,有《焚書》、《繼焚書》、《續藏書》等,更有對諸作品如《水滸傳》、《西廂記》之評點,其著書曾屢遭禁焚,然依舊風行於世。其「童心說」理論,對晚明及晚明以後的思想界、文學界有巨大衝擊,影響深遠。
一 中晚明的文學及思想狀況有明一代,文壇上復古主義思想興盛,文學創作和理論深受前後七子文學運動的影響。程朱道學思想和科舉取士制度普遍地影響著明代的政治與文化生活,左右著士人的思想與命運。與此同時,作為對程朱道學派思想之一種反撥,陸王心學派思想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並極大地影響著中晚明士人們的思想。
明初科舉考試範圍較寬泛,尚涉《詩經》、《春秋》等書,及至永樂年間,考試內容則被限定為《四書》以內,以程朱道學為尊,同時明代政府在各地興辦學校,為八股制度儲備人才,使得教育體制與科舉考試相呼應。科舉考試內容既已限定,士人們作文便不再遵守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意願,只是依循程朱思想寫作。既沒有對經籍辨義釋疑,也不帶文學色彩進入創作,則失卻學術研究之精神,文學創作也自然衰落。在如此科舉制度下培養出來的讀書人,只能是沽名釣譽、弄虛作假之輩。嘉靖時何良俊對此做過抨擊:「自程朱之說出,將聖人之言死死說定,學者但據此略加敷演,湊成八股,便取科第,而不知孔孟之書為何物矣。」清代吳敬梓亦在《儒林外史》中對此批判為「一代文人有厄」。
八股取士與程朱道學的結合,在士人中造成造假風氣,文壇則為擬古之風所蔽。明初詩壇大家高啟,詩歌創作即曾模擬漢魏、六朝、唐宋,至林鴻、高様等輩,強調格律、技巧,尊奉盛唐,建立評詩軌則,正式以盛唐相號召。及至中期,復古思想盛行。弘治、正德及嘉靖、隆慶四朝前後七子之文學運動,標榜「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刻意在詩文創作上蹈襲前人,謹守成法,不思創新,這種文學創作風氣,因過分句擬字模,抹殺了詩人之真性情,致作品喪失了內在精神與藝術魅力。
宋明時期理學興盛,程朱道學成為主流思想,而陸王心學的興起即是對程朱道學的有力衝擊。對於心與性,程朱學派認為性即天理,以性主心。朱子把心分為「道心」和「人心」,「道心」為「天命之性」,「人心」則為「氣質之性」,表現為人之私,故朱子主張以「道心」統「人心」,把天理作為人心之最高主宰,是程朱學派的心性論,即所謂「存天理,去人慾」者。
陸王心學一派則認為「心即理」,把性、理歸還於個體之人心,故主張:「人者,天地萬物之心;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劉大傑對王學思想有如是評價:
他(王陽明)的哲學思想雖是唯心的,但卻動搖了朱喜學派在中國思想界長期的統治力量,打破了過去束縛身心的各種教條。到了後來,在當代的新興經濟和市民思想的基礎上,出現了泰州學派,更能發揮這種精神,他們主張人與聖賢並無先天的差別,基本上是相同的。並且肯定了人民對於飲食男女的合理要求,反對道學家強調的禁欲主義和虛偽的禮法。
心學思想由陸九淵創立,經過王陽明的系統性的理論構建與發明闡述之後,其理論內涵與學術地位均在明代中後期達到了巔峰。陽明之後,王學思想經過其弟子們尤其是被視為王學左派的王畿、王艮等人物的發揚傳播後,更是流布天下,在士人階層之中產生了廣泛的效應與影響。在陽明心學派的發展與分化過程中,繼王學左派、泰州學派之後,出現了以李贊為中心的流於「狂禪」的一派。
二 李贄「童心說」之理論內涵作為晚明泰州學派之後學,李贄 「狂誕驚戾」的個性及思想被世人視為「異端」。其「童心說」之「真心」、「童心」理論,以及注重「自然、真情」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心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在李贊的「童心」說理論中,又以《童心說》一文為核心,可以說這既是李贄哲學思想之核心,是其文學理論之綱領,是李贄一生思想學說與處世行為之準則與宣言。總體來說,「童心說」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內涵:
第一,「童心」乃成人、成聖實踐之根柢
在德行修養與實踐方面,從反對假道學這一觀點出發,李贄提出了以自然本真的「童心」作為為人、為聖之基的哲學思想。
在宋明傳統的社會倫理道德觀念之中,童心與真心、赤子之心是意義相對立的兩個不同的概念,「赤子之心」與「真心」被賦予了先驗的道德屬性,具有褒義性質,而「童心」一詞則含貶義,人們普遍認為「童心」追求的是聲色犬馬、紙醉金迷,意味著人性中驕奢淫逸等種種私慾雜念,是惡的一面,是成聖成賢之阻礙,為「大人君子」所不容。
針對以「童心」為恥的普遍觀念,李贄賦予其新含義,認為「童心」即「最初一念之本心」,是絕假存真、未受封建道學熏染的真情實感,並且此種「童心」正是成人、成聖之根柢。
孟子提出的「赤子之心」指仁、義、禮、智四端,亦即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他認為這四者人人皆有,與生俱來,是為人為聖之根本,「大人」、「聖人」只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李贄卻對此諷刺道:「『赤子之心』,正是道心,正是性,小人那得知!」這就直接嘲諷了標榜聖人哲學卻未得其中要義的虛偽道學家,抨擊了提倡「存天理,去人慾」的程朱道學思想。
關於千百年來中國儒家思想中所一直強調的「內聖」問題,中國歷代知識分子所想要追求的聖人德性,在李贄看來,就在於能否持有一顆「童心」。「童心」在李贄之哲學理論當中,是為人之根本,成聖之根抵。所以李贊認為「真正大聖人」只是「童心未曾失者」,若喪失了 「童心」,則會「失卻真人」,從而也失去了 「內聖」之內在依據,無法成就聖人德性。
第二,天下之之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
在文學創作方面,李贄認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童心」乃「至文」之必要條件。童心」既是為文之基,則文章須有感而發,才能顯現「童心」。李贄認為:「古之賢聖,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顫,不病而呻吟也。」作家只有在蓄積了飽滿的感情、不吐不快的時候,才能寫出好作品來。這種蓄積已久的情感,一朝爆發則會酣暢淋漓,勢必驚天地泣鬼神,產生非凡的藝術魅力,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從而創作出「感數奇於千載」的天下之至文,李贄認為這才是「世之真能文者」。
對於喪失「童心」之文,李贄認為其語雖工巧,但真情貧乏,因而只是「事假事」、「文假文」而已,並不具有藝術魅力。在此基礎上,李贄主張「天下之至文」的評判標準便是創作是否出於真情實感,是否發自肺腑,不矯揉造作、不無病呻吟者,則其無論是何體裁,都可當作「至文」。這種批評理論大異於對於以詩文為正統文學的傳統觀點,提高了通俗文學如《水滸傳》、《西廂記》的地位,同時也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作出明確的否定。
第三,文學創作乃「發乎情性,由乎自然」,以「自然之為美」
李贄認為真情是 「發乎情性,由乎自然」,為優秀的文學創作,其實是發自「情性」,自然而然的結果,非刻意模擬者所能為。他追求自然之美,而反對拘泥於字句法度之間,在形式上過於雕琢的作品。這主要是針對明代中晚期文壇上的文學復古主義思想,以及創作上的模擬風氣而言。明代文壇擬古風氣盛行,作家過分追求對詩歌格調法度的模擬,無視文學藝術的情感因素和作家的個性氣質,嚴重抑制了作者性情的行發,抹殺了詩人的真摯情感,復古之風下的文學創作大多缺乏內在的生命與自由的精神。
李贊的這種文學理論,對晚明及以後的文學創作和理論批評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有著重大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比如晚明反覆古文學運動的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即是深受李贄的影響,才提出了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這樣鮮明、新穎的反擬古主義文學理論觀點。此外,在和李贄同時的劇作家徐渭,以及後來的偉大戲曲家湯顯祖,小說《三言》、《二拍》及民歌集《山歌》、《掛枝兒》纂輯者馮夢龍,乃至明末清初的小說評點家金聖嘆,清初著名戲曲理論家李漁,清「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詩人袁枚等人的文學創作和理論都可見李贄思想的影響。
李贄:《童心說》
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
李雲濤:《李贄「童心說」與陽明心學》
推薦閱讀:
※流浪者也是公民中的一員(多圖)
※自古南渡滅亡之速,未有如明之弘光者也
※台媒:台當局無法參加世衛大會 台灣記者也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