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單元 先秦時期(知識梳理)

期待已久的歷史終於上線了,歷史課程我們將通過兩大部分向大家呈現,分別是知識梳理和題型訓練,分為兩次推送給大家。

歷史課程將按照以下的順序帶領大家學習,一定要加油哦!

課程標準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必修1)

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必修2)

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概述漢字、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脈絡。知道《詩經》《楚辭》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必修3)

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選修1)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探討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選修4)

知識結構

夏、商、西周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時間

夏(約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商(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時代特徵

中華文明的初步形成時期

重大的社會轉折時期

政治

早期國家出現,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製為主要內容、以「家國一體」為主要特徵的政治制度

王室衰微、諸侯紛爭混戰,分封制、宗法制破壞,社會動蕩;各國為增強國力紛紛改革;中央集權制度的雛形出現

經濟

早期農業生產,井田制基礎上奴隸集體勞動;青銅時代

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確立,以精耕細作、小農經濟為特徵的傳統農業出現

文化

中華古代文明的起源:甲骨文、青銅藝術、曆法等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知識梳理

一、原始社會

(一)政治:禪讓制

(二)經濟:原始農業

時間:距今一萬年左右

作物:水稻和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種、石器鋤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

二、夏、商、西周時期的政治

(一)夏商國家制度

王位世襲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其子以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使王位在家族內部傳承,王權具有神秘色彩。

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設相、卿士等掌管政務,其中相的權力很大;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為臣服於商朝的方國首領,定期向商王納貢,並奉命征伐。不過,商王對各方國的控制力有限。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古代稱為「封建」,封邦建國)

宗法制

目的

拱衛王室,建立有效統治

解決貴族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內容

分封土地和人口,建立諸侯國

①分封對象:王族(封授主體)、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②諸侯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③諸侯權利:對下屬進行再分封

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繼承權力、財產和土地

①實質: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②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③原則:嫡長子繼承,小宗服從大宗

特點

①周天子是最高統治者,土地、義務是周天子與諸侯關係的紐帶;

②層層封授,貴族內部等級森嚴

①嫡長子繼承製;

②以父系血緣關係維繫;

③族權與政權相結合(「家國一體」)

影響

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開發了邊遠地區,周人擴大了統治區域;

②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③政權由鬆散趨向嚴密,西周成為強國;

④諸侯在他們的領地有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權利,為春秋割據埋下隱患

①宗法制是確立社會等級秩序、維護宗主貴族統治的工具;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保障各級貴族「世卿世祿」的特權;

②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③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糾紛,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在一起

二者關係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成為維護分封制的血緣紐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體現,二者互為表裡,互相依存

(三)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

1.保留了濃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

2.宗法制:制度體系的核心

3.分封制: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

4.世卿世祿制:選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5.最高統治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三、夏、商、西周時期的經濟

(一)農業

生產工具:耒、耜是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因為青銅珍貴,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較少。

生產方式:千耦其耘,即採用大規模簡單協作方式進行集體耕作。

土地制度:實行「井田制」(土地國有制度)

(二)手工業

概況:西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統一經營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設立的作坊內,使用官府供給的原料,在工官的監督下,製作加工官府制定的產品,他們的職業世襲,世代為官府勞作。

冶鑄業:夏商周時期是我國的青銅時代。商周時代青銅鑄造繁榮,後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為代表;西周晚期已有鐵器。

絲織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距今四五千年已經開始養蠶並有絲織品。西周以後,工藝突飛猛進,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

(三)商業

商朝人以善於經商著稱,因此後人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稱為「商人」,當時貨幣已經產生;周朝尤其是西周時期採取官營的「工商食官」政策,將商人集中起來,設官統一管理,為他們提供衣食,驅使他們為政府服務。

四、夏、商、西周時期的文化

曆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歷」。

文字:商朝甲骨文已經形成完整體系。

五、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

(一)總體狀況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數民族來犯,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春秋時期,周天子大權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區。諸侯不再聽命於周天子。各諸侯國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間進行戰爭。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壞,走向瓦解。

戰國時期,諸侯紛紛稱「王」,戰爭以兼并為主,愈加頻繁、殘酷。一些諸侯國為富國強兵進行改革或者變法,力圖通過兼并戰爭來統一天下。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渴望統一,統一趨勢不斷加強。

(二)春秋時期

齊國: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承認土地私有),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徵收賦稅,發展經濟,整頓軍備,改革賦稅。

魯國: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履畝而稅」,不論公田、私田均按畝收稅。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三)戰國時期

1.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

「盡地力之教」,發展生產;推行「平糴法」;制定《法經》,強化國家專政機器的職能,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政局的重要作用。魏國在戰國諸侯中率先強盛起來。

2.楚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

變法後,楚國也成為了戰國中的強國。

3.秦國: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自公元前356年開始,秦孝公任用商鞅兩次變法,力圖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

(1)措施

①經濟:

「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買賣,維護新興地主階級利益;首倡「重農抑商」,以保護小農經濟,確保賦役徵收,鞏固統治;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在經濟領域加強中央集權。

②政治:

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制定《秦律》,強化法制,輕罪重罰;建立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制度;普遍推行縣制,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進行管理,加強中央集權。

③文化:「燔詩書而明法令」,加強思想文化統治。

④社會風俗:推行小家庭政策。

六: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

(一)農業

1.農具和技術

鐵農具和牛耕技術逐漸推廣。

2.水利工程

戰國時期,秦國修建都江堰和鄭國渠。

3.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的變化

(1)土地私有制確立

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大量私田出現,井田制遭到破壞。魯國實行「初稅畝」,其他諸侯國也相繼進行稅制改革,實際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到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這種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

(2)小農經濟的形成

基礎:生產力(鐵騎牛耕)的提高;土地私有制的確立;統治者的提倡(如商鞅變法)。

基本生產單位:家庭(男耕女織)。

生產目的: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繳納賦稅。

特點:自給自足,男耕女織,以家庭為單位,屬於典型的自然經濟。

優點:農民具有一定的生產積極性,利於精耕細作。

缺點:規模小,承擔沉重的賦稅容易破產。

(二)手工業

官營手工業繼續領先,民間手工業發展。工、商開始與士、農並稱國家的「四民」。以城市為基地,獨立經營商品生產的手工業者日益增多,大工商業者規模很大,「富埒王侯」。

人們發明了冶煉生鐵和鋼的技術。這是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蹟。

(三)商業

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擁有雄厚資產的大商人。私商逐漸成為商人的主體。

各國紛紛鑄造貨幣;隨著商業的繁榮,形成了許多著名的都會。

七、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

(一)春秋時期的思想

1.老子:春秋時期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他認為「道」為萬物之本源;指出社會動蕩的根源在於人們的行為違背了自然,提出「無為而治」和「小國寡民」的主張;擁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他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倫理學以及中國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2.孔子:春期時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於魯國,少學禮樂。後創辦私學、收徒講學。五十從政,後周遊列國。晚年整理文化典籍《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世稱「六經」。

政治學說: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孔子提出「仁」學,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此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要實現「愛人」,必須遵循「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克己復禮」,是說做人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認為要實現人和禮,就必須遵循中庸之道。

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成人」,並培養成「君子」;教育形式是通過創辦私學,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教育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言傳身教。

地位和影響:孔子整理和修訂的「六經」是中國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孔子奠定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傳統。孔子學說對亞洲甚至世界都產生了影響(日本、朝鮮、歐洲的啟蒙運動)。

(二)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巨大的社會動蕩與政治、經濟大變動是構成「百家爭鳴」的社會根源;

「士」的活躍和私人講學的興起是形成「百家爭鳴」局面的基礎;

諸子各家針對各種社會問題爭相發表見解,互相駁難、互相論辯,又對各國諸侯遊說,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

2.意義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3.重要學派及代表人物

(1)儒家

孟子: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性善論(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仁政和「民貴君輕」論。

荀子: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性惡論;禮樂教化;「仁義」和「王道」。

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墨家

墨子:墨家創始人,戰國時期魯國人。主張「兼愛」(無等差的愛所有人)、「非攻」(反對不義戰爭)、「尚賢」(反對任人唯親)、「節用」(反對奢侈浪費)。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一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

(3)道家

莊子: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把時間萬物都看作相對的,放棄一切差別觀念可獲得精神自由。

(4)法家

韓非子:戰國時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主張法治、權術、威勢,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法家把君主的權力提高到了極點,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三)科技

1.指南設備:戰國時期發明「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天文: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陽黑子和哈雷彗星記錄,且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3.醫學: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

(四)文學

1.《詩經》:春秋末年出現的中國第一步詩歌總集,收錄西周至春期中期三百多首詩歌,分風、雅、頌三部分,經孔子編訂,奠定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

2.楚辭: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採用楚國方言,創作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其代表作為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無比熱愛。

(五)藝術

1.繪畫: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表明中國繪畫藝術從萌芽走上成熟。

2.戲曲: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成為優伶。

八、先秦時期的終結—秦王嬴政統一六國

條件: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富兵強;秦國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人民渴望統一;法家思想的傳播。

過程:秦王嬴政吸引賢士如李斯、尉僚,重用名將王翦等人,採納李斯建議,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起了統一的大秦帝國。

學法指引

運用表格整理知識

高三階段的歷史複習,內容繁多而散亂,同學們記憶難度很大,尤其是隨著複習的不斷推進,更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表格的最大優點就是簡明、醒目,便於比較異同,記住共性與個性。因此,我們在表格中呈現的,應該是「重點語句」或「關鍵詞」,以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在複習各階段時代特徵時,表格在梳理知識、呈現知識內在聯繫方面也可以發揮很大作用。就本單元而言,與儒家思想相關的知識點可做如下整理:

歷史時期

春秋(產生)

戰國(發展)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主張

仁的思想

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仁政

仁義和王道

民本思想

為政以德

民貴君輕

君舟民水

人性論

性善論

性惡論

教育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典籍

整理《詩》《書》《禮》

《易》《樂》《春秋》;

其言行收入《論語》

《孟子》

《荀子》

地位

「至聖」

「亞聖」

儒學集大成者


推薦閱讀:

愛情冷知識:男人在戀愛中的20個秘密
足尖鞋知識
沉香知識---高棉沉香
導遊知識300題
六爻基礎知識——五行

TAG:知識 | 梳理 |