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從《周易》什麼地方可以看出「天人合一」大道至簡,實修修為高的朋友,應該可以把「繁瑣」東西「簡單...

《周易 》; 天人合一; 天之道;人之道  「天人合一 」,是中國傳統儒學中表現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核心命題.它強調人與自然,即人類這個主體與自然界客體之間的協調統一.在現代工業文明和科技文明所產生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的今天,重新檢討 「天人合一 」思想的精神與特點,對於構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  「天人合一 」這四個字成為一個語詞出現得很晚,到北宋的張載才明確提出來.但 「天人合一 」的觀點卻很早就有了,最早明確地出現於《周易》中[1].《易經》雖然沒有明確表述天人關係,但已經蘊涵著自然界與人類社會融為一體的觀念.卦辭、爻辭儘管有許多地方記述的是人事,但也有許多地方記述的是自然現象,不但將人事與自然現象合在一起來說明吉凶,而且算卦時也往往拿卦辭、爻辭中所談的自然現象來回答求問的人事問題,把自然現象和人事視為同類.孔子作《易傳》,將《易經》中固有的 「天人合一 」的內蘊準確地闡述和發揮了出來,其中包含著一系列樸素而又精闢的思想.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是《周易》追求天人合一的邏輯起點.天、地、人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三個概念,《周易》的哲學思想無不通過天、地、人三個概念構成的命題表達出來.根據《易傳》的解釋,八卦的性質、六畫卦的構成和六十四卦的排列結構都體現著天、地、人三者的關係.比如八卦中乾的性質是「健 」,健也就是天的性質;坤的性質是 「順」,順也是地的性質.儘管八卦取象可以靈活多樣,但乾、坤兩卦取象天地是主要的.八卦重為六十四卦,三畫卦變為六畫卦,也正是為了表達天、地、人的意義.六畫卦的初、二、三、四、五、上六畫中,五、上在上代表天,初、二在下代表地,三、四在中間則代表人.所以《繫辭傳》解釋六畫卦的意義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2]  至於六十四卦的排列結構,更含有天、地、人三才的意義.乾坤兩卦居首,代表創生化育萬物的天與地,其餘六十二卦代表萬物,而人則包含在萬物之中.這些無不說明,人與其他萬物一樣,都是天地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儘管人已逐漸從自然之中獨立出來,成為與天地並列的「三才」之一,但人的原本屬性決定著,它能夠保持本已存在的天人之間的和諧一致關係.  其次,充分肯定天與人的區別,肯定人的主體性,這是《周易》追求天人和諧的基本前提.雖然人是天地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天與人畢竟是有區別的.《周易》認為,區別就在於人是認識的主體,而天是認識的客體;作為認識主體的人是有意識的,而作為認識客體的天是無意識的.《周易》這本書的任務,不外乎就是作為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中介,來幫助主體去認識客體,也就是幫助人們去了解天地之道即自然規律,同時也了解和認識人類本身.所以,《繫辭傳上》說:「《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 」.都說明《周易》是 「天之道」和 「民之故 」的反映,可以幫助認識主體來認識世界.[3]但大千世界變動不居,神妙莫測,對於人類來說確實難以把握,要達到天人和諧,還必須通過《易經》來提高對世界的實質性了解.《繫辭傳下》說的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講的就是高層次的認識活動.那麼「精義入神」和「窮神知化」是怎樣的功夫呢 ?《繫辭傳上》說:「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深,指萬物變化幽深不測之神妙;幾,指事物運動變化的細微苗頭.極深研幾,才能精義入神並達到窮神知化的程度,才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聖人用《易》來認識世界,聖人是有思有為有自覺意識的,聖人的思想也就是對天地自然的認識,又通過《易》表現出來並傳達給人們.由此,只有重視人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人的有意識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天更重視人,看重人在天地之間的重要地位,才有可能達到天人的和諧.  再次,自然界有客觀性的普遍規律,人的活動也有客觀性的規律,人要服從於普遍規律, 這是《周易》「天人合一」觀念的核心觀點.豫卦《彖傳》說: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天地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從不違背規律而亂動,所以才有日升月落、旦暮晦朔,四時交替,井然有常,絕無偏差,這就叫天地以順動.人類社會的活動也有一定的規律,順應規律,就會刑罰中而萬民服,海晏河清,政通人和;反之,違背規律而為,就會政暗民叛,國將不國.既然天地運動和人的活動都有一定的規律,那麼二者之間是否存在相通或相同之處呢 ?《周易》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 (頤卦《彖傳》)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咸卦《彖傳》)[4]  很多相似的言論可以說明,天有怎樣的規律,人也有怎樣的規律;人的規律可在天的規律中找到依據,天的規律必在人的規律中得到反映.《周易》把天、地、人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認為它們各自呈現出自身的具體規律,這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即三才之道.由此出發,認為衡量人們的行為正確與否,就要看它是否與天地之道相合.《繫辭傳上》說 「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 ,其實不僅聖人;君子、賢人乃至百姓,都是按照天地之道行事,不同只在於君子自覺而百姓自然.人類效法天地可以表現在幾乎所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是人的品格.如乾卦《象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傳》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君子效法天地之德行,就要既剛健有為 ;自強不息,又能容民蓄眾,厚德載物.又如小畜卦《象傳》說:「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此卦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乾,乾為天,所以說「風行天上」.君子效法此種自然現象,當以道德教化行於朝野,以蓄積美德.如此看來,人的規律與天的規律有著同樣的客觀性,人也要服從於普遍規律.正是為了解決人的主觀意識和行動如何才能符合客觀規律的問題,聖人才作了《周易》這部書.但簡單地效法和遵循天道還不夠,還要指導人們如何在不違背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爭取最好的結果,即達到主體和客體的高度統一與和諧.關於發揮主觀能動性問題,《周易》還提出了「裁成輔相」的說法:天地交,泰.後 (君) 以財 (同 「裁 」)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泰卦《象傳》)  人遵循自然法則並非全是被動而為的,而應自強不息,有所作為,在認識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來對自然加以輔助、節制和調整,使其與人類的要求更加合拍.深刻地認識自然和能動地協調自然相結合,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又次,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和諧,即達到主體與客體的高度統一,這是《周易》「天人合一 」思想所追求的最終境界.《文言傳》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 況於鬼神乎 ?[5]  這段話是解釋乾卦九五爻辭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中 「大人」這個概念的,實際上闡述了人從主觀上能夠與天即自然界達到和諧一致的觀點.所謂 「先天」, 即為天之先導 , 在天未發生變化之前就加以引導; 所謂 「後天 」, 即遵循自然的變化規律,順應天時而動.「與天地合其德」,正是人與自然界的互相適應與高度協調.實現天人合一即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是《周易》的人生追求,也是孔子一生為之奮鬥的終極目標.《論語 ·為政 》記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這段孔夫子的自道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到四十歲時完成了自身向外界的學習,大體解決了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問題,成了「知者不惑」的智者.四十歲以後則進入了更高的層次,對客觀世界由認識轉入適應了;五十歲掌握了客觀規律,即人的意志不能改變的客觀必然性;六十歲對一切聞見和遭遇都能夠從客觀規律上理解和接受了;七十歲呢 ? 就達到了隨心所欲都不違背客觀規律的境界了.看來,孔子是用前半生解決了做人的問題,達到了君子的標準;而後半生則實現了自身與客觀世界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天與人的和諧,從而達到了聖人的境界.孔子的人生追求,從側面證明了《周易》天人和諧之最高境界的品格.總括《周易》有關天人關係的上述四方面主要內容可見,《周易》認為人之道與天之道是絕對一致的、和諧的,自然規律與人的規律一致,人作為認識主體,與天的關係之主要問題在於人如何做到與天相適應而不相違背.《周易》不提什麼制天勝天改造天的說法,也不認為人事由天定而無鬚髮揮人的主動性.「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序卦傳》),由於大自然養育了人類及萬物,所以天有德、有善、有仁,而這個 「仁 」就集中表現在大自然永恆的創造力之中 ! 你看:「生生之謂易 」 (《繫辭傳上》),「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咸卦 《彖傳》),「天地之大德曰生」(《繫辭傳下》),[6]生是宇宙的基本法則,普及天地萬物,生生不息,周流不斷.君子法天,將仁的精神推廣於天下,澤及萬物,達到天地萬物人我一體的境界,天、地、人合德並進,圓融無間,這是多麼和諧的境界,又是多麼完善的人生 !  二  《周易》中蘊涵的 「天人合一」思想是自成體系的一個獨立的哲學系統,它最早把天人關係作為一個哲學問題來對待,認為天地人三才構成客觀世界的實在內容,人作為認識的主體所能涉及的一切問題都包含在天地人三才及其相互關係之中.所以,《周易》的「天人合一 」思想與古代其他思想家的「天人合一」觀念都有所不同.  第一,它不同於道家老莊的說法.老子從總體上說也是「天人合一」的觀點,但是卻不重視天與人的區別,看不到人的有思有為的這一面,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 25章) ,就是要儘可能去掉人的主體性,將人完全回歸到自然中去.莊子則更進一步,過分強調天而泯沒人為,要求「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莊子 ·秋水》),「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 ·齊物論》) [7].按荀子的批評, 就是 「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 ·解蔽》),已經走到 「天人合一」的反面去了.  第二,它不同於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天論》 )的人定勝天式的 「天人合一」.荀子強調人應該並且能夠勝天,《周易》認為人與天本來就是統一和諧的,人的努力方向就是從實踐和認識兩方面來實現這種統一與和諧.  第三,它不同於後世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同類、天人感應的 「天人合一」觀.董仲舒把人類社會與天地宇宙視為一個整體,論證天人是同類的,「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 ·陰陽義》),並進一步把陰陽、五行以及同類相感之類思想都加以綜合利用,來附會成一個神學目的論的哲學體系.而《周易》既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又重視和強調人與自然的區別,把肯定天人之分作為追求天人和諧的前提.  第四,它和主張天道與人性合而為一的孟子 「天人合一」觀也有明顯區別.《周易》承認天道與人性有客觀的一致性,《說卦傳》說,「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這裡的「命」是天命即客觀規律,「性」是萬物之性,當然包含或者說主要是指人之性,這些話至少證明人性與天命是相通的.不過,人性問題說到底也只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完成和完善,是人如何做到與天相適合的問題,而不是無意識的天與人相適合的問題.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 ·盡心上》).並據此論證天的道德屬性包含於人性之中,天的法則根源於人間道德,天德寓於人心.上世紀80年代以前,孟子的天人觀被視為 「唯心主義 」而遭到批判,原因也就在於此.孟子的天人觀雖然也可看作是對孔子和《易傳》的發展,但二者的區別還是清楚的.  綜而言之,《周易》經傳含有中國傳統哲學中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最豐富最完善最合理的內容,對於我們研究「天人關係 」思想的歷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蘊涵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推薦閱讀:

一個男人關心的東西決定他的層次
家裡擺上這些東西,財運擋都擋不住
家中這樣東西出問題,財氣止步,錢財多耗,難以聚財
評蒂利《民主》:民主如何才是個「好東西」
夫妻房萬萬不能出現這3種東西,否則小人纏身,破財招災,趕緊改!

TAG:朋友 | 周易 | 東西 | 地方 | 簡單 | 修為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